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上煙火(種田) 第143章 第 143 章 良苦用心
良苦用心
天氣一暖和叢三老爺跟杏孃的小攤子又開了張,
醬菜生意最好的辰光是熱火朝天的夏日。
此時守著攤位不免神色寥寥,不過倒也無礙,左右在家閒著也是閒著,
園子裡的活收拾妥當有大把的空閒時光,
用來守攤再好不過。
興許年節裡吃多了油水的鎮裡人想要清一番腸胃,
見著了問上兩句,
不一時談成了一樁買賣。
前幾天下了一陣雨,
到了趕集日時正好放晴,
杏娘心內竊喜老天爺疼人。
知道她家要賺銀錢,掐著點的下雨水,真真有眼色得緊。
她收拾了布袋正要裝籮筐,
叫叢三老爺止住了:“老周頭前兩日吹寒風著了涼,身子不爽利,
鄰哥兒要在家照看。今天怕是撐不了船,我正要去看他,
咱們也鬆散一天。”
“啊!周老爹染了風寒?”杏娘大吃一驚,擔憂道。
“春天氣候最是反複無常,變天比孩子變臉還快,
老人小孩稍不注意就上了當。他老人家可看了大夫,
及早喝藥是正經?”
“去鎮上看過了,
吃了幾天藥,骨頭老了不中用,好得慢……”
叢三老爺不勝唏噓,想他周老哥年輕時上刀山下火海眉頭都不皺一下,
大冬天的光著膀子也敢往結了冰的河裡淌。身子壯實病症也不敢找上門,這一上了年歲人老體衰,大疼小病齊齊上門找麻煩。
不但人會欺軟怕硬,
病症更是,多得是趁人病要人命,翻臉無情。
吃過飯杏娘抓了一笸籮雞蛋交給公爹去看老夥計,往常他們倆翁媳去鎮上的船資免了不少。
占了人便宜遇事時就得還回去,家常過日子講究一碗水要端平,犯不著為了三瓜兩棗的蒙了雙眼。
誰都不是傻子,時日一長,洞察世事,瞭然於胸,要想長久相處,做人就要厚道。
叢三老爺提著雞蛋看望病人,周老爺子自然不受,兩個來回一番推脫,到底病弱之人占了下風。
又陪著坐了一會兒,無非是些老生常談,叢三老爺囑咐他放寬心好生養病,彆胡思亂想耗心神,他還等著兩個老夥計去鎮上結伴擺攤呢。
晌午時分,周鄰光著腳底板,腿上濕漉漉的,褲腿卷至膝蓋推開房門走進來,提起桌上涼透的茶壺對著嘴倒下。
周老爺子趕不及阻攔急得跳腳:“這茶水涼得凍牙齒,吃了鬨肚子可怎麼得了?你就不能等上片刻,我去給你燒一壺熱水。”
周鄰心滿意足一抹嘴巴:“涼的纔好喝,舒坦得很,大老爺們用不著費那事,有空您多躺著休息。這是……雞蛋?誰送了這麼多蛋?”
“白天黑夜地躺,哪來那麼覺。”周老爺子指著雞蛋囑咐孫子。
“這是你叢三爺爺送的,說是給我補身子,我用不上。明天早上你提了這些蛋,加上漁網裡攢的幾條黃骨魚,給你大伯家送去……”
沉吟片刻,他又加上一句:“再抓上兩隻番鴨,左右鴨子下蛋不勤,殺了正好買鴨苗。你去了不用多說,你大伯見了東西自會知曉我的意思。”
周鄰充耳不聞,歪著笸籮挑出三個雞蛋一把抓了走去灶房,周老爺子見他這幅模樣急急跟在後頭。
“我說的話你聽見了嗎,都說了我不吃雞蛋,你怎麼還拿出來?送禮的物件太少了拿不出手,求人辦事總要擺出低姿態,你大伯送出去也不寒磣,你怎麼就聽不懂呢?”
