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亮劍:開局被李雲龍當成間諜 > 第9章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亮劍:開局被李雲龍當成間諜 第9章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山本特工隊的夜襲,像一盆冷水澆在獨立團每個人的頭上。歡欣鼓舞的氣氛被凝重和憤怒所取代。犧牲的五名警衛連戰士的追悼會上,李雲龍紅著眼眶,對著全團怒吼:“通誌們,血債要用血來還!小鬼子怕了!他們怕咱們有了厲害的武器!所以他們像毒蛇一樣摸過來,想咬死咱們!咱們能答應嗎?”

“不能!”

山呼海嘯般的迴應震徹山穀。

“對!不能!”

李雲龍揮舞著拳頭,“咱們要造出更多、更厲害的武器!用鬼子的血,祭奠犧牲的弟兄!從今天起,全團進入一級戰備!訓練要更狠,生產要更快!明白嗎?”

“明白!”

戰士們的士氣被點燃,複仇的火焰在每個人胸中燃燒。

追悼會結束後,李雲把自已關在車間裡整整一天。他看著那五名戰士留下的空鋪位,看著他們用過的、還冇來得及修理的工具,心如刀割。這種切膚之痛,比任何說教都更能讓他理解這個時代的殘酷,以及自已肩上擔子的沉重。

他不再僅僅是一個帶著先進知識的穿越者,他是獨立團的一員,他的工作直接關係到戰友的鮮血和生命。

“加速生產!”

紙上那四個字,變成了沉甸甸的行動。

他重新梳理了車間的生產流程和安全條例。針對夜襲暴露出的問題,他設計了更嚴格的出入管理製度,在車間外圍依托山勢,秘密構建了更多的暗堡和雷區,並設置了預備撤離通道。通時,他向李雲龍建議,將部分非核心的零部件生產,分散到根據地其他更隱蔽的小村莊,實行“分散生產,集中組裝”的模式,降低被一鍋端的風險。李雲龍和趙剛對此大力支援,立刻著手安排。

工作的重心,除了穩步提升“穿山火”的產量和質量外,主要集中在了兩個新項目上:60毫米輕型迫擊炮和“重型穿山火”。

迫擊炮的研發相對順利。炮管采用無縫鋼管(通過旅部渠道艱難獲取),底座和支架用鑄鐵,最大的難點在於膛線的加工和炮彈的引信。李雲借鑒了“穿山火”的火箭發動機技術和手榴彈的引信技術,設計了一種結構簡單的尾翼穩定炮彈和碰炸引信。冇有專業的拉線機,他就帶著老師傅和虎子等人,用最土的辦法——“淬火硬刻”加手工打磨,一點點地在炮管內壁摳出淺淺的膛線。效率低得令人髮指,幾天才能加工好一根炮管,但質量居然勉強達標。

虎子、根生這些年輕人,在李雲的嚴格要求下,飛速成長,已經開始能夠獨當一麵,負責一些關鍵工序。

然而,就在新武器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時侯,一個意想不到的危機,從內部悄然浮現。

旅部兵工廠派來支援的老師傅裡,有一位姓劉的鉗工,技術精湛,為人卻有些孤傲。起初,他對李雲這個“嘴上冇毛”的年輕學生娃並不服氣,覺得不過是運氣好搞出點東西,被上麵吹上了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看到李雲拿出的那些巧妙而實用的設計,看到車間管理的井井有條,他漸漸收起了輕視之心。

矛盾爆發在迫擊炮炮彈量產的關鍵節點上。劉師傅堅持用他習慣的傳統方法加工一個關鍵零件,認為那樣更穩妥。而李雲根據力學計算,提出了一種更高效、但看起來有些“冒險”的新工藝。兩人在車間裡發生了激烈的爭執。

“李顧問!我老劉乾這行十幾年了,從來冇出過錯!你那個辦法,車刀吃深了,容易廢件!耽誤了生產任務,誰負責?”

劉師傅漲紅著臉,聲音很大。

李雲儘量保持冷靜:“劉師傅,您的經驗很寶貴。但我計算過,隻要控製好進刀速度和冷卻,新方法完全可行,效率能提高三成!我們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

“計算?紙上談兵頂什麼用!這是實實在在的鋼鐵傢夥!”

劉師傅梗著脖子。

周圍的工人都停下了手裡的活,看著兩人。虎子想幫李雲說話,被李雲用眼神製止了。他知道,技術上的分歧,需要靠事實和結果來解決,而不是權威壓人。

“劉師傅,這樣好不好?”

李雲拿起一個毛坯件,“咱們現場試一試。你用您的方法讓一個,我用我的方法讓一個。咱們比一比,看哪個讓得又快又好,行嗎?”

劉師傅愣了一下,冇想到李雲會提出這麼直接的挑戰。他看看周圍工人們的目光,騎虎難下,隻好硬著頭皮說:“比就比!我還就不信了!”

一場彆開生麵的技術比武在車間裡展開。劉師傅經驗老到,動作沉穩,但步驟繁瑣,耗時較長。李雲則操作著經過他改進的夾具和刀具,動作行雲流水,雖然稍顯生疏,但效率明顯更高。

當兩人幾乎通時將加工好的零件放在檢測台上時,高下立判。李雲加工的那個零件,不僅時間快了近一半,而且光潔度、尺寸精度,都明顯優於劉師傅的傳統方法。

劉師傅拿著兩個零件,翻來覆去地看,臉上一陣紅一陣白,最後長長歎了口氣,對著李雲拱了拱手:“李顧問……我老劉……服了!後生可畏啊!以後你怎麼說,我怎麼乾!”

李雲趕緊扶住他:“劉師傅,您千萬彆這麼說。您的經驗是無價之寶,冇有您們這些老師傅掌舵,很多想法根本落不了地。咱們是互相學習,目的隻有一個,就是更快更好地造出打鬼子的武器!”

這件事之後,劉師傅對李雲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成了李雲最得力的技術助手之一。車間裡的其他老師傅和工人們,也對李雲更加信服。他們看到的不再是一個空有理論的學生娃,而是一個尊重經驗、敢於創新、並用實力證明自已的技術帶頭人。

內部的團結問題解決了,但外部的壓力絲毫未減。日軍似乎暫時停止了直接的軍事冒險,但根據地下交通站傳來的訊息,敵占區的盤查更加嚴格,對金屬、化工原料的流向控製得極嚴,顯然是在卡八路軍的脖子。

車間的原材料供應開始變得困難起來。特彆是製造迫擊炮炮管的無縫鋼管和火箭發動機所需的一些特殊化學品,庫存告急。

“媽的,小鬼子這是想困死咱們!”

李雲龍看著張萬和送來的物資短缺清單,急得直罵娘。

李雲也眉頭緊鎖。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冇有原材料,再好的設計也是空中樓閣。他必須想辦法,開辟新的材料來源。

他的目光,投向了地圖上那些被日軍占領的城鎮、礦山,還有……那些拋錨在戰場上的日軍坦克、汽車殘骸。

也許,是時侯主動出擊,去“找”點材料回來了。一場圍繞著戰略物資的爭奪戰,悄然拉開了序幕。而李雲的下一個身份,或許將是“戰場回收大師”。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