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蓮花陪我闖影視世界 > 第270章 少年包青天10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蓮花陪我闖影視世界 第270章 少年包青天10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八賢王帶人剛到來儀閣,還未及入內,遠遠的便聽到七皇子的住處傳來慘叫聲。

“發生什麼事了?”

“包拯,快帶人進去看看——”

“是”包拯立即帶人跑進了來儀閣,月瑤和李蓮花也快步跟了上去。

“琪瑞過來——把門口封鎖起來,任何人不得靠近!”

“是”

等包拯帶人破門而入時,七皇子已經死了,死狀竟與此前的高麗太子如出一轍。

包拯勘驗屍體,發現七皇子身上除抓傷外,脖頸處還有一道細薄的傷痕,且其死前同樣留下了一個“十”字。

楚楚驚道:“又是一個殺人十字!”

李蓮花查驗後,雖能斷定七皇子與太子為同一凶手所害,但其致命傷確為頸部劍傷,其餘傷痕卻是死後造成的。

高麗兩位皇子接連殞命廬州,凶手卻蹤跡全無。崔光浩讓人傳信樸將軍進城,接郡主等人離開,以免再次有人遇害。

這個七皇子李希確實要行刺太子,剛進城的那場行刺,便是他籌劃的,事發當晚他又想行刺,卻被真的凶手捷足先登了!現在連他自己也被殺了。

訊息傳至高麗,高麗王震怒,當即集結重兵,揚言要攻打大宋,這也讓一直駐軍城外的樸將軍有恃無恐。

次日,樸將軍以“接郡主”為幌子,率兵強行闖入廬州城。官府收到訊息後,八賢王立馬帶人趕到現場。

眼見高麗兵在廬州城內開始肆意殺害百姓,月瑤、李蓮花及沈良、陸雲等人,紛紛拔劍阻止。

月瑤始手持念汐劍,憑一身精妙輕功,如鬼魅般穿梭在高麗兵陣中。劍鋒所至,高麗兵紛紛倒地不起。

月瑤的身手瞬間吸引了全場目光。

此前眾人隻知逍遙侯李蓮花武藝高強,竟不知他的夫人月瑤也深藏不露,隻因往日夫妻二人皆低調行事,月瑤更是鮮少在外人麵前動武,才讓這些人這麼驚訝。

“好厲害!”有人忍不住驚歎出聲。

就連見多識廣的八賢王,也暗自驚歎。

等八賢王找到騎在馬上的樸將軍時,厲聲斥責道,“大宋律法明文規定,外地兵馬一律不得入城!”

樸將軍卻目露凶光:“不讓進城,本將軍便殺進來!你就是他們的頭兒吧?今日,就用你的命來抵我兩位皇子的血債!”

“你敢?”

見樸將軍在八賢王麵前仍下令屠殺,李蓮花當即飛身躍起,一腳將其從馬上踹飛數丈。

樸將軍身為武將,迅速站起身欲反擊,李蓮花卻已經從一旁高麗兵手中奪過長槍,槍尖直指其胸口,冷聲道:“讓你的人住手!”

樸將軍卻毫無懼色:“你殺了我又如何?沒有我的命令,他們會殺到最後一刻……”

話音未落,一支大宋軍隊突然殺至,迅速控製了局麵,領兵之人正是掌管大宋兵權的龐太師。

幸虧百姓知道最近形勢不太好,出門的不多,官府的反應也快。

此次兵禍,除了離城門口近的幾個百姓來不及反應受了傷,大部分百姓看到高麗士兵殺進城都跑走了。

月瑤給受傷的百姓用金針止了血,上藥包紮後,又每人給餵了一粒補氣血的丹藥,便讓他們去附近的藥鋪拿藥去了。

龐太師臉上掛著笑意,看向樸將軍的眼神卻帶著十足的威壓:“聽聞樸將軍有興致來廬州‘打獵’,老夫特意帶了五千兵馬前來助興,此刻就在城外候命。”

樸將軍雖怒,卻仍堅持要為兩位皇子討個公道。

龐太師提出給自己三天破案時間,樸將軍本就想緝拿真凶,加之此刻受製於人,隻能帶著郡主等人暫時離開。

眾人回到府衙後,龐太師突然請出皇帝的尚方寶劍,顯然是想給八賢王一個下馬威,趁機接管廬州城。

沒曾想,八賢王早有準備,亮出了先皇禦賜的金翦,兩方勢力一時僵持不下。

李蓮花輕輕搖了搖頭,心中暗自歎息。他知道,這場權力的爭鬥不會輕易結束。

“龐太師,八賢王,兩位都是朝廷重臣,身負重任。如今外敵當前,我們更應該團結一致,共同抵禦外敵。”

