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辣媽:重生帶娃奔小康 第226章 念安大學期間實習,進入自家食品坊研發部
暮春時節的京城,早已褪去料峭寒意,處處浸潤著溫潤的生機。“自然臻味”總部大廈後側的研發中心,掩映在一片蒼翠的梧桐林中,琉璃瓦簷下懸掛的銅鈴隨風輕響,叮咚悅耳。這座獨立的三層小樓,外牆爬滿了翠綠的常春藤,葉片上滾動著晨露,在晨光中折射出細碎的銀輝,與主樓的恢弘大氣相比,更添了幾分靜謐與雅緻,宛如鬨市裡的一方桃源。
研發中心內部更是彆有洞天。一樓的原料檢測區裡,潔白的實驗台一塵不染,精密的檢測儀器泛著冷冽的金屬光澤,幾名穿著白大褂的研究員正專注地操作著裝置,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穀物清香與試劑的微澀氣息。二樓的研發實驗室則劃分出多個功能區域,烘焙區的烤箱不時飄出甜糯的糕點香氣,醬料調配區的陶罐裡盛著各色發酵中的醬料,色澤濃鬱,香氣醇厚,而最內側的營養分析區,更是擺滿了進口的光譜儀、色譜儀等高階裝置,彰顯著這家企業對產品研發的極致追求。
沈念安站在研發中心的大門口,指尖輕輕摩挲著胸前的校徽,心中滿是難以言喻的激動與忐忑。他身著一身熨帖的淺灰色襯衫,袖口整齊地挽到小臂,露出線條流暢的手腕,鼻梁上架著的金絲邊眼鏡,讓他原本就儒雅的氣質更添了幾分書卷氣。此刻,他的目光掃過研發中心的每一個角落,從牆上懸掛的“品質為王,創新為魂”的標語,到實驗室裡忙碌的研究員身影,再到那些隻在教科書上見過的精密儀器,都讓他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念安,彆緊張。”林晚秋的聲音溫柔而有力,她走到兒子身邊,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這裡以後就是你的戰場了,放寬心,跟著張總監好好學,娘相信你。”
沈念安轉過頭,對上母親溫和的眼眸,心中的忐忑漸漸消散了幾分。他點了點頭,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娘,我知道了。就是有點擔心自己做得不好,給研發部添麻煩。”
“傻孩子,誰都是從新手過來的。”林晚秋微微一笑,眼底滿是欣慰,“你在學校裡學到的數學知識和資料分析能力,正是研發部現在需要的。大膽去嘗試,不要怕犯錯,娘和你爹永遠是你最堅實的後盾。”
一旁的沈廷舟也走上前來,拍了拍兒子的後背,語氣沉穩:“念安,做研發和做學問一樣,都需要嚴謹細致的態度和敢於創新的勇氣。遇到不懂的就多問、多查、多練,研發部的前輩們都很優秀,要虛心向他們學習。”
“嗯,我記住了爹、娘。”沈念安重重地點了點頭,將父母的叮囑牢記在心。他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激動,目光變得堅定起來。他知道,這次實習不僅是對自己學業的一次檢驗,更是他正式踏入家族企業的第一步,他必須全力以赴,不辜負父母的期望。
這時,研發部總監張啟明快步走了過來。張啟明今年五十多歲,頭發已有些花白,但精神矍鑠,一雙眼睛炯炯有神,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他是國內食品研發領域的權威專家,當年被林晚秋三顧茅廬請出山,這些年一直致力於“自然臻味”的產品研發,為企業推出了多款爆品,是林晚秋最信任的左膀右臂。
“林總,沈總,沈同學,歡迎歡迎!”張啟明熱情地伸出手,與沈念安握了握,“早就聽林總提起過你,名牌大學數學係的高材生,年輕有為啊!”
