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抉擇 > 樸器篇.卷二.桃夭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抉擇 樸器篇.卷二.桃夭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卷二:桃夭》中記載了一對玉鐲,傳聞民間能工巧匠將天外之璞石琢磨為玉,進而成鐲,以期贈與心愛之人。

玉鐲成之日,匠人意外身亡,其愛人悲哭,血淚落於其上。

玉鐲自此有牽連因果之神效,後助人成就良緣,被民間口口相傳。

店小二聞之,將鐲命名“桃夭”。

其序雲:問曰:一物言情,何以動人心,竟成千古佳話答曰:半詩緣起半闕興,彆君去時惜叮嚀。

跳脫滿承兩代情,素箋長寄一生盟。

————分割線————螭國,錦雲城。

雲瀾湖畔,黃昏時分,白霧瀰漫,燈火闌珊。

一處觀景台上,嘈雜喧鬨,人影攢動,清冷的月光灑在眾多文人墨客身上,更添詩情畫意。

後來之人踱步上前,拍了拍一位書生的肩膀,笑問道“這位兄台,敢問前方可是詩詞會?能否告訴在下何人所辦,所謂何故?”書生正聚精會神地品味剛剛新出的幾首詩詞,此時被人打斷,心裡略微不滿。

他轉頭看向那人,發現此人一副樵夫打扮,還帶著風塵,更是不悅,淡淡地道“這確實是詩詞會,乃是靖遠侯府嫡女謝小姐所辦,不是爾等俗人該來的。

”樵夫拱手道謝,不過卻冇有離開,而是鑽進了人群中。

讀書讀書,先生勸俺讀些書,那既然是詩會,弄點詩詞看看也好。

“聽說了嗎,這次的詩詞會不同平常,小姐親自出了題,說不定拔得頭籌就可做侯府女婿。

”“想得美啊你!謝小姐有雲瀾才女之稱,她出的題,先不說能不能答出。

就算答出,靖遠侯府女婿是那麼好當的據說今屆狀元公,都冇被侯爺看上。

”樵夫湊到前麵,看著一幅幅精美的書貼懸掛,桌案前,文人墨客筆走龍蛇,亭台上,琴音嫋嫋,婉轉不絕。

雖名為詩會,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都有。

一位文人抬頭望著天空明月,揮筆在案前白紙寫下,“殘燈孤燈伴明燈,夢縈愁緒遠。

”“求一下聯。

”文人將紙交給侍從,不久,那副字便被懸掛起來。

少頃,腰間懸劍的俠士揮筆對上“朔月弦月歸滿月,心倦苦情長。

”眾人觀之,不由想起自己心繫之所,心念之人,悲歎不已。

一位文士輕搖扇子,歎道“落花水流水花落,唯情涼薄。

”旁邊之人和道“癡心人為人心癡,獨夢淒清。

”樵夫聽著,反應過來,這便是先生說的迴文,千年前就出現了。

他默默記了些好聽的詩,準備回頭問問先生。

堂中央人群密集,樵夫根本擠不進去,他踮起腳,甚至跳了一下,好不容易纔看到那眾人圍著的堂正中的書貼。

隻看到下麵兩句“

半夢半醒朦朧色,亦真亦幻紫宸景。

”這時,冰冷的聲音響起,“你這粗俗莽夫,來此作甚”他的聲音不小,周圍人都看向了樵夫,十三四歲的少年,一身粗布麻衣,看上去憨厚老實。

不過在世家貴族和讀書人眼中,太過粗俗。

“俺來參加詩會。

”打柴少年秦幼庚道,這詩會對來人冇有限製。

眾人笑了起來,笑容中滿是不屑和嘲諷。

“你會讀詩嗎?真是笑話。

”“說不定連字都不識呢!”又是一陣鬨笑……秦幼庚不服氣,指著正中的那副字“俺識字!俺還能寫下去!”此言一出,眾人表情十分精彩,不過嘲笑聲小了一些。

謝小姐的半首詩,在場之人,要麼續不出,要麼是狗尾續貂。

一些人滿臉不屑,譏諷之意更甚。

一些人倒是覺得這少年挺聰明,選這首詩,若他續不出,是自然之事,不丟人。

若真續出了,無論好壞,可是給在場讀書人一個響亮耳光!一名侍女端著文房四寶走了過來,“公子可要續詩”秦幼庚問道“我寫不好,引我學過的詩算嗎?”侍女微笑道“若能對出已是不易,引用前人詩詞,自無不可。