李蓮花的聲音溫和而堅定,“案子的真凶尚未查出,我們不能因為個人的私慾而耽誤了大事。”

他的目光掃過龐太師和八賢王,接著說道:“城外的田地正在灌漿,這關係到百姓的生計。若因此而誤了農時,百姓們將陷入困境。我們應該以大局為重,放下個人的恩怨,儘快查清此案。”

龐太師的臉色稍稍緩和了一些,但他仍然不肯罷休。

一邊陰陽怪氣地指責八賢王辦事不利,一邊又以“皇上擔心兩國兵戎相見”為由,催促八賢王配合自己。

八賢王有金翦在手,態度從容,隻給了他一個模棱兩可的答複,並未鬆口放權。

當晚,一個神秘相士悄然出現在龐太師的房間。兩人談話間才知,來人竟是武功高強的封一寒。

他語氣傲慢:“這些所謂的守衛在我看來,就像土狗母雞一樣形同虛設。”

原來龐太師曾對封一寒有恩,此次封一寒是來複命的——龐太師此前交代的事,他已辦妥。

次日,龐太師便下令在全城範圍內抓捕可疑人員,打算帶回府衙後就嚴刑逼供。

就在此時,包拯親眼目睹封一寒輕描淡寫地一掌,救下了一名陌生百姓,震驚之餘,他剛想喊人過來,轉頭的功夫,封一寒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回到府中,包拯始終想不通其中關節,便向沈良請教:“世上是否有人能隨手一揮,就改變一支箭的方向?”

沈良答道:“這等本事我確實做不到。放眼天下,或許隻有逍遙侯夫婦能辦到——他們的內外功夫均已臻至化境,是鳳毛麟角的頂尖高手。”

包拯隨即告知沈良,自己今日便遇到了這樣一位高手,正是此前幾人一同見過的那個神秘相士。

一旁的公孫策連忙追問:“難道那相士就是殺人凶手?”

包拯搖頭:“我隻是覺得他出現的時機太過巧合,目前並無實據。”

楚楚在旁補充:“若真有這般高深的武功,要躲過守衛、虐殺皇子,確實易如反掌,合情合理。”

公孫大人聞言,當即迫不及待地命沈良去捉拿封一寒,帶回府衙問話……

與此同時,一名黑衣人悄然來到高麗郡主的住處。郡主見了來人,歡喜地撲上去抱住了他——此人竟是崔光浩。

兩人的對話,進一步印證了他們的嫌疑:“那兩個人都死了,一切都解決了,以後再也沒人能欺負你了!”

郡主輕聲應道:“嗯……”

——————————————

包拯心中早已懷疑七皇子是被崔光浩所殺。他分析道:“你總說自己日日練劍,可從未有人見過你的劍。

劍雖由鋼鐵鑄成,卻能打造得薄如蟬翼,藏在腰間便可神不知鬼不覺——所以,七皇子是你殺的。”

原來,清晨時包拯與楚楚在酒館商討案情。楚楚提出,高麗使團中除了七皇子,或許還有他人偽造了不在場證明,如此一來,嫌疑人便隻剩下崔光浩與郡主。

包拯聯想到李蓮花曾說過的話——在崔光浩房間裡練劍的,未必是他本人,窗上的影子也可能是他人偽造。

再聯想到此前崔光浩和沈良比武時,曾說自己“從不帶劍”,包拯頓時生出疑問:若他真不帶劍,那房間裡練劍的“劍”,又是哪裡來的?

兩人想不出答案,便到街上散心。

途中,楚楚看到一名疑似喬裝打扮的高麗侍女走進了一間藥鋪,為弄清對方身份,她一路尾隨,竟跟著侍女來到了高麗使團的軍營外。

“我想起來了!她是高麗郡主的侍女!”楚楚驚呼道。

包拯心中再起疑雲:高麗使團的軍營中明明有隨行禦醫,侍女為何要大早上冒險喬裝,到城裡買藥?

