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六零辣媽:重生帶娃奔小康 > 第118章 作坊推出新品:果脯,銷量火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六零辣媽:重生帶娃奔小康 第118章 作坊推出新品:果脯,銷量火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秋陽把公社果園的枝椏染得金亮,熟透的蘋果像裹了層蜜蠟的紅球,沉甸甸地墜在枝頭,風一吹便晃出陣陣甜香;山楂樹則滿枝滿椏燃著“小火球”,紅得透亮,連葉片都浸著酸意;梨樹上的酥梨裹著淡綠的果皮,湊近便能聞見清潤的果香。林晚秋踩著果園裡鬆軟的泥土,身後跟著沈廷舟,手裡提著兩個竹筐——今天是來采購做果脯的水果,果園負責人老周早就候在門口,見他們來,忙笑著迎上來:“晚秋同誌,可把你們盼來了!今年果子收成好,價格比去年還低兩分,你要多少儘管摘!”

林晚秋走到蘋果樹下,指尖輕輕碰了碰果皮,溫熱的觸感帶著果肉的飽滿彈性。“周師傅,蘋果要五十斤,山楂三十斤,酥梨二十斤,”她轉頭看向沈廷舟,見他正幫老周搬竹筐,眼神裡滿是默契,“這些果子都要熟透的,帶點小斑點沒關係,做果脯更甜。”老週一聽樂了:“還是你懂行!熟透的果子糖分足,做出來的果脯不用多放糖,正好現在糖票緊張。”林晚秋心裡暗喜——她空間裡存著不少白砂糖,不用愁糖的問題,但這話不能明說,老周的話正好幫她圓了過去。

兩人忙活了一上午,才把果子裝滿竹筐。沈廷舟挑著擔子,竹筐晃悠悠的,卻走得穩當,林晚秋跟在旁邊,手裡提著一小籃剛摘的山楂,時不時往嘴裡放一顆,酸得眯起眼睛,卻笑得開心。“以前在現代,做果脯都用進口糖漬,現在用咱們自己種的果子,反而更有味道。”她小聲對沈廷舟說,沈廷舟轉頭看她,陽光落在她臉上,連細絨的汗毛都染上金光,忍不住伸手幫她拂去嘴角的山楂籽:“你做什麼都好吃,念安肯定喜歡。”

回到作坊時,鄉親們已經等在門口。王大娘搓著手,看著竹筐裡的果子,好奇地問:“晚秋同誌,這果子要怎麼弄?是做罐頭嗎?”李嬸也湊過來:“去年縣城供銷社賣過罐頭,可貴了,咱們這果子要是能做罐頭,肯定好賣。”林晚秋笑著搖頭:“不是罐頭,是果脯,比罐頭耐放,還能當零食吃,也能夾在糕點裡做餡料。”說著,她把果子倒進大木盆,拿起一個蘋果,用空間裡取出來的不鏽鋼小刀去皮,刀刃鋒利,蘋果皮像一條完整的紅絲帶,簌簌落在盆裡。

鄉親們看得直稀奇,圍著木盆看她處理果子:蘋果切成四瓣,挖去果核,切成厚薄均勻的片;山楂用筷子去核,保留完整的果肉;酥梨去皮後切成滾刀塊,泡在清水裡防止氧化。林晚秋一邊切,一邊教大家:“蘋果片要泡在鹽水裡,不然會變黑;山楂去核的時候要輕,彆把果肉弄碎了。”王大娘學得最快,拿起一個山楂,顫巍巍地用筷子捅去核,笑著說:“這活兒不難,以後我來幫你弄!”

處理好果子,林晚秋把大鐵鍋架在灶上,倒入適量的白砂糖和清水,開火熬糖。火苗舔著鍋底,糖漸漸融化,變成琥珀色的糖漿,甜香慢慢散開,飄出作坊,引得路過的孩子扒著門框往裡看。“晚秋嬸子,裡麵做什麼呢?好香啊!”隔壁的小石頭踮著腳,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鐵鍋,林晚秋笑著招手:“等會兒做好了,給你嘗一塊。”小石頭高興得蹦起來,一溜煙跑回家報信去了。

熬到糖漿能拉出細絲,林晚秋把蘋果片倒進鍋裡,小火慢炒。糖漿裹在蘋果片上,原本雪白的果肉漸漸染上琥珀色,油亮油亮的。沈廷舟坐在灶邊添柴,看著她專注的模樣,心裡滿是踏實——以前她一個人帶著念安,連頓飽飯都吃不上,現在她站在作坊裡,指揮若定,眼裡有光,這纔是她該有的樣子。“火候夠不夠?”他輕聲問,林晚秋回頭笑:“正好,再炒兩分鐘就能撈出來了。”

撈出來的蘋果脯放在竹篩上晾涼,陽光透過竹篩的縫隙灑在果脯上,糖霜慢慢析出,像撒了層碎鑽,咬一口,甜而不膩,帶著蘋果的清香,嚼起來還有點韌勁。念安放學回來,一進門就聞到香味,跑到竹篩邊,拿起一塊蘋果脯塞進嘴裡,眼睛瞬間亮了:“娘,太好吃了!比供銷社賣的硬糖還甜!”林晚秋摸了摸他的頭,遞給他一塊山楂脯:“嘗嘗這個,酸中帶甜,助消化。”念安咬了一口,酸得皺起眉頭,卻又忍不住再咬一口,惹得大家都笑了。