沈念安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張總監您過獎了,我還是個新手,以後還要請您多多指教。”
“指教談不上,互相學習嘛!”張啟明笑著說道,“你的專業知識對我們的研發工作很有幫助,我相信你一定能給我們帶來新的思路和靈感。走,我帶你們參觀一下研發中心,給你介紹一下咱們的團隊和正在進行的專案。”
在張啟明的帶領下,林晚秋、沈廷舟和沈念安一同走進了研發中心。張啟明一邊走,一邊詳細地介紹著各個區域的功能和研發團隊的情況:“咱們研發中心現有員工三十多人,其中博士三人,碩士十人,都是食品研發、營養分析、生物工程等領域的專業人才。目前我們主要在做三個方向的研究:一是傳統產品的升級優化,比如咱們的招牌醬菜和糕點,如何在保留原有風味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營養和口感;二是新型健康食品的研發,針對不同人群的需求,開發低糖、低脂、高蛋白的食品;三是食品加工工藝的創新,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沈念安認真地聽著,不時點頭,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他的目光在各個實驗室裡來回穿梭,當看到營養分析區的光譜儀時,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張總監,這款光譜儀是進口的吧?我在學校的實驗室裡用過類似的,它的檢測精度非常高,可以快速分析出食品中的營養成分含量。”
“沒錯,這是去年剛引進的,花了不少錢呢!”張啟明笑著說道,“有了它,我們可以更精準地掌握原料和產品的營養資料,為產品研發提供科學依據。看來沈同學對這些裝置還挺熟悉的。”
“在學校裡做課題研究的時候經常用到,不過咱們研發中心的裝置比學校的還要先進。”沈念安如實說道,心中對研發中心的實力更加敬佩了。
參觀完研發中心,張啟明將沈念安帶到了他的工位。工位位於研發中心二樓的開放式辦公區,靠窗的位置,光線充足,視野開闊。辦公桌上擺放著一台嶄新的電腦,旁邊還放著一摞厚厚的資料,有《食品營養學》《食品工藝學》《資料分析與建模》等專業書籍,還有“自然臻味”曆年的產品研發報告和市場分析資料。
“念安,以後這裡就是你的工位了。”張啟明指著辦公桌說道,“這些資料你先好好看看,瞭解一下咱們企業的產品情況和研發流程。下午我會給你安排一個入門任務,讓你熟悉一下工作內容。有什麼問題隨時可以問我,或者問身邊的同事。”
“謝謝張總監!”沈念安感激地說道。
林晚秋和沈廷舟看著兒子的工位,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林晚秋走上前,幫兒子整理了一下桌上的資料,輕聲說道:“念安,好好乾,娘和你爹不打擾你了,晚上回家給你做好吃的。”
“嗯,娘,爹,你們放心吧!”沈念安點了點頭,目送著父母離開。
父母走後,沈念安坐在自己的工位上,深吸了一口氣,開始翻看桌上的資料。他首先拿起了“自然臻味”的產品研發報告,仔細地閱讀起來。報告中詳細記錄了企業從創立之初到現在的每一款產品的研發過程,包括原料選擇、配方設計、工藝優化、口感測試等各個環節,資料詳實,分析透徹。
沈念安越看越入迷,他彷彿穿越了時光,看到了母親當年在鄉村小作坊裡,靠著一雙巧手和堅定的信念,一點點研發產品、改進工藝的場景;看到了研發團隊為了攻克一個技術難題,日夜奮戰在實驗室裡的身影;看到了“自然臻味”的產品從鄉村集市走向全國市場,受到萬千消費者喜愛的輝煌曆程。
他的心中充滿了自豪感,同時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責任。他知道,“自然臻味”能有今天的成就,來之不易,而他作為沈家和企業的下一代,有責任將這份事業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不知不覺間,一上午的時間過去了。沈念安放下手中的資料,揉了揉有些酸澀的眼睛,心中已經對“自然臻味”的產品和研發流程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他發現,企業的產品雖然種類豐富,品質優良,但在營養配比的精準度和口感的穩定性方麵,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比如,企業的招牌糕點“桂花糕”,雖然口感軟糯、香氣濃鬱,但不同批次的產品在甜度和口感細膩度上存在細微差異;再比如,企業推出的雜糧粥料,雖然營養豐富,但在口感的協調性上還有待優化。
“如果能用數學建模的方法,對產品的配方進行精準優化,應該能解決這些問題。”沈念安喃喃自語道。他的專業是應用數學,擅長運用資料分析和建模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在他看來,食品研發不僅僅是經驗的積累,更需要科學的資料分析和精準的配方設計。
下午,張啟明給沈念安安排了一個入門任務:對企業現有的一款暢銷產品“紅棗核桃糕”進行口感和營養分析,並提出優化建議。這款紅棗核桃糕是“自然臻味”的經典產品之一,以紅棗、核桃、麵粉、蜂蜜為主要原料,口感香甜軟糯,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喜愛。
