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 > 第58章 攻城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 第58章 攻城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夜色深沉,楊奉軍帳內燈火搖曳。楊奉伏案疾書,眉頭緊鎖,字跡時而凝重,時而潦草,顯然心中並不平靜。

良久,他放下筆,拿起寫好的書信,仔細檢查了一遍,然後小心地封好火漆。

“楊環。”他沉聲喚道。

帳外應聲走進一名年輕將領,他自河東白波軍起事時便追隨楊奉,一路征戰,忠心耿耿,作戰勇猛,如今已官至校尉,連天子劉協都曾親口誇讚過他的勇武。

“叔父。”楊環躬身行禮。

楊奉將書信遞給他,語氣帶著少有的鄭重與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環兒,此信,你親自跑一趟,務必送到河東,交到韓暹、胡才、李樂三位將軍手中。”

楊環雙手接過書信,感受到信件的沉重,也看到了叔父臉上的凝重,心中瞭然,肅然道:“侄兒明白!定不辱命!”

楊奉站起身,走到楊環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歎息一聲:“環兒,你是我楊家人,又久在軍中,深知陛下脾性。你此去,要好生與三位叔叔分說利害。”

“就說……就說我楊奉,以昔日兄弟情分懇求他們,務必儘起麾下可用之兵,速來長安勤王!切記,沿途必須嚴加約束士卒,秋毫無犯!若百姓有失,你我皆擔待不起!”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

“若……若他們執意不來,或陽奉陰違……你也不必強求,回來複命便是。隻是……你需私下轉告他們一句話——若此次不來,日後戰場上相見,便再無兄弟情分可言了。讓他們好自為之。”

楊環聞言,心中一凜。他久在護駕軍中,親眼目睹天子如何重視民生、整肅軍紀,更隱約感覺到天子對各地擁兵自重的軍頭們那種看似寬容實則隱含雷霆手段的態度。

叔父這番話,實則是最後通牒。他重重抱拳:“叔父放心!侄兒定將話帶到!也必會提醒三位叔叔,此乃關乎身家性命之抉擇,萬不可兒戲!”

“好!去吧,路上小心!”楊奉揮了揮手。

楊環不再多言,將書信貼身藏好,轉身大步出帳,很快便帶著數名親隨,消失在茫茫夜色中,朝著河東方向疾馳而去。

翌日,清晨。霸陵大營中軍鼓響,諸將齊聚。劉協高坐帥位,精神飽滿,目光掃過帳下眾將。

“楊將軍,派往河東的信使,可已出發?”劉協首先問道。

楊奉出列答道:“回陛下,末將已遣族侄楊環星夜前往,依路程與交涉時日估算,若一切順利,韓暹等人率軍前來,約需二十日左右可抵長安城外。”

劉協點了點頭,對這個時間似乎早有預料,並未多言。他站起身道:

“二十日?足夠了!諸將聽令!”

帳內所有將領立刻挺直身軀,目光灼灼地望向天子。

“我軍休整已畢,士氣正旺!李傕逆賊困守孤城,兵無戰心,正是破城良機!朕意已決,今日起,全軍攻城,克複長安!”

他目光銳利,環視眾將,下達了最終的攻城命令和重賞激勵:

“傳朕旨意,今日起,全力攻城!先登破城者,無論兵將,立封關內侯,賜食邑百戶!“

“若為將軍率先登城,加賜食邑千戶,另授顯爵!隊率、軍侯等率先登城者,官升三級!此外,賞千金,賜長安城內府邸一座,城外良田百頃!”

此言一出,帳內頓時響起一片粗重的呼吸聲!關內侯!千戶食邑!官升三級!千金田宅!這等賞格,可謂豐厚至極,足以讓任何人為之拚命!

“三軍飽食戰飯!巳時初刻,準時攻城!朕,在此靜候佳音!”

“臣等遵旨!必為陛下克複長安!”眾將轟然應諾,聲震營帳,每個人眼中都燃燒著渴望建功立業的火焰!

巳時初刻,朝陽完全升起,照耀著巍峨的長安城牆。戰鼓聲驚天動地般響起!隨著劉協一聲令下,早已準備就緒的護駕軍各部,如同潮水般湧向長安城!

雲梯、衝車、投石機……各種攻城器械被推向城牆,箭矢如飛蝗般射向城頭,喊殺聲、戰鼓聲、慘叫聲瞬間響徹雲霄!

慘烈的長安攻城戰,正式拉開序幕!將士們在天子重賞的激勵下,如同瘋狂的螞蟻般,不顧生死地向著高大的城牆發起了決死的衝擊!

