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開局收音機廠,你讓我造相控陣? > 第6章 工廠虧損原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開局收音機廠,你讓我造相控陣? 第6章 工廠虧損原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正在分析1979年海峰市及周邊地區收音機市場狀況……”

“分析完成:當前市場呈現供不應求狀態,國營商場渠道單一,排隊購買現象嚴重。可考慮與百貨大樓建立直供關係,繞過中間環節,提高利潤空間。”

林濤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詳細的市場分佈圖,密密麻麻的數據在腦海中閃過。

這個年代的收音機還是稀罕物。

但正是因為稀缺,市場潛力才更加巨大。

第二天上午,銷售科的會議室裡瀰漫著濃濃的煙味。

劉科長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臉上總是帶著商人特有的精明表情。

他手裡夾著一支阿詩瑪香菸,不時的抽上一口。

“林廠長,你要開拓銷售渠道,這個想法是好的。”

劉科長彈了彈菸灰。

“但是咱們現在的產量擺在那裡,每個月就那麼一點兒,根本不夠分配的。”

“產量問題我們可以想辦法解決。”

林濤在會議桌的另一頭坐下。

“我想知道的是,除了計劃分配,咱們還有冇有其他的銷售渠道?”

“林廠長,這個我們還真冇試過。按照規定,咱們的產品都得上報到輕工局,由他們統一分配給各個商店。”

劉科長愣了一下。

林濤點了點頭,這個情況他早就預料到了。

在計劃經濟體製下,工廠的產品銷售都是由上級部門統一安排,自主銷售的空間很小。

但他也知道,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這種僵化的體製正在悄悄鬆動。

“我聽說,現在有些廠子開始試行直銷,就是繞過中間環節,直接把產品賣給消費者。”

林濤試探性的說道。

“這個風險太大了,萬一被上麵知道了,咱們吃不了兜著走。”

劉科長的眼睛亮了一下,但很快又暗淡下去。

“不試試怎麼知道行不行?”

林濤的語氣很平靜,但透著一股堅定。

“我們現在的產品質量已經上來了,如果還按照老辦法銷售,那就是浪費資源。”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透過玻璃看著外麵的街道。

幾個推著自行車的工人正在路邊修車,一個戴著藍色帽子的售貨員正在清點商品,遠處的煙囪冒著白煙,整個城市都籠罩在一片朦朧的霧氣中。

既然銷售渠道上的問題並不是很嚴重,那為什麼他們的廠子會虧損?

“你知道咱們廠現在每台收音機的成本是多少嗎?”

林濤轉過身,看著劉科長。

劉科長搖了搖頭,菸灰掉在了會議桌上。

“這個我還真不清楚,財務科那邊的賬目我也看不懂。”

林濤走回座位,心裡默默呼喚著紅星。

“分析海峰市收音機廠的成本構成,找出虧損的根本原因。”

“正在調取財務數據,進行深度分析……”

“分析完成。海峰市收音機廠虧損原因如下:原材料成本占產品價格的58,人工成本占27,設備折舊及管理費用占23,總成本超出銷售價格8。”

“主要問題在於:一、原材料采購價格偏高,缺乏議價能力;”

“二、人員冗餘嚴重,實際生產工人與管理人員比例為1:08;”

“三、設備老化導致電力消耗過大,單台產品電費成本比同類廠家高出35。”

林濤的腦海裡浮現出一張詳細的成本分析表,每一項數據都清晰可見。

這些數字讓他倒吸了一口冷氣,難怪廠子連年虧損。

“劉科長,麻煩你去財務科拿一份上個月的成本覈算表。”

林濤的語氣很平靜,但劉科長從中聽出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

半個小時後,林濤的辦公桌上擺著一摞厚厚的賬本。

黃色的紙張上密密麻麻記錄著各種數據,有些地方還有修改的痕跡。

財務科的小王站在一旁,不時的擦著額頭的汗珠。

“林廠長,您看這些賬目,有什麼問題嗎?”

小王的聲音有些顫抖。

林濤仔細翻看著賬本,每一頁都認真閱讀。

原材料采購單價、人員工資明細、設備維護費用、電費水費,每一項支出都記錄得清清楚楚。

“小王,咱們廠現在有多少人?”

林濤突然問道。

“三百一十二人。”

小王回答得很快,顯然對這個數字很熟悉。

“其中生產工人多少人?”

“一百八十人。”

“那其他的一百三十二人都在做什麼?”

小王的臉色有些發白。

“管理人員、後勤人員、還有一些輔助工種。”

林濤放下賬本,站起身走到窗邊。

外麵的天空陰沉沉的,幾隻麻雀在光禿禿的樹枝上跳躍。

他想起了紅星的分析,生產工人與管理人員的比例嚴重失調。

“紅星,給我一個人員優化方案。”

他在心裡無聲的詢問。

“建議實施崗位責任製,精簡管理層級,將部分管理人員轉為生產崗位,預計可減少人工成本15,同時提高生產效率。詳細人員調配方案已生成。”

林濤的腦海裡出現了一張組織架構圖,每個部門的人員配置都標註得清清楚楚。

他看到了問題的根源,也看到瞭解決的方向。

“小王,麻煩你再去一趟庫房,把上個月的進貨清單拿來。”

“好的,林廠長。”

小王急忙跑了出去。

十分鐘後,林濤的桌上又多了一份進貨清單。

上麵密密麻麻記錄著各種原材料的采購價格和供應商資訊。

他的目光停留在幾個關鍵數字上,眉頭越皺越緊。

電阻器:08元/隻,供應商:金星電子元件廠

電容器:12元/隻,供應商:勝利電子廠

三極管:35元/隻,供應商:紅旗元件廠

這些價格比他記憶中的市場價格要高出不少。

在計劃經濟體製下,工廠的采購渠道都是固定的,很難有議價的空間。

“紅星,分析這些原材料的采購價格是否合理。”

“價格分析完成:當前采購價格普遍高於市場平均價格15-25。建議尋找質量相當的替代供應商,或與現有供應商重新議價。”

林濤輕輕敲擊著桌麵,思考著對策。

原材料成本占了產品價格的一大半,如果能在這方麵節省成本,廠子的盈利能力就會大幅提升。

夜深了,辦公室裡隻有林濤一個人。

他麵前擺著各種賬本和報表,一支鋼筆在手中不停的轉動。

窗外的街道上偶爾傳來自行車的鈴聲,遠處的鐘樓敲響了十一點的鐘聲。

“紅星,綜合分析所有數據,給出一個完整的扭虧為盈方案。”

“方案生成中,請稍候……”

“綜合方案已生成:一、人員優化,精簡管理層級,預計節省人工成本80萬元/年;”

“二、采購優化,尋找新供應商或重新議價,預計節省原材料成本4萬元/年;”

“三、設備改造,提高生產效率,預計增加產值16萬元/年;”

“四、開拓銷售渠道,提高產品溢價,預計增加收入10萬元/年。”

“綜合實施後,預計年度盈利26萬元。”

林濤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這個方案不僅能讓廠子扭虧為盈,還能實現可觀的盈利。

但他也知道,要實施這些改革,會遇到巨大的阻力。

門外傳來了腳步聲,王紅林推門走了進來。

“濤哥,這麼晚了還冇休息?”

“紅林,正好你來了。”

林濤合上賬本,

“明天早上你幫我通知各科室主任,下午兩點在會議室開會。”

“又要開會?”

王紅林有些疑惑。

“是技術方麵的會嗎?”

“不是技術會,是改革會。”

林濤的語氣很平靜,但王紅林從中聽出了一絲決絕的味道。

“我們要對整個廠子進行全麵的改革。”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