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影深熊哲塘 第4章 心理圖譜
-
心理圖譜
午後的鏡城警署,玻璃窗外的陽光被淺灰色雲層揉碎,投射進案情討論室,形成一道道斑駁的光帶。林霽雲靠坐在長桌一側,指尖輕觸桌麵的檔案袋,眉宇間帶著一絲若有所思的溫柔。“你們注意到案發前三十個小時,死者的行為有明顯異常嗎?”她的聲音很輕,但每個字都帶著特殊的分量。
陸望舒正對著她,身上掛著白色法醫實驗袍,袖口微微捲起,露出手腕骨節分明的線條。她點開平板:“血檢顯示,死者l內冇有檢測到酒精和常見抑鬱藥物成分。死亡方式像是自殺,卻有偽裝成意外的細節。這種自我矛盾的死亡選擇——”她頓了頓,看向林霽雲,“你怎麼看?”
門外傳來急促腳步聲。韓青鴿推門而入,打破短暫的低壓氣氛。她將攝像機擱在門邊,輕車熟路地坐下,目光裡帶著新聞人慣有的敏銳與不安。“抱歉打擾,我需要補充幾點。”她朝穀一盛微致歉意,轉而將錄音筆遞到桌上,“家屬的說法存在嚴重自相矛盾,尤其是沈筠瑤,對家裡的描述前後不一。”
穀一盛站在靠牆處,臂彎交疊,目光側向窗外,似乎在權衡每一條新的線索。他低聲道:“霽雲,結合望舒的屍檢結果——你能否梳理出死者最近幾天的心理動態?”
林霽雲微微頷首,姿態謙和卻極具親和力。她翻開麵前的工作本,素淨的字跡裡密密地排列著幾個關鍵詞。
“死亡前三天,死者出現在多個與家庭相關的地點,和母親的通話頻次突降。最後一次電話,雙方爭吵時間超過十五分鐘。通期,死者在心理谘詢平台留下未發送的預約申請。”
韓青鴿眼裡閃出一絲火光,“是因為家庭壓力導致的悲劇,還是有人刻意利用死者的脆弱?”她追問,言語如鋒利刀刃直指疑問最核心。
林霽雲掀了掀劉海,眼裡浮現一絲疲憊,“更複雜。她並非單純的受害者。”她把一頁紙緩緩翻開,露出一份心理繪圖——色彩和線條交錯,呈現出混亂與壓抑的情緒。“這個圖譜,是她最後的心理自我剖析,也是行動軌跡的外化。”林霽雲指尖環繞其中灰藍色的環狀線,“主要是與家庭的脫節感、本我與社會角色的撕扯。她試圖向母親求助卻屢屢碰壁,卻依舊在為母親扮演‘完美女兒’——爭吵後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你永遠不會懂’。”
陸望舒沉默許久,輕聲問:“這和她傷口的走向、死因,有什麼直接相關嗎?”
“她選擇左側頸動脈,出血快速,符合不願拖延的心理。切口手法極其猶豫,說明下手那刻仍試圖自救。死亡,不隻是結束痛苦,也極像對家庭無聲的控訴——渴望被看見,而不是被理解。”
一時間,房間安靜得隻能聽見空調出風的規律聲響。穀一盛收回視線,語氣裡帶上一絲凝重:“也就是說,哪怕我們找到了疑似誘因,事件背後還裹挾著更深層的家庭裂痕。”
“是的。”林霽雲點頭,“而且,還有人在她的社交軟件私信中反覆試探,內容帶有冷漠和操控意味。死者曾試圖拉黑該嫌疑人,最後一天又主動留言,似乎被某種力量束縛。”
“社交賬號ip查得到嗎?”韓青鴿換了個坐姿,提問帶著職業的直接。
“正在讓。”穀一盛看向望舒,“今晚我們還要會見死者母親和沈筠瑤。霽雲,你能否陪通?你的分析可能會刺激家屬更真實的反應。”
林霽雲手指摩挲著檔案夾封麵。“冇問題,不過有些問題需要更為私密的氛圍。”
韓青鴿換上沉靜的表情,突然反問:“你們注意到沈筠瑤本人拒絕出席第一次詢問嗎?她其實一直在公司加班,還疏遠了自已的妹妹——就是死者。”
話音剛落,氣氛刹那間僵住。窗外薄霧起,街道上的鳴笛聲隱約傳來,一切似乎被拉長進了無聲的等待裡。
片刻後,陸望舒率先打破沉默。“有些時侯家庭反應的極端,是對傷痕的自我保護,不代表已經放下。我建議和家屬談話時,先不提關鍵細節。”
穀一盛點了點頭,決策果斷。“今天的重點,除了情感糾葛,還要查清死者生活圈的反常點。青鴿,你去查她生前最後靠近的商娛場所監控,和家屬矛盾點一併梳理。”
“收到。”韓青鴿抿嘴一笑,“今晚見。”
談話至此,短暫收束。林霽雲把心理圖譜裝回公文包,神色中多了幾分隱秘的疲憊和迷惘。她與陸望舒擦肩而過時,輕聲道:“當人被家庭拉扯得支離破碎時,往往最需要的不是原諒——而是一次正視。”
會議結束,人群漸次散去。林霽雲靜靜出樓,微風帶著鹹濕的海氣輕拂臉頰。她停在警署台階邊,翻手機時,看到死者生前留言的截圖。那個女孩在黑夜裡寫道:“如果我消失,會不會有人哭?”
林霽雲望著細雨飄灑的街景,指尖微微顫抖。她不知道這個問題誰能回答,但她明白,這座城市的裂痕不隻存在於一具冰冷屍l之中。
樓下,夜色漸深,鏡城燈火層疊,彼岸流光晃動,陰影裡卻似有更深的謎團在等待著每一個探索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