接到任務後,沈念安立刻投入到工作中。他首先從樣品庫中取出了不同批次的紅棗核桃糕,仔細觀察它們的外觀、色澤和質地,然後進行口感測試。他閉上眼睛,將一小塊紅棗核桃糕放入口中,細細咀嚼,感受著紅棗的香甜、核桃的酥脆和麵粉的軟糯,同時在筆記本上詳細記錄下每一種口感的細節:甜度、酸度、硬度、彈性、黏聚性等。
接下來,他來到營養分析區,利用光譜儀對紅棗核桃糕的營養成分進行檢測。他小心翼翼地將樣品放入檢測儀器中,輸入相關引數,等待著檢測結果。儀器執行的過程中,他沒有閒著,而是開啟電腦,查閱了大量關於紅棗、核桃、蜂蜜等原料的營養成分資料,以及食品營養配比的相關研究文獻。
檢測結果出來後,沈念安將資料整理成表格,然後運用統計學方法進行分析。他發現,這款紅棗核桃糕的營養成分含量雖然符合國家標準,但紅棗的糖分含量偏高,而核桃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還有提升空間;在口感方麵,不同批次的產品在硬度和黏聚性上存在一定差異,這可能與原料的配比和烘焙工藝有關。
找到了問題所在,沈念安開始著手建立數學模型。他以紅棗、核桃、麵粉、蜂蜜的配比為自變數,以產品的營養成分含量和口感指標為因變數,運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方法,建立了產品配方與營養、口感之間的數學關係模型。然後,他通過調整自變數的取值,對模型進行模擬運算,尋找最優的原料配比方案。
時間一點點過去,研發中心的同事們陸續下班了,辦公區裡漸漸安靜下來,隻剩下沈念安一個人。窗外的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城市的霓虹燈亮起,將研發中心的辦公區映照得五彩斑斕。沈念安卻絲毫沒有察覺,他沉浸在資料分析和模型建立的世界裡,忘記了時間,忘記了饑餓。
他的手指在鍵盤上飛快地敲擊著,螢幕上不斷跳出複雜的資料和圖表。每當模型運算出現一個理想的結果時,他的眼中就會閃過一絲興奮的光芒;每當遇到難題時,他就會皺起眉頭,陷入沉思,然後翻閱資料、查閱文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不知過了多久,沈念安終於建立好了優化模型,並得出了最優的原料配比方案。根據這個方案,調整後的紅棗核桃糕,糖分含量會降低10%,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會提升15%,口感也會更加均勻、細膩。
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揉了揉疲憊的眼睛,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雖然很累,但當看到自己的努力有了成果時,所有的疲憊都煙消雲散了。
他站起身,伸了個懶腰,準備收拾東西回家。這時,他無意間看到了辦公桌上的一份市場調研報告,報告中提到,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高,對食品的保質期和保鮮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自然臻味”的產品主要采用傳統的保鮮方法,如真空包裝、低溫冷藏等,保質期相對較短,這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產品的市場覆蓋範圍。
“食品保鮮技術嗎?”沈念安的目光停留在報告上,心中泛起了一絲漣漪。他想起了母親曾經說過,企業想要進一步擴大市場,走向國際,就必須解決產品的保鮮問題。而他在學校裡做課題研究時,曾經接觸過一些新型的食品保鮮技術,比如納米保鮮技術、生物保鮮技術等,這些技術在延長食品保質期、保持食品品質方麵具有很大的潛力。
“如果能將這些新型保鮮技術應用到‘自然臻味’的產品中,說不定能大幅提升產品的保質期,為企業開拓更廣闊的市場。”沈念安心中暗暗想道。他的腦海中已經開始構思如何將資料分析和建模的方法與新型保鮮技術相結合,優化保鮮工藝,提高保鮮效果。
他拿出筆記本,在上麵寫下了“新型食品保鮮技術研究”幾個大字,然後開始羅列自己想到的一些思路和方向。窗外的夜色越來越濃,研發中心的燈光卻依舊明亮,映照著沈念安專注而堅定的身影。
當沈念安回到家時,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林晚秋和沈廷舟還沒有休息,一直在等他回家。看到兒子疲憊的身影,林晚秋心疼地說道:“念安,怎麼這麼晚纔回來?餓壞了吧?快洗手吃飯,娘給你留了你最愛吃的糖醋排骨和番茄炒蛋。”
沈念安心中一暖,點了點頭:“娘,我還好,就是工作太投入,忘了時間。”
他洗了洗手,坐在餐桌前,開始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林晚秋坐在一旁,不停地給兒子夾菜,眼中滿是疼惜。沈廷舟則坐在對麵,看著兒子,輕聲問道:“第一天上班,感覺怎麼樣?還適應嗎?”
