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口才的力量 > 身體暗示,力量大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口才的力量 身體暗示,力量大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身體暗示,力量大

我國民間流傳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走進飯店要了酒菜,吃罷摸摸口袋發現忘了帶錢,便對店老闆說:“店家,今日忘了帶錢,改日送來。”店老闆連聲:“不礙事,不礙事。”並恭敬地把他送出了門。

這個過程被一個無賴給看到了,他也進飯店要了酒菜,吃完後摸了一下口袋,對店老闆說:“店家,今日忘了帶錢,改日送來。”

誰知店老闆臉色一變,揪住他,非剝他衣服不可。

無賴不服,說:“為什麼剛纔那人可以賒賬,我就不行?”

店家說:“人家吃菜,筷子在桌子上戳齊,喝酒一盅盅地篩,斯斯文文,吃罷掏出手絹揩嘴,是個有德行的人,豈能賴我幾個錢。你呢?筷子往胸前戳齊,狼吞虎嚥,吃上癮來,腳踏上條凳,端起酒壺直往嘴裡灌,吃罷用袖子揩嘴,分明是個居無定室、食無定餐的無賴之徒,我豈能饒你!”

一席話說得無賴啞口無言,隻得留下外衣,狼狽而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動作姿勢是一個人思想感情和文化修養的外在體現。一個品德端莊、有涵養的人,其姿勢必然優雅;一個趣味低級、缺乏修養的人,是做不出高雅的姿勢來的。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必須要留意自己的形象,講究動作與姿勢。因為我們的動作姿勢是彆人瞭解我們的一麵鏡子;反之,我們也可以通過彆人的動作姿勢來衡量、瞭解和理解彆人。

在某種特殊情況下,肢體語言不但可以單獨使用,甚至還可以表達出自然有聲語言難以表達的思想感情,直接代替自然有聲語言。

第一個特點:使用的廣泛性

肢體語言的使用簡便快捷、靈活自由。隻要人們張口說話,都會有意或無意地運用肢體語言來傳情達意,交流資訊。有時肢體語言,甚至先於自然有聲語言,在口才表達接受者的心目中形成第一視覺形象,直接影響自然有聲語言的表達效果;有時說話人在不開口的情況下,單純運用肢體語言,也能傳達一定的資訊。在人類的交談活動中,冇有隻運用自然有聲語言而不運用肢體語言的。它總是與自然有聲語言配合默契,協調一致,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第二個特點:表達的直觀性

有聲語言直接訴諸人的聽覺器官,不具有視覺的形象可感性;而肢體語言則不同,它以靈活多變的表情、動作、體姿構成一定的人體圖像來表情達意,交流資訊。直接訴諸人的視覺器官,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如形容物體的大小,用手勢來比劃,對某一事物表示讚成或反對,采用點頭或搖頭的方式等,就具有鮮明的形象直觀性。

第三個特點:交談中的對應性

肢體語言不但要與有聲語言協調配合,而且交談雙方,要協調配合,雙向交流,才能達到交談的目的。美國著名人類學家霍爾曾指出這種人類交際的常見現象:一個人傾聽彆人說話時,總會望著對方的臉,尤其是他的眼睛;為了表示注意,聽話者會輕輕地點頭,或者說“嗯”、“是的”,如果哪句話他深表讚同,點頭就點得很深;如果感到懷疑,他就會揚起或皺起眉頭來,

或者嘴角向下拉;要是不想再聽下去,就會將身子挪一挪,把腿伸一伸,或者移開視線,不再注視說話人等等。以上說的種種現象,正是對應性的表現。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