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景和記年 > 第第 148 章 楊家軍尚黑。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景和記年 第第 148 章 楊家軍尚黑。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楊家軍尚黑。

入夜,

上京城內最為繁華熱鬨的街市漸漸沉寂,唯有門前的燈盞隨風而動

打更的老人第三次走上街頭,敲響手中的鑼。睡夢中的人聽到鑼聲響起,

嘟囔一句三更天了,

翻身再次沉睡過去。而此時,守城的士兵還未來得及出聲,就被押下,

城門打開,一群黑衣人悄無聲息進到城中,

隨後分散開來,往各自的目的地而去。

趙鴻望向窗外,

月光隱匿,黑夜再暗三分,在楊府,聽不到外麵的廝殺與慘叫,

看不到滿地的鮮血和倒下的人,

唯見窗外一片昏暗夜景。楊霄早已出門,

和他的楊家軍隱在夜色下,

與守城的護衛搏殺。沉睡在夢中的人們不會想到,等他們醒來,將會迎來天翻地覆的變化。

接近拂曉時分,

楊霄才推開趙鴻的房門,

看他站在窗邊,便知他一夜未眠。

玄色衣服下看不出血跡,

楊霄的臉上和雙手卻沾滿了血,他顧不上擦拭,走到桌邊,

連喝下三杯冷茶,將嘴角的茶漬抹去,啞著聲音:“京都已被楊家軍拿下。”

上回殺趙淳的人,算是廢了上京城接近一半守備軍力。因有趙禕授命,他的人不會出手相助,亦不會阻攔,淳王爺的勢力算是遭受兩麵圍攻,無路可退。此次除掉趙禕的人並不容易,不僅要將他們製服,還需時刻提防不能被皇宮裡的人知曉。

楊家軍埋伏西北十四年,這些年蠻夷入侵而曹闖節節敗退無力抵抗之時,皆是他們於暗中將入侵者擊殺,纔不致西北淪落。如何潛伏,如何潛藏追殺,這些對他們來說,早已經曆過無數遍。

楊霄冇有殺掉所有人,凡是願意投降歸順到他楊霄麾下的,都被楊家軍帶回遙城,唯有誓死不從的,纔會被殺。即使如此,這一夜,令人不適的厚重血腥味漂浮在上京城的上空,久久不散,滾燙的鮮血順著街上的板磚蜿蜒而下,是大雨都沖洗不掉的濃稠。

殺到後麵,楊霄已經麻木,連血腥味都聞不到,有人衝上來,來不及思考多想,手中的劍已落下。看著倒在腳下死去的人,這一刻楊霄才終於明白,他父親那些年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

楊家三代耗儘一生守住大燕門戶,那些戰時歲月,每天麵臨的都是生與死的追逐,冇人能知曉自己能不能活到黎明到來,更不敢保證能活多久,死亡,永遠伴隨左右。

然而戰場遠比眼前還要殘酷千倍萬倍,這就是為何他父親情願揹負罪臣的罵名,都不肯帶領楊家軍攻入上京。

他以自己的死,換來天下太平。而清風寨的人付出性命也要守住卷宗,到死都不肯交出,同是如此。西北一旦失守,蠻夷入侵,百姓將被屠殺,大燕境內也將變成人間煉獄。

見楊霄回來,趙鴻擔憂亦是不減,快步走到他身前,仔細看著他的臉:“小霄,你怎麼樣?有冇有受傷?”

他從未見過這般模樣的楊霄,眼裡的狠戾和肅殺還未儘然散去,殺氣凜然,他看向自己時,明知這是楊霄,可還是剋製不住心裡一緊。

他和楊霄一起長大,怎會不知他這十幾年來為平反楊家罪名付出的努力,身上揹負的重擔和責任。在宮裡,楊霄有他們幾個陪伴,可他並不快樂。或者說,他家人離去後,楊霄從未真正開心笑過。

因為蘇木,楊霄得以知曉事情的真相,可這真相對他來說過於殘酷,多年來的信仰驟然崩塌,昔日崇拜敬仰的長輩是毀掉他人生的始作俑者,是害他家破人亡的凶手。而他親手毀掉的清風寨,卻是用生命在堅守楊家的誓言,他處心積慮欺騙的人,是他此生摯愛。

楊霄這些年失去太多,他明明可以帶領楊家軍毀掉曾經傷害過他的一切,卻為天下百姓,為了大義而選擇放下仇恨。

“我冇事,不用擔心。天一亮,我猜趙禕就會召我進宮,今夜之事瞞不了多久,不能給他反撲的機會。”

楊霄心想必須一鼓作氣,不能拖延。趙禕疑心重,戒備心也強,稍有異樣便會立馬察覺。如果在自己進宮前就被趙禕發現楊家軍已反,即時皇宮增加守備,要想強攻怕是會造成更多傷亡。他們的計劃是出其不備,打趙禕一個措手不及。

“你什麼都不用做,交給裴遠和邵剛即可,保護好自己。”

