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認天子/三國穿著龍袍穿越了! 051
這船的形狀與一般的航船稍有不同,船身要更寬一倍,在兩側有著明顯的延伸,正是彼此連線所用。
入水的船隻僅在臨岸卷來的浪中輕微晃動了一下,就已穩穩地停住,吃水不淺。
“說起來,今日是否風大了一些?”範璋透過清晨的薄霧,遠遠向著這邊看來,忍不住出聲問詢。
“風大也無妨,這些船隻都是用上好的木料打造,風大浪急,也能平穩渡河,俱是我與劉使君一艘艘查驗過去的。”衛覬答道。
劉備點頭:“荀軍師向陛下建議今日出兵,也自有他的想法。”
範璋雖然還是將信將疑,但見劉備和衛覬都這麼說,也暫時按捺下了疑惑。
該說不說,可能劉備的話還更有說服力一點。畢竟,雖然這位劉太守剛剛上任河東,就先坑了他一把大的,但姑且不提,能騙到人也算是本事,就說這一坑,是把他和陛下捆綁在了一條船上,範璋就得稱劉備一句好兄弟。
“行吧,反正又不是讓我去渡河……我的天!”範璋忽然一句驚呼,下意識地一把抓住了身邊的人。
衛覬咬了咬後槽牙,才忍住沒把對方一把甩出去。但在循著範璋的視線向那邊看去的時候,饒是他自覺自己也算見識不少,仍是瞳孔一縮,“陛下他——!”
河邊誓師出征、祭祀三牲的禮台已然就位,缺的隻是那位發號施令的主角,而此刻,這位流落河內的漢家天子終於衣冠齊整地抵達此地,出現在了眾人的麵前。
不是尋常的齊整,而是從十二旈到冕服的衣冠齊整!
衛覬此前就覺,陛下哪怕衣著平平,也實在有天子氣度,尤其是能氣定神閒地提起種種常人所不知的東西時,對下屬包容有加、令他們各司其職時,都是遠非旁人可比的儀態,但直到今日,天子冕服加身,他才發覺,究竟什麼才叫真正的皇室所出!
因十二月日出得遲,此刻晨光未明,隻從天邊透出了絲絲縷縷的霞光,但在陛下的十二旈寶珠以及冕服之上,好像已提前爬上了一層流光。金絲銀線的奇彩,就這樣隨同陛下登台告祭,跳入了所有人的眼簾。
他此前隻知天子遇難外逃,為黑山軍所救,卻不知道陛下的這身龍袍仍在,也在此刻,變成了鼓舞士卒渡河的最後一道加碼!
那毫無疑問,是一身民間紡織手段無法做出的衣衫。
相比於張燕,衛覬這位河東士族富戶還要更加確定這一點。
就連荀攸,雖然在這一抬眼間,奇怪於為何這冕服和他曾經遠遠看到的大不相同,也隻當是他並未看到最為正經的一套,再就是奇怪兩句,為何陛下之前被張讓等人裹挾外逃,居然還能帶上這一身。卻從未懷疑過,陛下穿著的隻是一身從其他地方帶來的偽裝。
這無疑是一套讓陛下籠罩於天家寶光之內的龍袍,是一套讓士卒愈發篤定要向對岸進攻的冕服,是此刻告祭蒼天與大河最有權威的一身衣服!
劉秉舉起手中的酒杯時,台下已跪倒了一片。山呼萬歲的聲音也再度響了起來。
一想到接下來的渡河可能會與對麵展開怎樣的廝殺,又有可能付出怎樣慘痛的代價,劉秉的心中就有些發沉。
但他知道一個道理,叫做開弓沒有回頭箭!
心情越是沉重,他的聲音也越是簡短淩厲,卻好像也恰恰適配著此間的氣氛。
“請祝蒼天,今漢家子劉秉,欲砥柱鎮流,強渡大河,獻三牲為祭——”
“眾將士聽令,隨朕渡河,殺敵!”
