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辣媽:重生帶娃奔小康 第63章 腐乳傳香引訂單
半月時光倏忽而過,紅旗生產大隊的秋意愈發濃烈。院角的老榆樹葉子被染成金紅,風一吹便簌簌落下,鋪在青磚地上像一層柔軟的絨毯。林晚秋家屋簷下,那幾壇豆腐乳早已褪去初醃時的辛烈,轉而散發出一種醇厚綿長的香氣,混著秋日的乾爽空氣,在整個巷子裡悄悄彌漫。
這天清晨,林晚秋特意起了個大早。她穿著一身漿洗得泛白的藍布衫,頭發梳得一絲不苟,指尖輕輕拂過陶壇外壁——今日是約定好給供銷社送樣品的日子,她心裡既期待又有些忐忑。沈廷舟昨夜就從破廟趕來,此刻正幫著沈念安係小褂子的釦子,父子倆的身影在晨光裡格外溫馨。
“娘,今天我能跟你們一起去鎮上嗎?我想看看供銷社長啥樣。”沈念安仰著小臉,黑亮的眼睛裡滿是期待。這半個月來,他看著爹孃為豆腐乳忙碌,早已把這壇壇罐罐當成了家裡的“寶貝”,總想親眼看看它們被認可的樣子。
林晚秋蹲下身,幫兒子理了理衣領,指尖觸到他溫熱的臉頰,心裡軟得一塌糊塗:“當然能,不過到了鎮上要聽話,不能亂跑,知道嗎?”沈念安用力點頭,小腦袋像撥浪鼓似的,惹得沈廷舟忍不住笑出聲,伸手揉了揉兒子的頭頂,掌心的厚繭蹭得沈念安咯咯直樂。
出發前,林晚秋小心翼翼地開啟一壇豆腐乳。陶壇剛掀開一角,一股濃鬱的香氣便瞬間湧了出來——那香氣裡既有黃豆發酵後的醇厚,又有八角、桂皮的辛香,還帶著一絲淡淡的酒香,聞著就讓人忍不住咽口水。壇子裡的豆腐乳早已褪去潔白,變成了溫潤的醬紅色,表麵裹著一層細密的調料,輕輕一碰,便滲出透亮的油花。
“這顏色、這香味,肯定能成!”沈廷舟湊過來看了一眼,眼底滿是讚歎。他伸手想嘗一口,卻被林晚秋輕輕拍開:“先彆急,等送到供銷社,讓老周他們先嘗。咱們得先裝兩小壇樣品,再把剩下的封好,彆讓香味散了。”
林晚秋從空間裡取出兩個小巧的青瓷壇——這是她特意留著的,瓷壇外壁印著纏枝蓮紋,雖不算精緻,卻比粗陶壇更顯乾淨雅緻。她用乾淨的竹筷,小心翼翼地將豆腐乳夾進青瓷壇裡,每一塊都碼得整整齊齊,最後再舀兩勺壇底的鹵汁,密封好壇口,貼上一張小小的紅紙,上麵用毛筆寫著“林記腐乳”四個字。
一切準備就緒,三人推著村裡借來的獨輪車,往鎮上趕去。清晨的田野裡,露水還沾在麥芒上,泛著晶瑩的光。沈念安坐在獨輪車的一側,手裡攥著一個布老虎,時不時指著路邊的野兔、飛鳥,興奮地跟爹孃分享。沈廷舟推著車,林晚秋在一旁扶著,兩人偶爾交換一個眼神,無需多言,便懂了彼此心中的暖意。
一個時辰後,鎮口的牌坊漸漸出現在眼前。鎮上早已熱鬨起來,挑著擔子的小販、背著布包的村民、穿著乾部服的工作人員,來來往往,腳步聲、吆喝聲、自行車的鈴鐺聲交織在一起,充滿了煙火氣。供銷社就在鎮中心,是一座青磚瓦房,門口掛著“紅旗公社供銷社”的木牌,顯得格外正式。
剛走到供銷社門口,一個穿著灰色中山裝、戴著老花鏡的老人便迎了上來,正是沈廷舟提到的老周。老周看到沈廷舟,臉上立刻露出笑容:“廷舟,你可算來了!我這幾天天天盼著,就想嘗嘗你們說的豆腐乳。”
“周叔,這是我愛人林晚秋,還有我兒子沈念安。”沈廷舟笑著介紹,伸手拍了拍林晚秋的肩膀,給她遞了個鼓勵的眼神。
林晚秋連忙走上前,將手裡的青瓷壇遞過去,聲音溫和卻堅定:“周叔,這是我們做的豆腐乳,您先嘗嘗,要是不合口味,您儘管說。”
老周接過青瓷壇,入手沉甸甸的,壇口還隱約能聞到香氣,他眼睛一亮,連忙招呼兩人進供銷社裡屋。裡屋擺著一張木桌,幾個穿著工作服的工作人員正圍著桌子算賬,看到老周手裡的青瓷壇,都好奇地湊了過來。
“老周,這就是你說的豆腐乳?聞著可真香啊!”一個紮著麻花辮的年輕姑娘忍不住說道,她是供銷社的售貨員,名叫小方,平時負責賣糧油米麵,最懂村民們喜歡什麼樣的下飯小菜。
老周笑著開啟壇口,瞬間,濃鬱的香氣在屋裡彌漫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青瓷壇裡——醬紅色的豆腐乳泛著油光,裹著細密的調料,鹵汁清亮,看著就讓人食慾大開。老周拿起一雙乾淨的筷子,夾起一塊豆腐乳,輕輕咬了一口。
第一口下去,先是調料的辛香在嘴裡散開,接著是豆腐乳的醇厚,帶著一絲綿軟,最後是淡淡的酒香在舌尖縈繞,鹹淡適中,一點都不齁,嚥下去後,嘴裡還留著回甘。老周眼睛瞬間亮了,忍不住又咬了一口,連連點頭:“好!好!這豆腐乳做得地道!比我以前在部隊吃的罐頭腐乳還香,配粥、配饅頭,肯定都好吃!”
