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_阿蜃 第169章 以戰止戰14
-
以戰止戰14
呼邪的心腹巴魯圖可不管中原人死活。
“呼邪,咱們可要營救大王?”
他們能排擠掉眾多競爭者,成為代管大王,就是因為呼邪堅持要為呼延報仇。
呼邪立刻揮散愛才之心,大手一揮。
“雲家軍群龍無首,新秀雲錚已死,正是咱們揮師南下的好時機,傳令下去,聯合五胡各部,集結兵力糧草,準備攻打居庸關!”
至於呼延!
呼邪冷笑。
呼延最好是已經被折磨死了。
若是還茍且活著,趙焱的下場少不得就是呼延的真實寫照,匈奴勇士,絕不受人脅迫。
五胡集結兵力,足足三十萬人,幾乎整個匈奴壯年勞動力全部傾巢出動。
等趙清等人得到訊息,五胡大軍已經來勢洶洶,大戰一觸即發。
被趕鴨子上架的薛敢抄起紅纓槍,膽戰心驚的到陣前迎戰。
趙清站在不遠處高地上,眼看敵人兵強馬壯,就先生出三分怯意。
呼邪壓根不給對方對峙叫陣的機會,高呼為呼延報仇的口號,踩著密集喧囂的戰鼓,打馬衝殺而來。
身後士兵更是如潮水一般一擁而上,趙清遠遠看著密密麻麻的敵人殺來,不由得頭皮發麻。
薛敢慌忙叫人把奄奄一息的呼延提上來,還冇來得及開口,呼延就被呼邪身邊的巴魯圖一錘子砸碎了腦袋。
可憐一個呼延王壓根冇來得及露臉,就成一地碎渣。
哀兵必勝!
胡人尚武,崇尚真的勇士。
呼延的在將士們心中的地位不亞於天子在百姓心中的聲望,眼下呼延身死,眾將士憤怒之下,薛敢焉能承受?
眼看戰事節節失利,身邊的護衛一個個倒下,薛敢不敢再戰,思慮再三,終究調轉馬頭,撂挑子跑了!
逃跑還不忘高呼:
“護住我護住我,護衛,快撤!”
轉眼一個高開局麵就此落敗,可憐雲家軍群龍無首,死傷慘重,最後被衝散,四下逃竄。
趙清一乾人等眼看戰局失控,早就被護衛簇擁著,快馬經過居庸關,高喊關城門。
奈何身後薛敢等人緊追不捨,一杆紅纓長槍,投擲過來,彆住正要關上的大門。
身後呼邪的急先鋒也一路死死咬住他們。
趙清嚇的驚慌失措,轉頭去看,正好薛敢的馬失控撞上去。
趙清‘啊——’的一聲,摔下馬去,滾落在馬蹄揚起的塵土之中,很快看不清楚。
薛敢被追上來的先鋒一個胡刀,削掉了半個腦袋,居庸關緊接著失守。
居庸關過去二百裡就是京城,訊息傳到的時候,匈奴大軍已經在距離京城三十裡處安營。
就是沿途村舍,十室九空,胡人一路妄想的燒殺搶掠,全盤落空。
實屬怪哉!
李貴妃原本得意雲家就此冇落,不聽話不能收為己用的勢力,就該毀掉。
冇想到一朝山河破,長孫趙焱死了也就罷了,引以為傲的二皇子趙清,在戰亂中失蹤。
李家一朝夢碎,大廈將傾。
李源在朝堂上勸陛下立刻南下。
三皇子也站出來,願當先鋒,為陛下都城南遷開道。
大皇子趙淩說句公道話。
“父皇,大梁開國陛下將都城設在離居庸關最近的京都,就曾放言:天子當守國門!
大梁基業二百餘年,皆在京都,城門高築,城牆寬厚,外頭還有護城河環繞,易守難攻。
另有禦林軍兩萬餘人,各個驍勇,若就此都城南遷,京都至河套一帶百姓危也!
還請父皇三思!”
梁帝有心想逃,又不好直言放棄太廟,列祖列宗的牌位還在看著他。
被大皇子架在火上烤,左右為難,看大皇子的眼神越發不明。
三皇子趙澈深諳梁帝心思,立刻指責趙淩。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眼下匈奴來勢洶洶,兵馬接近三十萬人,禦林軍區區兩萬人,若迎戰,不亞於以卵擊石,大皇兄不說為父皇分憂,是想看父皇身處險境嗎?”
趙淩實在厭煩趙澈,把不要臉當逃兵說的清新脫俗,還遷都,祖宗牌位都不要了,這是遷哪門子都城。
正要辯解,守城將領來報:
“啟奏陛下,胡人已集結兵力,主攻我方北麵城樓,是否開城門迎戰,還請陛下定奪。”
梁帝驚的站起身。
“什麼?這當如何是好?
諸位愛卿,何人能解圍城之困?”
梁帝如熱鍋螞蟻,深恨方纔自己冇有當機立斷從暗道撤走,還死要麵子開什麼研討會!
大梁曆經數代,勇氣早就被富貴窩溫柔鄉磨滅了,又重文輕武,雲家一朝冇落,此時居然無人可用。
三皇子想起家裡還有個雲裳,跳出來道:
“父皇,雲家還有一個雲峰可堪重用,父皇不如發急詔,命雲峰趕回京城解圍。”
梁帝猶如抓到救命稻草。
“可知雲峰在何處?”
趙澈啞然。
“牧原一戰勝利後,二皇兄任命薛敢為臨時元帥,令雲峰帶人尋找大將軍雲山和其長子雲海,至今未有訊息傳來。”
趙淩補充道:
“如今二弟下落不明,薛敢戰敗而亡,雲家軍散落各處,京城被圍困,如何能發詔令出去,三弟莫要廢話了。”
說到趙清,李源不敢說話,縮了縮脖子。
趙澈被趙淩堵的麵紅耳赤。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大皇兄一力主戰,錯過最佳遷都時機,如今倒是給出個可迎戰之人來!”
梁帝目光殷切地看向趙淩,隨即想起無人可用,自己可能逃不掉了,又目光陰沉起來。
趙淩衝梁帝拱手。
“兒臣願意領兵迎敵,為父皇分憂。”
若是往常,誰找梁帝要禦林軍,各方勢力非要跳出來指責叫罵不可,更彆提趙淩這個身份複雜的邊緣人,如今卻整個朝堂鴉雀無聲。
梁帝眼神越發黯淡,苦笑一聲。
“也罷!中書舍人聽令!”
中書舍人是禦前行走,專門伺候皇帝筆墨,幫忙代筆,草擬聖旨的官職,品階不高,卻是天子近臣。
此時提筆聽令。
梁帝沉思片刻。
“著封大皇子趙淩為禦林軍統領,加封雍王,享京城外至河套,千戶食邑,即刻帶兵前往城門口禦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