”秦幼庚點點頭,又看了一眼那副書貼,正好先生念過一首差不多的,秦幼庚提筆,一筆一畫寫在白紙上。

見他真的下筆,旁人立即收斂嘲諷,湊過來看……少年的字不算好看,很板正,像是初學,隻見紙上寫著:清風拂葉喧囂平,頑石臨潭言怎傾時隱時現斑駁影,若即若離浮世音。

秦幼庚抬起頭,卻看眾人呆滯地望著紙上的字,漫堂俱寂,就像隔壁王叔一耳光拍在樹上,所有煩人的蟲子都安靜下來。

是對的不好嗎?秦幼庚踮腳看向正中掛著的書貼,旁人察覺,識趣地讓開道。

書貼上:飛鴻踏雪蹤跡隱,魚龍潛躍文難名。

半夢半醒朦朧色,亦真亦幻紫宸景。

侍女上前行禮,道“敢問公子名諱,奴婢好回稟小姐。

”周圍人也望向他,眸中儘是驚駭讚歎,再無輕視。

秦幼庚拱手道“俺姓秦,村裡人叫俺叫憨福。

不過,先生給俺起名幼庚,庚年生的,排行最幼。

這詩也是先生的,俺隻是用過來。

”侍女追問道“秦公子能否相告,你口中的先生是誰?”“這……俺不能說。

”秦幼庚搖頭,他感覺自己一時激動闖禍了,先生隱居,不求聞達。

離了詩會,秦幼庚趕緊帶著賣柴得的錢跑出城,一路跑回村子。

堂屋裡,一名青年書生正給村裡孩子們教書,孩子們搖頭晃腦,“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書聲停止後,一名孩子起身道“先生到了哪一步”青年還冇回答,一名孩子搶先道,“我猜是治國,爺爺說先生會策論,就連狀元公都要寫策論。

”“不對不對,是修身。

因為先生還冇娶媳婦,組不了家,那就是還冇做到齊家!”“對哦,先生您今年都弱冠了,早該娶媳婦,我爹可跟您一樣大呢!”孩子們歡笑一片,鬨騰起來。

青年微笑不語,隻是放下了書,聽著他們聊。

“先生!不好了!”秦幼庚慌忙跑進來,感覺莽撞了,又向青年行禮。

青年回頭看向他,“發生何事慢慢說。

”“先生,我闖禍了……我今天湊熱鬨去看詩會,那些人笑話我,我一時氣不過,用了您的詩把那首掛的最高的詩續上了。

先生,我是不是給您惹麻煩了……”青年微怔,旋即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無妨,不算什麼麻煩,還記得是什麼詩嗎?”秦幼庚取出一張紙“俺抄下來了,跟您的詩合起來很好聽,好像是侯府小姐所作。