周鄰我行我素從碗櫃拿出一個乾淨碗就要磕雞蛋,手腕子纔要動被一把攥住,老爺子乾枯結實的五指如遒勁的藤蔓將他纏得死死的,動彈不得。
他苦笑一聲:“爺爺,想不明白的是您,開春好容易捉到一條野生財魚,怕不是有兩、三斤重。這個東西最是養人,我本打算切片做湯給您補身子,結果一個眼錯不見,您就偷摸拿去鎮上給了大伯。
鎮上的夥計、學徒豈是那般好找的?即便是真有,大伯還有個親兒子擋在我前頭呢,哪裡輪得到我?
大伯滿肚子花花腸子,嘴上說得好聽,什麼越是稀罕的東西越是好送禮。金子夠稀罕了吧,可我也得有才行啊,河裡可撈不出金子。”
周鄰撥開他爺的手,乾脆利落磕雞蛋。
“也隻您聽信了他的鬼話,成天搜羅好東西給他送去。大伯有沒有出去求人我不知道,但那條財魚實打實進了他們一家四口的五臟廟府。雨洋還跟我炫了一嘴,說什麼鄉下野生活魚肉質就是細嫩,鎮上的比不了……”
“總之……”他轉過身強調。
“這些東西我就是撒進河裡喂魚,我也不送去鎮上。免得割了自個身上的肉送到人家嘴邊,人還嫌棄皮上的毛太多不好下嘴。您不吃雞蛋是吧,您不吃我吃。”
周老爺子麵露尷尬,難免為大兒子一家找補一二。
“求人辦事哪有一兩天就成的,他又不是官老爺,這不是討個細水長流嗎?咱們送去的東西多了,你大伯肯定會挑出些好的送給那些鋪麵掌櫃、大師傅們,天長日久下來也能攢兩分香火情……
若是哪裡差了人,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指不定就把你推了上去。咱們家沒有門路,隻能用這種笨法子慢慢磨,左右都是些家常之物,咱爺倆少吃兩口不礙事,要緊的是你的前程。”
周鄰無奈歎一口氣,他爺簡直魔怔了。
自打吃團年飯時跟他大伯提了一句,想送他去當小夥計或學徒,要他大伯想想辦法。
他大伯以鋪子生意不好,家裡人口多手頭緊張,連件像樣的薄禮都拾掇不出來為由打發了。
周老爺子自此上了心,河裡撈出一隻小蝦米都恨不得攢成一碗給鎮上送去。
可也不想想,以他大伯那種隻進不出的饕餮性情,送到嘴裡的東西哪有往外出脫的道理。
一家子吃喝尚且嫌少,恨不得日日送去纔好,把他爺當成了眼前吊著根胡蘿卜的傻驢。
周老爺子如此耗費心神是有緣由的,眼瞅著孫子一天天大起來,每日跟著他撐船、打魚摸蝦的也不是辦法。
家裡就兩畝地,他又父母雙亡連個幫襯的人都沒有,可謂是人、財哪一個都不沾邊,這往後可怎麼娶得到媳婦?
若是因著家貧叫他長得一表人才的孫子打一輩子光棍,他就是死了都不能閉眼,到了地底下可怎麼跟老二夫婦交代?
趁著如今長成半大小子,最好的出路就是學個謀生的手藝,有一技之長傍身。
將來說親也有個拿得出手的名頭,不至叫人看輕了去,臭小子怎麼就不能體諒他老人家的用心良苦呢?
臭小子確實體會不到老爺子的良苦用心,晚飯準備了三盤菜色,有魚有蛋,豐盛得很。其中最顯眼的赫然就是周老爺子提過的黃骨魚燉豆腐,奶白的湯汁濃鬱,芳香撲鼻。
周老爺子賭氣不肯伸筷子,就著一碗老鹹菜扒飯。
周鄰拿小碗撿一條黃骨魚盛滿湯,端到他爺手邊:“您身子骨還沒好全,藥汁子不用喝了,吃食得跟上,這個湯養人,您多喝點。”
“你也知道黃骨魚難得,”周老爺子沒忍住嗆聲,“你不想去鎮上,我去也是可以的,你怎地這般死腦筋?好容易攢了這幾條,你一頓就給謔謔乾淨,白糟蹋了好東西。”
周鄰滿不在乎:“您要吃到肚子裡就算不得糟蹋,咱們撈的東西,吃到旁人嘴裡是稀罕,到了自個身上就是糟蹋,您傻不傻?”
