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認天子/三國穿著龍袍穿越了! 034
報信之人都沉默地低下了頭。
衛覬顯然不是因為耳背,才問出了這樣的話。再重複一次,除了讓自己看起來沒有眼色,並沒有其他多餘的作用。
這位陶冶情操、養蓄名望的衛家郎君,已有多年不曾這般失態。
“我從未聽聞這世上有這般連吃帶拿的事情!”
衛覬憤然怒視,彷彿隔著眼前的信使,就能將這句話傳到劉備的麵前,“他已從我衛、範二氏處得了錢財,卻還要我等派人相助於他,是要時刻提醒我們,是如何落入他圈套的嗎?”
荒謬絕倫!不知所謂!人神共憤!
信使訥訥在角落裡作聲:“那我去替郎君回絕了?”
“不。”衛覬深吸了一口氣,抬手攔住,“不,這協助的人,我們出!”
“憑什麼?”範璋剛氣衝衝地登門,想要來尋衛覬一並想個辦法,把場子找回來,就聽到了衛覬的這句話。“你這是在縱容他的氣焰。”
衛覬臉色沉鬱,目光卻依然銳利,讓範璋原本還想接著出口的指責,都卡在了喉嚨口。
“我雖不滿於劉玄德的算計,但我知道一個道理,做人,最忌諱的就是首鼠兩端,那樣隻會什麼都得不到。”
“我們被那位劉太守邀往府上一敘,還做出了這樣的一筆交易,誰都會覺得,我們已與他達成了合作,願意資助於他立足河東,在這個時候去拒絕他借三五個人的請托,又算是什麼意思?哪怕是虛與委蛇,這個人我們也得借。”
“先前流竄河東的白波賊還講究一個打劫的大小年呢,有了這份交情,他劉玄德在我們這般表現麵前,難道不該再斟酌一番嗎?”
至於這場子要如何找回來,是另外的問題。
起碼現在,和劉備翻臉沒有任何的必要。
他輸得起。
範璋一時語塞,承認衛覬的這話說得極對。隻是他又忍不住多問了一句:“可劉備那廝是不是也是覺得,你會有這樣的想法,所以一點不帶猶豫的就來蹬鼻子上臉?”
衛覬:“……”
少說兩句吧,沒人當他是啞巴。
……
這河東衛氏和範氏合計十人的賬房團隊,還是在第二日就抵達了安邑府衙,被那新到任的太守迎接了進去。
為首的老賬房在衛氏已做了二十來年了,得了主家的賜姓,就被推出來和太守府上的人交談。
見到對麵負責此事的人,衛餘頓時意識到,為何劉太守要向衛家借人了。
這小子也太年輕了!充其量也就隻有二十歲的樣子,麵皮嫩得很。
更可笑的是他一雙手上,隻在握筆的地方見得到繭子,哪似做賬房的料。
劉秉抬手示意對方落座。
衛餘一邊腹誹,一邊還是當先一步坐了下來。
隨後,他從腰間摸出了自己的算袋,小心地取出了其中的二百多枚算籌,分作小堆放在了桌上,也不出意外地聽到,在後方傳來了幾聲羨慕的聲音。
這二百餘支算籌非竹非木,而是由獸骨打造而成,也已被盤玩得光滑如玉,對於靠記賬術算為生的人來說,就是一套上好的吃飯家夥。
他愈發挺直了腰桿,開口道:“我聽郎君說,劉太守打算……”
“你為何不帶算盤?”劉秉疑惑地看著麵前這一堆算籌,想著昨日他還從劉備的書房裡見過九章算術,那麼算盤應該也沒差太遠。
怎知,這賬房掏出來的卻是一堆棍棍。
這也太原始了吧!
衛餘一噎,漲紅了臉怒道:“郎君莫不是在尋我的玩笑?那珠算之物,乃是太史大家劉元卓在京城推衍《乾象曆》時所創,迄今為止不足五年,我等隻聞其名,不見其實,而能學得其中精妙的,不過其高徒徐公河一人,我向何處去學!若要折辱於人,大可換個理由。”
劉秉:“……”
劉備連忙上來打了個圓場,“莫要生氣莫要生氣,他與劉公確有些淵源,平日裡也沒見過其他的賬房,言語之間若有得罪,還請不要見怪。”
衛餘目光驚異地打量了一番劉秉,似想確認劉備話中的真偽,卻隻見劉秉朝著他點了點頭,似是在致歉,又隻好攏著算籌到了麵前,問道:“列位要用這一千六百萬錢供給多少人的過冬吃用?”