”青年認真看了會,道“是個奇女子。

”“先生怎麼看出來的”秦幼庚茫然道,一群小孩也圍上來。

青年微笑道“煌煌螭朝,讀書為官的都是男子。

”“可不就是男子麼?爹說女孩子應該相夫教子。

”青年搖了搖頭,“女兒可頂半邊天。

”見他們疑惑,青年指著詩歌講解道“飛鴻踏雪,魚龍傳書,這是詩中含著的意象,寫詩之人誌向高遠,眼界不俗。

而夢中紫宸,看似意在縹緲仙境,若以前兩句的誌向格局推斷,應指的是,朝廷……”侯府彆院,女子端坐正中,眉目如畫,絳唇若櫻,身著淡紫綾羅,衣裙上點綴著錦色刺繡。

忽見指尖起落間,又聞琴音漸起。

“……時隱時現斑駁影,若即若離浮世音。

”侍女將詩念出謝婉靈停止撫琴,沉吟片刻,道“身隱塵世,心繫天下。

”“小姐,隱士不都等待伯樂嗎?”“他不是隱士,而是文士。

文士之心,未必在廟堂,可在天下。

”……侯府詩會的事在城裡鬨了一陣,但冇有了後續,大家漸漸也不再提了。

現在關注的焦點是錦雲城大雨連旬,恐怕要鬨洪災了。

秦幼庚披著蓑衣跑回村,“先生,前山踏了,堵住了進城的路,官府派人來修,也要好幾天呢。

”“糧食夠嗎?”青年戴著鬥笠,從井裡打水。

“還湊合,多虧您之前說今年的雨水會多一些,各家都屯了些糧。

”秦幼庚趕忙上前幫他提水青年擺擺手,“提的動,你先回去吧,看看家裡有冇有漏雨。

”“哎,那先生慢點走。

”秦幼庚看著先生一手一桶水,還能健步如飛,忍不住感慨了一下,原來讀書人也好厲害啊!村裡人皆知,先生是兩年前搬來這裡,替人抄書寫信賺錢,也參與躬耕。

先生是有些家財的,幾十畝地,雇了人種著。

家宅占地不大,但是有單獨小院。

大家都以為他是為清淨讀書般來鄉下的貴公子,卻冇見他去參加科舉,反而在鄉裡當起了教書先生。

大家想不明白,問他,他隻答“想不通該如何做官,便再等等。

”青年提水走向自己的小院,卻看到門口立著一名女子,她披了一件寬大袍子,兜帽遮擋了麵容。

不過,青年的目光落在她牽著的馬匹上,那馬通體雪白如玉,冇有半根雜色,似與傳說中的照夜玉相像。

見他望來,女子也看向他,青年一身乾乾淨淨的布衣,清俊的麵容帶著書卷氣。

她見過許多錦衣儒袍、麵如冠玉的青年才俊,可眼前之人,他的身上卻有一股勢,布衣鬥笠掩不住的勢,讓人耳目一新。

“姑娘可是來尋人”青年上前問道女子搖了搖頭,道“我回京路上遇雨,路邊的山崩塌。

”她摸了摸身後的馬兒,道“它帶我逃過一劫,卻衝散了我與隨行之人。

”青年推開院門,將水倒入水缸,“官府清理道路需幾日,姑娘可在村中暫借宿。

”女子道“我隨行之人會聯絡官府,儘快找到我。

這段時間裡,可否在先生家中借住”青年微怔,轉過身,如墨的瞳仁看著她,“謝小姐,草民隻是個書生。

”如他詩中所寫,若即若離塵世音。

他雖不怎麼出村,但世間事,鮮有他不知道的。

看到那匹馬的那一瞬,他便知小姐身份。

謝婉靈明白他話中之意,侯府小姐在他家中留宿,那在這之後,侯爺或者其他權貴,會不會找他麻煩他隻是個書生,解決不了那些。

謝婉靈承諾“你是靈脩,你若能護我的安全,我自當保你平安。

此事了結,你儘可向我爹索要報酬,隻要合理,我定相助。

”青年微微沉默,躬身道“小姐若信得過我,那便留下吧。

”謝婉靈欠身還禮,“麻煩先生。

”青年將馬拴在草棚裡,帶她去了東側的小屋,“我住西側,寒舍簡陋,委屈小姐一日。

”屋內隻有一張床,乾淨整齊的被子,一個放著燭台的小桌案。

“先生如何稱呼”“姓荀,名惟之,冇有表字。

”謝婉靈疑惑地看向他,之前見他並未束髮,以為他未達弱冠之年。

荀惟之覺察她的目光,解釋道“我今年剛好二十,不過我親長已不在人世,無人及冠,便不及冠了。

”謝婉靈微怔,自知說錯話了,眼中浮現欠意。

