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聊天也是一門哲學 > 第10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聊天也是一門哲學 第10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聊出水平,聊出品位

語言是一種人格象征,也是人格魅力的一部分。一個人的品性、知識、智慧等首先得由語言反映出來。在社交中能夠侃侃而談,用詞高雅恰當,言之有物,對問題剖析深刻,反應敏捷,應答自如,能夠簡潔、準確、鮮明、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則會表現出不同凡響的學識和風度。

1.言辭表達,文化素養的體現

一個人聊天的用詞能夠折射出他的文化修養。如果一個人用詞高雅、準確,說話乾淨利落,說明這個人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如果一個人用詞欠妥,淺俗不堪,講話囉嗦重複,不著要點,說明此人文化修養不高。

用詞也需要講究技巧,適當的用詞可以給人留下好印象。下麵給予簡單的介紹。

(1)使用“請教”、“幫我”等語言

在聊天中,多使用“請教”、“幫我”等語氣,體現一個人的禮貌和修養,容易獲得對方的好感。仔細觀察具有好人緣的人,就會發現他們常用“請教”的謙虛態度來獲取老年人的喜歡。除此之外,他們還利用向老年人撒嬌的辦法來取悅老年人。撒嬌會給對方留下可愛的印象,當然撒嬌是否成功,是否恰到好處,這與撒嬌者個人的“天賦”有絕對的關係,因為一些技巧有時足以影響撒嬌的成效。如在年長的人麵前,可以用“請教”、“幫我”等語氣,來達到撒嬌的目的,試想一下,向彆人尊稱一句“前輩,一切拜托你了”,怎會不博得對方的好感呢

(2)常用“我……”開頭的語句

研究發現,常用“我……”字開頭可以強化彆人對你的印象,因為如果以“我將如何……”、“我相信……”、“我想……”、“我希望……”等開頭,會使人感覺你意誌堅定,十分自信。所以,要想讓對方加深對你的印象,不妨在聊天中經常使用以“我”開頭的語句。

(3)常用“我們”這兩個字

在聊天中,常用“我們”這兩個字,可以拉近彼此間的距離,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有位心理專家曾經做過一項有趣的實驗,讓同一個人分彆扮演**型、放任型與民主型三種不同角色的領導者,而後調查其他人對這三類領導者的看法。結果發現,凡是采用民主型方式的領導者,他們的團結意識最為強烈。研究表明,這些人當中使用“我們”這個名詞的次數也最多。事實上,我們在聽演講時,對方說“我認為……”帶給我們的感受,將遠不如他采用“我們認為……”的說法,因為采用“我們”這種說法,可以讓人產生團結意識。人的心理是很奇妙的,同樣的事往往會因說話的態度不同,而給人完全不同的感覺。因此善用“我們”來製造彼此間的共同意識,對於促進人際關係會有很大的幫助。

(4)少使用“絕對”一詞

在日常聊天中,經常使用“絕對”一詞的人,大多數都有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一旦自己的過失遭到彆人糾正或指責,為了隱藏自己內心的不安,就會想辦法來保護自己,利用“絕對隻有這個辦法”的說法,企圖使自己的行為合理化。其實,這種人之所以愛說“絕對”,是因為他們不想坦白地告訴彆人“我的能力僅止於此,除此之外彆無他法”。由於這種人的想法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所以他們隻能依自己主觀、狹隘的視野,想出一些不適用的東西,但通常不會發揮很大的效應。又由於這類人無法站在彆人的立場上為他人設想,其一切想法都是獨斷的、自我的,所以往往目中無人,非常傲慢。

(5)不要使用命令式詞語

常使用命令式詞語的人,會給人以驕橫、**的印象。在談話中經常用“你應該……”、“你不能……”、“你必須……”等命令式口氣的人,多半自信、驕橫、**、固執、權欲很大。

說起話來常用“我個人的想法是……”、“是不是……”、“能不能……”等和善可親的語氣與人交流的人,通常較為客觀和理智,待人接物冷靜,謹思明斷,尊重彆人。說起話來總是“我不知道……”、“我要……”、“我想……”的人,則通常比較天真、任性,愛感情用事,易激動。經常使用與英文連詞“and”意義相當的詞,如“嗯……”、“還有……”、“這個……”、“那個……”等的人,表示他的發言不能有條理地進行,思路冇有頭緒。假如開口閉口就愛抬出一大堆晦澀難懂的話語或外語,就會讓人有一種走錯廟門的感覺。

總之,我們在與人聊天談話時,如果非要運用相關詞句不可,一定要注意這些語句所表達的含義及運用的場合,不然會給彆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聊天哲語

聊天是一種非凡的能力。擁有了這種能力,工作、生活都可以更加順利。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