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最有價值的投資策略 5.“擎天一指”的競拍原則與智慧
-
5“擎天一指”的競拍原則與智慧
我們都知道商場如戰場,生意上的事情更是沉浮多變。聰明的投資家每做一次決定的時候,一定會對整件事情有著通盤的考慮。為了降低風險和避免可能會出現的失敗,總是會給自己留下足夠的撤退空間。
在長江實業走向成熟和壯大的過程中,多年來一直都有著不斷大手筆投資和收購的行為。因為有著過人的智慧、冷靜的態度和雄厚的實力,李嘉誠被人們戲稱為拍賣場上的“擎天一指”。但是,就算對於李嘉誠來說,也不可能在每一次投資和競爭中都能做到穩穩噹噹、無驚無險。這對於其他任何人而言,也同樣是不可能的事情。隻不過因為有足夠的經濟基礎,又時常能以冷靜的態度去判斷形勢,而且也懂得利益均沾的投資原則。
1987年11月27日,位於九龍灣的一塊政府公地拍賣,因為地理位置良好,擁有極高的開發價值,房地產界的多數大亨都參加了這塊地皮的拍賣,當天李嘉誠也出現在拍賣場上。
那塊公地占地麵積為24.3萬平方英尺,底價為2億港幣——每口競價為500萬港幣。從一開始,拍賣的場麵就異常火爆,火藥味也特彆的濃。一開始李嘉誠就和一位競標者連叫兩口,底價連跳兩次。就在這個時候,拍賣場上響起了一個李嘉誠非常熟悉的聲音:“2.15億!”李嘉誠回過頭一看,原來是胡應湘。
胡應湘在商場上被稱為“飛仔”,畢業於美國著名的普林斯頓大學土木工程係。因為當初李嘉誠進入房地產界的時候還請教過他,所以後來兩人也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
當李嘉誠回頭對胡應湘微微一笑表示招呼的時候,胡應湘也報以笑容,不過這時候地價已經被各路英雄抬到了2.6億。李嘉誠不慌不忙地舉起手叫到“3億”,將地價連跳八口,正在大家一片嘩然的時候,胡應湘沉著應戰,又將價格連抬十一檔,喊出了3.55億港幣的高價!這時拍買會掀起了**,一時間鄭裕彤等房地產界大哥級的人物也加入競價。
這時人們都在興奮之中,很少有人注意到李嘉誠的得力助手週年茂悄悄地走到胡應湘的助手何炳章身邊,對他一陣耳語。結果,胡應湘居然從此就退出競投不再應價。在人們都感到意外的時候,叫價已經加到4億港幣,是底價的兩倍了,拍賣場敏感的臨界線就要到來。拍賣場突然安靜下來,競投各方默默在心裡打著自己的算盤。這時候,李嘉誠再次舉起他的“擎天一指”,報出4.95億港幣的天價,令在場的所有人側目。
想必這個價格也不會有誰再跟著喊下去了,拍賣師一錘定音,李嘉誠終於將這塊公地收入懷中。不過,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在拍賣會後李嘉誠立刻宣佈:“這塊地是我和胡應湘先生聯合所得,將用以發展大型國際商業展覽館。”原來,這就是為什麼看起來來勢洶洶的胡應湘會突然退出竟投的原因。
後來,有房地產分析專家評論說:據估計,李嘉誠在拍賣前就將此塊公地的最高競投價定為5億港幣,這個價格同時也應該是其他所有人心裡的最高價。雖然看似出價很高,而且他決定和胡應湘共享利益,但是李嘉誠在這中間還是能夠獲得豐厚的利潤。
李嘉誠之所以以利益共享的條件來請胡應湘停止競價,還是因為他在競投的時候做了長遠的打算。李嘉誠事先給自己訂了5億港幣的底線,而且他也很有把握地估計,冇有意外情況發生的話,這個價格差不多就是最後的成交價。但是,李嘉誠冇有想到在拍賣場上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如果胡應湘一直和他叫板,最後的價格肯定會超過自己的底線。如果是這樣,即使這塊地最終還是落在自己手中,也冇有什麼利潤可取了,對於任何一個競標者來說,越來越高的價格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分出一點好處給胡應湘,以防止他和自己繼續在較量中抬高地價,這一招給李嘉誠留下了很大的迴旋餘地。這不僅能幫助李嘉誠在預期的價格之內競標成功,將發展空間巨大的公地攬入懷中,而且他在與胡應湘分享利益的同時又在拍賣場上化敵為友,為自己將來的發展多留下了一條後路。所以,有時候表麵上看起來並不占優勢的事情,對自己將來的發展卻會有著極大的幫助。懂得分一些利益給彆人,確實是一個投資人必須重視的問題。
[投資金律]
搞投資始終要有一種長遠的眼光,不僅要分析事情會有什麼樣的發展趨勢,還要研究應該采取什麼樣的方法去應對。當你做到這一點的時候,實際上就已經為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留下了餘地,因為你已經懂得了分利益給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