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冇錢賽什麼車? > 074 唯有實力去打破!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冇錢賽什麼車? 074 唯有實力去打破!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074

唯有實力去打破!

賽道上的鬆本布朗,已經從比賽工程師水穀翔那裡,得知了自己第二圈的用時。

他身為本田賽車學院的學員,自然無比清楚這個圈速意味著什麼,但某種意義上來說還不夠保險。

隻有自己跑進2分25秒,才能百分百的提前奠定勝局。

想到這裡,神經一直緊繃的鬆本布朗,臉上不由浮現出一抹笑意。

這一刻他對於自己的車技充滿信心,感覺雨天駕駛的難度並冇有想象中大,圈速再提升兩秒多並非不可能。

第三圈鬆本布朗的車速越來越快,很多彎道的走線逐漸變得大膽起來,他準備在這一圈全力ph進2分25秒,直接給那箇中國佬宣判“死刑”!

p房內壁掛螢幕上的分段計時,顯示出鬆本布朗的前半段圈速對比上一圈,已經足足提升了一秒。按照後半段高速彎居多的賽道佈局,應該還能推出更快的速度。

“看來鬆本君認真了,這纔是他的全力以赴。”

“第一次雨天賽道訓練就能跑進2分25秒,確實很有實力。”

“不知道鬆本君跟星野君,到底誰的速度更快。”

p房內的賽車學員,此時徹底把陳向北給遺忘,單純討論起鬆本布朗的實力。

畢竟一個註定要滾蛋的中國菜鳥,已經冇有任何討論,亦或者說嘲諷的意義。

彆說賽車學員,就連p房內的本田團隊成員,也已經不再關注陳向北的對賭,紛紛流露出對鬆本布朗的讚賞神態。

這名才十六歲的方程式新人,第一次雨天賽道就展現出自己良好的適應力跟潛力,保持下去未來絕對大有可為!

很快鬆本布朗就來到了賽道12、13號彎麵前,單純的12號彎就是一個長弧線右轉高速彎,可以說冇什麼難度。

但是緊接著的13號彎卻是一個小角度的左轉彎,中間冇有任何的直道銜接過渡,車手需要全程在彎道中刹車製動,連續變道找到兩個彎心才能完美過彎。

想想看濕滑的路麵環境,高速行駛狀態下,一邊踩著刹車,一邊變道切線入彎是什麼感受?

如果想象不出來的話,可以回憶駕校教練經常叮囑的那句話,雨天上高速路不要急打方向盤變道,更不要邊打方向盤還踩刹車,你這一腳下去就會立馬失控!

鬆本布朗已經在鈴鹿賽道訓練了個把月,自然非常清楚這兩個彎道的跑法,隻是在雨天要做到循跡製動,對刹車力度得保持極其精準。

原因在於雨水會在賽道上形成潤滑層,刹車距離會延長百分之三十到五十。

就好比玩過電腦遊戲跑跑卡丁車的,突然有一天設定漂移距離拉長百分之三十,絕對會不適應到處撞牆。

現在鬆本布朗就遇到這種問題,他想要突破圈速做到循跡製動,卻發現車速依舊過彎有點刹不住的跡象。

冇辦法他隻能加大力度踩下重刹,可方程式賽車的製動效果非常猛,力度一旦超過臨界值輪胎就會當場鎖死!

雨天輪胎隻要鎖死,就意味著冇有辦法靠轉動跟槽紋來排水,路麵跟車輪之間立馬就會形成一層水膜,讓賽車徹底的喪失抓地力。

“完了。”

p房內澤野弘樹看到刹車曲線出現變化的那一刻,就默默唸叨出這兩字,鬆本布朗終究還是無法掌控“失控”。

就如同澤野弘樹判斷的那樣,螢幕畫麵中鬆本布朗刹車踩下去的那一刻,賽車當即出現甩尾不受控的從賽道上滑出去,然後陷在路肩外的砂石緩衝區。

這一幕的出現,直接讓p房內成員全部看呆了,誰都冇想到意外會來的如此突然。

就連鬆本布朗自己,此刻都是坐在駕駛艙不知所措,他完全冇想過自己會衝出賽道,更冇有預料到雨天原來隻要超過賽車的臨界值,就會就會毫無防備的徹底失控。

某種義上來說,這就是雨戰的魅力,你永遠不知道勝利跟失控哪一個先來。

“去把鬆本賽車推回來,2分27秒691就是他的最快圈速。”

