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 第94章 臨江水戰有周郎
與此同時,長江下遊,戰雲密佈。
孫策大軍兵分兩路,攻勢如潮。
一路由程普、韓當、黃蓋、朱治、淩操等宿將率領,猛攻江夏,與荊州大將黃祖麾下軍隊激戰正酣。
另一路水陸並進,則由英姿勃發儒雅中透著英武的周瑜親自統帥,麾下蔣欽、周泰、董襲、賀齊等江東新銳將領,沿江東下,兵鋒直指揚州刺史劉繇所在的曲阿一帶,名義上是防備劉繇趁虛進攻蕪湖等地。
然而,身處樓船旗艦之上的周瑜,眉宇間卻不見絲毫輕鬆,反而籠罩著一層憂色。
他手持最新傳來的戰報,上麵詳細記述了袁術軍近期“輝煌”的戰績,紀靈襲破陳國、張闓刺殺劉寵;張勳敗曹豹於下邳;雷薄阻劉備於汝南。
這一連串的勝利,非但沒讓周瑜感到欣喜,反而讓他心中警鈴大作。
“不對……這絕非袁公路平日行事風格!”周瑜憑欄遠眺江麵,心中暗忖,“袁術驕狂有餘,而謀略不足,尤其不擅此等多路並進、環環相扣的精密佈局。此等手筆,倒像是……”
一個熟悉的身影浮現在他腦海中——魯肅,魯子敬!
“定是子敬!”周瑜幾乎可以肯定,“唯有子敬,方有如此大局觀與韜略!可他為何會為袁術出此毒計?除非……”
周瑜的心猛地一沉,“除非子敬南遷途中被袁術截獲,以家人性命相脅!”
想到摯友可能正身處險境,被迫為虎作倀,周瑜的心如同被揪緊一般。
他與魯肅誌同道合,早已約定共圖大事,如今魯肅身陷魔窟,他豈能坐視?
但眼下,孫氏基業初建,與劉繇的戰事正值關鍵,孫策又全力進攻江夏,他若輕舉妄動,不僅救不了魯肅,反而可能將整個江東戰略拖入泥潭。
周瑜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深吸一口氣。
他原本的戰略意圖就極為深遠。表麵上是應袁術之約出兵牽製荊州、揚州,實則是藉此機會擴張地盤,夯實孫氏在江東的根基。
他早已看出袁術僭越稱帝之心昭然若揭,隻待其公然踏出那一步,成為天下公敵,他便可以立即與袁術劃清界限,甚至反戈一擊,吞並袁術在江東的殘餘勢力,進而西取吳郡,南定交州,割據東南,觀望天下大勢。
屆時,無論中原誰主沉浮,他手中握有江東沃土、長江天險,都有足夠的資本或戰或和,遊刃有餘。
同時,他也想藉此機會,看看重立朝廷的天子劉協和其麾下的文武,究竟有多少斤兩。
然而,魯肅的被迫介入,打亂了他的節奏。
袁術這一連串的“勝利”,看似風光,實則是在瘋狂透支其本就脆弱的國力和人心,更會急劇助長其驕狂之氣,恐怕會促使他更快地邁出僭越那一步。
“袁術愈發驕狂,僭越之心恐難抑製……子敬此策,雖為解困,卻也如同火上澆油。”周瑜沉吟片刻,眼中閃過一絲決斷。
“為今之計,不能再按部就班!必須給袁術的野心,再加一把猛火!也要讓天下人,尤其是朝廷,看清袁術的真麵目!”
他的目光投向地圖上的曲阿方向。揚州刺史劉繇,雖是漢室宗親,但勢力相對薄弱,且與袁術素來不睦。
“有了!”周瑜心生一計,立刻召來麾下將領,下令道:“傳令!三軍轉向,放棄對蕪湖的守勢,集中兵力,大張旗鼓,做出全力猛攻曲阿的態勢!聲勢要浩大,務必讓江北的袁術探子看得清清楚楚!”
部將蔣欽有些疑惑:“都督,此時強攻劉繇,是否過於急切?若久攻不下,恐師老兵疲。”
周瑜嘴角微揚,露出一絲高深莫測的笑意:“爾等隻需依令行事,將攻勢做足,但切記,莫要真個拚得兩敗俱傷。”
他心中暗道:“袁術見我在東線亦取得進展,四境皆‘捷’,其篡逆之心必按捺不住。待其僭號之舉傳遍天下,我便立即停戰,甚至可與劉繇聯手,北上討逆!”
“如此,既可救子敬於水火,亦可全我孫氏忠義之名,更可趁機整合揚州!子敬,你再忍耐片刻,公瑾定設法破此僵局!”
