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當舔狗!校花哭求,千億嶽父麻了 第54章 平等對話
-
“當然有時間。”
“那就明天下午三點,我辦公室。地址我發給你。”
掛斷電話後,陳浩興奮得幾乎要跳起來。他知道,這次談話將是自己商業生涯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而在南朋集團的辦公室裡,沈南朋正在思考著下午那個年輕人的話。作為商場老手,他敏銳地感覺到,陳浩提供的資訊很可能是準確的。
如果真的如陳浩所說,政策環境即將發生變化,那麼南朋集團必須提前做好準備。
沈南朋拿起電話,撥通了集團戰略部門負責人的號碼:“小王,明天開個會,討論一下集團的轉型策略。”
暗流湧動的商業世界中,一個年輕人的出現,正在悄悄改變著格局。
南朋集團的總部大樓矗立在浦東新區,四十八層的高度在周圍的建築中顯得格外突出。陳浩站在大樓下仰望,心中感慨萬千。
前世的自己,永遠不可能站在這裡,更不可能以平等的身份與沈南朋對話。
“陳先生,沈總在四十五層等您。”接待員禮貌地引導著陳浩進入專用電梯。
電梯緩緩上升,陳浩整理著思路。今天的談話至關重要,不僅關係到自己能否獲得沈南朋的認可,更關係到未來合作的可能性。
四十五層是沈南朋的辦公室所在樓層,整個樓層的裝修風格簡約而大氣,透著一種低調的奢華。
“陳先生,請進。”秘書推開辦公室的門。
沈南朋的辦公室很大,一麵是落地窗,可以俯瞰整個浦東新區。另一麵牆上掛著一幅巨大的上海城市規劃圖,密密麻麻的標註顯示著各個項目的分佈。
“陳浩,來了。”沈南朋從辦公桌後站起身,“坐吧,不用拘束。”
兩人在沙發區坐下,秘書端上茶水後悄然退出。
“昨天回去後,我仔細想了想你說的話。”沈南朋開門見山,“你提到的政策風險,確實值得重視。能具體談談你的判斷依據嗎?”
陳浩早有準備:“主要是幾個信號。首先,央行最近的貨幣政策明顯收緊,這通常是房地產調控的前奏。其次,幾個一線城市的土地出讓政策都在調整,透露出監管層的態度變化。最重要的是,我從一些渠道瞭解到,相關部門正在研究新的調控措施。”
“什麼樣的調控措施?”沈南朋追問。
“主要針對房企的資金槓桿和預售資金監管。”陳浩謹慎地說,“具體的政策條文還冇有出台,但大方向已經很明確了。”
沈南朋點點頭,陳浩的分析與他從其他渠道得到的資訊基本吻合。作為行業內的資深人士,他也感受到了政策環境的微妙變化。
“如果真的如你所說,那麼傳統的開發模式確實需要調整。”沈南朋沉思道,“你有什麼具體的建議嗎?”
這正是陳浩等待的機會。他從包裡拿出一份精心準備的分析報告:“我做了一個初步的分析,主要是關於南朋集團可能的轉型方向。”
沈南朋接過報告,認真翻看起來。報告不厚,隻有十幾頁,但內容很精煉。
“城市運營商?”沈南朋看到報告中的一個關鍵詞。
“是的。”陳浩解釋道,“未來的房地產行業,單純的開發銷售模式會越來越難做。但如果能夠從城市運營的角度來思考,就會有更多的機會。”
“具體怎麼操作?”
“以舊城區改造項目為例,”陳浩指著報告中的一個圖表,“傳統模式是拆遷、建設、銷售,週期短,利潤快。但城市運營模式是拆遷、建設、運營,通過長期持有獲得穩定收益。”
“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
“首先,符合政策導向,風險更小。其次,收益更穩定,不會因為市場波動而大起大落。最重要的是,可以獲得政府的長期支援。”
沈南朋合上報告,深深地看了陳浩一眼:“你這個分析很有意思。不過,城市運營需要更多的資金投入,資金回收週期也更長。對於企業的資金實力要求很高。”
“確實如此。”陳浩點頭,“但這也是機遇。那些資金實力不夠的小企業會被淘汰,而有實力的大企業可以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你覺得南朋集團有這個實力嗎?”沈南朋突然問道。
陳浩早就調研過南朋集團的財務狀況:“南朋集團的資金實力在行業內屬於第一梯隊,完全有能力進行這樣的轉型。而且,集團在政府關係和項目運作方麵都有豐富的經驗,這些都是轉型的優勢。”
沈南朋滿意地點頭。這個年輕人不僅有敏銳的市場嗅覺,對企業的分析也很到位。
“陳浩,我很欣賞你的分析能力。”沈南朋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你知道嗎,我今年五十二歲,在房地產行業摸爬滾打了二十多年。見過太多聰明的年輕人,但像你這樣有深度思考能力的,真的不多。”
陳浩也站起身:“沈總過獎了。”
“我想問你一個問題。”沈南朋轉身看著陳浩,“以你現在的年齡和資曆,為什麼對行業的理解這麼深刻?”
這個問題很尖銳。陳浩知道,沈南朋在試探自己。
“可能是因為我比較喜歡思考吧。”陳浩回答得很誠懇,“而且,作為年輕人,我冇有太多的既得利益需要維護,所以能夠更客觀地看待問題。”
沈南朋笑了:“這個回答很有意思。確實,有時候局外人比局內人看得更清楚。”
兩人重新坐下,沈南朋的語氣變得更加親切:“陳浩,我想邀請你擔任南朋集團的戰略顧問。當然,這不會影響你在華夏投資的工作,也不會影響你自己公司的運營。”
陳浩心中激動,但表麵保持冷靜:“我很榮幸能夠獲得這個機會。不過,以我現在的資曆,可能很難勝任這個職位。”
“資曆可以積累,但眼光和思維能力是天生的。”沈南朋擺擺手,“而且,我需要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顧問,而是能夠提供不同視角的合作夥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