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替嫁,王妃她屠了滿山野獸致富 第201章 人質
皇帝心中默道。
或許,這次江南之行,對於夕若而言,既是一場危機,也未嘗不是一個契機。
若她能在其中展現出足以匹配後位的智慧與擔當,或許那些所謂的“出身”和“規矩”,也並非不可逾越的天塹。
但眼下,一切尚是未知。
國事為重,漕運案的真相,必須水落石出。
至於兒女情長……且讓它在風雨中,再經受一番考驗吧。
此時的雍王封地王府密室內。
燭火搖曳,將雍王爺雍王那張陰鷙的麵孔映照得半明半暗。
他手中緊緊攥著一封剛到的密信,手背上的青筋凸起。
信上的字跡潦草,顯然是在極度緊急的情況下寫就,內容更是讓他心頭怒火翻湧,幾乎要衝破天靈蓋!
刺殺失敗!
裴九肆毫發無傷!
而且,因那夕若郡主的意外到來,彆院戒備森嚴,他派去的精銳死士全軍覆沒,連一個活口都沒留下!
更糟糕的是,密信後半段提到,裴九肆非但沒有因遇刺而退縮,反而以此為藉口,加大了調查貢船沉船案的力度!
江南道觀察使那邊已經快壓不住陣腳,幾次傳信求救,聲音再查下去,恐怕就要牽扯出更深層的東西了!
“廢物!都是一群廢物!”
雍王爺猛地將密信拍在黃花梨木的桌案上,發出“砰”的一聲巨響,震得燭火劇烈晃動。
他胸膛劇烈起伏,眼中燃燒著熊熊怒火,夾雜著一絲難以掩飾的驚懼。
他千算萬算,沒算到那個看似不起眼的夕若郡主,竟成了此局最大的變數!
她不僅識破了京中的誘餌,還敢隻身南下,到底是巧合還是冥冥中的警示一般,讓裴九肆躲過一劫!
刺殺親王,這本就是一步險棋,如今失敗,裴九肆必然警覺,皇帝那邊恐怕也會收到風聲。
再留在江南與他硬碰硬,無異於以卵擊石,隻會暴露更多馬腳。
“不能再糾纏下去了……”雍王爺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渾濁的眼珠急速轉動。
當前最重要的是止損!
必須立刻切斷與江南的直接聯係,讓江南道觀察使那些人自生自滅,絕不能讓他這把火燒到自己身上!
他深吸一口氣,壓下翻騰的氣血,眼中閃過一絲決絕。
他走到密室一角,取過一張特製的信紙,快速寫下兩道命令。
第一道,是給仍在京城的雍王妃和世子裴聿的。
內容言簡意賅,“京中事急,速歸封地,不得有誤,勿問緣由。”
京城如今已是是非之地,皇帝的眼線、裴九肆的暗樁,還有那個莫測的夕若,兒子和妻子留在那裡太危險,必須立刻回到他的勢力範圍。
第二道,是給江南的殘餘勢力以及江南道觀察使的最後指令,“斷尾求生,湮滅痕跡。若事不可為,爾等自行了斷,家人可保無恙。”
寫罷,他用特殊的火漆封好,喚來絕對心腹的死士,厲聲吩咐。
“八百裡加急,務必親手送到!若有閃失,提頭來見!”
死士領命,無聲退去。
密室內重歸寂靜。
雍王爺獨自一人,望著跳動的燭火,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這次江南之挫,損失慘重,不僅折了一批精銳,更打亂了他多年的佈局。
漕運這條財路和政治通道,恐怕要暫時放棄了。
“裴九肆……夕若……”他咬牙切齒地念著這兩個名字,眼中充滿了怨毒與不甘。
“你們給本王等著!今日之辱,他日必百倍奉還!”
“哼,就讓你們先得意一陣子。”
皇宮之中,皇上也收到了一封來自江南的信,燭光下,皇帝展開密信。
信是裴九肆親筆所書,字跡沉穩有力,條理清晰地彙報了“貢船”沉船案的調查進展、遇刺詳情,以及基於現有線索對幕後主使的推斷。
當看到“雍王皇叔嫌疑最重,然暫無鐵證”這一行字時,皇帝的眼眸驟然縮緊。
信紙的最後,裴九肆提出了一個建議,“刺殺未遂,敵已驚蛇。然狗急跳牆,恐生他變。雍王叔遠在封地,鞭長莫及,其子裴聿與王妃仍在京中。兒臣鬥膽建言,或可暫留聿弟與皇嬸於京陪伴聖駕,以示天家親睦。雍王皇叔舐犢情深,投鼠忌器,或可暫緩其勢,為徹查漕運爭取時日。”
皇帝緩緩將信紙放下,閉上了眼睛。
雍王……果然是他。
他這位皇弟,自幼便不甘人後,野心勃勃,封地司城又地處富庶之地,臨近運河,若說他有能力且有心插手漕運,牟取暴利甚至積蓄力量,皇帝並不十分意外。
隻是,他竟敢將手伸得這麼長,動貢船,殺官兵,如今更是膽大包天到刺殺他的兒子!
兄弟鬩牆,皇室操戈,這是曆代帝王最不願見到,卻又最難以避免的悲劇。
隻可惜,,眼下並無確鑿證據能將雍王定罪,若貿然發難,不僅難以服眾,更可能逼得雍王狗急跳牆,直接舉兵造反,屆時天下動蕩,後果不堪設想。
裴九肆的建議,扣下裴聿和雍王妃。
這確實是一個在當前形勢下,既能有效震懾雍王,又能避免立刻撕破臉皮的上佳策略。既能為九肆調查真相爭取時間,又能將潛在的叛亂風險控製在最低限度。
“來人。”皇帝睜開眼,召來內室太監總管。
貼身大太監立刻悄無聲息地出現在禦案前,躬身聽令。
“傳朕口諭,命雍王妃與世子裴聿,即日搬入宮中長春館小住,無朕手諭,不得擅自離宮。”
大太監心領神會,不敢多問一句,立刻應道,“奴才遵旨,即刻去雍王府傳旨。”
看著大太監退下的背影,皇帝重新拿起裴九肆的那封信,目光落在最後那句“為徹查漕運爭取時日”上。
“九肆,你果然沒有讓朕失望。”
皇帝低聲自語,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有對兒子成長的欣慰,也有對即將到來的風雨的凝重。
“既如此,朕就替你,爭取這段時間。希望你能儘快找到鐵證,將這漕運案,查個水落石出!”
至於雍王……
皇帝望向南方司城的方向,眼神冰冷。
若他識趣,安分守己,或許還能保全富貴終老。
若他執迷不悟,那就休怪朕不顧兄弟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