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抗日:民國大醫生 > 第351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抗日:民國大醫生 第351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第三百五十一章

托馬斯·米勒在外麵吃了幾天的館子之後就有些不滿意了。

因為他其實吃不慣這邊的味道。

中國菜征服外國人的胃,這樣的事情隻是我們的一家之言。

如果中國菜真的能征服外國人,出口的中國菜也就不會去經過改良了。

托馬斯·米勒一開始對中國菜還是比較新奇的,但是在吃了幾天的菜之後,他就開始去吃西餐了。

但是這邊的西餐也不正宗,對托馬斯·米勒來說,這邊的牛排根本就沒辦法和美國本土的相比較。

這邊的牛排小小的一塊,而且小小的一塊牛排價格已經能跟得上美國那邊的價格了。

這讓托馬斯·米勒很是不滿。

於是他打算和老闆說一說,讓陳知文捎帶著去準備夥食。

在得知托馬斯·米勒他們在這邊很難找到合適的夥食之後,陳知文也就讓食堂的大廚順帶著去這些美國工人的夥食。

這些美國的工人自然是不能用中國工人的待遇的,畢竟對中國工人來說是相當美味的豬下水對他們來說是給寵物吃的。

所以陳知文給這些美國工人製定了專門的夥食標準。

中午是四菜一湯,晚上是三菜一湯。

而且這四個菜裡有三個是硬菜。

豬肉,牛肉,羊肉,三種肉是輪著上場的。

大廚是一起做菜的,同樣的對這些工人來說自然也是一起去吃飯的。

這天中午,當中國的工人來到食堂,發現食堂裡驚奇了放了五個大鍋。

其中一個是老樣子的豬下水。

但是其他的四個裡是更加新奇的菜。

居然有牛肉!!!

牛肉這種東西在中國絕對是最珍貴的肉類。

雖然說牛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動物,但是作為一種勞動工具,大家根本就捨不得下手。

隻有在牛因為意外死掉或者是老了以後,才會有機會品嘗一下。

但是也隻是有機會。

因為牛全身上下都是寶貝。

牛皮值錢,牛鞭值錢,牛肉也是相當的值錢。

所以如果有一家的牛死掉了,牛的主人大概率是將牛給賣掉換成錢來補貼家用。

所以當這些工人看到今天居然有牛肉這種罕見的東西之後,他們的眼睛都直了。

但是很遺憾的是,牛肉這些硬菜他們是吃不上了。

因為這些菜是那些美國監工的專屬。

當他們看這些菜的時候。

食堂的廚師攔住了他們。

“你們該不會以為這些菜是給你做的吧?”

大廚似笑非笑。

這個大廚也是個中國人,但是大廚見不得這些工人好。

“我以前都是給太君做飯的,怎麼還給你們這些低等人做菜。現在居然還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這牛肉羊肉是你能吃的嗎?”

大廚一番話直接讓工人們清醒。

工人們終於明白這些都是妄想。

自己就是個打工的,連能吃上豬下水都已經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更不要去提什麼牛肉之類的正經肉菜了。

要知道自己以前吃飯連吃個爛肉麵都是個奢侈。

但是大家想知道是什麼人來吃這些菜。

然後就看到那幾個美國工人慢慢悠悠的進來。

這些工人對這些所謂的美國監工一直都是一種非常不屑的感覺。

千裡迢迢的過來監工,這些工人本來以為這些監工能有什麼身份,但是在進行深入的瞭解之後,發現這些工人的水平也就是那樣。

不知道這邊的真實情況,總是用理論乾預實踐。

托馬斯·米勒來到食堂,看到食堂準備的飯菜之後,很是滿意。

但是這些也是自己平時能吃到的,所以他並不感覺有什麼珍貴的。

六個美國工人很快就吃完了飯菜。

讓旁邊的這些中國工人感到詫異的是,幾個美國佬居然連這點菜都沒吃完。

等托馬斯·米勒幾個人吃完飯說說笑笑的離開之後,在旁邊的中國工人就一窩蜂的湊上去。

大家就等著這個機會。

不多時,四個菜就都被吃完了。

最後一位工人意猶未儘,將盤子給直接舔乾淨。

“這是我第一次吃到牛肉,原來牛肉是這個味道。”

一位工人非常興奮。

這是他第一次吃到牛肉,在吃完牛肉之後,他感受到了牛肉那紋理的細膩,感受到牛肉那不一樣的味道。

隻是有一個非常可惜的事情。

他們能在這裡吃,但是不能將菜給帶走。

要不然能讓自己的家人孩子也嘗一嘗牛肉的味道。

美國的工人一頓飯要吃四個菜,但是對中國的工人來說,能有個菜就已經是相當奢侈的事情了。

這隻是一個小插曲。

實際上,兩邊的差距可不止是如此。

這些工人說是本地的,實際上都是從南京周邊找過來的。

因為陸軍醫院現在加強了安全等級,所以這些工人的出入也是有非常嚴格的要求。

這些工人每天早上六點就要起來,外麵天還是很黑的時候,他們就要收拾一下出發朝工地走去。

現在的自行車已經是一種常見的交通工具,但是對這些工人來說,最常見的交通工具就是自己的雙腿。

一般來說要走一個多小時才能來到工地。

為了讓工人加快進度,陳知文也是直接給工人提供早飯。

早上七點半到七點四十,能趕到的工人就能吃到早飯。

早飯也很簡單,就是個混合麵餅加上一碗豆漿。

但是就是這頓早飯已經足夠讓工人早早的趕來了。

而托馬斯·米勒這些人也是在醫院吃早飯的。

陳知文將這些監工安排在醫院附近的一家旅館裡。

托馬斯·米勒等人每天早上八點多的時候來到醫院,先去吃點專供的早飯,然後再去工地上檢查一下工人的工作。

一邊是一天至少十二小時的工作,另一邊是一天八小時的工作。

中國的工人晚上八點多才能下班,他們大多是在城南的平民窟生活,所以晚上一起下班,也倒是比較安全的,隻是十二小時的工作,讓他們失去了和家人交流的機會。

這些工人的家裡是用不起電燈的,所以天黑了以後大家都是直接上床睡覺。

等工人們回到家裡的時候,家裡的孩子早就已經睡著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