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是這樣訓練出來的 三、把時間用在效益高的事務上
-
三、把時間用在效益高的事務上
勤奮的人一定要明白,花大量的時間去工作,並不一定能保證成功,如果對時間冇有很合理的規劃,對時間冇有進行最充分的利用,工作多麼努力都是無法產生效益的。成功的時間規劃可能讓你事半功倍。
勤奮的人常常是最忙碌的人,他們總是抱怨時間不夠用,好像他們是最懂得珍惜時間的人。有太多勤奮的人花在工作上的時間最長,成效卻不明顯,而長此以往,反而對自己的健康以及生活中其他方麵造成了損害。
對待時間,我們首先應該明白的是,人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你必須爭取把它花在最有用的事情上,也就是花在刀刃上。實際上,時間就是金錢。一個不珍惜時間,隨意揮霍時間的人早晚會吞下懊悔的苦果。我們應該善於利用零散時間。生活中往往出現很多零散時間,要充分利用大大小小的零散時間,去做零碎的事,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有很多公司在召開會議上浪費了不少的時間。會議是為了溝通訊息、討論問題、安排工作、協調意見、做出決定。會議時間運用得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節約大家的時間;運用得不好,反而會降低工作效率,浪費大家的時間。
我們還要提防時間的竊賊。比如有很多人在尋找失物上浪費了不少時間。在美國,一家鐘點工服務公司曾對許多大公司職員作過調查。他們發現公司職員每年都要把6周時間浪費在尋找亂放的東西上麵。這意味著,他們每年要損失10%的時間!相信很多人都有相同的體會吧。如果你也像許多人一樣,老是要尋找亂放的東西的話,解決辦法是養成有條理的習慣。
其次我們要懂得如何處理時間。最具效率和最成功的人會把時間投資在重要的活動上,並在進行這些活動的過程中恰如其分地掌握好“度”。他們效率高超,與眾不同地運用自己的時間。對於懶惰的成功者,或任何一個頂尖高手來說,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無關緊要的活動上是不會帶來成功的。
你可以明智或愚蠢地運用時間。處理不好時間的問題,你可能會在工作和個人生活之間造成衝突。在工作中處理好時間問題最重要的一點是,集中精力處理那些真正能為你賺錢的項目。
同日常生活一樣,公司生活中存在的一種傾向就是把問題複雜化。人們忙於處理大量的不僅消耗時間而且完全毫無用處的活動。奇怪的是,如果工作狂們為了一些冇有成果的項目而長時間地辛苦加班,他們就會自我感覺很重要。他們自我安慰說:“我很勤奮,很努力,所以我心安理得。”
如果你信奉“所有值得做的事情都要做好”,那你的結局就是把過多的時間、精力以及金錢都投資在了一些不會給你帶來真正回報的事情上。
再出色地完成那些錯誤的事情也不會給你的生活帶來什麼成功。比方說,如果你業務的關鍵環節是給客戶打電話,那麼你就應該把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在這件事情上。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是:花6個小時擦桌子和花5分鐘打電話,要比用l個小時打電話和用5分鐘擦桌子的效率的1/10還要少。這兩種情況相比,在效率比較低的情況下,你的工作時間是6小時零5分鐘,反之在效率高很多的情況下,你的工作時間卻僅僅是1小時零5分鐘。勤奮的人,你選擇哪一種方式呢?
根據有關專家的研究和許多領導者的實踐經驗,駕馭時間、提高效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千萬不要平均分配時間。要把自己有限的時間集中在處理最重要的事情上,切忌不可每樣都抓,要機智、果斷地拒絕不必要的事和次要的事。一件事情來了,首先要問自己:“這件事情是否值得做?”不能遇到事情就做,更不能因為反正做了事,冇有偷懶,就心安理得。這正是許多勤奮的人常犯的毛病。
規劃時間的一個重要之點是要把握一日中精力充沛的時間,用它去做最重要的事。
如果你是一位經常坐辦公室的人,那你辦事的功效就會比體力勞動者具有更大的波動性。而你一天的大部分工作可能都是在某一段時間做好,這一段時間可稱為精力充沛的時間。
對大多數人來說,每天的頭兩個小時是精力充沛的時間。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這一點,而把這幾個小時花在例行事務上:閱讀早晨來的信件、刊物、報紙,
打幾個例行的電話等等。這真是一種浪費。我們應當把一天最好的時間用在最先的重要事情上。因為這些事情需要以最好的精力、敏銳的思維以及最大的創造精神去做。
因此,你要把一天中最優先的一兩項工作安排在你精力最充沛的時候去做,然後再做次要的工作。
優先安排做重要事情的時間,你工作起來就會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做起事來有條不紊。這樣的效果當然是顯著的。時間的管理像任何管理工作一樣重要。
以商界精英鮑伯·費佛為例,他在每個工作日裡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當天要做的事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所有能夠帶來新生意,增加營業額的工作;第二類是使現有狀態能夠持續下去的一切工作;第三類則包括所有必須去做,但對公司和利潤冇有任何價值的工作。
在完成第一類工作之前,鮑伯·費佛絕不會開始第二類工作,而且在全部完成第二類工作之前,也絕不會著手進行第三類的工作。“我一定要在中午之前將第一類工作完全結束”,這是鮑伯給自己規定,因為上午是他認為自己最清醒、最有創造力的時間。
“我必須堅持養成一種習慣,任何一件事都必須在規定的幾分鐘、一天或一個星期內完成。每件事都必須有一個期限。如果堅持這麼做,你就會努力趕上期限,而不是無休止地拖下去。”鮑伯說這就是期限緊縮的真正價值。
鮑伯·費佛可以說是時間的主人,一個真正的時間管理者。他的工作無疑是高效的。
還有一個秘訣是懂得利用“大塊”時間。
除了某些自由的職業可以大致上完全控製自己的時間,大部分人冇有必要為如何運用一天的每一分鐘擬定詳細的計劃。因為你一定會遇到一些外來乾擾或事前無法預知的事項,它們必然會破壞你擬定的計劃,結果你就會泄氣,認為做計劃也冇用。
實際上,我們每天的工作仍然需要計劃。管理專家告訴我們一個運用時間的成功秘訣是:把時間分成許多“大塊”,並定好計劃運用。
這也就是說,用一段較長的時間去做一兩件你必須在這一天做好的真正重要的事情,留下—定的機動時間來接待訪客、接聽電話,以及做那些無法事先預知的突發事情和次要工作。
還要善於把握時機。時機是事物轉折的關鍵時刻。抓住時機可以牽一髮而動全域性,以較小的代價取得較大的效果,促進事物的轉化,推動事物向前發展;錯過了時機,往往會使到手的成果付諸東流,造成“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的嚴重後果。所以,成功人士必須善於審時度勢,捕捉時機,把握“關節”,恰到“火候”,贏得時機。
《有效的管理者》一書的作者杜拉克說:“認識你的時間,是每個人隻要肯做就能做到的,這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有效的自由之路。”勤奮的人一定要明白,花大量的時間去工作,並不一定能保證成功,如果對時間冇有很合理的規劃,對時間冇有進行最充分的利用,無論工作多麼努力都是無法產生效益的。成功的時間規劃可能讓你事半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