小方和其他工作人員也紛紛嘗了嘗,頓時讚不絕口。小方一邊嚼著,一邊說:“這腐乳的味道真特彆,既有家常的香味,又比家裡做的更有滋味,肯定能賣得好!上次有個大娘還跟我唸叨,說想買點下飯的小菜,就是沒合適的。”
林晚秋聽到這話,懸著的心終於落了地,臉上露出釋然的笑容。沈廷舟看著她眼底的光芒,心裡也滿是驕傲——他知道,林晚秋為了這豆腐乳,付出了多少心血,如今終於得到了認可。
老周放下筷子,正色道:“晚秋,你這豆腐乳,我們供銷社要了!你說說,多少錢一壇?一次能給我們供多少貨?”
林晚秋早就在心裡盤算好了價格,她輕聲說:“周叔,這粗陶壇的豆腐乳,一壇有兩斤,我算您八毛錢一壇。要是您要得多,我還能再便宜點。現在我們家裡還有十壇,要是您需要,下次我再多做些。”
八毛錢一壇,在當時並不算貴——一斤豬肉要一塊二,一壇豆腐乳能吃半個月,對於村民們來說,價效比很高。老週一聽,立刻拍板:“行!就按你說的價!先給我們留十壇,今天先拿兩壇放在櫃台試賣,要是賣得好,我再跟你訂!”
說著,老周從抽屜裡拿出錢票,數了一塊六毛錢遞給林晚秋,又給了她兩張布票:“晚秋,這是兩壇的錢,布票是我私人給你的,你一個女人家帶著孩子不容易,做豆腐乳也辛苦,彆嫌棄。”
林晚秋連忙推辭:“周叔,錢我收著,布票您還是拿回去吧,您能認可我們的豆腐乳,我們就已經很感激了。”
“哎,你就拿著吧!”老周把布票塞進林晚秋手裡,語氣誠懇,“我跟廷舟他爹是老戰友,論輩分,你該叫我一聲周叔。這點東西不算啥,以後咱們合作的日子還長著呢!”
沈廷舟也在一旁勸道:“晚秋,周叔一片心意,你就收下吧。”林晚秋這才收下布票,心裡滿是感動——在這個缺衣少食的年代,布票比錢還珍貴,老周的這份情誼,她記在了心裡。
正說著,一個穿著補丁衣服的大娘走進供銷社,看到櫃台上的青瓷壇,好奇地問:“小方,這是啥呀?聞著這麼香。”
小方連忙拿起青瓷壇,笑著介紹:“王大娘,這是剛到的豆腐乳,可好吃了,您要不要嘗嘗?”說著,她用乾淨的勺子舀了一點鹵汁,遞給王大娘。
王大娘嘗了嘗,眼睛一亮:“哎呀,這鹵汁都這麼香!給我來一壇!我家那老頭子,天天抱怨粥沒味道,有了這豆腐乳,肯定能多喝兩碗!”
小方連忙從裡屋抱來一壇粗陶壇的豆腐乳,遞給王大娘:“大娘,這壇八毛錢,您要的話,我給您包好。”
王大娘爽快地付了錢,抱著豆腐乳,嘴裡還唸叨著:“這麼好吃的豆腐乳,下次我再給鄰居們帶幾壇。”
看著王大娘離開的背影,供銷社裡的人都笑了。老周拍了拍林晚秋的肩膀:“晚秋,你看,這剛擺出去就賣了一壇!以後你就放心做,我們供銷社給你兜底!”
