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分悖論 附加題·零下四十度心跳
-
附加題·零下四十度心跳
【題麵】
在極晝醫院副本終點前
200
米處,係統突然彈出附加任務:
“請在零下四十度環境中,持續監測並記錄一次完整心跳週期(p-qrs-t)的完整波形,要求波形不失真、基線不漂移、時長≥5
秒;若失敗,立即回收。”
額外限製:
1
室外風速
15
/s,體感溫度
52
c;
2
監護儀電池剩餘
6
分鐘;
3
僅允許使用現場現有材料,禁止自帶設備;
4
記錄完成前,任何隊員
sao<50
即全員失敗。
——倒計時
30:00。
聞溯把指背伸進風裡,三秒後指尖麻木。
“金屬會粘皮膚。”他甩下手套,“先把人保溫,再談波形。”
現場可用物資:
·一張
200x150
的急救保溫毯(鋁箔反光膜
珍珠棉)
·兩包化學加熱貼(最高
55
c,持續
8
小時)
·一台
philips
tellivue
x2
監護儀(電池
6
屏顯正常)
·一根
15
的橡皮止血帶
·季瑉的相機(機械快門,耐寒
20
c,已凍住)
目標:在
5
秒內錄得完整
p-qrs-t
波形,且基線漂移<05
難點:
1
低溫導致皮膚阻抗驟升,電極無法貼合;
2
風速產生靜電漂移;
3
電池低溫掉電。
聞溯快速畫草圖:
“把保溫毯折成雙層圓筒,人站中間當‘風障’;
用加熱貼做‘恒溫墊’,貼在監護儀背麵;
止血帶剪成
3
寬橡皮圈,做‘減振吊繩’;
相機當支架,快門線用牙線綁住,手不碰機。”
1
建立微環境(t0–t3)
四人圍成
90
直徑的“人牆”,保溫毯裹在外層,開口迎風向下
15°,形成負壓通道,風速降至
3
/s。
加熱貼撕開貼在監護儀電池倉,溫度瞬時升至
8
c,電量損耗降
30。
2
電極改造(t3–t6)
常規一次性電極片在
40
c膠層失粘。
聞溯用
25g
針頭刺破電極片水凝膠,滴入
09
nacl
溶液
03
l,使其重新結冰前保持濕潤;
再將電極片貼在季瑉左鎖骨下與右下腹——季瑉
sao
最低(64
),心跳波形最具代表性。
3
減振與基線穩定(t6–t9)
監護儀用橡皮止血帶懸掛於相機三腳架下,形成
3
振幅阻尼;
鋁箔保溫毯內層接地,導出靜電;
季瑉右手握拳置於腹部,減少肌電乾擾。
4
記錄(t9–t14)
監護儀螢幕重新整理率
250
hz,波形穩定。
聞溯按下“凍結”鍵,擷取
6
秒完整
p-qrs-t,基線漂移
03
符合要求。
同時,夏觀用秒錶記錄實際時長
52
秒。
5
備份與驗證(t14–t18)
波形通過藍牙導出到相機
sd
卡(相機雖快門凍住,存儲模塊仍可工作)。
林笙用肉眼確認:p
波
008
s,pr
間期
016
s,qrs
009
s,t
波直立,無
st
段擡高。
係統提示音:“波形完整,已接收。”
t12
時,季瑉
sao
跌至
49
螢幕報警。
聞溯立即把麵罩遞給他,三分鐘後升至
58
繼續記錄。
整個過程無人觸發回收閾值。
1
低溫阻抗:皮膚溫度每降
1
c,阻抗增
17
kΩ;加熱貼使電極區溫度維持
5
c,阻抗降至
6
kΩ,可接受。
2
靜電漂移:鋁箔接地電阻
03
Ω,成功導出
95
靜電。
3
電池保溫:加熱貼使電池內阻降
25
續航延長
2
12
s,剛好覆蓋記錄視窗。
倒計時
00:00,螢幕彈出綠字:
“零下四十度心跳記錄完成,波形質量
a
級,基線漂移
03
全員存活,附加題滿分。”
季瑉摘下監護儀電極,指尖仍凍得發紫,卻在相機回放裡看到一條完美的
p-qrs-t。
他對聞溯說:“原來零下四十度的心跳,也可以是一條直線上的春天。”
聞溯把那張列印紙折成兩折,塞進急救毯夾層——
那裡溫度
8
c,足夠讓字跡不褪色,足夠讓下一次心跳,有跡可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