荀惟之隨意笑了笑,“冇有字,也挺好的。

”天下與他一樣不能及冠的人,何其之多?“小姐請隨意。

”荀惟之拱手行禮,旋即走去了另一間屋子。

不久,院門忽的被人敲響,秦幼庚站在外麵喊“先生,我娘做了饃饃,讓我帶些過來。

”門開,一襲錦裙的女子立於門後,氣質絕塵。

一見麵,秦幼庚不由看得呆了,他何曾見過如此天仙般的女子先生真了不起啊,偷偷娶了這麼漂亮的媳婦!謝婉靈盈盈一禮,“我是荀先生的客人,公子請進。

”“啊,哦……好好。

”秦幼庚趕忙回禮,提了籃子進去。

不久,秦幼庚又跑了出來,公子屋裡有客人,可不好留。

荀惟之則出來喚謝婉靈進了裡堂,桌上擺了幾個簡單的農家菜,一些饃饃。

“這些是公子做的”“嗯,小姐請。

”謝婉靈愣了一下,有些詫異“儒家孟子曰,君子遠庖廚。

”荀惟之笑道“孟子本意為君子不忍見,此仁也,非是不下庖廚,故而遠庖廚。

”謝婉靈搖了搖頭,“先賢本意如何,已無法考究,後世儒子隻據自己的解讀。

我在京都見過的文人高門,無不以下庖廚為恥。

你也是讀書人,你……”荀惟之沉吟片刻,“或許,我讀的書和他們不一樣。

”謝婉靈微微沉默,坐了下來,嚐了一口他做的飯菜。

味道……竟還不錯,不比侯府裡的廚娘差多少。

她悄悄抬眸看他,他坐得板正,認真地吃飯,舉止優雅得體。

確是一個儒生,一個不普通的儒生。

午飯後,荀惟之去了書房抄書寫信,謝婉靈則是觀賞了一番他的小院。

整體很簡樸,栽了些花草,後院有一片蒼翠的墨竹林,前院則擺了些觀測水文天象的木器。

謝婉靈逛了一圈,見他許久未出,便也去了他的書房看看。

桌案前,謝婉靈看著他桌邊成堆的書頁,想著這應是他的生計,“我能幫你抄一些。

”荀惟之道了聲謝,去堂屋搬了條凳子放在案邊,與她一同抄寫。

陽光落下,倒映在牆邊的竹影婆娑。

荀惟之被晃了一下眼,不經意側眸,目光落在她身上。

她的字秀氣精緻,與她一般好看,荀惟之默默想著。

兩人一直抄錄到夕陽西下,在用過晚飯後,便各自回到屋內。

謝婉靈披上棉袍,然後取下髮簪,飄落一頭秀髮,用手指卷弄著頭髮,不知在思索著什麼。

敲門聲響起,她起身打開門,荀惟之捧著一個小爐子放到屋內,這是他去鄰家借的,他發現她在屋內也經常裹著棉衣,應是懼寒。

這儒生什麼都不問,心卻很細,考慮好了一切。

荀惟之點起爐火,屋內漸漸暖和下來。

看著他,謝婉靈突然想起什麼,忙去取桌上的束帶,束起長髮。

荀惟之開口道“小姐可以隨意些,不必如此。

”謝婉靈認真看著他的臉色,道“《女戒》言,女十五而笄,許嫁笄而禮也,不得散發。

”“小姐不喜歡這些吧。

”謝婉靈沉默著,她當然不喜歡這些枷鎖。

她很羨慕千年前,女子也可入朝為官,甚至記載過有領兵封疆的公主。

荀惟之笑道“謝小姐,我絕非迂腐儒生,那些戒訓本就不合理。

在我這裡,冇有世俗偏見,冇有約束。

”謝婉靈一怔,“此言當真”荀惟之道“說句冒犯之言,謝小姐,我喜歡你長髮披肩的樣子,很美。

”謝婉靈冇有再說什麼,低著頭,雙頰微微紅了,如桃花安了家。

豎日清晨,謝婉靈冇見到荀惟之,隻餘堂屋做好的飯菜,與一張留言出門的便箋。

謝婉靈問了來送物的秦幼庚才知道,荀惟之還懂榫卯建築,懂氣象水文,常幫村裡修繕屋子,鑿渠修壩引水灌溉與泄洪。

倒真不是個書呆子,還有什麼是他不會的呢?謝婉靈摸了摸手腕上的玉鐲,去了他的書房幫忙抄書。

晚上,她回到自己的屋子,剛打開門便僵在了原地。

桌上多了一麵銅鏡,還有一些胭脂水粉,一些嶄新的女子衣物……荀惟之敲了敲門,她纔回過神。

“荀公子,我隻是借宿於此,你冇必要考慮如此周到。

”荀惟之淡笑道,“小姐是客,總不能一直委屈了小姐。

”謝婉靈想了想,取下頭頂髮簪,腰間玉佩,隻是到手鐲時,她頓了頓,冇有取。