旈冕的寶珠在青年的眼前晃動了一刹,碰撞出了一串零碎的聲響。
它們像是一個引子,炸開了高台之下更多的聲音:“渡河!”
“渡河!”
“渡河——”
訊號傳遞到河邊,當先下水的十二艘船隻即刻離岸而去。
劉秉死死捏住了手心,目光一瞬不眨地望著河麵。
隻因在船隻衝破河上霧氣的刹那,它們也不止是航行在了河內兵馬的眼中,更是出現在了河對岸董軍的眼中。
烽火台的訊號,立刻就燃燒著傳送了出去。
火勢洶洶,黑煙滾滾,正是對麵最高一級的預警訊號!
不過當先一步出現的,不是敵軍的兵馬前來攔截,而是這十二艘船和緊隨跟上的小船一並在河中的某處停了下來,停在了各自的位置上。
一尊尊鐵牛,被撬動著從船上狠狠地砸了下去,落入了因風大而浪潮洶湧的大河之中。
這重物落水的動靜,險些把船隻都拉拽著側翻過去,幸而船中的士卒已飛快地調整了船上的重量,讓其穩穩地停在了河麵上。
“咚——”的第一聲,是水花炸開在了河麵上。
“咚——”的第二聲悶響。
是地錨入水,砸入河底。
鐵牛連線著船隻的鎖鏈,幾乎是在一瞬間就被拉緊了,船隻隨同河水的流動,向下遊方向移動了一丈有餘,就並未再動,船上的士卒也放下了手中的船槳,不必再依靠著人力對抗河流的推力。
像是從河的一側到另一側,擺出了十二根橋墩。被鐵鏈連線著錨,紮在了河上。
這還是十二根帶著“鐵甲”的橋墩。
渡河搭橋之地兩側烽火台上的董卓兵馬,在發覺望樓之上反而無法射中航船時,便已紛紛操持著弓弩向船隻射來,但在他們的箭矢抵達之前,“船伕們”早已棄槳而取盾,在這十二根橋樁之上一字排開,擋住了這一輪箭雨。
雖有幾名士卒的反應慢上了一些,被西涼軍的箭矢命中,倒在了船板之上,但在河岸的另一邊,他們的援軍也已經出發了!
船隻起航之地,有人吹動了號角。
號角震響,不似嗚咽,而似猛獸的嚎叫。
霎時間,數十艘船隻不曾經過演練,隻按照著先前的編隊,衝向了自己的對應的位置。
這些船隻,即將連上那些“橋樁”,組成一條橫跨於此地的浮舟之橋!
“快……快去稟報軍師!”西涼軍士卒大驚失色,眼見此景與軍師此前所說的不同,頓時有些慌了神,連忙讓人飛馬去報。
幸好賈詡此前有多餘的時間考察河岸,已覺河道在這一段明顯要距離更近,讓大軍駐紮之地正處於此地和孟津之間。
那匹報信的快馬在一炷香的時間後,便已抵達了賈詡的麵前。
狼煙烽火的示警,早已讓此地的士卒匆匆起身整隊,進入了備戰的狀態。賈詡也已翻身上馬,隨同段煨一並行動。
信使跳下馬後,順著士卒的指路,飛快地衝到了賈詡的麵前。
“軍師——情況不妙!”
他語氣急促地將此地的情況儘數說了出來。在聽到鐵牛入水,定住船隻的時候,賈詡平穩的麵色也有片刻的破裂。
跨河搭橋???他想過對麵會破釜沉舟,卻沒想過,會是這樣的破釜沉舟!
這是什麼一戰定乾坤的決絕!
他們要直接在河上搭橋,把所有人都運送渡河,所以才會有之前的平靜無聲,甚至連小範圍的交戰都沒有,因為他們要做的準備實在是太多了!
“連船成橋?”段煨眼神一動,“軍師,是否可以用火攻了?”
