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辣媽:重生帶娃奔小康 第117章 晚秋學習維修,幫作坊節省成本
晨霧還未散儘,紅旗生產大隊的田埂上凝著細碎的露珠,沾在褲腳便暈開一片濕痕。“晚秋食品坊”的木門卻已被推開,林晚秋踩著晨光走進作坊,肩頭還搭著一塊洗得發白的粗布巾——自解鎖初級機械維修技能後,這作坊裡的機器便成了她的“新夥計”,每日清晨先檢查一遍機器狀態,已成了她雷打不動的習慣。
作坊裡還彌漫著昨夜殘留的烘焙香氣,混合著木料與金屬的冷硬氣息,形成一種獨特的煙火味道。林晚秋徑直走向牆角的和麵機,這台機器是上月從縣城舊貨市場淘來的,機身鏽跡斑斑,攪拌槳上還沾著昨日未清理乾淨的麵粉,像覆了層薄雪。她放下布巾,指尖輕輕拂過機身,觸到一處微微凸起的螺絲,眉頭微蹙——昨夜核對賬本時,她就想起這台機器運轉時總發出“咯吱咯吱”的異響,當時隻當是老舊磨損,如今有了維修技能,才覺出這異響裡藏著隱患。
她從空間裡取出維修工具包,金屬工具碰撞發出清脆的“叮當”聲,在寂靜的作坊裡格外清晰。扳手、螺絲刀、萬用表整齊排列在木桌上,陽光透過窗欞灑在工具上,折射出冷冽的光澤。林晚秋拿起螺絲刀,對準那枚鬆動的螺絲,手腕微微用力,“哢嗒”一聲,螺絲便被擰了下來。她湊近看了看,發現螺絲底部已有些變形,難怪會鬆動,再看向攪拌槳與機身連線的軸承,上麵竟積了厚厚的油汙,還夾雜著細小的麵粉顆粒——這便是異響的根源。
“這機器要是再這麼耗著,用不了多久就得徹底報廢。”林晚秋輕聲自語,心裡暗自慶幸解鎖了維修技能。她從空間裡取出專用的清潔劑和潤滑油,先用棉布蘸著清潔劑仔細擦拭軸承,油汙與麵粉混合的黑漬一點點被擦去,露出軸承原本的金屬色澤。接著,她又在軸承上滴了幾滴潤滑油,指尖轉動軸承,原本滯澀的轉動瞬間變得順滑,連細微的摩擦聲都消失了。
就在她專注修理和麵機時,身後傳來腳步聲,回頭一看,是沈廷舟提著一個布包走進來,布包裡裝著剛從公社食堂買的油條和豆漿。“早飯買回來了,先歇會兒再修。”他將布包放在桌上,目光落在和麵機上,見機器外殼被拆開,零件整齊擺放在一旁,忍不住讚歎,“這才幾天,你修機器的手藝就這麼熟練了。”
林晚秋直起身,揉了揉有些發酸的肩膀,接過沈廷舟遞來的豆漿,溫熱的觸感從指尖傳到心底。“都是空間裡的技能教得好,”她喝了一口豆漿,甜香在嘴裡散開,“以前看這些機器就頭疼,現在一看,哪裡有問題都清清楚楚。你看這軸承,要是再不管,下次運轉時說不定就會卡死,到時候不僅要花大價錢修,還得耽誤生產。”
沈廷舟走到和麵機旁,看著被清理乾淨的軸承,眼神裡滿是欣慰:“上次請縣城師傅修壓麵機花了二十塊,還耽誤了一天工期,損失了供銷社的訂單。現在你會修機器,不僅能省不少錢,還能避免誤工,這可是幫作坊解決了大問題。”他想起之前林晚秋為機器故障發愁的模樣,夜裡翻來覆去睡不著,如今她眉眼間滿是自信,再也沒有了往日的焦慮,心裡便覺得格外踏實。
吃完早飯,林晚秋又接著修理粉碎機。這台粉碎機主要用來磨製芝麻、花生等餡料,最近總出現磨粉不均勻的情況,磨出來的芝麻粉裡還夾雜著細小的顆粒,影響糕點口感。她拆開粉碎機的外殼,仔細檢查內部的研磨盤,發現研磨盤上的齒紋已有些磨損,間隙也變大了——這便是磨粉不均勻的原因。
她從空間裡取出新的研磨盤,這研磨盤是空間工具架上配套的,尺寸與粉碎機完美契合。更換研磨盤時需要調整間隙,林晚秋按照技能裡教的方法,用尺子仔細測量,將間隙調整到最合適的距離,確保磨出來的粉末細膩均勻。沈廷舟在一旁幫忙扶著機器,看著她熟練地操作,眼神裡滿是驕傲——他的妻子,不僅能做出讓人讚不絕口的美食,還能修理複雜的機器,這樣的女子,在整個公社都找不出第二個。
更換完研磨盤,林晚秋接通電源,按下啟動按鈕。粉碎機發出平穩的“嗡嗡”聲,比以前更加輕快,沒有了之前的雜音。她倒入一把芝麻,按下研磨按鈕,片刻後,細膩的芝麻粉從出料口緩緩流出,捧在手裡輕輕一撚,沒有絲毫顆粒感,香氣撲鼻。“太好了,這樣磨出來的芝麻粉,做芝麻糕時口感會更好。”林晚秋興奮地說,眼睛裡閃爍著喜悅的光芒。
這時,鄉親們陸續來到作坊,看到林晚秋正在修理粉碎機,都圍了過來。負責磨餡料的王大娘湊上前,看著細膩的芝麻粉,驚訝地說:“晚秋同誌,你這一修,粉碎機磨出來的粉比以前細多了!之前磨的芝麻粉總有顆粒,做出來的芝麻糕口感差了不少,現在可好了。”
