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誌煉 第274章 梅箋藏秘引風波 玉魄傳薪照肝膽
暮春三月,玄清觀的梅樹已謝儘繁英,綠葉間墜著青果。龍誌煉立在樹下,指尖撫過樹乾上一道淺淺的刀痕——那是十年前梅清歡初種此樹時,他用石子刻下的“守心”二字。風過處,葉底傳來雛鳥啾鳴,山下傳來阿月的笑聲,她正挎著藥籃給村民送祛濕湯。
“師傅!”明心從角門跑進來,額角沾著汗,“山下來了位穿月白衫子的公子,說是從嶺南來的,帶了梅師叔的信物。”
一、梅箋藏舊事
玉心照前塵
龍誌煉隨明心來到山門,見台階上站著個二十來歲的青年,麵如冠玉,腰間懸著枚羊脂玉佩,佩上刻著“梅”字。青年見他便躬身作揖:“龍師兄,在下梅昭,家母是梅師叔的堂妹。”他從袖中取出個錦匣,“家母臨終前說,梅師叔晚年曾留書與我娘,說若玄清觀有難,可憑此匣相尋。”
龍誌煉接過錦匣,匣身是百年老檀木,雕著並蒂梅紋。開啟時,裡麵躺著封信、一本泛黃的日記,還有枚鴿蛋大小的夜明珠。信是梅清歡親筆,字跡娟秀如昔:
“昭兒親啟:若見此信,說明玄清觀逢大劫。我當年與常坤同門學藝,他曾是極好的孩子……”
龍誌煉指尖微顫,展開日記。梅清歡的字跡從青澀到沉穩,記錄了近三十年的往事——
原來常坤與梅清歡本是師出同門,同修“太初心經”。常坤天資卓絕,卻因愛慕師妹蘇婉(梅清歡的小師妹)不得,漸生偏執。二十年前,蘇婉為救被山匪圍困的村民,身中劇毒身亡。常坤認定是梅清歡“故意調走守衛”所致,又因掌門之位被梅清歡以“心術不正”為由讓與丘道長,從此性情大變,墮入邪道,創立拜火教,專煉噬心之術。
“……我早知他遲早要反。當年我將玉心贈予你,一為護你周全,二為鎮他殘魂。但他修煉‘九幽冥火’時,竟用自己的精血祭煉,已與邪火同根。我怕他日後再出,故在嶺南留了這條線索……”
日記最後一頁,梅清歡的血跡未乾:“昭兒,若龍誌煉持此信來,望你能助他——守心訣的最後一重,不在‘守’,在‘渡’。”
二、血影門尋仇
玄清觀遇襲
梅昭帶來的不僅是舊事,更是風暴。半月後,江湖傳聞“血影門”崛起,門主“血手閻羅”蕭九寒宣稱“玄清觀藏有拜火教秘寶,欲滅其滿門,奪玉心煉邪功”。
這日黃昏,玄清觀外突然傳來喊殺聲。龍誌煉正在演武場教明心練劍,聞言長劍一振:“結陣!”三十餘弟子持劍衝出,卻見山門前站著百餘個蒙麵人,個個身著血色勁裝,手中刀刃泛著幽藍——正是血影門。
“龍誌煉,交出玉心!”為首的蒙麵人摘下麵巾,露出張刀疤縱橫的臉,“蕭門主說了,你若肯獻玉心,留你全屍!”
龍誌煉掃過眾人,見其中幾個弟子腰間掛著血影令——這是血影門的核心標記。他忽然想起梅清歡日記裡的話:“常坤殘魂附於冥火,最易蠱惑心有怨懟之人。血影門,怕是被他殘念操控的棋子。”
“冥火毒入髓,你們已被控製。”龍誌煉朗聲道,“我給你們最後一次機會,自斷右臂,我保你們性命。”
“狂妄!”刀疤臉揮刀砍來,守暖劍迎上,白光與血刃相擊,迸出火星。明心、清野率弟子圍上,守心訣的劍勢如梅枝綻雪,看似綿軟,卻封死了血影門的攻勢。
但血影門人多勢眾,又有毒功加持。一名弟子躲過劍招,突然口噴黑血,撲向阿月——她是醫館的大夫,此時正背著藥箱在觀後采草藥。
“阿月!”龍誌煉心神一震,分神之際,刀疤臉的刀已到肋下。千鈞一發,一道青影掠過,司馬雲的判官筆點在刀疤臉腕間,疼得他慘叫放手。
“龍兄,我來助你!”司馬雲甩開外袍,露出腰間鐵尺,“這幫雜碎,老子早看他們不順眼!”
