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世界_龍の降臨する地 第7章
我們又來到漁網邊,看看有冇有新的獵物上鉤。
魚腥味很重,應該很快就會有獵物上鉤。
與想象一樣,確實有獵物上鉤,而且還是十幾條食人魚。
它們不僅將鯉魚的內臟吃的乾淨,還將漁網咬了一個窟窿。
這些魚人魚體長半米,體呈灰綠色,背部為墨綠色,腹部為鮮紅色,牙齒鋒利,但是內斂。
明顯和我認識的現代食人魚有所差距。
同時,我肯定是不會下水抓他們的,但也不會放過他們。
老辦法,木矛一個勁的使勁叉,而且還是一叉一個準。
其他食人魚也不跑,反而圍在水邊亂跳。
這可把我樂壞了,連忙抓緊動作,不停地叉魚。
忙了好一會,一共收穫了十八條食人魚。
雖然漁網破了一個窟窿,但是有著這樣的收穫,我還是感到欣慰的。
我們連忙將魚給處理了,免得在山洞附近弄出血腥味。
回到山洞。
“恩”見到我們又弄回了食物,眼中不禁流露出欣喜之情。
當然,不僅是“恩”,其實所有類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雖然有了食物,但還有一個問題擺在我麵前,那就是如何儲存食物。
要知道如果冬天太冷的話,我們很有可能捕獵不到獵物,而且即便有獵物,在冬天行動也是極其危險的。
人類古老的儲存食物的方法有醃製與熏製。
醃製就是將鹽充分均勻的塗抹到肉類的表麵,靜置一段時間進行脫水。
如果是在陰涼通風處,便可以風乾。
如果是在陽光下,便可以曬乾。
熏製就是利用燻肉架,讓肉在木材燃燒產生的煙中高溫長時間熏製。
但不可選擇含有高樹脂的木材,否則在燃燒時會產生焦油,從而導致更多的有害物質產生,不利於身體健康。
唉,想到這些就是頭痛,以後還得去找鹽。
以前的類人一定是到處遷移的,冇準在哪裡就可以補充身體所需的鹽類。
現在定居了,就不能忽視這件事。
因為長期不吃鹽,會造成四肢無力,畢竟全身的神經傳導,是需要無機鹽的,當然,這種情況也比較少見,畢竟食物中也含有一些無機鹽。
但不可否認,鹽對於體內液體的分佈平衡有重要的調節作用,細胞內外滲透壓還是得靠鹽來維持。
此外,類人肯定是靠胃酸來分解食物的,而胃酸需要氯化鈉作為原料進行合成。
如果鹽缺少,會引起胃酸的減少,進而因為消化能力下降而引起反酸、燒心的高發。
所以這鹽很重要,想起鹽,我又想起碘。
這碘也是需要的,不然又會得病,媽的,活在原始社會哪有那麼容易。
回到山洞,找一些樹葉與柴火進行熏製。
我隻熏了一半的魚,光靠純粹的煙燻,也是儲存不了多長時間的,而我也隻想讓吃不完的魚明天不壞而已。
至少明天可以用煙燻魚做早飯,也不用餓著肚子出去找吃的。
不知為何,我莫名地有些失落,可能是想到身上的使命吧!——協助物理學家建立意識接收站,一個接收人類意識的裝置,能夠幫助人類意識穿越位麵。
核戰爭爆發後,人類數量銳減,雖然多數人不是被核彈炸死的,但也跟輻射脫不了關係。
可笑的人類,現在又聯合起來尋找新的家園!
哎!早知現在何必當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