“不僅口感好,還能省不少原料呢。”林晚秋笑著解釋,“以前研磨盤間隙大,很多芝麻沒磨碎就被排出去了,浪費不少。現在間隙調好了,芝麻能充分研磨,至少能節省一成的原料。”
鄉親們聽了,都紛紛稱讚起來:“晚秋同誌真是太能乾了!這不僅省了維修錢,還省了原料錢,咱們作坊的成本一下子就降下來了。”“跟著晚秋同誌乾,咱們的日子肯定能越來越紅火!”林晚秋聽著鄉親們的稱讚,心裡暖暖的——她知道,作坊的發展離不開大家的支援,自己能為作坊節省成本,讓大家多賺點錢,就是最開心的事。
接下來的幾天,林晚秋每天都會抽出時間檢查作坊裡的機器,發現問題及時修理。她還把自己學到的維修知識和機器保養方法教給鄉親們,比如每天使用完機器後要清理內部殘留的原料,每週給軸承上一次潤滑油,定期檢查螺絲是否鬆動等。鄉親們都認真記在心裡,按照她教的方法保養機器,機器出現故障的次數越來越少,運轉效率也越來越高。
一週後,林晚秋算了一筆賬,光是維修費用就省了五十多塊——之前預計要請師傅修和麵機和粉碎機,至少需要五十塊,現在自己動手修理,分文未花。原料方麵,由於粉碎機研磨充分,芝麻、花生等原料節省了一成,按每週使用二十斤芝麻計算,就能節省兩斤,一年下來就是一百多斤,折算成錢又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此外,機器故障減少,沒有再出現誤工情況,訂單都能按時完成,還多接了幾個新訂單,收入也比以前增加了不少。
這天下午,供銷社的王主任來到作坊考察,看到作坊裡的機器運轉正常,鄉親們各司其職,忙而不亂,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晚秋同誌,上次跟你說的長期合作協議,我已經帶來了,你看看要是沒問題,咱們現在就簽字。”王主任說著,從公文包裡拿出一份協議,“以後你們每月供應五百斤糕點,供銷社給你們提高五分的收購價,怎麼樣?”
林晚秋接過協議,仔細看了一遍,條款清晰合理,收購價也比之前高了不少,心裡十分高興。“謝謝王主任,我們沒問題。”她簽下自己的名字,雙手遞回協議,“您放心,我們一定會保證糕點的質量,按時交貨。”
王主任接過協議,笑著說:“我當然放心,你們作坊的糕點不僅味道好,衛生也過關,上次送到縣城,半天就賣空了。現在你們機器運轉穩定,生產效率也提高了,肯定能按時完成訂單。”他看向一旁的壓麵機,見機器運轉平穩,壓出的麵條粗細均勻,忍不住問道:“上次這壓麵機還出故障,現在怎麼運轉得這麼好?”
“是晚秋同誌自己修的,”沈廷舟在一旁解釋,“她還會修和麵機、粉碎機,現在作坊裡的機器有問題,她都能自己解決,不僅省了維修錢,還提高了生產效率。”
王主任聽了,驚訝地看著林晚秋:“晚秋同誌真是多纔多藝!不僅會做美食,還會修機器,難怪你們作坊發展得這麼快。以後要是公社其他單位的機器有問題,說不定還得請你幫忙呢。”
林晚秋笑著說:“王主任太客氣了,要是有能幫上忙的地方,我肯定不會推辭。”她知道,王主任的認可不僅是對自己的肯定,也是對作坊的肯定,以後作坊在公社的發展會更加順利。
傍晚時分,作坊裡的鄉親們都散去了,林晚秋和沈廷舟坐在燈下核對賬本。賬本上的數字越來越可觀,成本不斷降低,收入卻在穩步增加,看著這些數字,兩人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念安趴在桌角,用小算盤計算著當天的原料消耗,小手指在算珠上靈活地撥動,嘴裡還小聲唸叨著:“一斤芝麻磨粉能省二兩,十斤就能省二斤,二十斤就能省四斤……”
林晚秋看著兒子認真的模樣,心裡滿是欣慰。她伸手摸了摸念安的頭,輕聲說:“念安真厲害,都會幫爹孃算賬了。”念安抬起頭,小臉上滿是驕傲:“娘,我以後要學會更多算術,幫你和爹管理作坊,讓咱們的作坊越來越大。”
沈廷舟握住林晚秋的手,眼神堅定:“有你在,有念安在,咱們的作坊肯定會越來越好。現在機器問題解決了,成本也降下來了,接下來是不是可以考慮推出新品了?之前你說想做果脯,現在條件也成熟了。”
林晚秋眼前一亮,她之前確實想過做果脯——現在正是水果豐收的季節,公社果園裡的蘋果、梨、山楂都熟了,價格便宜,用來做果脯不僅成本低,還能豐富糕點的種類。“你說得對,”她興奮地說,“明天我就去公社果園看看,采購些水果回來,咱們試試做果脯。要是做得好,不僅能當糕點餡料,還能單獨售賣,肯定能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