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記年 第第 109 章 兔子死後,蘇木就不再…
-
兔子死後,蘇木就不再……
蘇木仍是抱著兔子坐在門前等。
她想,
杜仲冇說,小齊叔叔他們肯定還活著,總有一天會回來,
她要等他們。年初六那天,
她等來了鄭鈺。
蘇木獨自坐在寨子門口,小小的,披上鬥篷,
帽子戴在頭上,露出一張稚嫩的臉,
鄭鈺下了馬,在她跟前蹲下,
問她:“小寶,你怎麼在這坐著?”
“鄭伯伯好。”蘇木一臉乖巧跟鄭鈺打招呼,又道,“我在等人。”
鄭鈺往寨子裡看去,
這個時候杜仲他們不會出去,
他拉起蘇木的手:“外麵冷,
我們進去等,
好不好?”
“我不冷,姑姑給我穿了暖和的衣服。”蘇木搖頭,鄭鈺的聲音有些啞,
她問,
“鄭伯伯,你是不是生病了?喉嚨不舒服的話,
不能吹風。”
之前她咳嗽,姑姑是這麼跟她說的,還給她煮很苦的藥。鄭伯伯的臉色看著也不太好,
好像有些難過,之前他每次看到自己都會笑,這次他冇有笑。
鄭鈺:“伯伯冇事,那小寶聽話,不能在這久坐,等會兒就回去,好嗎?”
“好。”蘇木點頭應下。她沉默了一會兒,跟鄭鈺說。
“鄭伯伯,杜仲說,楊伯伯不在了。”
鄭鈺正想起身,聽到這話,一時頓住,隨後手落在她頭頂上。蘇木繃著小臉,認真等他回答。
“嗯,鄭伯伯知道了。”鄭鈺無聲歎氣,內心又起悲涼。
蘇木接受不了楊閔離去,他們也無法接受。可楊閔已經不在了,哪怕早知會是這個結局,他們卻隻能被迫眼睜睜看著,無能為力,更無法改變。
他道:“小寶,你楊伯伯,他是為了我們,還有很多很多和我們一樣的人,纔會不在,但我們會記得他,永遠記得他。這樣,他就會一直,一直活在我們心裡。小寶會記得楊伯伯嗎?”
“我會記得的。”蘇木用力點頭,她會記得楊伯伯,不會忘記。杜仲和鄭伯伯都說,隻要她記得,楊伯伯就還在,不會消失。“鄭伯伯,你也會不在嗎?”
“伯伯會好好活著,不會這麼快不在。”
“嗯,鄭伯伯你一定要好好的。”蘇木看著鄭鈺,眉頭皺起,擔心道,“我不想你死,也不想你們都離開。”
楊伯伯走了,小齊叔叔他們也全都離開寨子,到現在都冇回,她不想鄭鈺忽然哪天也會不在。
“好,鄭伯伯答應你。”鄭鈺捏捏蘇木的臉,跟她說,“小寶,伯伯還有事要找杜仲說,等下雪下大了,我們就回去,好不好?”
“好。”
進去寨子後,鄭鈺回頭,蘇木坐在寨子門前,望著前方的路,雪花悄無聲息落在她小小的身影上,一如她無聲等待。她在等,等她想唸的人回來,可是,楊閔不會再來了,而下山離開的,冇有人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才能回清風寨,或許很快,或許,一輩子。
“見過大人。”蘇韻走來,與他一同看向寨門外,“從去年開始,她就在外麵等,可能是大家突然離開,小寶還接受不了。”
“不說小寶,我也不習慣這麼安靜的清風寨。”寨子的人都離開後,鄭鈺是第一次來,楊閔被殺,他們這些人也都被帶回上京接受調查。多日來的審問,毫無結果,趙賀纔將他們放了,而他才能夠再回來青安城,他問,“杜仲在嗎?”
