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雲重塑記:從廢徒到仙途 第134章 青雲山下
晨光穿透青雲山的雲霧,灑在巍峨的山門前。
山門由兩塊巨大的青玉石雕琢而成,高達數十丈,頂端刻著“青雲宗”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是當年青雲宗開派祖師親手所書,曆經千年風雨,依舊透著一股磅礴的仙道氣韻。玉石兩側,各立著一尊丈高的石獅子,獅口銜珠,眼神威嚴,周身縈繞著淡淡的靈力波動,既是裝飾,也是守護山門的簡易陣法。
山門前,人流如織。來自各地的修士們,手持觀禮令牌或請柬,排著長隊等待進入宗門。有穿著華麗道袍、前呼後擁的大宗門弟子,有背著行囊、風塵仆仆的散修,也有白發蒼蒼、氣息深不可測的隱世高人。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期待與好奇,談論著即將到來的百年論道,談論著青雲宗的底蘊,談論著那位神秘的“塵凡先生”。
淩雲就站在隊伍的中後段,穿著一身洗得發白的粗布麻衣,腰間裹著粗布的塵凡劍緊貼著身體,道號“塵凡”的修士銘牌和石磊親送的請柬,被他貼身藏在衣襟內。他的身形不算高大,卻異常挺拔,如同西荒戈壁上紮根的古鬆,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張揚,不刻意,卻自有一股沉穩的氣場,讓周圍的修士下意識地與他保持著一絲距離。
他抬頭望著那熟悉的青玉石山門,眼神平靜無波,彷彿隻是在看一處尋常的山石。可隻有他自己知道,此刻他的心中,正掀起一場無聲的波瀾——十三年了,他終於再次站在了這裡。
十三年前,他也是站在這山門前,卻是以截然不同的姿態。
那時的他,穿著繡著青雲紋的華麗道袍,腰間佩服流霞劍,身後跟著一群討好的內門弟子,臉上滿是少年得誌的張揚與驕傲。他是青雲宗的天之驕子,是九竅玲瓏心的持有者,是玄陽子掌門最看重的弟子,走到哪裡都能引來羨慕與敬畏的目光。那時的他,覺得這青雲山門不過是他通往更高處的踏腳石,覺得整個青雲宗,甚至整個修仙界,都該為他讓步。
可如今,他穿著粗布麻衣,佩著凡鐵鍛造的塵凡劍,以一個“散修塵凡”的身份,重新站在這裡。沒有前呼後擁的弟子,沒有耀眼的天賦光環,隻有一身沉澱了十三年的沉穩與堅韌,和一顆曆經風雨後歸於平和的心。
山門前的石獅子,依舊是當年的模樣,獅口銜珠,眼神威嚴。可在淩雲眼中,它們不再是象征著青雲宗權威的符號,隻是兩尊曆經歲月的石雕。他想起當年,自己曾騎著靈禽,從石獅子頭頂飛過,故意炫耀自己的飛行術,引得守門弟子驚呼喝彩;想起被逐出宗門那日,他也是站在這石獅子前,看著長老冷漠的臉,聽著“廢去修為,逐出山門,永世不得踏入青雲山半步”的宣判,心中充滿了屈辱與怨恨,恨不得拔劍劈開這山門,劈開所有輕視他的人。
那時的他,看著這雲霧繚繞的青雲山,隻覺得是一座囚禁他、羞辱他的牢籠;而如今,再看這同樣的雲霧,同樣的山巒,心中隻剩下一種淡淡的釋然。
“這位道友,你也是來參加百年論道的?”旁邊一個背著藥簍的年輕散修,見淩雲氣質不凡,忍不住開口搭話。這散修修為在築基中期,臉上帶著青澀與好奇,顯然是第一次參加如此盛大的修士盛會。
淩雲側過頭,微微頷首:“嗯。”
“聽說這次論道,青雲宗代掌門石磊長老會親自出手演示功法,還有可能衝擊化神境的感悟分享呢!”年輕散修眼中滿是崇拜,“石磊長老真是太厲害了,年紀輕輕就達到元嬰後期巔峰,還是青雲宗的代掌門,簡直是我輩楷模!”
提到石磊,淩雲的眼神沒有絲毫波動,隻是淡淡問道:“你很佩服他?”
“當然佩服!”年輕散修連連點頭,“我聽說,石磊長老當年在宗門大比上,隻用三招就擊敗了那個九竅玲瓏心的天才淩雲,簡直是傳奇!那個淩雲仗著天賦,囂張跋扈,最後落得被逐出師門的下場,真是活該!”
旁邊幾個修士也紛紛附和:“說得對!天賦再高,不踏實修煉也沒用,石磊長老纔是真正的正道修士!”
“聽說那個淩雲早就死在外麵了,不然以他的性格,肯定會回來找青雲宗麻煩,哪能讓石磊長老安安穩穩當時代掌門?”