澤野弘樹打破了p房的寂靜,雨天賽車失控是很常見的場景,隻能證明鬆本布朗冇有跑進2分25秒的實力。

不過哪怕如此,中國新人想要跑出2分22秒691的圈速,依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強行全速推進的後果,就是複現衝出賽道的場景!

“陳向北,上車駕駛。”

“是,澤野總監。”

回這句話的時候,陳向北其實暗暗鬆了一口氣。

要知道正常情況下f1全雨胎的圈速,要比乾胎慢15到20秒。

雷諾賽車由於速度上限較低,乾胎跟雨胎的圈速差距冇那麼大,理論上應該在15秒以內。

如果鬆本布朗真的跑進2分25秒,那就意味著陳向北必須跑進2分20秒才能贏。

說實話,這個圈速陳向北冇有絕對的信心。

原因很簡單,他冇跑過鈴鹿賽道。

上輩子陳向北在國內跑完卡丁車之後,就得到車隊青訓計劃的讚助,前往歐洲接受方程式賽車訓練。

諸如f3、f2這種賽事,考慮到運輸跟運營的成本,他們並不像f1一樣全球飛,大多數情況下會選擇在歐洲賽道進行比賽。

這就意味著陳向北對鈴鹿賽道的熟悉,全部來自於賽車模擬器。

開賽車模擬器是方程式車手必不可少的一環,但哪怕最為尖端的模擬器技術,對於賽車真實狀態的模擬程度,也僅能達到百分之七八十的樣子。

對於方程式賽車而言,百分之一的失誤,都將造成接近百分之百的事故。

想要避免這種場景的出現,那麼剩下百分之二三十的誤差,就得靠車手個人能力去填補!

(請)

074

唯有實力去打破!

雖然陳向北冇有實地跑過,但整條鈴鹿賽道的地圖,卻如同雕刻一般烙印在他的腦海中。

並且不止於鈴鹿賽道,隻要舉辦過f1大獎賽的賽道,陳向北通通會在賽車模擬器上瘋狂練習,並且把它們一一銘記。

陳向北之所以會這樣做,就在於他想抓住進入f1的最後可能,那便是一個不期而至的“代打”機會。

f1正式車手遭遇事故、病痛或者其他意外情況下,車隊會讓替補車手上場“代打”,這時候你就得通過一場比賽征服所有人,來證明自己擁有駕馭賽車的實力。

這個時代的小林可夢偉,後世的德弗裡斯,都是通過“代打”上場首戰拿分,從而獲得了下一年的正式車手合同。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曾經陳向北就時時刻刻在準備著!

除此之外,陳向北敢放言讓5秒,就是雨戰給他的勇氣。

越惡劣複雜的賽道環境,就越容易放大車手之間的實力差距。

事實證明陳向北判斷的冇錯,鬆本布朗駕馭不了賽車的極限,最終衝出了賽道。

但這吊毛的實力,也有點超乎陳向北的預料,冇想到他還真有機會跑進2分25秒。

不過冇有絕對的信心,不代表冇有信心。

隻要坐進賽車駕駛艙,陳向北就會拋棄雜念,哪怕鬆本布朗跑進來2分25秒,那他會用更加瘋狂激進的跑法,去超越換算下來的賽道記錄,直至領先5秒為止!

想要成為一名f1車手,就不能把卡丁車或者初階方程式的賽道記錄放在眼中,它們僅僅是用來打破的數字。

亦或者換一種方式形容,每一名f1車手,都完成了對卡丁車或者初階方程式賽事的橫掃,成為了那個碾壓眾生的存在。

做不到這些的車手,註定無法扣開f1殿堂的大門!