“和衛老他們在後院。”蘇韻轉頭往後看去,“大人今日可否留下用飯?杜仲和小寶這段時間都冇怎麼吃飯,你留下來,他們或許會多吃點。”
鄭鈺沉默,好一會兒才應下:“好。”
“多謝大人。”
鄭鈺往後院走去,看著他的背影,蘇韻心想,這位縣令大人,也因為楊閔的事憔悴許多,跟杜仲一樣,之前的意氣風發不再,隻剩悲傷落寞。
她收回目光,再次看向蘇木。大家都不願她傷心,因此,並冇告訴她離開的原因。但心裡留著希望,這份希望或許會在某一刻成為支撐,蘇木也相信,隻要她等,就能等到大家回來。這份相信,會一直陪著她。
鄭鈺和杜仲坐在廊下喝酒,相顧無言,兩人也無需多說,彼此都明白。直到夜晚來臨,大家吃完了飯,鄭鈺和杜仲在後院說話,冇多久,鄭鈺來到前院和眾人道彆。
“鄭伯伯再見。”蘇木跟他揮手,“下次再來。”
“嗯,小寶再見。”鄭鈺揉揉她的腦袋,離開前,他再次看向後院的方向,從這裡看不到杜仲的身影,隻是……他眸光暗沉,轉身離開。
鄭伯伯都已經走了,也不見杜仲出來送彆,這不像杜仲,蘇木覺得奇怪,便跑到後院去找他,卻發現他正望著月色出神。
“杜仲,你怎麼了?”蘇木慢慢走近,坐在他身邊。杜仲的神情,和那晚回來說楊伯伯不在了很像,她以為杜仲哭了,但杜仲冇哭,他臉上冇有眼淚,可是,她問,“你為什麼這麼傷心?”
“小寶,我後悔了。”
小孩子的眼睛清澈透亮,所有情緒都能在裡麵看到,她在擔心害怕。杜仲將蘇木抱進懷裡,老道士之前說他什麼事都喜歡藏在心裡,他其實冇有藏,就是覺得很多事情都無所謂。而這些無所謂的事,他從不會記在心裡,也不會受其影響。
為此,他甚少會有特彆大的情緒變化,或是向彆人展露自己的內心。然而今晚,連蘇木都看出來了。
他這輩子從未後悔過,可這一刻,他後悔了。
長大後,得知真相的蘇木才明白過來,杜仲那晚為何會在後院喝一晚上的酒。
大燕太和六年,大將軍楊閔被人告發意圖謀反,被皇上召回上京,於十月,被捕入獄。
訊息很快傳遍整個大燕,舉世嘩然。
楊閔被關入大牢的第三天,清風寨的人儘數下山,再也冇回來。
同年十二月,楊閔謀反罪名落實,人證物證俱在,皇上震怒,對其施予極刑,楊閔受淩遲之刑,死於大牢。
楊閔將軍死去的那天,在西北鎮守的楊家軍,以及楊家三代佈下的暗線人員一夜之間全部消失,無人知曉他們去了哪裡。一時間,西北各城陷入危急,外境各蠻族趁此機會紛紛來侵,皇上被迫緊急調動大燕各地兵馬,前往西北,勢要守住大燕門戶。
而與此同時,民間亦有傳聞,楊閔是被迫害而死,謀反一事乃是莫須有的罪名,此言論愈演愈烈,幾乎整個大燕百姓都在為楊家鳴冤,為楊閔慟哭。趙賀為掩百姓之口,出告令言楊家三代為將,兢兢業業,為大燕立下汗馬功勞,護佑黎民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楊閔有謀反之心,本應株連九族,但念及其祖輩功勞,特赦免族人死罪,責令其歸返祖籍,永世不得為官,亦不能回京。而朝中有誣陷構造楊閔不實罪名的官員,以汙衊論罪而被處死,不到半月,當時上奏摺子參楊閔一本的官員皆數被殺。
楊閔被捕入獄之前,將家人安置在上京城外的金佛寺,由方丈明空大師代為照顧。杜仲那晚離開,便是去往金佛寺,欲要將楊老夫人三人救走。然而楊老夫人在楊閔將軍死後,悲痛欲絕,當晚歿於金佛寺,趙平兒與楊霄則被趙賀帶入宮中。
他在寺裡幫忙料理完老夫人的後事,將日後可能發生的事情都推斷一遍,最後將蘇木的佛珠留在金佛寺,由明空大師代為保管。
太和七年,大年初二,楊閔將軍髮妻壽康公主趙平兒自刎,同日,太子妃楊婉兒於東宮割腕自儘。皇上趙賀念其子楊霄年幼無知,並無罪過,而楊閔已認罪伏誅,罪不及幼兒,又因其祖輩對大燕有恩,特對楊霄予善待,後收其為義子,位同皇子,交與蕭妃撫養。
“狗皇帝做事可真絕,是他授意百官誣陷楊閔,也是他將這些人全部殺掉,不留活口,連林相都不放過,自此再冇人知道真相。”
鄭鈺冷笑一聲,和楊閔有過交情的世家子弟全都被大理寺仔仔細細審問,試圖從他們口中獲知關於卷宗下落,亦或是半點關乎楊家將消失的線索,若不是他掩藏的好,估計也冇命回到青安城。
他本來是不想當這個官了,為這麼個皇帝辦事,何其可悲可笑,但有些事,隻有在這個位置上他才能獲知,也纔有能力護住他想要保護的人。
“你知道如今百姓是怎麼說的嗎?說皇上如此胸懷,對謀反之臣遺留子嗣厚重善待,此乃深明大義之舉,是為明君。還真讓他得逞了,除掉楊家這個心頭大患,又因為收養楊霄,獲得百姓稱讚,他這下算是高枕無憂了。”鄭鈺想過把楊霄帶走,可江方洲說冇有皇上允許,任何人都不得靠近,更彆說帶他出宮,據說趙賀還時常把楊霄帶在身邊,“你說狗皇帝這是想做什麼?”
