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小廚娘 第15章 青菜瘦肉粥 上山撿菌子
-
青菜瘦肉粥
上山撿菌子
春日的夜風還帶著寒意,牆外的樹枝隨風而動,沙沙作響。
昏黃的燈火下,薑家小院的新成員蜷縮在鋪滿稻草的竹籃中,睡得正香,薑婉捏著針線的手頓了頓,“怎的忽然要出城?”
聞言,林書晚攏了攏衣領,身子往後一靠,同薑婉說出心中所想,“阿孃,我忙了這麼些時日還未曾看過廉州城,眼下正值春日,和風旭日的正適合去城外踏青,而且這幾日我在碼頭聽那些夥計提起,城外有一座山,那山腳長了不少野菜。”
“你這是饞野菜了?”初時薑婉還有些奇怪,直到聽見林書晚提及野菜,心中瞭然,她家晚娘哪裡是想著踏青,分明是衝著山腳的野菜去的。
“阿姐,我也要去!”自方纔聽見林書晚提及要出城起,謹哥兒便端坐在矮凳上,豎著耳朵專心聽著兩人的話,這會總算尋著機會插上一嘴。
話音一落,林書晚笑著揉了揉肉謹哥兒的腦袋,“自然是要帶我們謹哥兒一起的。”
得了準話的謹哥兒高興極了,實在是他這個年級的娃娃正是頑皮的時候。
“這樣一來,明日同周嬸孃簽供貨契書便要阿孃去了。”林書晚瞧著謹哥兒跑遠,同薑婉打著商量。
“識得喇,你這丫頭還同阿孃客氣起來了。”薑婉笑道。
次日一早,遠遠傳來一聲打更的梆子聲,隨即從周嬸孃家傳來幾聲嘹亮的雞鳴,微弱的光線透過窗戶的縫隙落在林書晚臉上,她皺著眉將臉埋在被褥上蹭了蹭,打算再眯上一小會,怎料窗外的雞鳴聲此起彼伏,擾人清夢。
無奈之下,她隻好撐著身子坐起,摸索著外衫披上,心中暗道若那幾隻雞崽子是自家的,遲早給它宰了。
林書晚頂著怨氣推開門,帶著潮氣的風拂過臉頰,倒是讓她清醒了幾分,巷子裡頭炊煙裊裊,不一會兒,她便嗅到米麪的香味,估摸著是錢嬸孃家在蒸包子了,她舒展著身子伸了個攔腰,緩步走到院中,眼下天色尚早,昨日晚上的魚皮餃還剩了不少,剛好蒸上做朝食。
除了魚皮餃,林書晚還打算燉上一鍋青菜瘦肉粥,說到瘦肉粥,跟皮蛋可是絕配,奈何她來了這麼些日子還從未見過哪家有賣皮蛋的,她切著肉絲,暗自琢磨,打算等過幾日請了人將小院翻新後,尋周嬸孃買上百來個鴨蛋,嘗試著醃製皮蛋與鹹鴨蛋。
到時候她的朝食攤便能陸續加上些粥類,帶著對日後生活的憧憬,林書晚的動作愈漸輕快,她將切好的肉絲拋入蔥薑水中去腥,轉身將泡了半炷香的粳米倒入砂鍋中,大火煮開,米香四溢,她飛快劃入醃好的肉絲,片刻之後,肉香混雜著米香撲麵而來,她撤去爐中的柴火燜上一炷香,這樣燉出來的米粥味道更為綿軟香濃。
最後撒上一把嫩得能掐出水的青菜,再燜上半盞茶的時間,一鍋噴香濃鬱的青菜瘦肉粥便做好了。
就在她打算將魚皮餃蒸上時,林書晚忽然想起她在後世偶然吃過一種煎餛飩,那種做法與她以往吃過的都不一樣,是將餛飩煎得金黃酥脆,最後再再鍋底淋上一層雞蛋液,那一口咬下去,酥脆的餛飩皮搭配著煎雞蛋的香味,當真是噴香誘人。
思及此,林書晚下意識抿了抿唇,將方纔拿出的蒸籠收回,轉轉頭取出一把餅鐺架在炭火極旺的爐子上,她往鍋底刷了一層油,將魚皮餃一個個整整齊齊擺在餅鐺中,不一會兒酥香四溢。
“娘子,這是什麼?好香。”纔將衣服晾好的青蕪,搬了張矮凳坐在林書晚身旁,眼巴巴地盯著鍋中逐漸金黃的餃子,不停吸著鼻子。
聞言,林書晚翻動著餅鐺中的餃子,應道:“這吃食名喚煎餃,快去洗手一會便能吃了。”
林書晚瞧著鍋中的煎餃逐漸成型,撈過一旁的雞蛋液倒入鍋中,“滋啦”一聲,隨著白霧蒸騰,濃鬱的蛋香味撲鼻而來,順著風飄入隔壁周嬸孃家中,一家三口坐在院中瞧著麵前清湯寡水的白粥。
源哥兒戳著碗中的米粥,吸溜著口水,口中嘟囔著,“好香啊,難怪昨日謹哥兒同我炫耀他阿姐做的吃食味道很好,今日我得忽悠謹哥兒帶些給我嚐嚐。”
瞧著自己兒子冇出息的樣子,周嬸孃難得冇有動手,實在是這味道太香了,比前幾日的魚湯還要香,若不是臉皮薄,她也想上門討些嚐嚐。
不僅周家如此,整條巷子聞著這味兒,都饞得不行,打算等後日集市開市後,便去林書晚的攤位上買些嚐嚐。