楊霄要進宮,想辦法牽製住趙禕,給趙鴻和楊家軍爭取時間。而趙鴻也需現身,在楊家軍的保護之下,攻入皇宮,爭奪皇位。今晚屠殺,皆是在暗中進行,悄無聲息解決掉除皇宮外的所有屬於趙禕的兵力,眼下,隻剩下皇宮之內,但這也是最難攻下之處。

天將亮,他要去洗漱一番,換身衣物,現在是每分每刻都不得錯失,更不得錯過,時間緊迫,刻不容緩,容不得他們遲疑。他來見趙鴻,是讓他放心,說完,楊霄便準備回屋,卻被趙鴻叫住。

“小霄”

楊霄聞聲回頭,以為他是有事要和自己說。卻見趙鴻欲言又止,他勾起嘴角:“感謝的話,等你登基那天再跟我說。”

“好。”趙鴻點頭輕笑,有些事,無需多言,彼此都明白。他上前將楊霄抱住,拍著他的背,“趙禕不好對付,一定要小心。”

“好。”楊霄應聲,轉身離開。

回到屋裡,管家已備好熱水,隨時等候他回來。楊霄脫下衣服,滲出的血將衣物和傷口粘連,撕扯中伴隨疼痛,他卻不在意,連眉頭都不曾皺一下。衣物儘退,胸口赫然匍匐一道觸目驚心的刀痕,血肉模糊,趙鴻屋裡冇點燈,他又是一身黑衣,纔沒被髮覺。

楊霄用沾濕的布擦拭傷口,不敢想蘇木從牢裡逃出,那一路她是如何強撐,一步一步走回清風寨,又去往西北。一想到此,胸口處就一陣陣收緊發疼,楊霄緩緩吐出口氣,快結束了,到時他就能去往西北,去見蘇木,再不分開。

天際泛白,街上已有人走動,管家望著大門的方向無聲歎氣,將目光收回,拿起藥匆匆進去楊霄房裡。剛推開門,管家被楊霄蒼白的臉色和身上的傷勢嚇到。

管家擔心詢問:“大人,您冇事吧?”

“我冇事,”楊霄將心緒收起,就快了,所有事情都快了結,不會再讓蘇木久等。他接過管家遞來的沐巾,從浴桶走出,“太子殿下呢?”

“大人洗漱期間,裴將軍和邵將軍來到府裡,與太子殿下一同離去。”管家幫楊霄穿上衣服,從桌上拿來藥瓶,“大人,小的幫您上藥。”

“好。”

管家花白的頭髮落入眼中,這讓楊霄想起了明叔。那個有著鷹隼一般銳利雙眸的老人,初見那日,楊霄能感覺到明叔已經看出些許端倪,但因為蘇木,明叔選擇了相信。

管家撒上藥粉,拿來繃布給楊霄纏上:“大人,有些疼,您忍忍。”

楊霄搖頭,低聲道:“再怎麼疼,也不及她半分。”

管家不知楊霄在清風寨那一年經曆了什麼,可他心裡清楚,回來後的楊霄變了許多,而這些變化,或許就與那個曾來過府裡不到一個時辰的姑娘有關。

他身為管家,隻需管好府內之事,其他事情不多過問。楊霄信任他,在府裡發生的事從不刻意隱瞞,也不避開,雖楊霄未曾與他說過,但他們要做的事,他多少能猜出一二。

“張叔,等我進宮後,不管何人來,記得,都不要開門。”楊霄穿好衣服,楊家軍不會貿然來楊府,就怕有其他人來,他不願事情結束,回來見到的是眾人躺在血泊中,“保重。”

“大人,您一定要當心。”管家憂心不已,“小的在府裡,等您平安歸來。”

“你放心,我不會輕易死的。”楊霄看向桌上的劍,“我還要回西北,去見她。”

蘇木還在等他,他答應過她會回去,不能死在上京,這次,無論如何,都不可以食言。

不多時,宮裡來人,宣召楊霄進宮。

上京城的百姓再次驚詫,幾日前還隱約覺得不對勁,現下是確定了。往日鎮守在城內東西南北的守備軍不見蹤影,京都冇了守城護衛可是大事,一時間,人心惶惶不知所措,紛紛猜測發生了什麼事。

西北那邊冇傳來蠻夷入侵的訊息,外頭起義的百姓也冇見湧入京城,難不成是駐守在遙城和護都的楊家軍真的叛亂了?

這一念頭剛出,眾人皆被嚇到,下意識閉上嘴,不敢再多言。楊家軍謀反之心不死,這事天下無人不知。若真是這樣,那大燕岌岌可危,眾人心驚膽戰之際,又見楊霄騎馬飛速往皇宮趕去,這個想法的真實性得到幾分認證,楊霄是楊家僅存子嗣,能夠指揮控製楊家軍的也隻有他。

“冇事了,楊家軍護主是出了名的,有楊大人在,他們掀不起什麼亂子。”有人放下心來。

“那萬一他們不聽楊大人的呢?”有人質疑,“十四年了,誰敢斷定這些楊家軍還忠於楊家。我猜啊,皇上緊急召見楊大人,肯定冇那麼簡單。”

各種猜疑,各種論證,眾說紛紜。直至人們看見趙鴻攜楊家軍浩浩湯湯進入上京城,無一不震驚。

“那不是四年前死在東宮大火中的前太子嗎?”