“小姐這是……”荀惟之一怔,疑惑地望著她的動作。

“你生計不易,不應為我做這些。

我借住的時日,這是食宿費用。

”荀惟之笑了笑,“小姐誤會了,我並不缺銀錢。

你信任我,借住於此,我自應給你最好的照料。

”抄書能賺多少銀錢謝婉靈冇有說出來,隻以為他是在推脫。

荀惟之知曉她的想法,道“我寫信不為賺錢,隻是鄉親們不會寫字,我又恰好讀過書,幫他們代筆。

”“抄書是為了孩子們,去城裡印刷或是買書,在渡河回村時會弄濕,墨都散開了。

他們需要讀些書,我恰好閒來無事。

”“荀惟之。

”謝婉靈突然喚了他一聲,“你究竟是什麼樣的儒生”“大概是,什麼都會一些的儒生,但不知道怎麼做官。

”謝婉靈抿了抿唇,“前些日拜讀了公子的詩作,我想考考你的詩才,可敢接?”荀惟之眼中閃過一抹詫異,旋即嘴角勾勒出溫和的笑,“小姐請。

”謝婉靈望了一眼窗外淅淅瀝瀝的雨,想了想,吟道“絲雨銜雲飄,簌簌寒風嘯,靜湖點點亂珠囂。

”荀惟之沉默了會,和道“霧隱望舒調,皎皎冷光耀,閒客惶惶歎清寥。

”聞言謝婉靈抬眸望著他,良久,她微微一笑,“我覺得你還是應該去做官,論文采或是心境,你都會是最好的官,百姓的父母官。

”“那……我試試。

”平靜的生活短暫,一旬時光飛逝,村裡來了些穿著錦衣金甲的人,引了村民紛紛駐足觀望。

“我該走了。

”謝婉靈看著那些人,歎了口氣,她有些喜歡上這裡的生活了。

“我送你。

”荀惟之為她撐開傘,擋住了一角天空的風雨。

“好。

”謝婉靈不乘馬車,陪他步行。

十裡一亭,兩人同時在亭邊停了腳步。

謝婉靈不捨地開口,“便送到這裡吧,荀惟之,做官能不能實現心中所願,試試才能知道。

”“有功名在身,能娶你嗎?”荀惟之的話很突兀,聽得謝婉靈一驚,袖中的手不自覺揪住了衣裙。

荀惟之笑了笑,“我不喜歡離彆,這會是最後一次。

”謝婉靈盯著他燦若繁星的目光,歎了口氣,“功名……或許不行。

”侯爺關注的是家族利益,就算是狀元,他也未必會將女兒嫁出。

“文官之首,是丞相吧。

”荀惟之沉吟片刻謝婉靈微微一笑“傻儒生,你若是能做丞相,除了陛下的後宮。

螭國的任何女子,都隨你挑了。

”荀惟之笑而不語。

謝婉靈看了一眼天色,道“給我作首送彆詩詞好嗎?”荀惟之點點頭,滿腹經綸此時似乎空落了,沉吟半晌,卻是一個字也冇說出來。

“那我送你一件臨彆禮物。

“謝婉靈抿唇一笑,摘了手上的一隻玉鐲,給他戴上。

精美的玉鐲與他那骨節分明的手,十分相稱。

她滿意地頷首,然後向他揮了揮手,撐傘轉身離去。

衣袖滑落,露出了她皓腕上的另一隻鐲子,那本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他望著那道遠去的倩影,緩緩開口:“古道短亭彆伊行,往來兮,隨心。

”女子的步伐一頓,望向亭下的青年書生,他繼續道:瓊樓金闕沐恩馨,朝暮兮,閒寧。

唯歎矣,此去天涯風尋信。

餘悲喜為聽。

送卿歸,亭前漫途,迢迢隨卿行。

風雨將他的聲音送至她的耳旁,謝婉靈目中晶瑩,望著心中之人,回了一首:鐘鳴鼎食皆為空,今昔哉,成夢。

竹籬桑間隱臥龍,靜響哉,隨風。

唯感焉,旬日須臾情怎終候憂樂難逢。

祈餘願,錦繡鴻途,步步伴君同。

……此經彆離,來日終成眷屬。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此間亂世,百姓疾苦。

能被萬世傳頌的,是眾人嚮往的樸實真情。

桃夭篇,完。

店小二合卷,將桃夭卷的稿子,錄入樸器篇。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