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錦繡空間:農門醫女攜寶闖古代 > 第74章 藥膳包進客棧,拓寬銷路受歡迎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錦繡空間:農門醫女攜寶闖古代 第74章 藥膳包進客棧,拓寬銷路受歡迎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入秋的青溪鎮,褪去了盛夏的燥熱,多了幾分清爽。往來的客商漸漸多了起來,鎮上的「悅來客棧」和「如家客棧」裡,每天都擠滿了背著行囊、風塵仆仆的旅人。蘇清鳶送完藥材從仁心堂出來,看著客棧門口進進出出的客商,心裡忽然冒出一個念頭:「這些客商長途跋涉,肯定需要調理身體的吃食,若是把藥膳包放進客棧售賣,既能拓寬銷路,也能幫他們緩解旅途疲憊,豈不是一舉兩得?」

此前,藥膳包在仁心堂和鄉下集市銷量穩定,每月能賣出近千份,但蘇清鳶知道,僅靠這兩個渠道,很難讓藥膳包被更多人知曉。而青溪鎮作為往來縣城和鄰鎮的必經之地,每天都有上百位客商停留,這些人來自四麵八方,若是能讓他們認可藥膳包,說不定能把生意做到更遠的地方。

打定主意後,蘇清鳶先選了鎮上客流量最大的「悅來客棧」。客棧老闆王掌櫃是個精明人,平時總想著給客棧增加些特色,吸引更多顧客。蘇清鳶帶著「強骨包」「安神包」「養胃包」等樣品,找到王掌櫃:「王掌櫃,我這藥膳包用料實在,每種都有明確的調理功效,放在客棧飯堂售賣,既能給客人多一個選擇,也能給客棧添個特色,您看怎麼樣?」

她拿起「強骨包」,詳細介紹:「這『強骨包』用杜仲、牛膝配著豬骨燉,適合趕路累了腰痠背痛的客人;『安神包』加小米熬粥,能幫客人睡個安穩覺;『養胃包』熬粥或燉肉都行,適合一路吃乾糧、腸胃不舒服的人。」為了讓王掌櫃放心,她還提出:「客棧不用提前進貨,我每天送新鮮的過來,賣出去的按售價抽兩成作為提成,賣不掉的我再拉回去,絕不占客棧的本錢。」

王掌櫃看著樣品包裝精緻,功效說得明白,又不用自己承擔風險,當即點頭答應:「蘇姑娘,我信得過你!你把藥膳包送來,我讓廚房幫忙燉製,再在飯堂門口擺個牌子,保準能賣得好!」

緊接著,蘇清鳶又去了「如家客棧」。老闆李掌櫃和周伯昌是老相識,早就聽說過蘇清鳶的藥膳包,得知她想合作,笑著說:「蘇姑娘,周老先生都誇你的藥膳包好,我肯定支援!你儘管送過來,我讓夥計們多給客人推薦!」

解決了合作渠道,蘇清鳶開始琢磨如何讓藥膳包更貼合客商的需求。她發現,客商們大多趕路匆忙,沒時間慢慢燉製藥膳,而且隨身行李有限,bulky的包裝也不方便攜帶。於是,她特意研發了一款「解乏包」——用陳皮理氣健脾、山楂消食化積、甘草調和味道,再搭配少量金銀花清熱解毒,將這些食材研磨成粗末,裝在透氣的棉紙包裡,用開水衝泡就能喝,方便又省時。

為了讓「解乏包」更受歡迎,蘇清鳶還在包裝上印了簡單的衝泡說明:「開水衝泡五分鐘,可反複衝泡兩次,解乏消食,提神醒腦」,又用紅繩將棉紙包係成小巧的樣式,方便客商揣在懷裡或放進行囊。

「解乏包」剛送到兩家客棧,就受到了客商的青睞。這天,一位從鄰縣來的布商,趕了一天路,渾身痠痛、口乾舌燥,走進「悅來客棧」吃飯時,看到飯堂門口的藥膳包牌子,好奇地問夥計:「這『解乏包』真能緩解疲憊?」夥計笑著說:「客官,您試試就知道了,這是蘇清鳶姑娘做的藥膳包,在咱們鎮上可受歡迎了!」

布商半信半疑地要了一包,用開水衝泡後,喝了一口——陳皮的清香混合著山楂的微酸,口感清爽,喝下去沒多久,就覺得喉嚨舒服了不少,身上的疲憊也減輕了幾分。他驚喜地對夥計說:「這『解乏包』真不錯!再給我來兩包,我帶在路上喝!」

訊息很快在客商中傳開,不少人住進客棧後,都會點一份藥膳包——趕路累了的,喝「解乏包」提神;腰痠背痛的,讓廚房用「強骨包」燉碗湯;晚上睡不好的,就點一份「安神包」粥;腸胃不舒服的,必點「養胃包」燉肉。

