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聊天也是一門哲學 > 3.聽:資訊來源的重要方式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聊天也是一門哲學 3.聽:資訊來源的重要方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3聽:資訊來源的重要方式

聽是一種交際行為,無論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都是對聲音資訊的接受和理解。“聽”是一種有目的的獲取口頭資訊的交際行為,是一個對語言感知、理解、儲存的心理活動過程,是一個人獲取資訊、獲得知識的重要手段,如聽講座、聽電話、聽天氣預報等。“聽”還是一種積極的心理語言活動過程,是一種高級神經係統的智力認識活動。從外部傳來的聲音資訊,首先要經過聽力器官的感知、獲取,然後再經過加工、篩選、整理,形成記憶,最後到資訊的反饋。它是多種心理活動的過程。

但是,人類最大的缺點之一就是不能耐心地聽彆人的發言,或精於用自己的想法來揣測彆人的心理,卻並冇有用心去理解彆人講話的實質。

一天,

一個公司的老闆召集所有員工開會,會上老闆說:“這一年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公司逐漸走上了正軌,所以,在這裡,我深深地鞠一躬,向大家表示感謝。同時,有很多同事為了工作也很辛苦,有時甚至在上班的時候就睡著了,對大家的這種不辭勞苦的精神,我深表謝意……”老闆剛剛說到這裡,突然有一個男員工站起來說:“你要是覺得我們愛偷懶就直接說,何必拐彎抹角地抨擊人呢?上班睡覺怎麼了,我們也冇有耽誤工作,所以,你根本冇有必要這樣抨擊人。”結果,他的這一席話使在場的員工麵麵相覷,老闆也無法下台。

我們看,這位男員工就是一位不懂得傾聽藝術的人,老闆說的話雖然暗含批評的意味,但卻冇有直接進行批評,而是采用一種間接的方式來述說,目的是為了讓員工引以為戒,其他員工也都明白老闆的意思。但他卻充當了炮筒,想當然地發表自己的言論,結果使老闆無法下台,實屬不應該。

很多人最大的弱點就是不懂得用心傾聽他人的談話,而隻是想著說自己想說的話或反駁他人的語言。因此,在談話中,他們總是想著彆人說的話是否是對自己的挖苦、批評,而冇有傾聽語言的真正內涵。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曾說過:“勇氣就是要能站起來大聲地講出自己心裡的話,同時也要能靜下心來聽彆人說。”這是一句發人深省的箴言。其實懂得說話藝術的人,在與他人交談聊天時,他們往往用更多的時間來傾聽,邊聽、邊想、邊分析,以確保自己完全正確地理解對方話語的含義。他們仔細聽對方說的每一句話,而不僅是他們認為重要的或想聽的話,由此他們獲得了大量的寶貴資訊。所以,在與他人進行談話的時候,要儘量鼓勵對方多說,要向對方說“十分好”,“請繼續”或提問題請對方回答,使對方多談他們的情況,以達到儘量瞭解對方的目的。因此說,“聽”是一種能力,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天分。“會聽”是任何一個成功人士都必須具備的條件。

有句名言說:“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可見,習慣的力量是無比巨大的,如果一個人能養成善於傾聽的習慣,當一個好的聽眾,這樣,不僅使他人樂於和你交談,而且也能使你獲得一些意外的收穫。從傾聽他人的談話當中,你會瞭解對方的思想、興趣,尤其是在社交、商業上的聆聽更為重要,因為專注地聆聽很可能會使你獲得一些製勝的情報,因此,當一個好的聽眾其實並不吃虧。

聊天哲語

善於聊天的人,他們之所以能把談話的氣氛營造得很熱絡,並不是靠自己比彆人懂得更多,或聲調比彆人高,或最會講笑話,或懂得“控製”談話的方向。重要的是他的談話態度一定很輕鬆,然後再設法找出對方喜歡的話題,儘量讓對方發表看法。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