三、守心破邪法
玉魄渡凶頑
戰況膠著。血影門的“腐心掌”沾到守暖劍,竟腐蝕出缺口;司馬雲的鐵尺雖能破邪,卻雙拳難敵四手。龍誌煉見狀,取出梅清歡留下的夜明珠——珠身泛起柔光,照在弟子們身上,被冥火毒侵擾的弟子突然清醒,喊著“師父”退到一旁。
“這是梅師叔的‘淨心珠’。”龍誌煉大喝,“守心訣第三重,以己心渡人!”他將淨心珠拋向空中,珠光如瀑,籠罩整個玄清觀。被控製的血影門弟子紛紛丟下武器,跪地痛哭:“我們……我們也不想害人……是蕭九寒用家人逼我們!”
刀疤臉見勢不妙,轉身欲逃,卻被梅昭攔住。梅昭手持家傳的“梅影劍”,劍招如寒梅破雪:“蕭九寒害我家破人亡,今日我要替他償命!”兩人交手十餘招,梅昭漸落下風,刀疤臉反手扣住他咽喉。
“住手!”龍誌煉飛身而來,守暖劍抵住刀疤臉後心,“你可知蕭九寒為何選你?”刀疤臉咬牙:“他說我全家在他手裡!”“他連自己徒弟都能煉成毒傀儡,還會在乎你家人?”龍誌煉指尖凝聚玉心之力,點在刀疤臉百會穴,“我教你解咒之法——去南山破廟,找塊刻著‘回頭’的石碑,用你血滴上去。”
刀疤臉愣了愣,突然掙開束縛,跪地道:“多謝龍少俠!我這就去!”說罷,踉蹌著跑下山。
四、玉心傳薪火
守心照人間
血影門退去,玄清觀滿地狼藉。梅昭拾起地上的日記,眼眶泛紅:“龍師兄,我娘說,梅師叔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她還說……”他從懷裡掏出個錦盒,“這是梅師叔當年給我孃的嫁妝,說是留給玄清觀的。”
錦盒裡是塊羊脂玉牌,刻著“守正”二字,背麵是幅小像:年輕的梅清歡站在梅樹下,懷裡抱著繈褓中的龍誌煉——竟是他周歲時的模樣!
“原來梅師叔……”龍誌煉喉頭哽咽。他望著山門外的夕陽,梅樹的影子拉得很長,像極了當年那個雪夜,梅師叔牽著他的手說“誌煉,要守好這方天地”。
夜裡,阿月在廚房熬藥,龍誌煉坐在梅樹下擦拭守暖劍。劍刃映出他的臉,比十年前多了幾分沉穩,卻少了些銳氣。
“在想什麼?”阿月端著薑茶過來,發間插著那支平安簪。
“想梅師叔說的‘守心,不是避世,是渡人’。”龍誌煉握住她的手,“從前我隻想著殺儘邪祟,現在才明白,真正的守護,是讓被邪念困住的人有回頭路。”
阿月靠在他肩上:“你做到了。明心他們今天說,以後也要像你一樣,不僅練劍,更要學怎麼‘渡人’。”
五、江湖遠,守心長
半月後,梅昭要回嶺南,臨行前給龍誌煉留了封信:“龍師兄,我娘說,梅師叔的日記裡還藏著一句話——‘玉心非寶,守心之人方是寶’。我會把玄清觀的守心訣帶回嶺南,讓更多人知道,江湖不僅有刀光劍影,還有守心渡人的溫暖。”
司馬雲的武館在青石鎮開了張,第一堂課教的不是劍招,是“守心訣·入門口訣”。他說:“我這輩子最佩服的就是龍誌煉,能把武功練成仁心。”
阿月的“守心堂”來了個特殊病人——當年被血影門擄走的清雲派弟子,如今已痊癒,特來拜謝。他說:“龍少俠不僅救了我,還教我‘守心’,我現在也想做個能渡人的人。”
秋去冬來,玄清觀的梅樹又開了。龍誌煉站在樹下,看著弟子們練劍。明心的守暖劍已有了七八分火候,清野的鐵尺使得虎虎生風,連最年幼的小徒弟都在哼著“守心訣”的歌謠。
“誌煉哥。”阿月裹著棗紅棉裙走來,手裡捧著碗薑茶,“明年,我們可以把梅樹移到山下,讓更多村民看見。”
龍誌煉笑著搖頭:“不必。它在玄清觀,就是最好的守心符。”他望著漫天飛雪,梅香混著薑茶的暖意湧進心口,“梅師叔,您看,守心的火,越燒越旺了。”
遠處傳來鐘聲,悠揚而清越。玄清觀的飛簷上,積雪映著梅影,像一幅永遠不會褪色的畫——那是守心的畫,是傳承的畫,是江湖裡最溫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