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梨花祭下的複仇 > 第18章 梨花夜語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梨花祭下的複仇 第18章 梨花夜語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馬車緩緩碾過沈府後巷的青石板,車輪與石子碰撞的輕響,在寂靜的夜裡格外清晰。巷口的老梨樹影影綽綽,枝葉在夜風中輕輕搖曳,雪白的花瓣被夜風捲起,如同紛飛的雪花,撲在車窗上,為這寂靜的夜晚增添了幾分詩意與靈動。

馬車穩穩停在梨花樹影裡,車簾被蕭澈親手掀開。月光照亮了沈清歌鬢邊的銀釵——那半朵梨花在月色下泛著冷光,像極了林尚書書房裡那幅未完成的《梨花圖》。

「拿著。」蕭澈遞過一個素麵瓷瓶,釉色瑩白,瓶身上沒有任何花紋,卻在月光下透著溫潤的光,「這裡麵是解毒丹,能緩牽機引之毒。」

沈清歌伸出手,指尖觸到冰涼的釉麵,那觸感如同觸到了寒潭裡的玉,帶著一絲清冷與神秘。瓷瓶很輕,卻沉甸甸地壓在她掌心——這裡麵裝的不僅是解藥,更是一份突如其來的庇護,讓她在這深宅暗夜裡,忽然有了一絲喘息的餘地。

「殿下為何要幫我?」她終於問出了那句盤桓在心頭的話。聲音很輕,被風吹得有些散,卻清晰地落在蕭澈耳中,帶著一絲顫抖與迷茫,不知眼前這位高高在上的殿下,為何會向她伸出援手。

蕭澈沒有立刻回答,隻是望著她鬢邊的梨花銀釵,眼神深邃而複雜。車簾縫隙漏進的燭火在他眸中跳動,映出幾分複雜的光。「你外祖父林尚書,」他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緬懷,彷彿在回憶著往昔的歲月,「是我恩師。」

她垂眸,長長的睫毛在眼下投出淺影,將她的心事輕輕掩藏。她將瓷瓶小心翼翼地藏進袖中,低聲說道:「多謝殿下。」,之後,她便轉身離開。

他忽然叫住她:「沈清歌。」她腳步一頓,「沈府暗流洶湧,」他的聲音比夜風更沉,帶著一種久經沙場的沉穩,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重地敲打在她的心上,「王氏能在你母親死後安穩掌家十年,絕非等閒之輩。你需得更謹慎。」

沈清歌的指尖攥緊了袖中的瓷瓶,冰涼的釉麵硌得指節生疼。她知道他說的是實話,劉嬤嬤手裡的牽機引,石桌上的私鹽賬本,還有母親醫案裡那些被硃砂圈住的名字,都像毒蛇,在暗處窺伺著她,等待著時機給予她致命一擊。

「若有難處,」蕭澈的聲音忽然放柔了些,宛如春風拂過湖麵,「可讓你的丫鬟去靖王府遞信,就說……取《梨花辭》曲譜。」

她隻是輕輕「嗯」了一聲。身影轉過牆角,融進濃得化不開的月色裡,月白舊衫的裙角掃過巷邊的青苔,帶起細碎的涼意。

蕭澈坐在馬車裡,看著她的背影消失在沈府後門,手裡還殘留著瓷瓶的涼意。他忽然從袖中取出一塊玉佩,正是方纔塞給沈清歌的那塊的同款,隻是這塊上麵刻的是「護」字。那「護」字在月光下閃爍著淡淡的光芒。

「殿下,」車夫忍不住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擔憂,「咱們回府嗎?」

「再等等。」蕭澈的目光落在沈府後牆的梨樹上,花瓣還在簌簌落下,覆蓋著這寂靜的夜晚。「看她進院。」他低聲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柔。

沈清歌站在影壁後,能聽見馬車的軲轆聲遲遲沒有響起。她知道蕭澈還在外麵,在這危機四伏的夜裡,為她撐起片刻的安寧。那安寧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雖然微弱,卻足以給她帶來希望。

春桃扶著她的手微微發顫,低聲道:「小姐,靖王殿下……好像對您……」

「彆亂說。」沈清歌打斷她,指尖卻無意識地摩挲著袖中的瓷瓶,「他隻是念及外祖父的情分。」可心裡某個角落,卻有什麼東西在悄悄發芽。鹽窟裡他將她護在懷裡的溫度,遞解藥時他指尖的微顫,都像投入湖心的石子,漾開圈圈漣漪,讓她的心湖再也無法平靜。

回到晚晴院時,梨花落了滿院。春桃點燃廊下的燈籠,昏黃的光映著沈清歌蒼白的臉,那臉龐在燈光下顯得愈發清瘦,卻帶著一種堅韌的美。她忽然從袖中取出那個素麵瓷瓶,倒出一粒解毒丹。丹藥呈深褐色,帶著淡淡的草藥香,正是母親醫案裡記載的「七星解毒丹」的模樣。

「小姐,這個藥?」春桃緊張地問,聲音中帶著一絲擔憂。

沈清歌將丹藥放回瓶中,她望著窗外的梨花樹,那樹在夜風中輕輕搖曳。「王氏若知道我有解藥,定會換更毒的法子。」她的聲音平靜而堅定。

春桃瞭然,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敬佩。她知道小姐的智慧與勇氣,足以在這複雜的世界中尋找到一線生機。

夜漸深,沈府的燈一盞盞熄滅,隻有正廳還亮著,那燈光如同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卻隱藏著無儘的陰謀與危險。沈清歌知道,王氏定在與劉嬤嬤核對私鹽的賬目,或許還在商量著如何用那牽機引,將她置於死地。她走到妝台前,開啟母親的醫案,在最後一頁寫下「靖王,《梨花辭》」,筆尖的墨在紙上暈開。

窗外,蕭澈掀起車簾,最後望了眼沈府的方向,之後讓馬車終於駛離了巷口。馬車緩緩駛出巷口,車輪碾過青石板,發出輕微的聲響,那聲響在這寂靜的夜裡,顯得格外清晰。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