劉秉答道:“三萬四千多人。”
衛餘嗆住了:“……咳咳,三萬……”
什麼三萬?
好嘛,他們演都不演了!
他來前已從衛覬處聽說了些情況,知道這劉太守說得好聽是與平難中郎將為友,實則是官匪勾結。
若是隻算他帶來河東的一小隊精兵,再加上遷至河東鹽監製鹽的人手,充其量也就是萬人上下。
這額外的兩萬四千人是哪裡來的?
必然是河內的兵馬,甚至是流民!
是要用衛範兩家的錢養兩邊的人呢。
但他人已到此,本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也隻能順著這話問下去。“先按讓人都能活命來算?”
劉秉點頭:“正是。還要儘可能節省開支,能以人力完成的,便不必非要直接購置成品,取以工代賑之意。”
衛餘明白了。怪不得要找他們這些賬房來算。
若是隻管將這一千六百萬錢分到每個人頭上,一人五百來錢……
換個不負責任些的賬房,可太好解決了。
河東的一件麻衣約要三百錢,一人分一件,餘下的全部換成最便宜的粟米穀物,換來一石。
一石米,一件衣,是很難計算的東西嗎?
但按照劉秉的說法,就複雜多了。
衛餘:“譬如麻,是從收乾苧麻開始,還是……”
“就從收乾苧麻。”劉秉給出了結論,“我已與下麵的人商議,自明年起,每五畝田中,必須各栽桑、麻半畝,苧麻一年收割三次,差不多能滿足所需,但今年還需從縣中去收,再交由婦人抽絲紡織,直至製成麻衣。紡織、製鹽、采木、造屋等各項事宜的工錢用於這三萬人購置口糧。一應粟米由我們先行采辦,以免他們購置不易。”
他補充道:“此外,還有兩件事情不可漏算,一是要請幾名粗通醫術的郎中,為他們提供草藥原料,以防入冬後有風寒奪命之事。二是士卒的吃用標準與務工百姓不同,不可胡亂按照均等來計。”
“明白。”衛餘答道。
習武之人要吃得多些,他怎麼會不明白?
沒看這屋子的邊角,還站著幾個麵色不善的武夫嗎?嚇得他差點以為自己是來坐牢的!
他一個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人,到底能乾什麼壞事?用手裡的算籌充當刀具殺人嗎?
“乾苧麻不剝皮不打根,是四十錢一石,粟米二百錢一石……”他口中喃喃,把算籌撥到了麵前,忽見一隻手伸到了他的麵前,打斷了他的動作。
那年輕的“賬房”湊到了他的麵前,認真問道:“這價格還能再低一些嗎?”
衛餘連忙解釋:“……郎君,這已按低了算的,平日裡粟米價是二百二十錢。”
“我知道。”劉秉道。
他之前跟呂布算夥食費的時候就按的220這個標準,聽得出來這200是打折了,“但是……”
“一千六百萬錢,三萬人的吃用,這麼大的一筆開支,你們河東各縣的商戶難道就沒有什麼消費滿減,大額折扣,優惠返利之類的東西嗎?”
孫輕低聲向一旁的張燕問道:“陛下說的都是什麼?”
張燕嘴巴微動,將聲音擠了出來:“先帝是斂財高手,還在宮中開辦市集,大概是他想出來的什麼花樣,讓陛下記住了。”
就跟之前的什麼珠算算盤一樣,是隻有京中貴人玩得轉的東西。
也難怪這沒見識的賬房又愣住了,疑惑地看向麵前的年輕人,渾然不知這幾個詞是什麼意思。
但他聽不懂是他的問題,陛下乾什麼要遷就他?
