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的力量 說話有節奏,抑揚頓挫
-
說話有節奏,抑揚頓挫
在與人交往時,要想說話讓人家愛聽,喜歡聽,就要注意控製好自己說話的節奏。
有一次下班途中,一位青年遇到一群剛看完電視球賽的學生,就問:“這場比賽誰贏了?”
有一個學生興奮地說:“中國隊大敗日本隊獲得冠軍。”這位青年迷惑了:到底是中國隊打敗了日本隊獲得了冠軍呢,還是日本隊打敗中國隊獲得了冠軍呢?
他又問了另一位學生,才知道是中國隊勝了。
這位學生說的話之所以讓人家不明白,就是因為他冇有掌握好說話的節奏。說話的節奏,其實就是說話的快慢。書麵語是藉助標點把句子斷開,以便使內容更加具體、準確。我們在說話時就要藉助節奏,來幫助我們表達感情。
生活中,有的人說話很快,一大堆話一口氣就能說完,彆人形容像是打機關槍。而另外一種人則恰恰相反,說話慢條斯理,半天也擠不出一句話來。這兩種極端的情況,就是冇有掌握好說話的節奏。
說話要有節奏,該快的時候快,該慢的時候慢,該起的時候起,這樣有起伏有快慢,有輕重,才形成了口語的樂感和悅耳動聽,否則話語不感人,不動人。口語中有規律性的變化,叫節奏。有了這個變化語言才生動,否則顯得呆板。有位意大利的音樂家,他上台不是唱歌,而是把數字有節奏地、有變化地從1數到100,結果傾倒了所有的聽眾,甚至有的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可見節奏在生活中是多麼重要。
節奏主要體現為快慢和停頓。說話冇有節奏,變化就會像催眠曲一樣使人昏昏欲睡。反之,如果能夠掌握好說話的節奏,就會使人願意聽,喜歡聽。
說話的節奏和說話的語氣一樣,都會影響到聽眾。說話的節奏不同,給人的感覺也不同。說話的節奏快了,會給人一種急促的感覺;說話的節奏慢,會給人一種平緩的感覺。所以,在說話時,要注意恰當地運用說話的節奏,把自己的感覺表達出來。
口纔出色的人,與他談話的感受簡直是一種藝術的享受。他們與彆人聊天時能引經據典、抑揚頓挫、詼諧幽默、引人入勝。就像一個出色的鋼琴家,將語言的節奏當做鋼琴的琴鍵而隨意指揮,彈奏出一曲動人心絃的高山流水。他們對語言的節奏,掌握得確實是隨心所欲了。若能有效地掌握,就能起到打動人心的效果。
那麼,如何把握說話的節奏呢?
高亢。高亢的節奏能產生威武雄壯的效果,聲音偏高,起伏較大,語氣昂揚,語勢多上行。用於鼓動性強的演說、敘述一件重大的事件、宣傳重要的決定及使人激動的事。
低沉。這種節奏使人得到低緩、沉悶、聲音偏暗的效果。語流偏慢,語氣壓抑,語勢多下行。用於悲劇色彩的事件敘述,或慰問、懷念等。
凝重。這種節奏聽來一字千鈞,句句著力,而深意省人,蘊藉儘出。聲音適中,語流適當,既不高亢,也不顯低沉,重點詞語清晰沉穩,次要詞語不滑不促。用於發表議論和某些語重心長的勸說,抒發感情等。
輕快。輕快型節奏是最常見的,聽來不著力,而多揚少抑。日常性的對話,一般性的討論,都可以使用這類型的節奏。
緊張。緊張型節奏,往往顯示迫切、緊急的心情。聲音不一定很高,但語流較快,語句不延長停頓。用於重要情況的彙報,必須立即加以澄清的事實申辯等。
舒緩。舒緩型節奏,是一種穩重、舒展的表達方式。聲音不高也不低,語流從容,既不急促,也不大起大伏。說明性、解釋性的敘述,學術探討等宜用這種節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