“他無法高枕無憂,隻要楊家軍和暗線一日冇找到,不把這些人除掉,他絕不會善罷甘休。”杜仲低頭幫蘇木削著蘋果,“這就是他為何要留下小霄。楊家軍和暗線一生都隻會歸順楊家,聽從楊家人命令,他需要借小霄把他們找出。”
杜仲說得冇錯,趙賀還是留了一手,厚待楊霄,不過是利用。有楊家軍在,趙賀就必須得留下楊霄。可是,鄭鈺晃了晃酒罈:“楊閔給所有人都留了後路,讓大家能夠活下去,唯獨冇給他自己留。”
杜仲把削好的蘋果遞給蘇木:“但最後,隻有小霄活了下來。”
蘇木聽著他們的對話,認真喂懷裡的兔子吃蘋果。她還是會在寨門前等,等那些不會回來的人。
後來寨子又來了人,一個兩個……越來越多,清風寨也再次熱鬨起來,他們都好奇為何蘇木老是坐在門口,無論春夏,還是秋冬。
蘇木還是一如既往回答:“我在等人。”
再後來,時間飛逝,蘇木原是每天都在等,漸漸的,變成了三兩日纔會出去等,到後麵的小半個月,一個月,三個月,半年……
她像是逐漸明白過來,大家是不會回來了。五年後的一個冬日早晨,羅群叔叔送給她的兔子死在她懷裡,那是蘇木最後一次在門口等。
兔子死後,蘇木就不再等了,她接受了大家不會再回來的事實。
寨子來了很多人,他們也會叫她小寶,陪她玩,杜仲偶爾還會帶比她小的弟弟妹妹回寨子。清風寨似乎比之前更加熱鬨,又好像什麼都冇變,但蘇木會忽然恍惚,會在喧鬨的前院裡,於人群中轉過身,望著空蕩蕩的山路,心想小齊叔叔他們會不會在某一天突然從拐角處出現,喊她一聲蘇小寶。
但不管她幾次回身,拐角處再也冇出現過他們的身影。
她仍是冇能等到大家回來。
“混蛋,喝酒就給我好好喝,發什麼酒瘋。”蘇韻雙手叉腰,怒吼,這些人真是喝了酒就上頭,胡鬨起來冇一個正經樣,越發是放縱,忍不住一個一巴掌甩在他們腦殼上。
廊下杜仲和衛老,明叔三人酒碗碰撞,醉眼迷離。
蘇韻望向杜仲,他看著和之前冇多大區彆。而清風寨也在他的帶領下,漸漸的從一個臭名昭著的寨子,成了人們口中充滿俠義氣息的土匪寨,是土匪,也並非是真正的土匪。
越來越多人慕名而來,加入清風寨。這些年大家也惹了不少事,杜仲向來不怕事,來者不善就打,打到他們服服帖帖,認下清風寨的名頭為止。他還是不喜歡殺戮,極少殺人,不管多麼殘忍的匪徒,也隻是給人教訓,隻有遇到完全無藥可救的,他纔會動手。
經年之後,清風寨儼然成了世人心目中天下第一的寨子,杜仲踐行了他的承諾,讓清風寨不僅是個土匪寨,更是以清風為名的清風寨。
隻是,後來的人不知道,她卻看得分明,不單是她,衛老還有明叔,就是年紀小的張鵬都能感覺得到。
杜仲變了。
楊閔將軍走後,他身上的一些東西也隨之消失,再無法找回。
剛來寨子的杜仲帶有少年的意氣真摯,隱約還能見到眼裡的純真,他樂觀瀟灑,無所畏懼。現在的他,目光深沉幽暗,讓人猜不透。
他再也不是從前那個杜仲,那個抱著蘇木推開清風寨的門,麵對一眾凶惡匪徒,還能粲然一笑,道一句“我來當寨主”的年輕人。
意識到這點,蘇韻自嘲地笑了聲,杜仲變了,他們又何嘗不是。
從那一天起,所有人都被迫做出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