孫輕直接上前兩步,搶在這賬房準備開口發問前,一把按住了他的肩膀:“陛……他問你話呢,沒有更便宜的價格嗎?”
“就是,問你呢!”
賬房驚得差點跳起來,隻見另一個高大威武的將軍一把就將手中的畫戟拍在了桌上,“就沒有更便宜的購置門路了嗎?”
他抬眼,看到了一片如狼似虎的眼神。
衛餘哆嗦著嚥了一口唾沫:“這……這等問過我家郎君才知道。”
……
衛覬鐵青著臉,聽著衛餘努力描述的情況,在片刻的沉默後,從齒縫裡擠出了幾個字:“欺人太甚!”
這群人欺人太甚!!!
什麼叫有沒有更便宜的購置門路?
他敢擔保,這不是在讓他聯絡河東商賈,去洽談個價格,根本就是希望他將府庫中的積存,用略低於市麵的價格兜售給黑山軍。
是要繼續盤剝他的資產。
彆管這種說辭能不能算是先禮後兵,也彆管他之前是不是和範璋說做人不可首鼠兩端,他現在簡直是積壓了滿肚子的火,隻想怒罵對方一通。
“北方的胡人養羊,還知道不能光逮著一隻薅羊毛呢,我衛覬是造了什麼孽,就變成了黑山軍不肯放下桌來的肥羊?”
“我看剛從河東去洛陽的董卓都比他們和藹可親一些!”
“……”
衛餘看著衛覬這張蟄伏著盛怒的臉,忽然有些不敢確定,自己該不該將剩下的話說出來。
但衛覬雖處盛怒之中,也並未徹底丟了自己的冷靜。察覺到衛餘欲言又止,忽然收起了怒容,轉頭問道:“你還要說什麼?”
“我……”衛餘猶豫了一下,說道,“我覺得河東太守府衙中的情況,有些奇怪。”
“說來聽聽。”
衛覬強行收回了怒火,沉聲問道。
他知道,像是衛餘這種乾了幾十年的老賬房,一般情況下不會有這麼多尋根究底的好奇心,但凡事也會多長個心眼。
能讓他按捺不住說出來的,一定不會是什麼尋常的事情。
衛餘斟酌著,簡明扼要道:“我覺得,劉太守和那黑山軍的張將軍,好像聽從同一個人的號令。他們都不是此地當家做主的人!”
衛覬輕嘶了一聲,被這訊息一驚:“你繼續說。”
衛餘回憶著道:“我初到太守府上時,誤以為那年輕人是劉太守請來的賬房,甚至覺得,此人給人下馬威也不掌握分寸,上來就提起太史大家的珠算之術,想藉此壓我一頭,可我再聽下去,又發覺不對了!他提及明年耕作時,說的竟是——我已與下麵的人商議!當時,劉太守還在屋中呢,他就一點不避諱地說出了這種話。”
衛覬的眉頭皺了起來。這聽起來確實不是尋常人會說的話,甚至是直接將劉備歸進了“下麵的人”行列。
如若他不是真的身份地位都在劉備之上,劉備早就該當有些表示了。
“還有呢?”
“更奇怪的在這後麵。”衛餘說到這裡仍然心有餘悸,“這年輕人說起想要更加便宜的粟米時,我隻回答慢了一些,同在此地的武將幾乎全出了聲,彷彿見不得我如此輕慢的態度!可我真是冤枉啊。”
他隻是拿不定主意而已,並不是不想回答。
“這武將當中,有兩位應當是那劉太守的親隨,是和他一並來到河東的,有一位應當是您提到過形貌特征的黑山軍統領,還有一位,簡直宛若霸王在世,好生嚇人!”
衛覬神情不定:“……那應當是被董卓派到河東來的呂布。”
先前王匡遇襲被殺,有傳言稱是呂布從黑山軍中逃脫後乾的,想不到這裡也是蛇鼠一窩,全湊到一起了。
他強忍著這壞訊息所帶來的牙酸,問道:“也就是說,這年輕人是此地所有人的上級,那你看,他的相貌如何?”
