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穿越大宋,嶽飛笑麻了 35章,嘖,這手藝……真差勁!
-
朝議散去已至深夜,黃龍府寒風刺骨。
王汭走出壓抑的金殿,被冷風激得打顫,也長舒一口氣。
他顧不上回府更換被汗液打濕的官袍,急匆匆趕回館驛住所,鋪開紙筆。
手指微顫的要儘快落實計劃細節,通過飛鴿傳書聯絡臨安潛伏的細作。
並且將此計劃命名為,鬼羅刹行動!
需詳儘傳達製作巫蠱人偶、選擇埋藏點、收買關鍵人物、引導輿論等步驟。
時間緊迫,他要在兀朮大軍南下前,看到臨安因他的計策掀起波瀾!
……
多日後,臨安皇宮內,一聲尖利驚叫劃破禁苑寧靜。
一名負責打掃禦花園假山的內侍,清理石縫時,手指觸到堅硬異物。
他好奇掏出,見是個七寸長、刀工粗劣的木偶人。
木偶本就詭異,更令人心驚的是其上刻畫僭越王爵袍服,背後刻著嶽飛二字!
在木偶的心口還釘著細長鐵針,鐵針之下赫然有皇帝趙構的畫像!
小內侍嚇得魂飛魄散,連滾帶爬上交。
很快,訊息如熱油遇水,瞬間在後宮炸開。
緊接著木偶被送到掌管宮闈的吳皇後與得寵的潘賢妃麵前。
看著猙獰木偶,感受著惡意,吳皇後臉色發白卻強作鎮定。
她知陛下信重嶽飛,但巫蠱乃宮廷大忌,關乎天子命數與國之氣運。
一旁的潘賢妃花容失色,本就對嶽飛一介武夫受隆恩不滿,此刻帶著驚懼道:
“皇後孃娘!此乃大逆不道!竟敢在宮中行魘鎮之術,詛咒陛下!這嶽飛……”
此時,得到訊息的其餘妃嬪與貴人也紛紛來到了皇後寢宮,一時間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皇後孃娘,此事必須立刻稟報陛下!”
“是啊娘娘,此事絕不能姑息!”
“那嶽飛手握重兵,如今又……”
一片惶惶請願中,吳皇後深吸一口氣,知事難壓下。
她整理鳳冠霞帔,維持國母威儀,沉聲道:
“眾位妹妹隨本宮一同麵聖,將此物呈予陛下,請陛下聖裁!”
於是,一行珠環翠繞卻麵帶驚疑的妃嬪,在內侍引領下,前往劉禪日常起居的福寧殿而去。
彼時,劉禪剛用過早膳,正翻看著一本地方誌,想找類似成都的安逸之地。
聽聞皇後率眾妃為緊急要事求見,便宣了她們進來。
“陛下!”
吳皇後率先行禮,語氣凝重,雙手捧著木偶,由內侍藍珪接過呈到劉禪麵前。
“此物乃今晨在禦花園假山中發現,請陛下過目。”
劉禪放下書,好奇看去。
木偶做工粗糙,刻痕歪扭,王袍畫得像孩童塗鴉,背後嶽飛二字雖清晰,卻筆劃僵硬、毫無風骨。
潘賢妃按捺不住,哭著說:
“陛下!此乃巫蠱邪物!背後刻嶽元帥名諱,身著王服,心口釘針,其心可誅!
“這是在詛咒陛下,行為僭越啊!陛下萬金之軀,豈容此等惡毒之術侵害!”
其他妃嬪紛紛附和,殿內滿是對嶽飛狼子野心的聲討,與對陛下安危的擔憂。
劉禪聽著她們七嘴八舌,臉上卻無眾人預想的震怒、驚懼或陰沉。
他反而從藍珪捧著的托盤裡拿起木偶,掂量一番,湊近細看,還用手指摸了摸刻痕。
就在眾妃以為陛下終於要爆發的時候,劉禪突然撇嘴,露出嫌棄表情,不屑道:
“嘖,這手藝……真差勁。刻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比成都府裡演皮影戲的老匠人差遠了!這硃砂也劣質,顏色都不正。”
“啊?”
潘賢妃愣住,以為聽錯了。
吳皇後也懵了,下意識問:
“陛下……您的意思是?”
劉禪將木偶丟回托盤,拍掉手上木屑,不在意道:
“朕是說,做這東西的人手藝太差。嶽卿要是真想當王爺,直接跟朕說便是,
“立了功,朕自然會封賞,用得著搞這種上不得檯麵的玩意兒?費這勁?”
他這番話邏輯清奇,關注點完全跑偏,讓滿殿妃嬪和內侍都目瞪口呆。
潘賢妃急道:
“陛下!此乃巫蠱!是詛咒啊!曆朝曆代,巫蠱都是株連大罪!漢武帝時……”
“哦,巫蠱啊,”
劉禪打斷她,臉上甚至露出“原來是這個”的恍然表情。
隨即擺手,語氣帶著經曆過大事的平淡。
“朕知道。朕讀史書也偶有聽聞,為君者,當明察秋毫,豈能因區區厭勝之術便疑神疑鬼,自亂陣腳?
“當年蜀漢大臣董允董休昭,就勸諫過朕……哦不!是季漢劉禪,莫要聽信讒言巫祝,
“這玩意兒,信則有,不信則無。嶽愛卿在前線為朕拚命,朕在後方安穩享福,若還信這個去猜忌他,那朕成什麼了?”
他這番結合自身經曆和樸素道理的話,堵回了所有勸諫和恐慌。
而嬪妃們預想的下令徹查、甚至可能波及朝堂的血雨腥風,完全冇發生。
這完全超出她們的理解範疇。
是陛下心智異於常人,還是胸懷寬廣到無視巫蠱?
劉禪看著下麵呆若木雞的妃嬪,覺得無聊,便對藍珪吩咐:
“去,傳朕的旨意,讓皇城司查一查。”
吳皇後等人剛覺得陛下終於要正經處理此事,卻聽劉禪補充:
“搞清楚,是誰手藝這麼差,竟敢拿這種粗製濫造的東西來汙朕的眼!
“還有,這木料看著還行,用來做這個,真是浪費!
“查查宮裡的物料出入,有冇有人偷拿好木料乾這種破事!”
藍珪:“……”
聞言,他嘴角抽搐,但也隻能努力維持恭敬道:
“奴婢遵旨!”
皇後與眾妃則麵麵相覷,最後隻能無奈告退。
次日,大慶殿朝會。
巫蠱木偶之事終究瞞不過朝堂。
儘管劉禪下令皇城司查的方向奇特,但訊息還是不脛而走。
朝會剛開始,鬚髮皆白、掌管禮儀祭祀的太常寺少卿趙汝愚,顫巍巍出列,神情激動,聲音悲憤:
“陛下!老臣聽聞宮中出現巫蠱邪物,刻大將名諱,著僭越之服,行詛咒之事!
“此乃驚天大案,動搖國本,褻瀆天子!老臣泣血上奏!
“請陛下立即嚴查,窮究首惡,以正朝綱,以安天下之心啊!”
他一帶頭,幾名禦史和言官立刻出列附和,言辭激烈,將此事上升到國家安危、君臣大義的高度。
雖無人直接指責嶽飛,但言語間已將矛頭指向某些功高震主、心懷叵測的武將。
要求陛下不可姑息,藉此整頓軍紀,收回權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