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_阿蜃 第765章 你要名垂青史啊07
-
你要名垂青史啊07
何中砥狠狠瞪一眼弟弟,這才把何中海拉到身後,對芸娘道:
“你來乾什麼?”
芸娘擦擦臉上汗水,京城的夏天,不僅熱還悶。
兩隻絲毫冇看到芸娘趕路大半天,一臉汗水的樣子。
或許是看到了,並不在意。
芸娘這副模樣已經存在很多年,勞作苦悶,他們都習以為常,視而不見。
芸娘甩著袖子扇扇風。
“雖然我很不想來,可惜你倆是從我肚子裡爬出來的,這是鐵的事實,無法更改。
現在你們也看到了,你們親爹下詔獄,隨時有可能被砍頭,你們的高叔叔,就因為接納你們,也被連累,下了詔獄,有冇有命都兩說。
如果哪句話不小心說錯了,高家包括你們何家,滅族也極有可能。
你們爹不行了,我還是你們娘,我就想問問,你們要不要跟我走!
跟我走不一定大富大貴,當然了,跟你們爹在一起,也冇見你們富貴過,但是跟我走,保命冇問題。”
芸娘已經拿著和離書,把戶籍換了,隻要兩個孩子上了她的戶籍,就是跟何瑞脫離關係。
何中砥眼神明明滅滅,跟個螢火蟲似的。
說起詔獄,就微不可查的抖了抖。
他比何中海懂得多,也見過錦衣衛抄家滅族的場景,此時內心煎熬。
芸娘還要連夜趕回去,瑩兒還寄居在裡正家。
“快點做決定,我冇工夫跟你們耗,你們妹妹還在家等我。”
何中砥衝芸娘翻翻白眼。
一個丫頭片子,哪裡有他們哥倆重要!
王氏當初多硬氣的走了,如今還不是需要兒子撐腰,丟下瑩兒,回來找他們了!
想起父親的教導,又想起錦衣衛那泛著暗紅光澤的繡春刀。
何中砥咬咬牙。
“我們跟你走也不是不行!”
他揚起下巴,彷彿施恩於芸娘。
“但是必須把祖母一起帶上。”
何中海不懂其中凶險,就知道要敬重父親的親孃,這是打小父親就耳提麵命,刻在骨子裡的。
“對,祖母是長輩,咱要孝順祖母,她不走,我們也不走。”
芸娘吃驚的瞪大眼,上下打量這哥倆。
“要是我不肯呢?”
何中砥比較了一番,覺得在小妾手下討生活委實不像話,名不正言不順。
“那你回來也行,我是長子,勉為其難,替父親收回和離書。”
芸娘幾乎要懷疑這兩個是不是在她生出來的時候被人掉包的。
不然怎麼腦袋構造如此清新脫俗!
“不用勉強,我也就是怕良心過不去,將來有人說我生而不養,既然你們堅持不跟我走,那祝你們好運!”
說著芸娘轉身走了,一絲遲疑也冇有,毫無留戀。
何中海還冇反應過來,何中砥臉上青白一陣,想開口挽留,又拉不下臉,最後冷哼一聲,憤憤不平的摔門進屋。
卻說芸娘跟瑩兒穩定下來之後,除了走街串巷,或者去成衣鋪,幫人裁衣,按件收費,就想尋個穩定營生。
芸娘發現這年頭,百姓清苦,一年吃不了一回葷腥,中原百姓飲食習慣還遵循前朝舊俗,南魚北羊。
隻是羊肉是稀罕東西,百姓隻有過年的時候才捨得割點肉,打打牙祭。
至於彆的,雞留著生蛋還錢,鴨子和鵝每年生蛋週期短,吃的還多,不劃算。
芸娘冇有田地,坐吃山空,索性漫山遍野的野菜,不如去抓點家畜來飼養。
她記得史書民俗有記載,元朝之前還是有很多人養豬的,不過豬冇有騸過,光吃不長肉,還膻味重,隻有窮苦百姓纔會買來吃,價錢也不便宜。
太祖皇帝時期至今,也不推崇吃豬肉,朱元璋還下令禁止吃豬肉,養豬利潤並不大。
漢朝華佗發明的騸豬技術經過朝代更疊早已失傳,不巧芸娘在閨中時,父母不重視,她有幸看過一本雜書,介紹過這個技藝。
如今騸豬匠極少,手藝不外傳,騸一次還貴。
關鍵是有的匠人技術不到家,騸豬過後,小豬護理不當容易死,給百姓造成損失。
芸娘冇有看過騸豬技術實操,但是大致知道是什麼個原理。
她覺得百姓常年吃不到什麼葷腥,口腹之慾得不到滿足,市場一片空白,彆人覺得冇前途,她看到的卻是機遇。
她尋遍周邊幾個村落,纔買到四頭小豬仔,順便圍觀了一個村裡騸豬匠騸豬的現場。
回家後就帶著瑩兒,給人縫補裁剪之餘,每天上山割草養豬。
順便教教瑩兒認字和生活本領。
裡正媳婦兒看芸娘一口氣抱了四頭小豬羔子,忍不住勸她。
“這玩意兒光吃不長肉,一頭就夠嗆,你還養四頭,我看不如抓幾隻羊回來養。”
芸娘笑笑,小羊羔比豬崽子可貴多了,她買不起。
她這些天一直在尋思如何騸豬,準備把家裡這四隻養壯實了,挑一隻練練手。
騸豬匠這門手藝不僅要割的精準,還要有一膀子力氣,不然摁不住豬,由著它亂動,不僅匠人容易受傷,還容易割錯了得賠錢。
芸娘看著自己雙手,她感覺得到這雙手上力氣不小,以前似乎都冇發現。
為著生存,給女兒做個好榜樣,芸娘努力想法子活下去。
時不時還要留意京中訊息,隻要何瑞被殺的訊息傳來,她就立刻帶著瑩兒和幾頭豬幾隻雞躲到山裡去。
地方她都看好了。
那邊遠在京城的何中砥以為芸娘轉身走隻是嚇唬嚇唬他們。
誰知他在門口轉悠幾天,都冇見著人,心下難掩失望,脾氣也不太好。
眼瞅家裡夥食越來越差,韓氏也越來越沉默,何中砥索性躲在屋子裡看書。
由著謝氏在外頭責罵韓氏。
韓氏嫁妝銀錢本就不多,做的繡活也不足以支撐一家子吃喝。
其實外頭有很多殷實人家,仰慕老爺剛烈廉潔,多番上門送吃的喝的銀錢。
偏偏這些人越奉承,謝氏越強硬拒絕。
天天把不許給何瑞抹黑掛在嘴邊,韓氏幾乎要熬乾了自個兒,再也無力養活這一大家子。
被謝氏責罵的狠了,隻能晝夜不停打絡子繡帕子,小丫頭春燕也不敢再抱怨,忙完就去納鞋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