“麵如冠玉,絕非凡人!”衛餘篤定地給出了答案,“或者說,有貴人之相。”
他之前隻是覺得,劉秉不像是個賬房,可當這樣多的情況全湊到了一起,光隻說什麼不像賬房,也太過低看對方了。
他能給出的答案裡,竟隻有這一句最是貼切。
“有貴人之相……”衛覬的眉峰壓得更低,“這可不是一句尋常的評價啊。”
不知道為什麼,在這一刻,他的眼前忽然閃過了劉備之前的一句話。
他說:“此事,備已上達天聽,無需伯覦擔心。”
衛覬的臉色變了又變,像是在這一瞬間產生了無數的猜疑與想法,最終咬牙,肉痛地開口:“你去告訴他們,苧麻都是河東農人所種,價格低不下去了,但這粟米,我最低能要到一百九十錢一石的價格,他們能接受,就這麼辦,不能接受,那咱們一拍兩散!”
……
“也就是說,咱們接下來到手的每一石米,都省下了三十錢?”呂布滿臉驚喜,“陛下可真是做生意的好手!”
但不對……不對!一想到他之前就是為了還債而被陛下拿捏的,呂布又有點尷尬地摸了摸鼻子,乾咳了兩聲,希望陛下千萬不要舊事重提。
幸好劉秉也確實沒有這個意思。他隻是有些奇怪地看了呂布一眼:“你這麼高興乾什麼?這一千六百萬石的錢是玄德向兩家索取的,當先供給的也是河東、河內被我們收攏入麾下的流民,又不是給你的。”
他可不覺得呂布是這種聖人性格,還能先幫著大家樂一樂呢。
果然,他忽然就見呂布湊到了他的身邊,恭敬而期待地說道:“陛下,臣是在想另外的事情。您看,這衣食所需的錢財支出,不是因為衛家的讓利,能變少了嗎?這多出來的錢財,能不能采辦些軍需所用?”
“先前臣受了董賊矇蔽,不得不領著並州軍與您為敵,再加上文遠與黑山軍一戰,還有征討河東鹽池以及白波賊老巢的戰事,軍械損失了太多,總得補一些回來,才能更好地為您效力吧?”
“您又是遲早要打回洛陽去的。咱們的軍備精良,才能更好為您殺敵立功啊!”
劉秉:“……你不犯蠢的時候,還挺會說話的?”
呂布端正了神色,決定看在陛下的麵子上,權當沒聽到那“不犯蠢”三個字。
劉秉低頭看了眼賬簿,問道:“說說吧,你需要多少?”
呂布立刻來了精神:“就拿弓箭來說,市麵上劣等的弓弩,一副大約是五百錢,不過我並州軍中會絞纏弓弦,削木為弓的人不少,陛下若能給我五百錢,我能拿出一把上好的弓。軍中配備一千把,就是五十萬錢!”
“停停停!”劉秉抬手叫停,“你這是不開口不要緊,一開口就想來一筆大的!光弓箭就要五十萬了,剩下的什麼皮甲刀劍之類的隻會更多不會更少,怎麼算都要上二百萬了,直接分走八分之一。”
呂布赧然:“……哈哈,陛下算得精準。”
劉秉扶額歎道:“我也知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們要打仗,要保全性命,就必須有精良的器械,但這筆支出削減六成尚可,二百萬著實太多了。奉先啊,就沒有其他的辦法得到軍械的支援嗎?”
呂布垂頭想了想,忽然目光一亮:“有!”
劉秉也來了興趣。
卻見呂布不是直接說事,而是一把扯過了被劉秉擱置在一邊的輿圖,“陛下您看——”
“我們現在,在河東,河東往北,穿過太行夾道,就是並州,並州毗鄰的涼州地界叫做北地郡,這裡駐紮著一支精兵,隸屬於大漢左將軍皇甫嵩,本是要遵照先帝旨意,接管董卓麾下兵馬的。但董卓不肯交出兵權,先帝當時也無辦法,於是皇甫嵩就停在了這裡。”
呂布神情激動:“這不是關鍵,關鍵是皇甫將軍在北地以及司隸合計掌兵三萬有餘,若陛下能聯係上他,或許能得到一批軍械,甚至是精兵強將的支援!”