為查清侍女所買藥材及其用途,包拯與楚楚折返藥鋪,向店主詢問。

店主卻以“客人隱私”為由拒絕透露,還下了逐客令:“小店隻歡迎買藥的客人,不買藥就請速速離開。”

這等小伎倆自然難不倒包拯,他當即說道:“好,我買藥,就買剛才那個小姑娘買的同款藥材。”

店主見狀,笑道:“你這年輕人倒有意思,行,我賣給你。”

包拯接過藥包,聞了聞,發現藥材的主要成分是紅花。因不知紅花的具體作用,他決定帶回家,讓懂醫術的包母辨認一番。

案情暫陷僵局,龐太師的五千兵馬在城外駐紮,高麗使團又因皇子命案怨氣難平,府衙內雖人來人往,卻都透著幾分束手束腳的沉悶。

八賢王看著案桌上堆積的卷宗,指尖叩了叩桌麵,轉頭對一旁正端詳庭院中桂花樹的李蓮花笑道:“蓮花,不如陪本王去後院涼亭對弈一局?權當鬆快鬆快。”

李蓮花聞言,收回目光,笑著應道:“王爺有雅興,在下自然奉陪。總悶在屋裡,倒辜負了院中的景色。”

兩人移步後院,青磚鋪就的小徑旁種著幾株老桂樹,此時正值花期,空氣裡滿是清甜的香氣。

涼亭位於庭院角落,石桌上早已擺好了一副榧木棋盤,黑白棋子分盛在兩個青瓷罐中,透著幾分雅緻。

八賢王率先落座,抬手示意李蓮花執黑先行,自己則撚起一枚白棋,指尖懸在棋盤上方,目光掃過縱橫十九道線,似在斟酌開局。

李蓮花卻顯得隨意,指尖夾起一枚黑子,看也未看棋盤,便輕輕落在了天元位置,那姿態閒散得像是在隨手丟一顆石子。

八賢王挑眉,眼底掠過一絲笑意:“逍遙侯這開局,倒是一如既往的隨性。”說罷,他手中白棋落下,佈下一道穩妥的守勢。

接下來的對弈,李蓮花的落子依舊“漫不經心”。

有時他會轉頭看一眼不遠處的月瑤,見她正彎腰整理茶爐上的水壺,便隨手在棋盤邊緣落下一子;

有時風吹過,帶起幾片桂花瓣落在棋罐上,他伸手拂去花瓣,指尖的棋子便順勢落在了一處看似無關緊要的空位。

八賢王起初隻當他是隨性消遣,可漸漸發現不對——那些看似零散的黑子,竟在不知不覺間連成了一張隱線,悄無聲息地將他的白棋分割包圍。

“好一個‘看似無意,實則有心’!”八賢王盯著棋盤,忽然失笑,手中的白棋懸在半空,一時竟找不到破解之法。

他抬眼看向李蓮花,見對方正撚著一枚黑子,嘴角噙著淺淡的笑意,目光落在庭院的桂花樹上,彷彿棋局勝負與他毫無關係,倒像是在單純享受這午後的悠閒。

而另一側的石凳上,月瑤正專注地煮著茶。她身前擺著一套素雅的白瓷茶具,銅製茶爐上,水壺正燒得“咕嘟”作響。

待水沸至“蟹眼”,月瑤提起水壺,手腕輕揚,沸水沿著茶壺邊緣緩緩注入,一股清冽的茶香瞬間彌漫開來。

她沒有急著斟茶,而是靜等茶葉沉底,她垂眸看著茶壺中舒展的茶葉。

偶爾聽到八賢王與李蓮花的對弈閒談,等水再次微沸時,提起水壺續了些熱水,讓茶香更濃幾分。

片刻後,月瑤纔拿起茶杯,將泡好的雨前茶一一斟滿。茶湯清澈透亮,呈淡淡的黃綠色,入口先是微苦,而後回甘悠長。

她將茶杯分彆遞到八賢王和李蓮花麵前,輕聲道:“王爺,蓮花花,喝茶,看合不合口味。”

八賢王接過茶杯,抿了一口,目光再次落回棋盤,卻不再急於落子,隻笑道:“有好茶相伴,就算今日輸了這局棋,也是值了。”

李蓮花端著茶杯,湊近鼻尖輕嗅,眼底笑意更深:“王爺此言差矣,這棋還未到最後,誰輸誰贏,可不一定呢。”

說罷,他手中的黑子落下,恰好落在了八賢王白棋的斷點上,瞬間解了此前的困局,反倒讓白棋陷入了新的被動。

涼亭內,棋子落盤的清脆聲響,伴著茶香與桂花香,混著兩人偶爾的閒談,將府衙內的沉悶驅散了大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