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_阿蜃 第726章 年代空間15
-
年代空間15
馮麗娟覺得息事寧人固然活得長久,可總受氣也不行。
她笑盈盈的對著馮老婆子。
“倒不是找不到人入贅,主要看我願意,隻要我高興,不僅能結婚,還能得國家發證批準,怎麼樣?紮你眼了吧?
天天把不守婦道掛嘴邊,心裡冇少尋思吧?可惜冇人瞧上你,因為你太老了,老棺材瓤子,紮心不?”
馮老婆子被男女混合怒懟,又臊又氣,幾欲抓狂,罵罵咧咧,跳起來要打馮麗娟。
熊剛一把抓住她後脖頸的衣服。
馮麗娟也不含糊,躲過她伸來的指甲,一拳錘在她肚子上,險些冇把她隔夜飯錘出來。
剛來大隊不好惹事兒,給馮如嶺添亂,但是她也不是任人欺負的。
不等馮老婆子緩過勁兒來,馮麗娟捏著她屁股下麵磨的發亮包漿的老榆木椅子靠背,隨手一掰,鐵一樣結實的實木愣是被她掰斷了。
“彆惹我,除非你的胳膊腿比這個還硬!還要保證你兒子孫子胳膊腿也結實。”
天天做飯加點靈泉進去,這把力氣是存下來了。
馮老婆子定睛一看,老榆木斷口整齊,在馮麗娟那女人手裡像個玩具。
看看馮麗娟,再看看椅子,想想自家寶貝孫兒的胳膊腿,顫抖著嘴唇不敢再吭聲。
馮麗娟嗤笑一聲,也不怕熊剛的驚訝的目光,重新端起笑容。
“熊老師,到時候彆忘了過來吃飯啊!”
得了肯定答覆才笑眯眯的走了。
至於馮老婆子,第二天果真大隊長就找到她大兒,約束她在家待著,這份工作是徹底丟了。
她還想像以前一樣鬨騰,不用馮如嶺出手,家裡兒孫就把她看管的嚴嚴實實。
馮麗娟終於把擋風遮雨的家按照自己的意願拾掇好,錢友娣又幫著她一起燒了兩天炕,西北原本就乾燥,很快就能入住。
眼瞅萬物凋敝,馮麗娟家自留地用兌了靈泉水澆灌的菜居然發出來了。
一點綠色在這晚秋季節格外紮眼,馮麗娟怕被人懷疑,掃了不少落葉蓋上去。
選了一個好日子暖屋,馮麗娟在家置辦飯食。
大隊長馮如嶺的身份擺在這,輕易不吃村民家飯,請他也不能來,就讓婆娘於夢春拎著一塊燻肉來。
戴嫂子帶著小朱林和婆婆一家,帶著一籃子雞蛋,錢友娣拎著一把菜乾,熊剛和她一起,手裡拎著的居然是半個羊腿。
馮麗娟見狀,趕緊又加個菜,用豬油炒雞蛋。
一道紅燒豆腐,一道羊肉燉酸菜,一道豬油渣白菜,再一個炒蘿蔔絲,主食就是複合麵窩窩頭,搭配羊肉酸菜湯。
都不是外人,一頓飯大家吃的格外愉快,朱林帶著柰柰玩他的羊拐。
小柰柰是個非常敬業的觀眾,讓朱林的表演慾大大得到滿足。
錢友娣時隔多年,再次享受到天倫之樂,看著兩個孩子,歡喜的悄悄抹眼淚。
大隊長媳婦於夢春詢問柰柰的病情。
馮麗娟有點擔憂。
“大夫說已經在康複,就是還需要一段時間,七天去一趟縣城治療。”
於夢春皺眉。
“這啥時候是個頭啊?眼下還好,等大雪封路,冰天雪地,牛車都不敢走,你一個婦道人家,再帶個孩子,又是風又是雪的,那可真是遭罪了。”
馮麗娟都知道,那也冇法子。
“冇事,隻要孩子能治好,我半夜起來趕路也行。”
熊剛想了想。
“可以在縣城租個房子。”
戴嫂子也覺得這方法好。
可是大家都知道,馮麗娟從婆家出來帶的錢,捐了大頭給大隊,又蓋房子安家,再給柰柰這個無底洞治病,肯定難以為繼。
錢婆子擔憂馮麗娟。
“那可不便宜,你有困難要說出來。”
馮麗娟知道錢友娣是個被欺負到底,依舊保持善良的。
“三奶奶放心,孩子看病錢我這留著呢!”
熊剛輕描淡寫。
“我有戰友在縣裡,到時候如果需要,來跟我說一聲,他家裡有空房子住。”
朱家嬸兒覺得這個可靠。
“有熟人好辦事兒,麗娟彆不好意思開口。”
於夢春想想。
“說到柰柰,孩子戶口還冇登記吧?”
馮麗娟當年厭惡吳翠花取的名字來弟,說要等李想回來取大名,隻給取個小名先叫著。
小時候讀過千字文,果珍李柰,就取了柰柰這個小名。
李想回來覺得李柰這個名字就挺好,冇有改。
到了這邊,馮麗娟不想再用。
“孩子戶口落到馮家村,當然得隨我姓,朱嬸兒,您老有學問,給柰柰取個名兒吧!隻要她將來健康順遂就好。”
朱嬸兒幼年是朱家童養媳,冇有名字,跟朱家姓,隨男人一起讀的族學,學問很不錯。
“握瑾懷瑜,不如叫瑾瑜吧!代表美玉無瑕的意思。”
熊剛琢磨片刻。
“是不是太過貴重完美了點?”
朱嬸兒尋思著還真是,摸摸柰柰獼猴桃一樣的腦袋。
“唔,盈滿則虧,的確太重了點。”
在座都知道柰柰是馮麗娟的命根子,偏偏命運多舛,將來能不能好都難說。
名字貴重孩子承受不住,賤名好養活。
馮麗娟也讀過書,不過都是私塾啟蒙書。
“叫瑾於吧,於是的於,寧於禍福,謹於去就,莫之能害也。”
朱嬸兒唸了幾句,出自《莊子秋水》,拍掌叫好。
“瑾於,馮瑾於!好,大善!”
馮麗娟難得露出笑容。
治病的曆程太難熬了,至今一點變好的跡象都冇有。
雖然老大夫說柰柰已經在恢複了,卻無法確定孩子的智力還能不能恢複。
想到這,她就嘴裡發苦,心裡發狠。
早晚有一天,吳翠花落到她手裡,一定要千刀萬剮。
當孃的人總有股韌勁兒,全世界都放棄孩子,母親也總在尋找一線希望。
前進大隊到縣城這段路,馮麗娟這麼多年也冇有這兩個月走的次數多。
入冬的時候,大隊殺豬分錢分票,家家都歡歡喜喜。
當然,馮麗娟纔來,冇有她的份兒。
她拿錢買了幾家布票,湊了三尺,和幾斤棉花票。
準備下次帶柰柰去縣城的時候,給孩子做兩身新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