接下來幾天,作坊裡天天飄著果脯的甜香。鄉親們分工合作,有的處理果子,有的熬糖漿,有的晾曬果脯,忙得熱火朝天,卻個個臉上帶著笑。王大娘一邊晾梨脯,一邊說:“以前哪敢想,咱們也能做出這麼金貴的東西!這要是拿到縣城去賣,肯定搶著要。”林晚秋聽了,心裡有了主意——先送些果脯去供銷社試賣,看看市場反應。

第二天一早,林晚秋挑著一擔果脯,和沈廷舟一起去了縣城供銷社。王主任看到果脯,先是驚訝,拿起一塊蘋果脯聞了聞,又嘗了嘗,眼睛立刻亮了:“晚秋同誌,這果脯做得好啊!甜而不膩,還有果子的原味,比上次縣城食品廠做的還好吃!”他立刻讓人把果脯擺在最顯眼的貨架上,標上價格:蘋果脯八分錢一兩,山楂脯七分錢一兩,梨脯九分錢一兩。

剛開始,還有顧客猶豫,不知道這新奇的果脯好不好吃。一位穿著藍布褂子的張大姐拿起一塊山楂脯,小聲問:“這東西酸不酸?我家孩子不愛吃酸的。”林晚秋笑著說:“大姐,你嘗嘗,這山楂脯是用糖熬過的,酸中帶甜,孩子肯定喜歡。”張大姐嘗了一口,果然覺得好吃,立刻買了二兩:“給孩子當零食,比吃糖健康。”

訊息很快傳開,供銷社裡的顧客都圍過來買果脯。一位在工廠上班的李師傅一下子買了半斤蘋果脯:“我們車間的工友都愛吃零食,這個果脯耐放,帶過去給大家分分。”不到一上午,一擔果脯就賣空了,還有不少顧客沒買到,圍著王主任問什麼時候再進貨。王主任笑著對林晚秋說:“晚秋同誌,你趕緊回去多做些果脯,我現在就跟你訂兩百斤,下週必須送到!”

林晚秋和沈廷舟推著空擔子回作坊,一路上,兩人臉上都帶著笑。沈廷舟握著她的手,語氣裡滿是驕傲:“我就知道你做的果脯肯定受歡迎,沒想到這麼火爆。”林晚秋心裡也很興奮:“這隻是開始,以後咱們還能做更多口味的果脯,比如蜜餞棗、陳皮梅,讓大家有更多選擇。”

回到作坊,林晚秋立刻組織鄉親們擴大生產。她從空間裡取出更多的白砂糖和密封罐,教大家用密封罐儲存果脯,延長保質期。鄉親們乾勁更足了,每天天不亮就來作坊,直到天黑纔回家。念安放學回來,也會幫忙把晾好的果脯裝進密封罐,小臉上滿是認真:“娘,咱們的果脯賣得這麼好,以後是不是能賺很多錢?”林晚秋笑著點頭:“是啊,賺了錢,給你買新書包,還給鄉親們發獎金。”

一週後,兩百斤果脯準時送到供銷社,不到兩天就賣空了。王主任又給林晚秋打電話,把訂單增加到五百斤,還說要把果脯送到地區供銷社去賣。林晚秋算了一筆賬,每斤果脯的成本不到三角錢,售價卻能賣到八角錢,除去成本和給鄉親們的工錢,每斤能賺四角多,五百斤果脯就能賺兩百多塊,這比做糕點還賺錢。

就在果脯賣得紅火的時候,林晚秋發現,有幾個陌生的麵孔經常在作坊附近轉悠,還向鄉親們打聽果脯的做法。沈廷舟也注意到了,提醒她說:“這些人可能是縣城其他作坊的,想模仿咱們做果脯。”林晚秋心裡早有準備,她知道,好東西總會有人模仿,但她有現代的美食配方和空間技能,彆人想模仿也沒那麼容易。“沒關係,”她笑著說,“他們要模仿就讓他們模仿,咱們再推出新的配方,讓他們跟不上。”

晚上,作坊裡的燈還亮著。林晚秋坐在燈下,手裡拿著一個筆記本,上麵寫著各種果脯的獨家配方:蜂蜜蘋果脯、甘草山楂脯、桂花梨脯,這些配方都需要特殊的調料和工藝,不是輕易就能模仿的。沈廷舟坐在她身邊,看著筆記本上的配方,眼神裡滿是支援:“這些配方好,既有新意,又能突出咱們果脯的特色,以後彆人就算模仿,也做不出咱們的味道。”

念安趴在桌角,已經睡著了,手裡還攥著一塊沒吃完的梨脯。林晚秋輕輕把梨脯從他手裡拿出來,蓋上薄毯。看著熟睡的兒子和身邊的丈夫,還有作坊裡堆積如山的密封罐,她心裡滿是幸福和踏實——她知道,隻要一家人齊心協力,不斷創新,就算有再多的模仿者,他們的作坊也能一直紅火下去,朝著“奔小康”的目標穩步前進。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