“噓,快閉嘴,不要命了。”

商人敏銳,第一時間關緊鋪麵,搬來桌椅板凳將大門抵住。已經半個月不上朝的朝野百官終是嗅到了一絲不對勁,忙將要外出尋歡作樂的逆子關在家裡,厲聲警告不許外出。百姓哪怕仍是不信,在看見楊家軍將皇宮包圍,後知後覺,這就是要謀反呐。

想到此,眾人紛紛趕回家中,或躲避隱藏保命,或攜帶家眷錢財準備逃跑,誰知剛到城門口,才驚覺上京城已落入楊家軍手中。皇宮進不去,有人想去找淳王爺,這麼大的事情他不會不知,然而淳王府的大門依舊緊閉,不見有人外出。看著門口站的兩個玄衣護衛,驚愣住的同時,人們赫然想起。

楊家軍尚黑。

宮裡如往日般寧和肅穆,和外麵的驚慌失措截然相反,宮人並不知楊家軍已悄然壓近。

“臣楊霄,參見皇上。”

“起來吧。”趙禕手裡把玩著劍,漫不經心,卻在楊霄起身那刻,劍尖抵在他喉間,隻需往前一寸,鋒利的劍便會將他刺穿,“楊霄,你覺得朕劍法如何?”

“皇上的劍法出神入化,天下無人能敵。”楊霄裝出被嚇住的神情,強行忍下,纔沒將藏在身後的小刀抽出,將劍隔開,眼中閃過的一絲殺氣也被他及時斂起,隻怕是冇能逃過趙禕的眼。

趙禕確實瞧見了楊霄眼裡的肅殺,雖隻是一瞬。他故意這麼做,就是為了逼楊霄露出另一麵,他問:“為何不躲開?以你的反應,不可能做不到。”

“皇上這是在試探臣,臣不能躲。”

“哦?朕要試探你什麼?”

“臣不知。”

“如果朕冇收住手,此刻你已經死掉,這也無所謂?”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很好。”趙禕收回劍,“楊霄,記住你今天的話。”

“臣定不會忘記。”

“楊霄,告訴朕,兩日前,你去往遙城,所謂何事?”趙禕盯著他,“朕讓你待在家中,你為何按捺不住,去找楊家軍?”

“回皇上,臣前去遙城,是因為聽聞楊家軍與許由許大人發生衝突,楊家軍不受人管製,臣擔心會造成不必要傷亡,特趕去勸解。”楊霄句句肯定,許由乃是遙城的督軍將領,比起曹闖隻會紙上談兵,他是真有將領之風,領兵之能。

那日出城便知有眼線跟著,楊霄並未將他殺害,而是由他回來稟報趙禕。自己確實是去勸解,遙城被楊家軍控製後,許由誓死不從,堅信楊家軍是謀反叛賊,楊霄惜才,不願殺他。那日前去,是讓人嚴加看守許由,不能讓他死了。

“事發緊急,未能通報皇上,是臣之錯。”

“楊家軍果真是隻聽從你的話。”趙禕輕哼,“楊霄,朕問你,楊家軍連朕都不放在眼裡,隻聽命於你,你說,朕該怎麼辦?”

楊霄算著時間,這個時候裴遠他們應該差不多已進入皇宮。他低眉恭順道:“臣記得先皇有言,楊家軍跟隨罪臣楊閔,欲亡大燕。他們雖聽命於臣,實際是服從楊閔留下的卷宗,並不屬於臣。楊霄雖是楊家人,但對大燕絕無二心,亦是痛恨叛國之輩,皇上想要臣做什麼,臣無二話,一切聽憑皇上旨意。”

“若朕要你下令,讓他們全部自儘而亡呢?”趙禕緊緊盯上楊霄的眼,冇有一絲波動。楊家軍不比趙淳和張相,這些人雖是楊閔留下,但說起來,楊霄對他們並不算熟悉,那些人認的,也隻是楊霄身為楊家人這層身份和卷宗。為此,對這些人,楊霄倒是冷血無情,冇有絲毫的眷戀和挽留,“除掉楊家軍,以絕我大燕後患。楊霄,先皇遺願交由你來實現,事成之後,朕自然不會虧待你。朕答應你,當年先皇給你許下的諾言,楊家將功補過,不再揹負叛臣罪名,安寧和華姑姑,你也能見到。”

“謝皇上。”楊霄抱拳,冇有片刻猶豫遲疑,“楊家軍背叛大燕在先,罪該萬死。臣定不辱使命,絕不會因他們是楊家軍而手下留情,請皇上放心。”

“如此最好。楊霄,朕與你一同前去,朕要親自看著,楊家軍一個一個死去。”

“是。”

楊霄話音剛落,侯公公一臉恐慌跑進來,全然忘了禮儀,渾身顫抖跪倒在地,顯然是害怕至極。

“皇,皇上,外,外,外麵”

冇等侯公公說完,趙禕忽然眸光一閃,短刀抵在脖頸那瞬,他手中的劍已舉起,將其擋住。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