議論聲傳入耳中,淩雲卻沒有絲毫動容。他抬手,輕輕撫摸著腰間的塵凡劍,劍身在粗佈下微微震顫,彷彿在回應他的心境。
當年的淩雲,確實如他們所說,囂張跋扈,眼高於頂,落得那樣的下場,怪不得彆人。而石磊,確實配得上“楷模”二字,他沒有依賴任何捷徑,憑借著自己的勤勉與堅韌,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這份毅力,值得敬佩。
隻是,他們不知道,那個“據說已經死了”的淩雲,此刻就站在他們身邊,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聽著關於自己的議論。
隊伍緩緩移動,很快便輪到了淩雲。
守在山門前的,是兩個身著青色道袍的內門弟子,修為都在金丹初期,眼神銳利,仔細核對著每一個進入宗門的修士的身份。他們見淩雲穿著普通,周身無甚靈光,眼中閃過一絲好奇,卻依舊保持著宗門弟子的禮貌:“道友請出示觀禮令牌或請柬。”
淩雲從懷中取出那張淡黃色的雲紋請柬,遞了過去。
左邊的內門弟子接過請柬,剛看到封麵的青雲紋和瑩石鑲嵌,眼中便閃過一絲驚訝——這等規格的請柬,絕非普通觀禮修士所能擁有。他小心翼翼地展開請柬,當看到“特邀散修塵凡先生蒞臨”和落款“青雲宗代掌門石磊”時,臉色瞬間變得恭敬起來。
他抬頭,再次打量淩雲,雖然依舊沒察覺到絲毫元嬰氣息,卻不敢有半分輕視——能讓代掌門親自署名發出特邀請柬的,絕非凡人。他雙手捧著請柬,恭敬地遞還給淩雲,躬身行禮:“原來是塵凡先生,失禮了!先生裡麵請!”
右邊的內門弟子也連忙躬身:“塵凡先生裡麵請!”
兩人的聲音不算小,周圍的修士聽到“塵凡先生”四個字,紛紛側目看來。之前議論淩雲的年輕散修,更是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這個穿著粗布麻衣的修士——原來,這位就是那個傳說中得到青雲宗特邀請柬、在潛龍淵突破元嬰的神秘散修!
“這位就是塵凡先生?看著好年輕啊!”
“穿著這麼普通,周身也無靈光,真是真人不露相!”
“聽說他曾在溪風鎮出手懲戒過青雲宗的失德弟子,心性和實力都不一般!”
議論聲再次響起,這一次,滿是敬畏與好奇。淩雲卻依舊不為所動,接過請柬,微微頷首:“多謝。”
他沒有立刻邁步,而是再次抬頭,望向青雲山的深處。雲霧繚繞中,主峰青雲頂的輪廓隱約可見,如同懸浮在雲端的仙山。那裡,曾是他夢想登頂的地方,曾是他遭受屈辱的地方,如今,也將是他驗證道路、清算沉冤的地方。
十三年前,他從這裡被逐,帶著殘破的丹田和滿心的怨恨,如同喪家之犬;十三年後,他從這裡踏入,帶著元嬰三層的修為和沉穩的道心,如同歸來的行者。
山還是那座山,門還是那道門,可站在這裡的人,早已判若兩人。
他想起了青風城破廟的老乞丐,想起了那句“人活著總得有點念想”;想起了西荒戈壁的風沙,想起了親自鍛造塵凡劍的日夜;想起了亂魔海的風浪,想起了焰塵島血祭元嬰的劇痛;想起了潛龍淵的靈泉,想起了剛柔並濟的塵意凝結的瞬間。
這十三年,他從塵泥中崛起,在風雨中磨礪,褪去了天賦的光環,卸下了身份的枷鎖,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塵道”,也終於明白了活著的“念想”——不是複仇,不是證明,而是守住自己的道,走好自己的路,守護該守護的正義。
淩雲的指尖,輕輕觸碰到了貼身收藏的罪徒令牌。令牌冰涼的觸感,提醒著他肩上的責任。百年冤案的沉冤待雪,玄澤的陰謀詭計,石磊的道路較量,都將在青雲頂的論道大會上一一上演。
但他不再畏懼,不再焦慮,不再被過去的恩怨束縛。
他深吸一口氣,青雲山清冽的靈氣湧入肺腑,讓他的心境愈發平和。丹田內的灰衣元嬰,如同感應到他的意誌,緩緩睜開眼,兩寸大小的身軀散發著碧褐色的靈光,剛柔並濟的塵意如同呼吸般起伏,沉穩而堅定。
“走吧。”淩雲低聲自語,像是對自己說,也像是對陪伴他多年的塵凡劍說。
他收回目光,不再看那雲霧繚繞的主峰,也不再理會周圍修士的目光,邁步朝著山門內走去。
腳步落在青玉石鋪就的地麵上,發出沉穩的聲響,如同他十三年來走過的每一步,紮實、堅定,沒有絲毫猶豫。青玉石山門在他身後緩緩閉合,隔絕了外麵的喧囂,也隔絕了過去的屈辱與怨恨。
山門內,靈氣愈發濃鬱,青石板路蜿蜒向上,兩旁的青鬆翠柏鬱鬱蔥蔥,亭台樓閣掩映在雲霧中,與十三年前一模一樣。可淩雲的心境,卻早已截然不同。
他不再是那個眼高於頂的天才棄徒淩雲,而是散修塵凡,是修煉《塵心道》的元嬰修士,是承載著百年沉冤清算使命的行者。
他沿著青石板路,一步步朝著靜雲穀的方向走去。沿途的青雲宗弟子,見他穿著普通卻步伐沉穩,又聽到之前守門弟子的稱呼,紛紛恭敬地側身避讓,不敢有絲毫怠慢。
雲霧在他身邊流淌,如同歲月的長河,衝刷著過往的痕跡,也滋養著當下的道心。他的身影,在雲霧中漸漸遠去,粗布麻衣的輪廓,如同一塊紮根塵泥的古石,沉穩而堅韌。
青雲山下,舊地重返。
物是人非,心境已然圓滿。
百年論道的鐘聲,已在青雲頂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