對於這些林書晚自然是不曉得的,眼下她正將鍋中的煎餃盛出,“青蕪去瞧瞧謹哥兒醒了冇。”
不過片刻,隨著一聲門響,謹哥兒睡眼惺忪地跟在青蕪身後,臉上還帶著睡覺壓出來的印子,搖搖晃晃走到水井旁,掬起一捧水撲到臉上,這才醒過神來,鼻子一動,循著味就撲到桌邊,瞧著金黃的餃子,擡手就要抓,卻被林書晚擡手擋住,“快去洗漱,洗漱好了才能吃。”
與此同時,廉州城外的官道上,一輛馬車疾馳而過,帶起陣陣塵土。
“公子前頭就是廉州城了,可要歇息片刻再進城?”駕車的男子身著黑色窄袖短打,腰間佩戴一柄長劍。
話音一落,馬車內傳來一陣低啞的咳嗽聲,蒼白的指尖撩起車簾,露出一截精緻的下巴,“不用,快些進城。”
“是。”男子應下,隨即揚鞭,馬車朝著廉州飛速趕去。
林書晚一手提著竹籃,一手牽著謹哥兒走在街道上,越過清名橋,遠遠瞧見秦語站在河邊的柳樹下等著自己,加快步子便往那處行去,忽而不遠處傳來急促的馬蹄聲,她來不及回頭,下意識拽著謹哥兒往路邊讓去。
她才往後退了兩步,一輛烏木馬車便從她眼前疾馳而去,將她驚出一身冷汗。
“林娘子,你可有碰著?”匆匆趕來的秦語拽著林書晚瞧了個遍,確認她無甚問題才鬆了口氣,怒道,“也不知那馬車裡頭是何人,竟敢當街縱馬,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
“秦娘子,我無事。”林書晚緩過神來,確認過謹哥兒同青蕪冇事後,這才應道,“時辰不早了,我們快些出城吧。”
臨走時,林書晚無意識回頭瞧了眼,她似乎瞧見那馬車停在了醫館前。
春日融融,廉州城外一片青蔥,林書晚一行人走走停停,總算趕在午時,行至碼頭夥計提及的方薈山,林書晚接過青蕪手中的空竹籃,叮囑她看好謹哥兒,自己領著秦語直奔山腳而去。
與後世史書記載的朝代不同,永寧朝的山屬野山,意思就是山中的野菜菌類,撿了也就撿了,無人會追究責任。
才踏入林子,果真如那些夥計所言,地上的野菜菌類長得十分旺盛,枝頭的香椿鬱鬱蔥蔥,林書晚心中大喜,當即就打算開挖,忽而想起今日約秦語出來的目的,轉過身子,認真地瞧著她,“秦娘子可信我?”
“自然是信的。”秦語不解,畢竟自打林書晚的攤位擺在自己隔壁後,自家的酸湯米線比往日多賣了許多,單憑這一點她也冇有理由懷疑林書晚。
“今日約娘子出來,便是想幫娘子改良一下酸湯米線的配方。”得了準話的林書晚,蹲下身子,翻看著地上的菌類,挑著能吃的品類拔出幾株遞到秦語手中,又道,“倒不是說娘子的手藝不好,隻是酸湯的湯底有些寡淡,若是以菌湯亦或是骨湯,想來味道會更加醇厚,秦娘子不如今日試試。”
聞言,秦語恍然大悟,“難怪你昨日特意叮囑讓我帶上酸湯的料子。”
半個時辰後,林書晚兩人心滿意足地挎著竹籃從林子裡頭出來,今日收穫頗豐,除了常見的雞油菌以外,林書晚還尋到了後世價格極高的鬆茸,隻是量少,她們兩個女子又不敢往林子深處走,不過眼下既然曉得這林子裡頭有菌子,日後總有機會來摘。
待到天色擦黑,幾人從趕在城門落鎖前回到廉州城中。
“你可聽說了嗎,今日城中來了位貴客,都驚動了知府大人。”
“我聽說那貴人體弱,剛進城就高燒不止,直接就送去了醫館。”
“確實如此,我家小子就在那家醫館做活,就是中午那會,那貴人可不是高燒不止,我聽我家小子說,似乎是中了毒。”
……
街道上,三三兩兩的人群聚作一團,說著今日城中的事,路過的林書晚聽了一耳朵,對今日馬車中的那人有了幾分猜測,不過也同她無甚關係,相較於廉州是否來了達官貴人,她更在意明日自己生意如何。
行至長安街,秦語同林書晚道了謝,挎著裝滿菌子的籃子匆匆歸家,她迫不及待想要自己試試改良後的酸湯米線。
瞧著秦語的背影消失不見,林書晚才拉著謹哥兒帶著青蕪往家走去,一邊琢磨著明日擺攤可要再上些新的吃食,如今攤位上隻賣兩種吃食,還是覺得有些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