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替嫁,王妃她屠了滿山野獸致富 第202章 太後壽宴
翌日清晨,雍王妃便來拜見。
皇上端坐主位,神色看似溫和。
雍王妃今日穿著符合規製的命婦朝服,舉止得體,臉上掛著恰到好處的恭謹笑容,心中卻因皇上突如其來的“敘舊”而隱隱有些不安。
“說起來,母後前往五台山齋戒祈福,已經過去了那麼多年。”皇上語氣帶著幾分感慨,“朕時常掛念她老人家,眼瞅著再過兩月,便是母後的千秋壽誕。”
雍王妃連忙附和道,“太後娘娘心係佛祖,為我大齊祈福,功德無量,陛下孝心感天,太後娘娘定然欣慰。”
皇上微微一笑,目光落在雍王妃身上,看似隨意地說道。
“往年母後壽辰,因她在五台山清修,都未大辦,今年倒是巧了,弟妹你和聿兒都在京中,朕想著,不如藉此機會,將母後接回宮中來,咱們一家人好好團聚,為母後熱熱鬨鬨地辦一場壽宴。”
雍王妃心中一動,麵上依舊帶著笑。
“陛下思慮周詳,若能接回母後,自然是天大的喜事,隻是不知太後娘娘是否願意中斷清修……”
“母後那邊,朕自會去信說明,想必她老人家也是想念兒孫的。”
皇上打斷她,隨即話鋒一轉,“對了,既然要辦壽宴,雍王皇弟作為兒子,豈能缺席?朕已擬旨,召他即刻入京,一同為母後賀壽。弟妹,你覺得可好?”
雍王妃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了!
召雍王入京?
皇上這是……
隻怕接太後是假,要借壽宴之名將雍王誆來京城,纔是真!
一旦雍王入了京,生死可全在皇上的一念之間了!
她強壓下心中的驚濤駭浪,試圖做最後的掙紮,臉上擠出一絲勉強的笑意,起身福禮道。
“陛下隆恩,妾身與王爺感激不儘。隻是王爺在封地事務繁忙,且妾身與聿兒離家已久,也甚是掛念封地事宜,正想著向陛下辭行,回轉司城,待到母後壽辰前夕,再與王爺一同入京賀壽,豈不更為妥當?”
她的話說得委婉,但辭行之意已十分明顯。
皇上臉上的笑容淡了下去,他放下茶盞,身體微微前傾,那雙看似平和的眼睛裡,此刻透出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威壓,直直地看向雍王妃。
“弟妹,朕若沒記錯的話,日前你與聿兒是無召自行入京的吧?”
雍王妃心頭巨震,臉色“唰”地一下變得慘白。
當初他們是為了方便與京中勢力聯絡,才找了個由頭提前入京,並未等待朝廷正式的召見敕令。
無召入京,皇上若不計較,就是無罪,可若是較真,就是欺君之罪!
皇上不待她辯解,繼續緩緩說道,“既然來了,便是客人,母後壽辰在即,朕有意全家團聚,共享天倫,此刻你若執意要走,豈不是顯得朕這個兄長,怠慢了弟妹和侄兒?這要是傳出去,天下人會如何看朕?又如何看待皇家和睦?”
他微微停頓,隨後又道,“無召進京,朕可以不追究,但如今,弟妹若是敢無詔而離京……就彆怪朕不客氣了,弟妹,是留在京中與朕一同恭迎母後壽辰,還是要擔上這欺君的罪名,你……可要想清楚了?”
雍王妃踉蹌一步,幾乎站立不穩,多虧身後的侍女即使攙扶才未殿前失儀。
她垂下頭,掩去眼中翻湧的絕望和恐懼,聲音顫抖卻不得不順從。
“陛下恕罪!是臣婦思慮不周,險些鑄成大錯。臣婦與聿兒一切聽從陛下安排。”
皇上滿意地靠回椅背,臉上重新掛上了那副溫和的假麵。
“如此甚好。那就安心在長春館住下吧,需要什麼,儘管吩咐宮人,待王弟入京,朕再設家宴,為你們接風。”
陽光依舊明媚,殿內蘭香依舊淡雅,但雍王妃卻隻覺得周身冰冷,如墜冰窟。
送走雍王妃,皇上派人往江南送去密信。
裴九肆收到之後,念給夕若聽。
“漕運案已有眉目,江南之事可暫交可靠之人收尾,汝速歸,順路往五台山接母後回宮頤養,朕已下旨,召雍王入京共賀太後壽辰,共享天倫。”
字裡行間,沒有提及任何關於刺殺、關於懷疑雍王的字眼,但裴九肆卻瞬間讀懂了父皇的全部意圖。
“接太後回宮”是幌子,“共賀壽辰”是陷阱。
父皇這是要將雍王誘至京城,放在眼皮底下,他終於要對雍王叔出手了。
裴九肆的指尖在信紙上輕輕敲擊,眼底深如寒潭。
江南的調查已經取得了關鍵進展,雖然尚未拿到直接指向雍王的鐵證,但幾條重要的線索和證人已被他暗中控製,江南道觀察使那邊也已是驚弓之鳥,突破在即。
此時離開,雖有些可惜,但權衡大局,父皇的決策無疑是當前最穩妥、最能控製局麵的上策。
況且,京城纔是這場博弈最終的戰場。
雍王叔經營多年,樹大根深,即便入京,也絕不會坐以待斃,必然還有後手。
他必須儘快回去。
“青岩。”他沉聲喚道。
青岩應聲而入,垂手聽令。
“江南事宜,按第二個計劃執行,所有關鍵證人與物證,由你親自挑選最得力的人手,秘密押送回京,萬不能有失,其餘掃尾工作,交給副使處理。”
“是,王爺!”青岩領命,遲疑了一下,問道。
“那王爺您?”
“本王明日即刻動身,前往五台山迎接太後鳳駕回鑾。”
裴九肆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庭院中熟悉的景緻,目光又重新落在夕若身上。
“京城接下來的日子恐怕不會太平了……”
在青岩離去安排事宜後,裴九肆沉吟片刻,取過一張小小的便箋,用極細的筆蘸了墨,寫下隻有寥寥數字。
“兒臣領旨,即日啟程,定護祖母周全返京。”
他將便箋封好,喚來一名絕對忠誠的影衛,吩咐道。
“將此信,以最快速度,秘密送至陛下手中,不得經任何人之手。”
影衛領命,如一道青煙般消失。
裴九肆負手而立,望向北方京城的方向。
“走吧,”他對身旁的夕若輕聲道,聲音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決絕,“我們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