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覺醒超能,我在深山締造星際文明 > 第45章 初級能量護盾,脈衝鐳射炮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覺醒超能,我在深山締造星際文明 第45章 初級能量護盾,脈衝鐳射炮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現在飛行器動力係統已經安裝完畢,接著要完成能源係統部分。

能源係統依舊采用冷核聚變技術,並引入振金元素以增強效能。

“冷核聚變核心采用振金優化後,輸出功率提升至10gw,完全滿足了反重力飛行器的能源需求。”

星海展示著不斷跳動的資料。

通過優化設計,成功研製出一款直徑15厘米的球形冷核聚變能源核心。

隻用了一天,就把這款冷核聚變能源核心做好,安裝到飛行器的核心能源艙。

同時佈置好能源分配網路傳輸係統和4級能量電池等儲能裝置。

“能源分配網路存在0.01秒的延遲。”星海突然指出。

“建議在節點處加裝量子中繼器,可實現零延遲傳輸,但會增加3%的製造成本。”

“加進去!”沈淵頭也沒抬,直接說道。

接著是控製係統,這部分相對簡單。

中央計算核心采用一台光量子計算機,配備超高智慧ai係統。

同時安裝各類感測器,比如靈視a型全域感知雷達等。

其次,是防護係統的配置,這是飛行器安全的重要保障。

星海綜合電磁場偏轉、等離子護盾以及能量粒子護盾等技術的推演與運算,設計出一套電磁動態複合護盾技術。

“電磁動態複合護盾已完成壓力測試。”星海展示著護盾的應力變化曲線。

這套護盾技術可厲害了,不僅能讓動能武器偏離軌道。

還能吸收電磁脈衝和鐳射等高能微波95%以上的能量,並轉化為護盾自身的能量。

沈淵覺得這護盾效果不錯,就給它起了個簡單好記的名字,叫初級能量護盾。

同時,還將配備光刃a型鐳射防禦係統,以進一步增強飛行器的防護效能。

整個防護係統部分共花了三天時間才完成,接著到武器係統部分。

沈淵不太看重武器係統,他覺得現在不會跟人打仗,暫時用不上。

但也不能沒有,於是就升級優化了鋼鐵裝甲上的脈衝鐳射炮技術。

花了兩天時間,搞出一門口徑達800毫米最大輸出功率10gw級彆的高能脈衝鐳射炮。

“高能脈衝鐳射炮在大氣層內衰減率超出理論值。”星海的警報閃爍。

“建議增加一號振金光學校準模組,可將射程提升至5000公裡,但每次發射後冷卻時間需延長30秒。”

“趕緊給我做一個出來,我要把這模組加上去。”

沈淵一聽能增加射程,想都沒想,馬上就讓星海辦了。

這門炮按照沈淵原本的設計,在大氣層內的射程大概能達到3000公裡。

現在既然有辦法把射程增加到5000公裡,那肯定得用上。

至於冷卻時間延長,他暫時覺得無所謂。

另外,這門炮在太空中的射程預計能達到百萬公裡。

對現在藍星上的科技產物來說,這門高能脈衝鐳射炮有著能毀滅一切的強大威力。

10gw蓄力模式下的高能脈衝鐳射炮威力超強,一炮就能瞬間穿透幾十米厚的鋼板,或者把好幾米厚的特種裝甲給熔化掉。

1gw連發模式下,它也毫不遜色,一炮能瞬間打穿好幾米厚的鋼板,或者熔化幾十厘米厚的特種裝甲。

而且高能脈衝鐳射炮每次發射後還會引發脈衝爆炸效果。

不過,蓄力模式發射一炮後,需要等待90秒才能再次射擊;連發模式就快多了,僅需3秒就能再次發射。

武器係統還配有模組化無人機作戰功能艙,內建4組獨立艙段,單艙75架無人機,總計300架。

使用蜂巢彈射模式,在電磁彈射加反重力輔助下,發射速率達到25架\\/秒。

該無人機在折疊狀態下尺寸為0.6米,展開後尺寸達1.8米,重量為0.5噸。

機身采用摻入一號振金的輕量化特種高強度合金製造,機翼邊緣配備等離子體切割刃,具備近身作戰能力。

動力來源采用2級能量電池。

每架無人機均搭載6枚多用途導彈,可智慧識彆、精準鎖定並跟蹤目標。

該無人機作戰係統具備高度集群智慧和量子通訊係統,由反重力飛行器上的光量子計算機直接控製。

可同時操控300架無人機,構建直徑100公裡的探測火力網。

無人機設有自殺突擊模式,自爆威力相當於500噸tnt炸藥。

這個模組化無人機作戰功能艙技術難度不是很高,就是生產配套無人機發了一點時間,總共用了三天時間。

接著是載人或載貨的部分。

星海知道沈淵要坐這飛行器,就特地花了兩天時間,在飛行器頂部前方,打造了一個寬敞又舒服的駕駛艙,視野特彆好。

並且載入了慣性阻尼係統,控製慣性g力在3g以下,保證乘員的安全。

剩下的空間暫時用來載貨或者用於其他模組功能艙,如無人機功能艙等。

等後麵看情況再打造其他模組功能艙體?。

然後僅花了一天時間,就把通訊與資訊係統搞好。

因為采用的是幻影

a

型全域量子通訊網路係統,隻要稍微調整一下,讓它能適配相容,就能和基地進行量子通訊了,很方便。

此外,沈淵用了兩天時間,給飛行器配備了先進的維護與自修複機製。

內建微型維修機械蜘蛛,能夠對受損功能進行即時修複,並在一定程度上處理裝甲損傷等問題。

“微型維修機械蜘蛛在高溫環境下,修複效率下降40%。”

星海的警示亮起:“已為其加裝一號振金散熱片,可提升至95%效率,但會增加10公斤重量。”

而星海則針對各個係統展開全麵且細致的調整與優化工作。

隱身係統,讓飛行器能實現包括光學隱身在內的多種隱身技術。

花了三天時間,沈淵讓星海依據一號振金的特殊性質,找出適合隱身功能的技術方法。

然後沈淵憑借微觀操控能力,對一號振金內部粒子進行精確調整,構建出多維中空柱狀結構。

利用智慧ai係統晶片,精準調節能量輸入的強度,讓微結構按照不同的順序排列。

這樣就能準確控製不同波段的光學特性,讓光線按照我們的設想工作。

像可見光、紅外線、雷達波這些都能搞定,實現多波段相容隱身。

接著,利用柱鏡光柵原理裡光線的“壓縮”和“分解”效應。

結合振金能儲存能量的特點,構建出可以動態調節的隱身模式。

不管是靜態隱身還是移動隱身,都能輕鬆無縫切換。

不過由於內部微觀結構調整,該一號振金的強度顯著下降。

但這一變化賦予了其納米材料特性,結合本身的吸能特性,可實現一定程度上的自我修複。

沈淵將這種新型一號振金納米材料重新命名為二號振金。

並將采用金屬塗層工藝,將其塗覆於一號振金裝甲表麵,從而實現了光學隱身效能。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