跟這個臭小子說不通,周老爺子不由氣苦,過了好半晌試探地開口。
“要不我去求一求你叢七叔,他是個厚道的,原先跟你爹也是自小玩到大的交情,應是會同意收你當學徒……
就是去縣裡有些遠,不過也還好,我身子骨好得很,用不著你貼身伺候,小子大了就該出去闖蕩一番……”
周鄰端起碗仰脖往嘴裡倒,一碗溫熱的湯水流進腸胃,渾身舒暢熨帖。
“叢七叔家還有兩個小子等著呢,咱們何必強人所難……爺爺,您放心,我現下抓魚摸蝦養得活咱爺孫,將來定也能養得活妻兒,您不用擔心。”
周老爺子苦口婆心一通勸說,奈何孫子油鹽不進,不由更是氣悶。
拿了生病當由頭整日悶在家裡不出門,日思夜想,誓要給他孫子找出條門路。
時日一長,周老大一家難免聽到些隻言片語的風聲,卻不好一味縮在鎮上不出頭,少不得攜了婆娘,拖兒帶女回鄉下看望老父親。
臨進周家老宅前,周家小兒媳推了一把自家漢子,“昨晚囑咐你的事可記牢了?今天定要問出個子醜寅卯,你要是再敢打馬虎眼,我跟你沒完。”
周老大不耐煩揮手,“行了,少囉嗦,我知道怎麼做,你不要多話,隻管看我眼色行事。”
周老爺子見了鎮上的孫兒、孫女不免喜出望外,摟了抱著不肯撒手,精神頭明朗了不少。
周家三個兒孫中周鄰排老二,孫女大他兩歲,小的小他一歲。
眼看著寒暄完畢,兩個小的在房裡呆不住,扭著身子想往外跑,周老大給婆娘使一個眼色。
“今天的日頭好,鄰哥兒帶著他兩個出去撒野吧,捉魚撿蛋都行,窩在鎮子裡快憋傻了,正好出去透透氣。咱們回來時買了一條肉,孩子他娘去整治一桌席麵,晌午咱們爺倆好生吃一頓。”
不一時把房裡人打發乾淨,隻剩了周家父子,正好說私房話。
周老爺子迫不及待舊事重提:“你在鎮上可打聽到哪家鋪麵缺小夥計,或是匠人要收徒的?
你侄子眼下年歲正恰當,半大不小,再往後該遭人嫌了。你多上上心,你弟可就這麼一個兒子,你也隻這麼一個侄子。”
周老大忙不疊訴苦:“您老交代的事我哪敢怠慢,鞋子都跑薄了一層。
可咱們這巴掌大的地方鋪子都是有數的,這冷不丁去哪找一個空缺安置鄰哥兒。這事急不來,得慢慢磨,時日一長不就水到渠成了……”
周老爺子也知道這個道理,可大兒子每每拿出這番說辭搪塞,問他托了哪些人,他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
一會兒說街口的那家飯館生意好,老闆娘忙得不可開交,指不定過些日子就要招夥計幫忙。又說這家的製鞋老東家上了年歲,腰背拱成了一座橋,怕是很快就要招小徒弟。
來來回回說得周老爺子心花怒放,覺得他孫子前程在望,能學到手藝攢錢娶婆娘,不用孤獨終老了。
可週老大的話就跟天上的悶雷似的——乾打雷不下雨,打得山響,屁用沒有。
如此一來,周老爺子也不免心灰意冷,隻不好在大孫子麵前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