攻城戰的慘烈,遠超尋常野戰。

儘管護駕軍已準備了半個多月的雲梯、衝車、井闌等攻城器械,但在守軍密集的箭雨、滾木礌石以及沸騰金汁的打擊下,這些器械消耗極快,往往一架雲梯剛搭上城頭,便被守軍合力推倒或燒毀。

戰鬥最激烈時,基本是以士卒的性命去消耗守軍的防禦物資和體力。

僅僅第一日攻城下來,雖然投入的多非最精銳的核心部隊,但各營彙總的傷亡已超過千人!

傷者哀嚎遍野,而更多的則是永遠倒在了城牆之下或壕溝之中,連救治的機會都沒有,隻能由後續的同伴在戰鬥間隙給予一個痛快,然後將屍體拖離戰場。

夕陽西下,鳴金收兵。劉協站在望樓上,看著被鮮血染紅的城牆根和堆積如山的屍體,臉色凝重。軍中司馬前來請示如何處理陣亡將士遺體。

劉協沉默片刻,下令道:

“不必舍近求遠運送了。就在霸陵附近,擇一高地,挖大坑集中安葬。著隨軍文吏詳細記錄每位陣亡將士的姓名、籍貫、所屬部曲,樹立木牌,以為標記。待日後天下平定,再行遷葬撫恤。”

一旁的前司空如今的太常趙溫聞言,眉頭微皺,覺得在皇家陵寢附近大規模埋葬士卒似乎不合禮製,剛想開口勸諫,卻被身旁的鐘繇悄悄拉住衣袖。

鐘繇微微搖頭,低聲道:“趙公,陛下此舉,意在收攬軍心,激勵士氣。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切莫拘泥古禮。”

趙溫看了看周圍那些聽到天子命令後,眼中流露出感激與決絕神色的將領們,頓時明白了鐘繇的深意,遂不再多言。

果然,楊奉、段煨等將領聞聽此言,紛紛動容,單膝跪地,聲音哽咽:“陛下仁德!體恤將士!臣等代麾下兒郎,叩謝陛下天恩!必誓死以報!”

劉協扶起眾將,沉聲道:“將士為國捐軀,理當如此。厚待生者,撫恤死者,方能令三軍效死。”

這時,馬騰上前一步,麵帶猶豫之色,拱手道:

“陛下,末將所部新附,未曾參與今日攻城,眼見友軍奮戰,心中難安。末將請命,明日便率部參與攻城,以報陛下信重之恩!”

劉協看了馬騰一眼,心中明瞭其既有表忠之心,也有爭功之意。

他笑了笑,安撫道:“馬將軍忠勇可嘉,朕心甚慰。不過,攻城非一日之功,亦非僅憑血氣之勇。將軍所部多為騎兵,善於野戰,攻城並非所長。這樣,將軍可先從今日起,加緊督造攻城器械,熟練攻城戰法。”

“待令郎平定武威、凱旋歸來之時,你父子二人再合力攻城,豈不更好?屆時,朕還要倚仗將軍鐵騎,掃蕩城內殘敵呢!”

馬騰聽天子考慮周全,既給了台階,又許了未來建功的機會,心中感激,連忙應道:“陛下聖慮周詳!末將遵命!定加緊準備,以待犬子歸來,為陛下效死力!”

正說話間,一騎快馬自西而來,直入中軍,呈上涼州戰報。劉協展開一看,正是馬超送來的軍情奏報。

信中稱,韓遂自金城敗走後,一路西逃至武威郡,試圖糾集當地羌胡豪帥,負隅頑抗。

馬超與張繡已率軍追至,正準備與韓遂及其糾集的烏合之眾進行決戰,力求一戰而定涼州!

信末,馬超請旨,待平定武威後,應如何處置後續事宜。

劉協覽信,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對眾將道:“二將進展神速,韓遂已是窮途末路!涼州平定,指日可待!”

他當即口述,命書記官回複馬超:

“諭馬超、張繡,涼州之事,全權委任二卿。務求速戰速決,一戰殲滅韓遂主力,平定武威!”

“戰後,可留一千精銳騎兵,交由可靠將領統轄,駐守武威,彈壓地方,安撫羌胡。其餘兵馬,即刻班師回朝,參與收複長安之戰。”

他頓了頓,想起一事,補充道:“另,前番馬岱若能說服羌人,不助韓遂,立下功勞,可擢升其為軍司馬,暫領武威郡軍事,協助穩定地方。望爾等同心協力,早奏凱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