船隻與船隻之間相連,那聽起來好辦啊,隻需要從河岸的一邊把帶火的箭矢射向置於前排的船,不就好了嗎?到時候所有的船隻都能被一並燒起來。
賈詡抬眼而望,卻不似段煨這麼樂觀。“段將軍,你以為他們為何要趁著今日渡河呢?這可不是什麼渡河的好天氣!”
河上大風,浪潮洶湧,船隻渡河是要冒風險的。
而對麵寧可要冒著這樣的風險,也要選擇在這個時間,有且僅有一種解釋:這個風險,能夠抵消掉其他的風險!
是什麼風險還需要多說嗎?不就是段煨現在提出的從岸上火攻。
在這樣的大風天氣,想要隻依靠著火箭來發動火攻,是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那我們……”
“快,再分三百士卒給我!”賈詡匆匆向著軍營的一角行去。
段煨知道他在此地搗鼓了些東西,但出於和賈詡達成的默契,並未多問,現在讓士卒緊跟過去,纔看到這裡放著的是一批特殊的“燃料”。
“背到那邊的小船上!”
段煨這才驚覺,賈詡做出的準備可能遠比他想的還要更多。
隻因這批燃料除了燥荻枯柴,還有灌入其中的魚膏,它們被送去的小船上載有長鎖,鎖頭連線著釘船器械,放置妥當後,又被船上的赤幔全部牢牢地遮蔽在了下麵。
當段煨的大軍向著敵情出現的方向開動之時,這數十艘小船也立刻從上遊離弦而出,向著下遊正在迅速搭建的浮橋而去。
若不知這船中放著什麼,光是看著船上手持兵刃與弓弩的士卒,看著船上正常的旌旗龍幡,誰都會覺得,那隻是一批用來撞開橋梁攻向敵方的戰船。
但當一雙年少而精明的眼睛向著那個方向看去的時候,卻絕不敢真對他們有所小覷。
司馬懿麵露警惕,向著同在此地的關羽和孫輕道:“交給二位了,按照之前的計劃,務必將它們攔截下來!”
他們此刻的位置並不在河岸上,不過大約是因劉秉冠冕齊備、祭告出征的場麵太過矚目,竟讓大多數人並未留意到這一批人的缺席。
在河對岸的西涼軍也沒能發現,這一批人甚至是在前一天的夜晚,抵達的這處河心島。
更巧的是,這座黃河之中的沙洲,就位於溫縣以南,早兩年間司馬懿還曾讓家中的仆從載著他登島玩耍,對於此處何地適合船隻停靠,何處水流適合船隻重新下水,可謂是瞭如指掌。
而與他同在此地的,一個是黑山軍中會些水戰的,另一個則是籌備戰事期間被發覺在水戰上頗有天分的,正是兩位在此地好用的將軍。
一眾遠處的黑點越發靠近,河心島上,也已有數十隻小船疾馳而出,擋在了西涼軍火船的去路上。
但這突如其來的攔截,雖讓西涼軍吃驚,卻還沒讓他們亂了分寸。
“放箭!撞過去!”一聲暴喝頓時響起在了船隊之中。
幾乎是在那個聲音響起的同時,一蓬箭雨,便向著孫輕關羽等人襲來。這順水而下疾馳的航船,也露出了船頭猙獰的長釘,彷彿要憑借著橫衝直撞,將眼前的船隻撞碎。
麵對這樣迅猛而凶悍的來勢,關羽麵色巋然不動,依然挺立在船頭,精準地撥開了一支向他射來的箭矢。
眼見同伴是這樣的反應,孫輕本還有些緊張,現在也“呸呸”兩下往手心吐了口唾沫,一把抄起了手邊的船槳:“快!動起來,讓他們瞧瞧我們的厲害!”
西涼軍可不知道什麼厲害不厲害的,他們隻倍感好笑地看到,那一群殺出來攔截的家夥居然在此時分散了開來,卻不是前進而是後退。
“哈哈哈這群孬種,就這鼠膽,還出來攔截做什麼!”