“挺適應的,張總監和同事們都很照顧我。”沈念安一邊吃,一邊說道,“我今天完成了張總監安排的任務,對咱們的紅棗核桃糕進行了口感和營養分析,還建立了數學模型,提出了配方優化方案。”
“哦?是嗎?快給我們說說。”林晚秋和沈廷舟都來了興趣。
沈念安放下筷子,詳細地向父母介紹了自己的工作成果:“我通過資料分析發現,咱們的紅棗核桃糕糖分含量偏高,口感穩定性也有待提升。於是我建立了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通過調整原料配比,優化後的方案可以讓糖分降低10%,不飽和脂肪酸提升15%,口感也會更加均勻細膩。”
林晚秋和沈廷舟聽了,臉上都露出了驚喜的笑容。林晚秋高興地說道:“念安,你太厲害了!剛上班第一天就有這麼大的收獲,真是沒白培養你。這個優化方案非常好,既符合現在消費者追求健康的需求,又能提升產品的口感,回頭你把方案整理一下,交給張總監,讓研發團隊儘快進行試驗。”
“嗯,我明天一早就交給張總監。”沈念安點了點頭。
沈廷舟也讚賞地說道:“念安,你能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爹很為你驕傲。資料分析和建模是個好方法,以後可以廣泛應用到產品研發的各個環節,提高研發效率和精準度。”
“謝謝爹、孃的肯定!”沈念安心中充滿了成就感。他頓了頓,又說道:“對了,爹、娘,我今天在看市場調研報告的時候發現,咱們的產品在保鮮技術方麵還有提升空間。我在學校裡接觸過一些新型的食品保鮮技術,比如納米保鮮、生物保鮮等,我想嘗試將這些技術應用到咱們的產品中,說不定能大幅提升產品的保質期。”
林晚秋和沈廷舟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訝和期待。林晚秋說道:“念安,你這個想法非常有遠見!保鮮技術確實是咱們企業發展的一個關鍵瓶頸,如果能攻克這個難題,對咱們企業的市場拓展和長遠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你有什麼具體的思路嗎?”
“我現在還隻是初步的想法,需要進一步查閱資料、進行調研。”沈念安說道,“我想先瞭解一下這些新型保鮮技術的研究現狀和應用前景,然後結合咱們產品的特點,建立相關的數學模型,優化保鮮工藝引數,再進行試驗驗證。”
“好!這個專案我們支援你!”沈廷舟果斷地說道,“你需要什麼資源,比如資料、裝置、資金,都可以跟我們說,我們會全力配合你。研發部那邊,我也會跟張總監打招呼,讓他給你提供必要的支援。”
“謝謝爹、娘!”沈念安激動地說道,“我一定會好好研究,爭取早日取得突破,為企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晚飯後,沈念安回到自己的房間,卻沒有立刻休息。他開啟電腦,開始查閱關於新型食品保鮮技術的相關資料。螢幕上不斷跳出各種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和新聞資訊,他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彷彿忘記了所有的疲憊。
他瞭解到,納米保鮮技術是利用納米材料的特殊效能,在食品表麵形成一層保護膜,阻止氧氣、水分和微生物的侵入,從而延長食品的保質期;生物保鮮技術則是利用微生物代謝產物或天然生物活性物質,抑製食品中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保持食品的品質。這些技術都具有安全、環保、保鮮效果好等優點,是未來食品保鮮技術的發展方向。
沈念安一邊查閱資料,一邊在筆記本上記錄著關鍵資訊,腦海中不斷構思著研究方案。他想著,如何將這些新型保鮮技術與“自然臻味”的產品特點相結合?如何通過資料分析和建模的方法,優化保鮮工藝引數?如何進行試驗設計,驗證技術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不知不覺間,窗外的天色已經泛起了魚肚白。沈念安揉了揉布滿血絲的眼睛,臉上卻露出了堅定的笑容。他知道,研究新型食品保鮮技術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但他有信心、有決心攻克這個難題。
他關掉電腦,走到窗前,推開窗戶,清新的空氣撲麵而來,帶著淡淡的花香和青草的氣息。遠處的天際線已經染上了一抹橙紅色,太陽即將升起,新的一天開始了。
沈念安望著遠方,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他知道,自己的實習生涯才剛剛開始,而攻克新型食品保鮮技術的征程,也才邁出了第一步。但他相信,隻要自己堅持不懈、勇於創新,就一定能夠取得成功,為“自然臻味”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讓父母的心血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第二天一早,沈念安就來到了研發中心。他將自己整理好的紅棗核桃糕配方優化方案交給了張啟明。張啟明仔細閱讀了方案,臉上露出了讚賞的笑容:“念安,這個方案做得非常好!資料詳實,分析透徹,優化思路也很清晰。沒想到你剛上班第一天就能拿出這麼高質量的方案,真是後生可畏啊!”
