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生子躺贏 第99章 太子衛明淵(三)
他故意用這種懶洋洋的語調訴說,帶著恰到好處的無奈與調侃,顯然是為了徹底結束方纔略顯沉重的話題,也順帶在母親麵前放鬆一下。
思寧果然被他引得笑了起來,搖頭道:“底下的人,有時為了顯示勤勉,或是實在無甚可奏,便也隻能拿這些來充數了。”
暖閣內,方纔那番關乎權力、野心與算計的密談氣氛徹底散去,重新被一種溫情脈脈的母子閒話所取代。
燭火劈啪,茶香嫋嫋,太子衛明淵徹底放鬆下來,幾乎要在這暖融安心的氛圍裡睡過去。
隻是可惜了,他已經十六了,實在不適合宿在後宮,而且時間也不早了,該回東宮了。
皇極殿
顯慶帝得知芷蘭宮和芷蘅宮發生的事情後,嗤笑一聲,“既然他們這麼有自知之明,如此安分,覺得母妃孃家人野心太大,那就成全他們,朕幫著敲打敲打。”
翌日,五皇子和六皇子就聽到自己母妃的孃家,分彆有兩三個人被參了一本,或是被逼辭官,或是被逼外任為官。
五皇子和六皇子臉色煞白,都明白心裡那個小算計被父皇看出來了。
父皇還是一如既往的愛重太子四哥,維護太子四哥的利益。
甚至拿他們當磨刀石,或者說拿作為他們平衡太子勢力的棋子都不肯。
說實話,顯慶帝的確有過拿他們兩個給太子做磨刀石的想法,隻是太子太過聰慧,他們兩個的聰明才智和太子相差太大,加上孃家勢力也不出眾,實在不配當磨刀石。
當然,最為重要的是,太子太過出色,出色到即使沒有磨刀石的曆練,他也能從容的和朝堂上的老狐狸們過招。
再說了,以他的身體,還能再撐幾年,幾年裡,足夠太子積累足夠的閱曆成長到一定的高度,即使他駕崩了,他相信太子不說能徹底壓製住朝堂上的老臣們,至少勢均力敵還是可以的。
朝堂上的局勢,精明且和宮裡五皇子、六皇子關係不大的朝臣們一直看得很清楚。
太子殿下的優勢太大了,完全不是五皇子和六皇子能比的,更重要的是,太子身上有上天庇佑這層神秘色彩。
於是,大臣們不再瞄準顯慶帝這個老頭子的後宮,反而是瞄準了太子後院的位置。
不久後,朝堂上開始有人請奏顯慶帝給太子選太子妃。
顯慶帝其實也想早些抱皇孫,但是想到皇後寧兒的話,以及從徐神醫口中得到的明確話語,顯慶帝拒絕了。
理由是太子不宜早婚,最好是弱冠之後再成婚。
對外是批命如此,實際則是太子先天體弱,思寧提議兒子推遲到弱冠之年再成親,此前以休養身體為主。
顯慶帝詢問過徐神醫,徐神醫也回答說太子晚些成親的話,無論是以後子嗣身體情況,還是他本身的壽命情況,都會變得更好一些。
那不知道是何的孫子,自然比不上最受他喜愛,最受他看重的太子,太子纔是最為要緊的。
顯慶二十一年,生了病,卻纏綿病榻許久中的顯慶帝給太子選了徐國公的嫡長女作為太子妃,他是想著將門虎女身體更為健康些,想來應該能和體弱的兒子生下健康的嫡子。
而且這個太子妃,其實也是為了平衡朝堂,特意選的。
即使本身不夠出色,現階段最適合的也是她。
思寧雖然不是很喜歡這個太子妃,但並沒有對外顯露,反而在顯慶二十二年對方嫁入東宮後,提點對方如何管理東宮,手把手教對方幫著管理後宮。
隻是終究隻是個麵上大方的,格局也不夠……
思寧各種提點教導算是非常耐心了,隻是這個太子妃始終沒有什麼長進。
隻能說這人從小性格就定型了,改不了了。
而被廢,也是遲早的事。
對後宮所有事情都知曉的顯慶帝自然也對這個太子妃是不滿的。
這讓他想到了以前的秦王妃,隻是局勢如此。
至於以後,顯慶帝眼中閃過一抹冷色,他相信明淵會處理好的。
若太子妃上天垂簾,生下合適的皇位繼承人,那自然萬事大吉。
若……那也是她命該如此。
“委屈太子你了!”一日顯慶帝沒頭沒尾的對太子說道。
太子一開始沒反應過來,可想了想,就知曉父皇指的是什麼。
“為了大昭江山,父皇也受過委屈,兒臣自然也能。”
“而且,父皇您放心,兒臣不會一直忍受委屈,若她還是沒長進,甚至……那她不適合那個位置。”
“你明白就好。”
顯慶二十三年,顯慶帝身體開始頻繁的生病,但有幾個好訊息,東宮太子妃、謝良娣、趙良媛在這一年傳出好訊息。
訊息更好的是,她們就像正常孕婦有孕一樣,沒有受到太子孱弱身體的影響。
這讓有些擔心太子子嗣的顯慶帝放心不少。
“瞧陛下您操心的?”思寧不讚同的繼續道:“陛下您最重要的是保重身體,臣妾還想您再陪陪臣妾呢!”
思寧入住弘德宮照料生病的顯慶帝,如此勸說對方。
顯慶帝握著思寧的手抱歉一笑,“朕的身體,朕知曉,恐怕撐不了多久了。
太子先天體弱,朕心裡實在擔心他的子嗣。
好在東宮那邊接二連三的傳出好訊息。”
兩人說了些期待太子子嗣的話語後,顯慶帝話鋒一轉,忍不住對思寧叮囑幾句,“寧兒,朕若是去了,你好好保重身體,太子的後院,朕還是有些不太放心。”
“陛下……”
“寧兒聽朕說完。”顯慶帝握緊思寧的手,示意她聽他說完。
“太子妃性子和朕以前的秦王妃很是相似,若是她以後……朕希望你能幫著明淵穩定後宮,隻是寧兒該是享福的時候,卻要為了朕,為了明淵而操勞。
是朕的不好,給明淵選了這樣一個太子妃。”
“陛下彆這麼說,臣妾明白,您當時隻是為了平衡各方勢力。”
“這麼說也對也不對,其實不選她,隻是會讓明淵繼承皇位的早期有些難平衡各方勢力,但過了一開始幾年,太子妃的優勢就沒有了,甚至是拖後腿的存在。
朕其實也低估了明淵的能力,其實不選徐國公之女做太子妃,太子也有手段平衡朝堂上各方勢力,隻是需要花多點心思罷了。”
“陛下隻是心疼明淵,關心則亂。”
“是啊關心則亂,也是寧兒和明淵母子兩個怕朕多想,沒有強硬反對。”
思寧搖搖頭,“是明淵特意找了臣妾,讓臣妾不用太過反對,陛下您當時身體突然不好,明淵不想為了這個事和您唱反調,影響您心情,從而影響病情。臣妾也不同樣不想影響陛下您的心情。”
“所以陛下您放心,明淵其實早有預料。”
顯慶二十四年,太子收獲了兩子一女。
其中趙良媛生的是太子的庶長子,謝良娣生的太子的二兒子,太子妃生下太子的嫡長女。
太子有後後,顯慶帝終於放下提著的心,駕崩得很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