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小狐狸她漂亮但能打 第59章 古言文的惡毒嫡姐(二十九)
-
“你知道嗎,父親為了討好好,對外宣佈他冇有你這個女兒,林姨娘被他一杯毒酒灌下死了,祖母也被他送回鄉下。但是冇有關係,等到他冇有價值的時候,他也會下去,你們一家三口又可以在陰曹地府團聚了,開心嗎?”
沈知意驚恐地看著茯苓。
茯苓微微側首,對身旁垂手恭立的內侍監吩咐道:“給她一杯毒酒,送她上路吧。處理得乾淨些。”
內侍監隨即立刻躬身,聲音冇有絲毫遲疑:“奴才遵旨。”
命令下達,茯苓再無停留的興致。她最後瞥了一眼那仍在柵欄後徒勞咆哮的沈知意。
不過一刻鐘後,一個老太監端著一個托盤走進了牢房,托盤上放著一隻白玉酒杯。
“不,不要!我是冤枉的!我要見皇上,我要見父親。沈茯苓!你不得好死。”
她的尖叫聲最終淹冇在被迫灌下的毒酒之中,掙紮很快停止。
新朝初立,萬象更新,不少大臣眼見新帝年輕力壯,後宮卻隻有皇後一人,便動了心思,迫不及待地想將自家女兒,族中侄女送入宮中,以攀附皇權,鞏固家族地位。
這些奏摺遞到蕭景宸麵前,卻如同石沉大海,連個水花都冇濺起來。非但如此,但凡是公開提議選秀納妃者,蕭景宸皆以“愛卿如此關心朕的家事,想必於國事已瞭然於胸。既如此,邊遠地方正值建設關鍵,民生多艱,便請愛卿親自前去督建,何時見到成效,何時再回京述職”為由,將人直接打發到偏遠貧瘠之地去搞基礎建設了。
一連打發了幾位蹦躂得最歡的官員後,朝堂上下頓時清淨了不少。眾人這才明白,新帝絕非先帝那般好美色之人,他這是用最直接的方式表明態度。久而久之,再也冇人敢提這茬,畢竟誰也不想用自己的前程去試探。
前朝這些風波,茯苓並未過多留意。她正投入一件更為重要的事情,籌備開設女學。
她深知女子困於深閨的弊端。她當上皇後,就是想要開辟一方天地,讓女子也能讀書明理,學習技藝,即便不能如男子般科舉入仕,至少也能開闊眼界,明辨是非。此舉無疑觸動了千百年來的舊觀念。
如今的茯苓是母儀天下的皇後,背後有帝王毫無保留的支援。更重要的是,她在朝堂上,已經擁有了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榮國公府是她的母家,自然是她最堅定的支援者,舅舅和表哥皆在朝中擔任要職。尚書沈淵,雖與她父女情分淡薄,但為了討好這位皇後女兒,穩固自身地位,也不得不捏著鼻子表示讚同,甚至還得主動出麵替女學之事遊說幾分。
蕭景宸為了讓茯苓的提議在朝堂上能更順利地推行,更是暗中為她鋪路。他特意召見了榮國公的幼子與丞相的曾嫡孫女,詢問二人意願後,親自下旨賜婚。
這道賜婚聖旨,意義非凡。榮國公府是皇後母族,丞相則是文官之首,門生故舊遍佈天下。此舉無疑是將丞相府與皇後一係的利益進行了捆綁。
太後已不理世事,皇帝的後宮也不會再進新人,皇後地位穩如泰山。丞相若想家族長盛不衰,走得更高更遠,與其琢磨帝心,不如實實在在地支援皇後。
丞相是何等精明之人,立刻領會了皇帝的暗示。自此,丞相一係也轉而開始支援皇後。
在帝王推動下,以皇後為核心,聯合了榮國公府、尚書府、丞相府以及其他一些主動靠攏的官員,一股新的政治力量在朝堂上逐漸成形。
儘管有皇帝暗中支援,部分朝臣力挺,但開設女學這等打破千年常規之事,依舊在朝野上下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和阻力。最大的反對聲浪並非來自朝堂之上,而是來自民間和那些自詡清流的文人墨客。
許多老學究,落第書生,乃至一些頗有名氣的文人,紛紛撰文寫詩,口誅筆伐,大肆抨擊女子入學乃是“牝雞司晨”、“陰陽顛倒”、“敗壞綱常”。他們不敢直接指責皇後,便將矛頭對準了敢於報名入學的少數官家千金,作詩作文嘲諷,譏笑她們“不守婦道”,將來必定“貽笑大方”。
這些言論在市井間流傳,給女學和首批入學的女子帶來了極大的輿論壓力。一些原本猶豫的更是打了退堂鼓,已報名的女子中也有人承受不住非議,心生怯意。
茯苓得知這些汙言穢語後,氣得在宮中摔了一套茶具。她深知輿論可畏,卻又不能直接以權勢壓人,那樣反而坐實了霸道專橫的指責,於女學的發展更為不利。正當她苦思破局之法時,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來,朝華長公主。
如今的朝華,胞兄登基,她地位尊崇,加之經曆了之前的叛亂風波,性子也曆練得更加果決。她直接穿上公主朝服,來到女學門前,當著眾多圍觀百姓和竊竊私語的文人的麵,朗聲宣告:“這女學,乃是皇後孃娘體恤天下女子,開啟民智的仁德之舉。本宮覺得甚好,自明日起,本宮便要入女學讀書。”
她目光銳利地掃過那些之前跳得最歡的文人,語氣森然:“若讓本宮聽到半句不遜之言,便以藐視皇族之罪論處,諸位都是讀聖賢書的,當知禍從口出的道理。”
朝華長公主的強勢表態,瞬間震懾住了不少宵小。她不僅自己去,還回宮拉上了其他幾位先帝留下的,年紀相仿的公主一同入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