“就是,這是出來添笑話的嗎?”
“……等等!”在西涼軍中忽然響起了一個驚詫的聲音,也驀地變了聲調,“那是什麼?”
清晨的河麵上,河水的顏色也要比平日裡更深,竟讓人沒能在第一時間發覺,此刻的河麵上還飄著些東西。
再向前行出了一段,才叫人發現,那些翻滾在江水中的,居然是一批草編的葦席!
沾水的葦席仍舊漂浮在河麵上,又因彼此勾連,並未被即刻衝走,正成了一道阻水的草編,也本是賈詡曾向段煨提議配備的東西,卻不料先被敵軍擺在了他們的麵前。
孫輕和關羽指揮著船隻有序後退,又讓船上繼續丟下葦席,正是為了形成這一道特殊的攔截。
而倘若西涼軍來人能夠來得及細看的話就會發覺,這些飄在水上的葦席還在向著江中滲漏出油花,正是浸潤在草編之中的火油,被緩緩浸泡了出來。
那些橫衝直撞而來的船隻,卻已來不及察覺到這一點,也來不及停下掉頭了。
距離一步步拉近。
關羽赤紅的麵色裡閃過了一道殺意,“點火!”
呼啦數聲,火把燃起,隨即便向著前方拋擲了出去。
因河上風大,有數隻火把被當場熄滅,當仍有火把砸在了葦席之上,將其點燃了起來。自北向南吹的大風,助長著火勢,讓一道烈焰橫亙在了江上,也一路燒向了撞在其上的船隻。
“退!快退!”西涼軍拚命調轉了方向,奮力滑行,試圖讓開這條火焰之路,卻先是被水勢又向著烈焰衝出了一段距離,更眼見那火舌,已無情地燒向了船上的赤縵。
“不好!”一名士卒麵色煞白,幾乎下意識地就想要跳下水去。
但還是火勢更快,先一步點著了戰船。
關羽都呆住了一下,隻因他也沒料到,這批船隻來得這樣快,居然還能都是載著燃料的航船。他們先前要做的,也不過是用草編阻水,再借著這一道火牆阻礙對方的視線,進而發起向敵軍的反擊。
卻不料敵軍已如此迅疾地燒成了一團團河上的大火。下一刻,西涼軍為避火勢,更是不得不爭相跳入了冰冷的江水之中。那些著火的船隻失去了控製,衝過了前方的阻擋,就這樣向著下方漂流而來。
可西涼軍絕望地漂浮在江水中,河心島上的司馬懿又何嘗不是一驚。他疾步奔向了岸邊,高聲喊道:“攔住它們!”
在這倉促的交手中,他無從得知,這些船上到底放著多少燃料,夠不夠一路燒到河橋的麵前,這些敵軍的船隻又夠不夠耐燒,能儘快在大火中解體。
這些提前跳船的西涼軍固然活不了,他們這邊提前引燃了對方的火船,也未必有得賺!
幸好這批從河心島啟動的戰船,都配備著鉤索。船上的人,也反應足夠的快。
關羽立刻棄刀,抓住了鉤索,向著一條火船鉤去,在“擒”住這條船隻的同時,同船的士卒頓時會意,一邊調轉船頭,一邊飛快地劃船,將這條船隻向著河心島帶去。
其餘船隻也立刻有樣學樣。
一時之間,河上的火勢也像是調轉了方向,往另一處燒去,而這眾多船隻以關羽那條為首,其餘的在孫輕的指揮下,竟並未撞到一處,而是一個個兜著圈子,繞出了一條路。
但即便如此,仍有漏網之魚,向著下遊奔去,彷彿是在河麵上點起了幾個太陽。
張燕一個抬眼,就看到了這數團鮮明的顏色,頓時罵了出來:“我就知道那幾個毛頭小子辦不成事!”