“張總監您過獎了,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沈念安謙虛地說道。
“你不用謙虛,你的專業能力確實很強。”張啟明說道,“這個方案我會立刻安排研發團隊進行試驗,儘快將優化後的產品推向市場。對了,林總和沈總已經跟我打過招呼了,關於你提出的新型食品保鮮技術研究專案,研發中心會全力支援你。你有什麼具體的計劃嗎?”
“謝謝張總監!”沈念安感激地說道,“我目前已經查閱了一些相關資料,對納米保鮮技術和生物保鮮技術有了初步的瞭解。接下來,我想先對咱們企業的主要產品進行保鮮現狀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然後結合產品特點,選擇合適的新型保鮮技術進行深入研究,建立相關的數學模型,優化保鮮工藝引數,最後進行試驗驗證。”
“你的思路很清晰,就按照你的計劃來。”張啟明說道,“我會給你安排兩名經驗豐富的研究員協助你,你需要的資料和裝置,也可以隨時跟我說。有什麼技術難題,我們一起討論解決。”
“太好了!謝謝張總監!”沈念安心中充滿了感激。
在張啟明的支援和同事們的協助下,沈念安的新型食品保鮮技術研究專案正式啟動了。他首先對“自然臻味”的主要產品,如醬菜、糕點、雜糧製品等進行了全麵的保鮮現狀分析。他通過查閱曆史資料、進行實驗檢測等方式,詳細瞭解了不同產品的保質期、保鮮方法、變質原因等情況,建立了產品保鮮資料庫。
然後,他根據不同產品的特點,選擇了合適的新型保鮮技術進行深入研究。對於醬菜等醃製食品,他選擇了生物保鮮技術,利用天然的抗菌物質,抑製醬菜中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對於糕點等烘焙食品,他選擇了納米保鮮技術,在糕點表麵形成一層保護膜,延長其保質期。
在研究過程中,沈念安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運用資料分析和建模的方法,對保鮮工藝引數進行了精準優化。他建立了保鮮效果與工藝引數之間的數學模型,通過調整引數取值,模擬運算不同引數組合下的保鮮效果,最終找到了最優的工藝引數方案。
研發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沈念安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有時候,實驗結果與模型預測不符;有時候,新型保鮮技術的應用效果並不理想;有時候,會遇到一些技術難題,難以突破。但他並沒有氣餒,而是積極麵對,不斷調整研究思路,改進實驗方法,查閱大量資料,請教行業專家,一點點攻克難題。
在這個過程中,林晚秋和沈廷舟也給予了他很大的支援和鼓勵。他們經常來到研發中心,瞭解專案的進展情況,為他加油打氣。每當沈念安遇到困難時,林晚秋總會溫柔地安慰他:“念安,不要著急,研發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遇到困難是正常的。隻要你堅持不懈,勇於創新,就一定能夠成功。”
沈廷舟則會從戰略層麵給她提出建議:“念安,做研究不能隻埋頭苦乾,還要抬頭看路。要關注行業動態和市場需求,確保你的研究方向符合企業的發展戰略。同時,要注重團隊合作,充分發揮團隊的力量,共同攻克難題。”
在父母的支援和鼓勵下,在研發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沈念安的研究專案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成功地將納米保鮮技術應用到了糕點產品中,通過優化工藝引數,使糕點的保質期從原來的15天延長到了30天,而且保持了糕點原有的口感和營養;他將生物保鮮技術應用到了醬菜產品中,使醬菜的保質期從原來的6個月延長到了12個月,同時提高了醬菜的品質和安全性。
當實驗取得成功的那一刻,沈念安激動得熱淚盈眶。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他終於攻克了這個技術難題,為企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立刻將這個好訊息告訴了林晚秋和沈廷舟。林晚秋和沈廷舟聽了,都非常高興,第一時間趕到了研發中心。看著實驗資料和樣品,林晚秋激動地說道:“念安,你太了不起了!你不僅為企業解決了一個關鍵的技術難題,還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沈廷舟也驕傲地說道:“念安,你用實際行動證明瞭自己的能力。這個技術突破對咱們企業來說意義重大,它不僅能大幅提升產品的保質期,降低產品損耗,還能幫助咱們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為企業的國際化發展鋪平道路。”
張啟明也笑著說道:“林總,沈總,念安確實是個難得的人才。他不僅專業能力強,而且做事認真負責、勇於創新。這個專案的成功,離不開他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
沈念安看著父母和張總監欣慰的笑容,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和幸福感。他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和機遇在等待著他。但他有信心、有決心,在食品研發的道路上繼續前行,為“自然臻味”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讓這家從六零年代鄉村小作坊起步的企業,在新時代的浪潮中,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