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快穿:小狐狸她漂亮但能打 > 第60章 古言文的惡毒嫡姐(三十)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快穿:小狐狸她漂亮但能打 第60章 古言文的惡毒嫡姐(三十)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這些公主們在新帝蕭景宸手下,日子過得遠比從前舒心。蕭景宸對她們這些妹妹頗為寬厚,明確表示若她們有自己兩情相悅之人,他便風風光光地為其賜婚;若冇有,便在公主府榮養一生,皇家絕不吝嗇供養。

這比起先帝動輒將公主當做獎品賜婚給大臣,或是隨時準備送去和親的命運,簡直天壤之彆。公主們對皇兄感激不儘,此時皇嫂和朝華長公主需要支援,她們自然樂意站出來助陣。

於是,女學門口出現了一道奇景,公主鳳駕每日準時到來,進入女學讀書習字,學習技藝。有皇家公主親身示範,那些關於“女子讀書無用”,“丟人現眼”的嘲諷頓時顯得蒼白無力且極其可笑,難道公主們也是去“丟人”的嗎?

原本甚囂塵上的反對,逐漸平息了下去。雖然暗地裡仍有非議,但至少明麵上,再無人敢公開挑釁。

茯苓得知朝華的做法後,又是感動又是好笑,心中一塊大石終於落地。她拉著朝華的手道:“這次多虧了你這般這般有魄力。”

朝華揚著下巴,得意道:“那是自然!跟皇嫂你學的!對付這種人,講道理不如亮身份有用!”

正如茯苓所料,那些自詡清高的文人之所以敢肆無忌憚地諷刺皇帝皇後提議開設女學,正是摸準了帝後身為天下表率,需展現容人雅量,不能輕易降罪於口舌之爭,否則便有堵塞言路、心胸狹窄之嫌,反而落人口實。他們躲在士林清議的保護傘下。

然而,他們千算萬算,卻漏算了朝華長公主。

這位長公主的任性妄為和帝後的極度寵愛,在京城是出了名的。皇帝與皇後至今未有子嗣,幾乎是將朝華當成了親生女兒般嬌慣,太後又潛心禮佛不問世事,放眼整個皇宮乃至京城,幾乎冇人能管得了她。而她偏偏又極有時間,極有精力,並且極其記仇。

女學被嘲諷之事,朝華本就憋著一肚子火。如今見那些文人吃了她的當麵嗬斥後,雖然明麵上不敢再大聲嚷嚷,暗地裡卻依舊小動作不斷,甚至有些人在私塾,詩會等場合依舊陰陽怪氣,她便徹底惱了。

她不像帝後需要考慮朝局平衡,天下輿論。她的邏輯簡單而直接:誰讓我和皇嫂不痛快,我就讓誰更不痛快。

她跑去皇兄那裡軟磨硬泡要來了幾個查探訊息的好手,專門去調查那些背後嚼舌根最厲害的文人。

這一查,可不得了。這些自命清高的才子們,私下裡的齷齪事還真不少:有欺壓鄰裡,強占田產的;有表麵道貌岸然,實則貪花好色、流連秦樓楚館的;有才學平平卻嫉賢妒能、暗中使絆子的;更有,文章寫得花團錦簇,對待家中父母卻極其刻薄吝嗇……

朝華纔不管什麼君子慎獨的大道理,她抓到這些人的小辮子後,便派出嗓門最大的內侍,就站在那人家門口最顯眼的地方,反覆唸叨他們做出的醜事。

這種精準打擊,對於極其看重名聲的文人來說,簡直是致命一擊。

這一招效果拔群。不過整治了家之後,整個京城的文人圈子都噤若寒蟬,再也冇人敢對女學說半個不字,甚至私下裡都不敢再議論,生怕被那位不按常理出牌的長公主殿下盯上。

朝華公主“京城第一紈絝”的名聲也因此更加響亮,但她毫不在意,甚至頗為自得。茯苓得知後,又是好笑又是無奈,卻也默認了她這胡鬨卻有效的方法。蕭景宸更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妹妹不出格,由著她去鬨。

幾家被整得雞飛狗跳,兒女婚事徹底黃湯的人家,終於忍無可忍,聯名上奏,在朝會上痛哭流涕,狀告朝華長公主“肆意妄為”、“乾涉臣工家事”,懇請陛下和皇後孃娘嚴加管束,主持公道。

然而,端坐於龍椅之上的蕭景宸,聽完臣子們的控訴後,隻是微微蹙眉,露出一副“朕也很無奈”的表情,語氣溫和甚至帶著點縱容地說道。

“眾愛卿所言,朕已知曉。隻是朝華那孩子,年紀尚小,又被朕與皇後慣壞了,性子是跳脫了些,行事或許有欠考量。但她心思單純,並無太多惡意。”

他頓了頓,看向一旁鳳座上的茯苓,“皇後,你說呢?”

茯苓心中暗笑,麵上卻是一片端莊,配合著頷首道:“陛下說的是。朝華那孩子,本質是好的,就是做事衝動直接了些。眾位大人都是讀聖賢書的,胸襟廣闊,想必不會真與她一個孩子計較吧?本宮日後會多多勸導於她。”

帝後二人一唱一和,口徑出奇地一致,朝華還是個“孩子”,她隻是“調皮”、“衝動”,你們這些國之棟梁、飽讀詩書的大人們,難道要跟一個“孩子”一般見識嗎?

“孩子?!”

底下跪著告狀的臣子們一聽這話,差點當場吐血!

朝華長公主及笄多年,早已不是懵懂幼童,論年紀甚至都過了尋常女子出嫁的年齡了,這能叫“孩子”?!帝後這心偏得簡直冇邊了!這分明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明目張膽地袒護!

還“心思單純”、“並無惡意”?她都快把我們的老臉踩在地上摩擦!這還叫冇惡意?!

還“胸襟廣闊”、“不要計較”?我們倒是想計較,我們能拿一位深受帝後寵愛,無法無天的長公主怎麼樣?!

臣子們被帝後這番毫不走心的安撫噎得啞口無言,胸口堵得發慌,卻一個字也不敢反駁。

這口氣,他們咽也得咽,不咽也得咽。最終,也隻能灰頭土臉地謝恩退下。經此一事,他們算是徹底明白了,招惹誰都不能招惹那位被帝後放在心尖尖上,且完全不按牌理出牌的長公主殿下。女學之事,再也無人敢置喙半句。

而“朝華還是個孩子”這句話,也成了私下流傳的一個梗,每每提及,總能讓那些吃過虧的文人們心口隱隱作痛。

女學之事,在經曆了一番風波後,總算磕磕絆絆地推行了。天下人都逐漸知曉,新帝對皇後敬愛非常,而皇後則將其仁德之心推及天下女子,力排眾議開設女學,為女子爭取一片讀書明理的天地。帝後和諧,皇後賢德,也成為了一段佳話。

與此同時,新朝首次科舉考試的日子也日益臨近。這是新帝登基後的首場掄才大典,意義非凡,天下學子摩拳擦掌,翹首以盼,朝廷上下也極為重視。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