他飛快地指揮著幾艘小船脫離開了隊伍,向著那些“太陽”奔去。
小船之間拉拽著鐵索,以兩兩為一組,撲向了依然在燃燒的戰船,險之又險地將它們阻攔在了江麵上。
“張將軍!”士卒忽然一聲驚呼,隻見張燕目光一轉,隨即一個猛子紮下了水去,在幾下奮力的鳧水後,一把抓住了一塊沒能被兜住的船身殘骸,也隨即將它壓下了河麵,撲滅了上麵仍在燃燒的大火。
張燕雙手一撐,將自己掛在了這片船身木板上,一路漂向了前方已幾近成型的河橋,被自家的船隻阻擋了下來。
士卒伸手去拉他的時候,已見他打濕的頭發上凝結著一叢叢的冰碴。
“你這是不是搞得太狼狽了一點?”一個聲音從張燕的頭頂傳來。
張燕唇色發紫,卻仍是氣勢不減得瞪了回去:“你還有空跟我說話?”
呂布一邊帶著那小股騎兵乘舟向前,一邊擺手回道:“放心放心,你們都已把敵軍的第一道攻勢攔下來了,我還能出什麼岔子不成?”
他不再看向張燕,目光已直視向了前方。
在此刻,所有的人都在奔向這座河橋。
劉備和於夫羅在後方調兵。
陛下在荀攸和衛覬等人的陪同下,等待著前線的訊息。
張遼和張飛已各自統領著一路步兵順著搭建起來的橋梁向前奔行。
——這是他們這邊的情況!
而前方,是敵軍的大軍已開拔而來,先一步抵達的騎兵擺出了陣仗,正要阻止河橋的最後一步搭成。
於是呂布這邊動了!
船隻載重有限,大部分的船隻又已被投入到了浮橋的搭建之中,連人帶馬先一步送到對岸的,僅有百餘騎。
可也正如呂布和張燕誇下口所說的那樣,他出不了岔子。
幾乎是在騎兵落地岸邊,衝破敵軍攔截的一瞬間,黑色的疾風便已勢不可擋地席捲而去,撞出了一片赤色殷紅。
不知道是因為搭橋的順利,已讓他們所有人相信,用兵器熔煉而成的鐵牛確實鎮壓住了黃河,也勢必能讓他們此戰得勝,還是因為陛下彙聚而起的民心,已化作了滔天巨浪拍向對麵,又或者是呂布手中新打造的方天畫戟屬實趁手,麵對著幾乎是十倍二十倍於自己的敵軍,呂布不僅半步不退,還狠狠地要殺穿對麵。
畫戟揮動,一時之間分不出,甩動的到底是小枝之下的紅纓,還是潑灑出去的鮮血,隻看到敵方又有一個個人倒了下去,卻顧慮著呂布來去如風,不敢再壓上去。
“快!動作再快一點!”
“陛下還在後方看著呢!”
“咱們的橋隻差最後一步了!”
“鐵牛是鎮住了煞,可咱們也得再快些……”
“……”
錯雜的聲音響起在了最後一個“橋墩”處。士卒滿麵赤紅,高呼著拽住了前方銜接的戰船,又往前鋪出了一步。
河岸之上,接應呂布的步兵也已登岸了一批。
但毫無疑問,人數的優勢依然在對麵,完全是靠著呂布等人的悍勇,才能迫使對方等待著後麵的援軍,沒能阻止前方的橋梁繼續搭建。
“不行!還是慢了一些!等到敵方大軍全到了,咱們就麻煩了!”
呂布固然悍勇,能夠以一當十,但西涼軍又何嘗是省油的燈!
