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夢回貞觀,我成王珪次子 > 第36章 長孫皇後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夢回貞觀,我成王珪次子 第36章 長孫皇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高士廉回到宅邸後,直奔書房,並將嫡長子高旬叫了過來,交代了一些事情。

果然沒一會,太監總領張瑾親自過來傳旨。

由唐王李世民親自書旨,調任高士廉為安州都督,即日赴任。

此時距離元日不到三個月。

高士廉一家跪地,恭敬道:“臣,領旨謝恩。”

張瑾走後,高旬急忙攙扶起高士廉,此時他一頭霧水,父親可是皇後的親舅舅,怎麼會忽然被貶出京師?

“阿耶,這…”

高士廉隻是擺了擺手:“仁鬱,浮錦剛生完孩子,身子還不大好,所以你要留在長安。”

“爹,兒怎能不在爹身邊侍奉呢?”

高士廉隻是淡淡的說:“這件事,就這麼辦吧,去準備車與。”

……

與此同時,後宮的立政殿內。

長孫皇後端坐於立政殿的窗畔,並未佩戴過多珠翠,一支簡單的金簪綰起雲鬢,幾縷青絲垂落耳際,更襯得她麵容皎潔如月。

她目光沉靜地落在書捲上,指尖輕輕撚動著紙頁,那姿態不像母儀天下的皇後,倒似一尊被供奉於蘭台深處的玉像,溫潤中透著不可觸及的清遠。

宮裝的深青底色襯得她膚色愈發白皙,衣襟上用銀線細密繡出的鳳穿牡丹圖樣,在午後天光裡流轉著暗湧的光華。

她偶爾抬起眼來時,眸光沉靜如水,卻能在波瀾不驚間映出世間萬物的底色——那是多年宮闈生涯磨礪出的通透,既能看清前朝的波譎雲詭,亦能照見後宮的人心微瀾。

唇角總是含著三分笑意,那笑意卻從未真正觸及眼底深處。那裡藏著玄武門之變當年的驚塵,藏著撫育稚子時的慈柔,也藏著在太宗震怒時輕言勸諫的睿智。

她不必高聲言語,隻消微微蹙眉,便能令躁動的君王靜下心來;不必刻意彰顯威儀,端坐時筆直的脊背已然昭示著不可動搖的端方。

氣息吐納間帶著淡淡的書墨清香與藥香交織——那是多年伏案編纂《女則》留下的痕跡,也是自幼體弱孱胎、多年調養不去的餘韻。

當她起身行走時,裙裾紋絲不亂,環佩輕響猶如清泉擊石,每一步都踏得沉穩而堅定,彷彿不是踩在光滑的金磚上,而是行走在她精心守護的大唐綱常之間。

在她身上,你看得到母儀天下的慈暉,看得到一代賢後的端肅,更看得到一個女子用智慧與克製,在九重宮闕中為自己、為家族、為君王走出的那條清醒而寬闊的道路。

長孫皇後的貼身侍女婉兒靜靜的上前,接過皇後隨手遞過的團扇,輕扇兩下便被皇後抬手製止。

“罷了,不是這天氣熱,是我心裡煩燥,總是像要發生些什麼…”長孫皇後捂著胸口說道。

傍晚時,立政殿內,燭火搖曳,李世民眉宇間帶著一絲倦色,卻又異常清醒。長孫皇後正為他斟上一杯溫熱的茶湯。

李世民接過茶盞,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杯壁,沉默片刻說道:“觀音婢,今日…朕做了一件事,需得與你知會。”

長孫皇後動作微頓,抬眼望他,目光寧靜道:“陛下神色凝重,所為何事?可是朝中又有難處?”

李世民:“是關於舅舅的。朕已下旨,授高士廉安州都督,即日赴任,不得延誤。實則…是讓他遠去益州。”

長孫皇後執壺的手微微一顫,隨即穩穩放下,殿內隻聞燭芯劈啪一聲輕響。她垂下眼簾,片刻複又抬起,眼中並無驚詫,隻有一絲瞭然的痛楚。

長孫皇後:“益州…千裡之遙。陛下此舉,是因舅舅牽連進了…隱太子舊事?”

李世民微微頷首,語氣沉鬱道:“有人密奏,他昔日與隱太子門下之人過往甚密,雖查無實證,但流言如刀,朕不能置之不理。更何況…”

李世民言罷看向妻子,語氣放緩,卻更顯決斷:“他是國舅,是外戚,更是你的至親。無數雙眼睛盯著他,也盯著朕。朕將他外放,是懲戒,亦是保全。遠離長安這是非漩渦,對他,對朝廷,對…你我,都好。”

長孫皇後輕輕歎息一聲,那歎息裡包含了太多複雜的情緒:“臣妾明白。陛下非是薄情,實是不得已。天子之家事,亦是國事。舅舅…他當能體諒陛下的苦心。”

李世民:“你…不怨朕?他自幼撫育你與無忌,恩情深厚。”

“臣妾是陛下的皇後,而後纔是高家的外甥女。陛下為江山社稷計,行的是帝王之道,臣妾豈能因私廢公?”

“舅舅性情豁達,有經緯之才,去益州那樣的大州,或許反能一展抱負,為陛下撫慰西南,造福一方百姓。這未必不是一番新天地。”

李世民緊握長孫皇後的手:“知我者,皇後也。朕已囑咐益州長史,必以禮相待,尊之以師。待風頭過去,朝局穩固,朕必召他還朝!”

長孫皇後眼中泛起些許水光,卻被迅速壓下,語氣依舊平穩:“陛下聖明。如此安排,已是周全。隻願舅舅一路平安,保重身體。臣妾…會備些蜀地所需的衣物藥材,明日為他送行。”

長孫皇後說著,目光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那目光似乎已越過重重宮牆,飛向了遙遠的巴山蜀水。她的聲音很輕,卻無比清晰,既是對丈夫的回應,也是對自己的告誡。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高家,承受得起。”

……

崇仁坊,王家內院。

看著愈發變暗的天色,慕荷站在小院涼亭中,一遍又一遍的望向月亮門那邊。春桃和晚杏更是不止一次去石獅子門前,看看元寶的車駕回沒回來。

終於不知第幾次,晚杏提著裙子小跑著回來:“楚娘子,公子回來了!我們是不是可以吃飯了!”

慕荷聞言,纖纖玉手輕點了下晚杏的額頭:“你這饞丫頭,你家公子白對你這麼好~”

晚杏抱住慕荷的胳膊嬌言道:“我也擔心公子呀,可是公子今天第一天坐衙,肯定和同僚吃好吃的了!”

王玉瑱剛進院,見到的就是這副場景,不由出聲道:“誰在背後講本公子壞話呢?看我不罰她晚上不許吃飯!”

晚杏趕緊捂住自己的嘴,逗的院中眾人笑意濃濃。

慕荷上前主動替玉瑱摘下官帽,又吩咐春桃去拿常服,兩人侍候著玉瑱換衣。

“以後我若還是這麼晚回的話,你們就先吃,不用等我。”王玉瑱握著慕荷的纖手,淡淡的說著。

“好,妾知道了。”

王珪比較開明,因為家裡人口味儘不相同,索性各自分開吃。除了偶爾老兩口要享一享天倫之樂,才把大家都叫到一塊,否則平時隻有三郎王敬直在東跨院吃飯,因為隻有他沒娶親。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