「如家客棧」的李掌櫃,還特意讓廚房推出了「藥膳套餐」:「解乏包」搭配饅頭,適合匆忙趕路的客人;「強骨包」燉雞配米飯,適合需要補充體力的客人;「安神包」粥配小菜,適合晚上入住的客人。套餐推出後,每天都能賣出幾十份,不少客商都說:「住這家客棧,不僅能歇腳,還能吃點養身體的東西,太貼心了!」

蘇清鳶每天都會按時給兩家客棧送藥膳包,順便和掌櫃、夥計聊聊銷售情況。王掌櫃笑著跟她說:「蘇姑娘,你這藥膳包太受歡迎了,尤其是『解乏包』,每天都不夠賣,你得多做些!」李掌櫃也說:「不少客商都問能不能多買些帶走,你要是能做些禮盒裝的,肯定更受歡迎!」

蘇清鳶覺得李掌櫃的主意不錯,回去後就著手準備禮盒包裝。她用竹篾編了小巧的竹籃,裡麵鋪上乾淨的油紙,放上六包不同功效的藥膳包,再用紅綢帶係上,貼上寫著「蘇清鳶秘製藥膳包」的紅紙標簽,既美觀又有特色。禮盒裝一推出,就成了客商們的「伴手禮首選」,不少人離開青溪鎮時,都會買上幾籃,帶回家送給家人朋友。

有一次,一位從縣城來的藥材商,在「悅來客棧」住了幾天,每天都喝「解乏包」,還買了兩籃禮盒裝帶回縣城。沒過多久,他就派人來青溪鎮,找到蘇清鳶說:「蘇姑娘,你的藥膳包在縣城很受歡迎,能不能長期給我們藥鋪供貨?我們按市場價上浮一成收購!」蘇清鳶笑著答應了,又多了一個穩定的銷售渠道。

隨著藥膳包在客棧的熱銷,蘇清鳶的名氣也傳到了周邊城鎮。鄰鎮的「福順客棧」老闆特意來青溪鎮,找到蘇清鳶,想引進她的藥膳包;甚至連縣城裡的「聚賢樓」,也派人來洽談合作。蘇清鳶根據自己的產能,先和「福順客棧」達成了合作,又和「聚賢樓」約定,每月供應兩百份禮盒裝藥膳包。

生意越做越大,蘇清鳶也忙得更起勁了。她讓林氏和蘇明玥負責製作藥膳包,蘇明軒幫忙送貨,自己則專心研發新品。根據客商反饋,她又推出了「潤喉包」——用羅漢果、胖大海、甘草製成,適合經常趕路、用嗓過度的客商;「祛濕包」——用茯苓、薏米、赤小豆製成,適合南方來的客商,幫助去除體內濕氣。

這些新品推出後,同樣受到了歡迎。一位經常往返南北的鹽商,喝了「祛濕包」後,笑著說:「以前從南方回來,總覺得渾身發沉,喝了這『祛濕包』,舒服多了!以後每次來青溪鎮,都要多買些帶走!」

這天,蘇清鳶又來「悅來客棧」送貨,王掌櫃遞給她一個賬本:「蘇姑娘,這是這個月的銷售賬目,你看看沒問題的話,咱們就結算提成。」蘇清鳶接過賬本,看著上麵密密麻麻的數字,心裡滿是欣慰——僅兩家客棧,這個月就賣出了近五百份藥膳包,加上禮盒裝和給藥材商的供貨,收入比之前翻了一倍多。

王掌櫃笑著說:「蘇姑娘,你的藥膳包不僅幫咱們客棧吸引了客人,還讓青溪鎮的名氣更大了,現在不少客商都是專門為了你的藥膳包來的!」蘇清鳶笑著說:「這也多虧了王掌櫃和李掌櫃的幫忙,以後咱們繼續合作,把藥膳包做得更好!」

從客棧出來,蘇清鳶看著街上往來的客商,心裡充滿了憧憬。她知道,藥膳包走進客棧,隻是拓寬銷路的第一步,未來,她還要把藥膳包賣到更遠的地方,讓更多人知道,青溪鎮有個用心做藥膳的蘇清鳶,用簡單的食材,做出能溫暖人心的美味,既解乏,又養生,讓每一個奔波在路上的人,都能感受到一份貼心的關懷。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青溪鎮的街道上,「悅來客棧」和「如家客棧」的招牌在光影中格外醒目。蘇清鳶握緊手中的賬本,腳步輕快地往家走,她知道,隻要堅持用心做好每一份藥膳包,未來一定能走得更遠,讓這份充滿煙火氣的小生意,綻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