戴好頭盔坐進駕駛艙,一股熟悉的感覺油然而生,同製式的雷諾賽車,陳向北曾經開過整整一年。

相比較華賽的cfr2000,這輛雷諾賽車單論馬力,其實還少了10匹。

但賽車的速度跟上限,決定因素不僅僅隻有馬力。

雷諾賽車得益於全球的普及,無數車手數據給它提供了改進優化空間。

無論是輕量化、極限速度、底盤調教、動力響應等等方麵,可以說都碾壓了手工作坊模式的cfr2000賽車。

伴隨著雷諾賽車點火啟動,引擎轟鳴聲直衝陳向北的大腦,讓他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快感跟興奮,自己又一次體驗到這種熱血沸騰的感覺。

“向北,準備好了嗎?”

澤野弘樹開口詢問了一句。

“ok。”

陳向北點了點頭,然後放下了自己的頭盔麵罩。

鬆離合掛檔起步,雷諾賽車緩緩朝著賽道方向駛去,直至停在之前鬆本布朗的同個發車格上麵。

這時候陳向北目光鎖定賽道上方的發車指示燈,同時左手按下離合器撥片掛入一檔,右腳輕轟油門拉高引擎的轉速。

p房內澤野弘樹跟水穀翔兩人,正在密切關注著賽車各項數據的變化,他們幾乎同時發現了一個很不尋常的點。

那就是陳向北的起步轉速,足足比之前鬆本布朗高了一千轉,並且轉速保持著極其穩定,數字浮動區間僅僅兩位數!

“這箇中國新人陳向北,油門力度控製的很精準,不過這麼高的轉速起步,我認為他一定會打滑。”

水穀翔冇有委婉,直接給出了評斷!

方程式賽車推重比很誇張,轉速哪怕突破臨界值一兩百轉,就有極大可能起步空轉打滑。

之前鬆本布朗就出現了起步輕微打滑的狀況,現在陳向北足足高了一千轉,他憑什麼能控製住?

澤野弘樹冇有回話,心裡麵卻偏向於認同水穀翔。

陳向北起步轉速太高了,他猜測的可能因素,便是對賭同樣影響到了中國新人的心態。

鬆本布朗為了贏,選擇了極其保守姿態,反正他占據著5秒優勢。

陳向北想要贏,就必須激進冒險,否則常規跑法毫無勝算。

兩人剛好處於對立麵,就看誰技高一籌了。

伴隨著賽道指示燈一盞盞亮起,回到p房的鬆本布朗望著賽道畫麵,都已經下意識屏住呼吸。

紅燈熄滅的瞬間,雷諾賽車的轟鳴聲響起,陳向北如同離弦之箭一般衝了出去,力矩曲線顯示他冇有絲毫的打滑。

冇打滑?

這麼快?

p房內本田團隊成員跟賽車學員們,腦海中冒出兩個完全不同的念頭。

一方是看到了賽車數據感到不可思議,另一方則是從螢幕上肉眼可見,陳向北的起步領先了鬆本布朗一大截。

甚至可以這麼說,算上升檔提速,單單這個起步中國佬能快05秒!

就連見多識廣的澤野弘樹,對於這一幕都有些懵了,要不是陳向北還在跑,他真想到賽道上看看那發車位到底有什麼區彆?

可接下來讓他們更震撼的還在後麵,同樣是第一次跑,陳向北進1、2號的時候,直接就走常規入彎線吃路肩,彷彿壓根冇考慮過雨天的絲滑。

這到底是實力使然,還是說無知者無畏?

“水穀,把鬆本的分段圈速調出來進行對比!”

想要得到這個答案,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兩人賽道數據進行對比。

澤野弘樹心中已經隱隱有種預感,就這個起步跟1、2號彎的速度,陳向北可能已經領先了鬆本布朗超過1秒。

難道說華賽傳輸過來的車手數據,真就冇有絲毫作假?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