隨著周瑜一聲令下,江東水師戰鼓擂動,旌旗蔽日,擺出全力進攻曲阿的架勢。
這一舉動,果然迅速被袁術的細作探知,飛馬報往壽春。
……
陳國以東,潁水之濱,曹軍大營的氣氛凝重如鐵。
東郡太守夏侯惇率領的八千兗州精銳,在急行軍抵達陳國邊境後,因複仇心切兼欲速奪失地,未及充分休整和探查敵情,便命驍將樂進為先鋒,對占據陳國都城的紀靈部發動了強攻。
然而,戰事的發展卻大大出乎夏侯惇的預料。陳王劉寵雖已遇害,但其經營多年的陳國軍隊,尤其以強弓硬弩著稱的“陳國弩兵”餘部,在紀靈的收編和指揮下,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
樂進所部猛攻城池,卻遭遇了城頭密集如雨的弩箭射擊,兗州兵卒在近距離也難以完全抵擋威力強大的陳國勁弩,死傷慘重,攻勢受挫。
更讓夏侯惇怒發衝冠的是,紀靈見曹軍受挫,竟膽大包天,果斷開城出擊,親率精銳逆戰!
夏侯惇率部迎戰,與紀靈交鋒。
然紀靈勇力過人,加之曹軍新敗,士氣受挫,夏侯惇雖奮力廝殺,卻難挽頹勢,竟被紀靈殺得陣腳大亂,不得不下令後撤。
若非夏侯惇平素治軍嚴謹,在軍中威望素著,拚死壓住陣腳,恐有潰敗之虞。
初戰失利,夏侯惇隻得暫退二十裡外,依仗一處丘陵地利,重新立下營寨。
他撫摸著臉上早年征戰留下的傷疤,獨目中燃燒著熊熊怒火與屈辱的火焰。他一麵整頓兵馬,救治傷員,一麵派出大量斥候,打探陳國城內虛實,並焦急等待著來自曹操的進一步指令。
豈料,紀靈氣焰愈發囂張。
在挫敗曹軍攻勢後不過兩日,竟再次主動出城,大軍直撲夏侯惇新立不久的營寨,意圖趁其立足未穩,一舉擊潰這支曹操派來的複仇之師!
“匹夫安敢如此欺我!”營寨望樓之上,夏侯惇見紀靈大軍漫山遍野而來,氣得幾乎將牙咬碎。
新敗之餘,營壘未固,士卒疲憊,此戰凶險異常!
“將軍!末將請命出擊!挫敵銳氣!”樂進全身披掛,手提長刀,臉上濺滿昨日血戰留下的汙跡,眼中卻毫無懼色,隻有熾烈的戰意。
夏侯惇深知此時若一味堅守,士氣必將愈發低落。他看了一眼渾身是膽的樂進,把心一橫,沉聲道:“文謙!予你精兵一千,出營逆擊!某親為你壓陣,但有不支,即刻退回!”
“諾!”樂進慨然應命,點齊兵馬,大開營門,如猛虎下山般衝向紀靈軍的前鋒。
樂進果然勇不可擋,身先士卒,率親兵衝入敵陣,左劈右砍,所向披靡,暫時遏製住了紀靈的攻勢。
曹軍見主將如此驍勇,士氣為之一振,紛紛呐喊助陣,與敵軍廝殺在一起。
然而,紀靈顯然有備而來。
他見樂進勇猛,也不與之硬拚,指揮麾下軍隊且戰且退,同時,陣中早已蓄勢待發的陳國弩兵再次發威!
一時間,弩箭如飛蝗般射向衝鋒在前的樂進部及寨牆上的曹軍守卒!
“舉盾!快舉盾!”夏侯惇在寨牆上看得分明,急得大聲嘶吼。但倉促之間,許多曹軍士卒來不及防護,紛紛中箭倒地。樂進雖勇,也被密集的弩箭壓製,攻勢頓挫,身邊親兵不斷倒下。
袁術軍憑借陳國的軍械繳獲,軍械裝備極為精良,尤其是弓弩箭矢,儲備充足,可以毫無顧忌地揮霍。
反觀夏侯惇部,輕裝疾進而來,攜帶的箭矢數量有限,又經昨日攻城消耗,此刻在遠端對射中完全落入下風。寨牆之上,曹軍士卒被壓製得抬不起頭,傷亡持續增加。
戰局再度陷入不利。夏侯惇獨目赤紅,緊握佩劍,指節發白。他心中既恨紀靈狡詐,更憂心戰局若持續惡化,恐有全軍覆沒之危。
“元讓將軍!如此下去不是辦法!是否先讓樂將軍撤回寨中,憑寨固守?”副將在一旁焦急建議。
夏侯惇麵色鐵青,他何嘗不知固守待援是穩妥之策?但昨日新敗,今日若再龜縮不出,任憑敵軍肆虐,對士氣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而且,張繡的騎兵遲遲未至……
就在這進退維穀之際,突然,戰場西北方向,隱隱傳來悶雷般的聲響,地麵開始輕微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