“來!”張飛忽然一聲怒喝,蹬蹬兩步跳上了前方還未停穩當的一艘船,手中抓著從“橋墩”處連線的一條鐵索。
士卒連忙給他讓開了一條路,眼看著他將這鐵索傳遞過了最後的幾艘船隻,與隨行的士卒一並越了過去,跳入了臨近岸邊的河水中,迅速帶著這條用於固定落腳點的鐵索攀上了岸去,用著操持屠戶行當練就的一身好力氣,將它定在了岸邊。
紛紛圍攏上來的士卒也效仿著抓住了這根鐵索,牽連著那些正在歸位的船隻抵住了河水衝撞,卡住了前麵的船。
咚咚幾聲,是最後的木板和落下岸邊的階梯,終於就位!
張飛顧不得手心拉拽出的血色,已一把接過了兵器,與張遼一並向呂布的方向接應而去。
“殺——”還未來得及站定的西涼軍,迎麵而來的便是這樣一支凶悍到讓人發顫的隊伍。
段煨驚愕地向著河中看去,看到的不是先頭派出的航船燒毀對麵的“橋梁”,而是河內方向數不清的人影已沿著這座橋梁源源不斷地奔來,彷彿是要將整個河內郡的百姓都投身到這片戰場之上!
他簡直無法形容這到底是一種怎樣震撼的場麵。
隻有一個幾乎要撕破耳膜的聲音,隨同著這座平地架起在河上的橋梁,橫亙在大河上。
“殺——”
“護送陛下渡河!”
“殺光西涼賊子!”
張遼指揮著的先頭兵卒彷彿已被後方的聲浪推到了頂峰,狠狠地向著剛剛抵達的西涼主力砍殺而去,也變成了一支隨同呂布而動的鋒矢陣型。
段煨連連急退,也難以阻擋住前軍的頹勢。
偏偏敵軍補充兵力的速度實在太快,讓他想要不計損傷,先把敵軍撲滅在岸上都做不到。
“軍師——”
“退!先退回去!”
賈詡的聲音剛剛開口,就已淹沒在了人群之中。
誰讓此刻的西涼軍都看到了那條河上的黑線,竟分不清那到底是敵軍順著搖晃的橋梁殺來,還是在順著一條帝王點撥河上成型的堤壩衝過來,都已紛紛向後退去,隻來得及將段煨和賈詡裹挾在人群當中,保護著這兩位重要人物。
可劉秉的兵馬是在用著過橋的速度渡河,一見到敵軍的倒退,隻會以數倍於對方的速度繼續追趕。
西涼軍在後路阻攔的兵馬隻維係了短短的一瞬,就已被當場衝垮,變成了四分五裂的狀態。
數十名西涼軍被漏在了後方,本想試圖憑借著勇武,擋住敵軍片刻,卻見徐晃領著一批白波賊高喊著什麼“渡河”啊“立功”啊就衝了上來,將他們砍殺在了當場。
眼見此景,餘下的西涼軍哪裡還敢滯留。
可屋漏偏逢連夜雨,在他們奔逃而去的方向,又忽然燃起了一路烽火狼煙,像是在河內兵馬渡河的同時,居然還有另外的一路兵馬換了一種方式渡河,意圖攔截在他們的後方。
在這兵荒馬亂之中,段煨根本來不及去分辨,那一方的狼煙到底是賈詡之前說的什麼等級,隻能一邊躲避著追擊,一邊整頓著散落的兵馬,向著邙山山口退去,重新倚仗著地利紮營。
在成功緩過一口氣來的時候,他甚至覺得自己的後背,已經在冬日裡出了一聲冷汗。
但下一刻,他又驚覺,情況還能變得更為糟糕。
隻因在向四周逡巡之際,段煨又忍不住驚撥出聲:“賈文和在哪裡?”
他先前奔逃撤軍倉促,竟不曾留意到,賈詡在何時被與他衝散了!
怎麼回事?他不僅丟了河邊的陣地,讓對麵的叛軍奪取了此地,還丟了他的軍師!
【作者有話說】
是呢,你的賈詡軍師在哪裡呢?(疑惑)
今天加更了一點字數,接下來的劇情應該都比較關鍵,如果還有這種六千寫不完的情況,會努力多寫點。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