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的力量 當對方拒絕時,可以“磨一磨”
-
當對方拒絕時,可以“磨一磨”
中國民間有句俗話:“臉皮厚,吃個夠;臉皮薄,吃不著。”其實,這個道理對於事業的成功是非常管用的。比如說,許多人都飽嘗過的外語學習難。難在哪裡?就是張不開嘴,說不出來。所以學來學去,老是卡在這兒。深入分析來看,根子還是在“臉皮兒薄”,怕說不好丟麵子。
古往今來,從東方到西方,有許多利用厚臉皮獲得成功的事例。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他們練就了“刺不進紮不透”的厚臉皮,保護著他們免遭旁人所有可能的非難和自己良心的譴責。
西方人認為,皮膚厚、對彆人的責難和非議無動於衷者為最佳之人。這種思想接近於“厚臉皮”這一觀念:一種保護自己的自尊心免受彆人惡言惡語傷害的盾牌,當對方拒絕時,可以“磨一磨”。
“磨”,能顯示真誠,能引起人們的注意,能感動人。
“磨”,是禮貌的靜靜等待,等待對方儘快給予答覆。不要讓對方感到你是在故意找麻煩,要儘量減少對對方的乾擾。
“磨”,可以不露鋒芒,隻是要使雙方關係漸近,讓對方更多地瞭解你同情你,從而產生幫助你的願望。所以說,“磨”是一個有效的辦事方法,但卻需要我們有耐心。
“磨”是一種特殊的求人術,它能以消極的形式爭取積極的效果,可以表現自己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決心和毅力。給對方施加壓力,也可以增加接觸機會,更充分地表明自己的態度、思想和感情,以影響對方的態度,實現求人的成功。那麼,怎樣才能“磨”到點子上呢?
一是足夠的耐心是“磨”的前提和基礎。當事情出現僵局時,人們的直接反應通常是煩躁、失意、惱火甚至發怒。然而,這是無助於事情的解決的。我們應該理性地控製自己,采取忍耐的態度。因為,忍耐所表現的對對方處境的理解,是對轉機到來的期望和對求人成功的自信。有了這種心境,就你能夠在精神上使自己處於強有力的地位,能夠不亂方寸。
二是發揮笑臉的威力。始終做到彬彬有禮,並要經常出現在對方能夠看到的地方。這樣,對方在自己的視野內總能看到你,也就總能想到你的事了。
三是要適時地巧言攻心。有時候在求人時對方推著不辦,也許並不是不想辦而是有實際的困難或者什麼的。如若是遇見這樣的情形,嘴上的功夫就顯得很重要了,要善解人意抓住問題的癥結,巧用語言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