林晚秋點點頭,心裡充滿了乾勁。她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隻要豆腐乳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她的副業就能慢慢做起來,她和念安、廷舟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
從供銷社出來,已經快到中午了。沈廷舟提議去鎮上的麵館吃碗麵,算是慶祝。麵館裡人不多,三人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點了三碗陽春麵,還特意給沈念安加了一個雞蛋。看著兒子小口小口地吃著雞蛋,臉上滿是滿足,林晚秋和沈廷舟相視一笑,心裡滿是幸福。
吃麵的時候,沈廷舟突然說:“晚秋,剛才周叔跟我說,要是咱們的豆腐乳能穩定供貨,他還能幫咱們推薦給其他公社的供銷社。到時候,咱們說不定能在鎮上租個小作坊,專門做腐乳、豆瓣醬這些小菜。”
林晚秋眼睛一亮:“真的?要是能租個作坊,就能批量生產了,也不用總在家裡忙活,還能雇村裡的嬸子們來幫忙,讓她們也多賺點錢。”
“是啊,”沈廷舟點點頭,“不過現在最重要的是先把手裡的訂單做好,等賺了錢,咱們再琢磨租作坊、雇人的事。對了,我聽村裡的人說,你想攢錢蓋房子?”
林晚秋愣了一下,隨即笑了:“你怎麼知道?我確實想蓋個新房子,現在這房子又小又舊,下雨天還漏雨,等念安再大點,也需要自己的房間。而且,有個新房子,咱們一家人也能住得更安穩。”
“好,那咱們就一起攢錢蓋房子。”沈廷舟握住林晚秋的手,掌心的溫度讓她心裡暖暖的,“以後我多去鎮上跑跑,看看能不能找點其他的活計,多賺點錢。你安心做豆腐乳,家裡的事有我呢。”
林晚秋點點頭,眼眶有些發紅。重生以來,她第一次覺得,未來不再是迷茫的,而是充滿了希望。有沈廷舟在身邊,有兒子的陪伴,有村民們的支援,還有這漸漸有了起色的副業,她相信,蓋房子的夢想,很快就能實現。
吃完麵,三人推著獨輪車往回走。沈念安坐在車上,手裡攥著剩下的半塊雞蛋,時不時分給爹孃一口。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三人身上,留下斑駁的光影。林晚秋看著身邊的丈夫和兒子,心裡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把豆腐乳做好,賺更多的錢,蓋一座寬敞明亮的新房子,讓一家人過上安穩幸福的生活。
回到村裡,訊息很快就傳開了——林晚秋的豆腐乳不僅進了供銷社,還賣出去了一壇!村民們都圍到林晚秋家,有的好奇地問豆腐乳的味道,有的則想問問能不能跟著一起做,賺點零花錢。
李嬸拉著林晚秋的手,笑得合不攏嘴:“晚秋,你可真有本事!以後咱們村的嬸子們,說不定都能跟著你沾光呢!”
“是啊,晚秋,你要是需要幫忙,儘管跟我們說,我們有的是力氣!”王大爺也笑著說道,他還記得上次生病,是林晚秋給的草藥方子救了他。
林晚秋看著熱情的村民們,心裡滿是感動。她笑著說:“各位叔伯嬸子,謝謝大家的支援。以後我要是擴大生產,肯定會請大家來幫忙,到時候咱們一起賺錢,一起過好日子!”
村民們聽了,都高興地鼓起掌來。沈廷舟站在一旁,看著被村民們圍繞的林晚秋,眼底滿是溫柔和驕傲。他知道,林晚秋不僅用豆腐乳開啟了副業的大門,更用她的善良和能力,贏得了村民們的信任和支援。
接下來的日子裡,林晚秋更加忙碌了。她每天都要泡黃豆、磨豆腐、做腐乳,沈廷舟則負責去鎮上送貨、聯係訂單。供銷社的豆腐乳賣得格外好,不到三天,兩壇豆腐乳就賣光了,老周連忙讓人捎信,讓林晚秋再送五壇過去,還說要跟她簽訂長期供貨合同。
看著手裡的錢票越來越多,林晚秋心裡的底氣也越來越足。她開始盤算著蓋房子的事——先請村裡的瓦匠師傅看看地基,再準備磚瓦、木料,等明年春天,就動工蓋房子。沈念安也常常唸叨著新房子,說要給爹孃留最大的房間,自己的房間要擺一張小書桌,用來寫字、算賬。
這天晚上,林晚秋哄睡沈念安後,坐在煤油燈前,把賺來的錢票一張張整理好,放進一個鐵盒子裡。沈廷舟坐在她身邊,看著鐵盒子裡越來越厚的錢票,笑著說:“照這個速度,再過半年,咱們就能湊夠蓋房子的錢了。”
林晚秋點點頭,靠在沈廷舟的肩膀上,心裡滿是安穩。她知道,這隻是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趙建軍的威脅還沒解除,沈廷舟任務泄密的真相還沒查清,但隻要一家人在一起,同心協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煤油燈的光芒映在兩人臉上,溫暖而柔和。窗外的月光灑進來,照亮了屋裡的一切。林晚秋看著鐵盒子裡的錢票,彷彿看到了一座寬敞明亮的新房子,看到了一家人在新房子裡歡聲笑語的模樣。她知道,隻要努力,夢想終會實現,她和沈廷舟、沈念安,一定能在這個年代,活出屬於自己的錦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