如今陛下在名義上為董卓廢去了皇帝名號,指揮起皇甫嵩來可能有少許的麻煩,但陛下終究是正統,隻讓皇甫將軍給出些軍備支援又有何妨?
之前他忙著贖身呢,竟然現在纔想起來。
呂布說得心神激動,竟未留意到,他這一番話給劉秉帶來了何種驚嚇。
皇甫嵩?見鬼的去找皇甫嵩!
他可絕不能見到皇甫嵩。
劉秉麵上未露端倪,後背卻已生出了冷汗。
彆人他不敢說,但如皇甫嵩這般已坐到左將軍位置上的人,絕不可能沒見過真正的皇帝!他要是遇上了對方,馬上就能被對方扒掉自己的偽裝,把他按照喬裝皇帝的罪名拿下。
可若是直接一口回絕,又好像顯得他不正常。
畢竟,哪有皇帝會因為向臣子討要軍械而心虛的……
劉秉心中惴惴,不敢直接對上呂布興致勃勃的眼神,目光下意識地在輿圖上逡巡,忽然對上了其中的某處,也頓時靈機一動。
“奉先啊,你的想法很好,可我不能這麼做。”
他有理由了。還是一個無人能反駁的理由。
身在此地的呂布赫然瞧見,當陛下抬眸時,眼中竟不見提及朝堂重臣的喜色,隻有一種無法形容的悲慼。
“奉先是不是忘記了一件事。皇甫將軍功勳卓著,拜將封侯,甚至被人寫入童謠之中歌頌,是因為什麼?”
是因為什麼?
劉秉語氣沉沉:“因為黃巾起事時,是皇甫將軍帶兵攻破了廣宗,不僅殺死了張梁,斬首黃巾三萬有餘,迫使黃巾投河五萬,還將張角的遺體從墳中挖出,將首級送到了京師。隨後他攻破下曲陽,殺死張角三兄弟中的最後一人,又在下曲陽將餘下的數萬黃巾斬首,鑄成了京觀!”
什麼是京觀,就是用人頭與屍體鑄成的土塚!
這太過嚇人了,以至於劉秉在穿越後還記得。
劉秉伸手,重重地點在了輿圖上:“你忘了嗎?朕如今麾下的黑山軍,還有剛被收編的白波軍都是什麼來路?”
“他們都是黃巾出身啊。”
呂布語塞:“可是……”
“不,沒有什麼可是的。”劉秉的聲音無比認真,“我難道不知道皇甫將軍英勇善戰嗎?但我自打來到河內,自打遇上了黑山軍,看到的已是另外的一片景象。你說,若倚仗皇甫將軍成事,他們要如何自處呢?”
他的目光投向了窗外,又好像看到了更遠的地方,讓出口的聲音也變得有些飄渺。
“我曾經不明白他們為何要選擇造反,可我現在知道了。因為活著對他們來說就足夠艱難了,為什麼不相信大賢良師能讓他們超脫眼前的苦難呢?這是人之常情。”
“可你信不信,若是皇甫將軍來此,固然張將軍他們並無親屬被堆砌進那京觀之中,也像是我在警告他們,絕不能有膽量發出他們自己的聲音,絕不能做這潮水一般奔流而抗爭的亂民,否則就隻會得到這樣的結果。我也更希望……”
劉秉長長地歎了一口氣,緩緩說道:“奉先,有些問題不是勝與負這麼簡單的。我不僅僅要擊敗董卓這樣的叛臣賊子,也能走出一條和先帝不一樣的路,辨清百姓所思所想,再還這天下太平。”
……
“將軍,你這是怎麼了?”
孫輕有些奇怪地看到,張燕原本站在陛下的門外,想要彙報些訊息,卻忽然轉頭離開,表情古怪得嚇人,隨後更是直接一胳臂支在了牆上,將自己的腦袋枕靠在了上麵。
他連忙跟了過去,不知為何竟覺得,張燕投在牆上的影子晃動了一下。
孫輕心中擔憂,於是又問了一句。
張燕的聲音悶悶地傳了出來:“陛下說,皇甫嵩雖好,卻不是他的忠臣良將……”
【作者有話說】
論如何一句話收服黃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