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進村,山裡野獸瑟瑟發抖 第2436章 獨木難支
還是康康爸爸反應快,立馬喊來康康,然後二話不說就從老爸手中拿過藥丸,直接往康康嘴裡塞了一顆。
等康康把藥丸吞下,他就一臉期待的看著李師傅:“李師傅,康康已經吃過一個藥丸了,那是不是說,這藥丸任何人搶走都沒用?因為剩下的藥丸不足三十顆了。”
李青峰沒想到他這麼機靈,點頭道:“對,是這樣沒錯,少一粒都不行!”
“彆人是這樣,康康也是這樣。你現在已經給康康吃了一粒,那剩下的二十九粒也必須一顆不少的給康康吃下,才能徹底治癒康康的白血病。”
康康爸爸鬆口氣:“李師傅,我明白了,我會把藥丸藏好的!”
康康爺爺這才反應過來:“對對對,是要藏好!絕對不能跟任何人泄露訊息!”
那可是治療白血病的藥丸啊!
要是讓人知道了,指不定會引來怎樣的禍端。
彆說親兄弟要隱瞞了,就是父母在世,他都不能透露隻言片語啊!
孫子的命比任何東西都重要!
一家人感激不儘,各種肺腑之言說了一籮筐。
李青峰習以為常,等他們心情稍稍平複了,才又繼續整理東西。
在眾人整理東西的時候,康康就帶著弟弟妹妹玩耍。
彆看康康年紀不大,可在照顧弟弟妹妹這事上,他還真做得有模有樣的。
甚至比子衡這個小天才還細心周到。
他一會兒給年紀稍大的妹妹喂飯,一會兒給蹣跚學步的弟弟餵奶,儼然已經是個小大人模樣。
給妹妹喂飯的時候,還知道先給妹妹穿圍兜。
給弟弟餵奶的時候,甚至會拍背。
這一幕幕看得李青峰百感交集。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那是一點兒也不假。
可老天爺有些時候是真不做人事。
像這樣懂事的孩子,卻早早的經曆了諸多磨難。
要不是他的出現,康康的結局隻能是死亡。
整理好東西,他沒第一時間去抱子瑜,反倒是先湊到康康身邊問他:
“康康,你一個人照顧弟弟還有妹妹,累不累?”
康康搖晃著不協調的大腦袋,眼睛亮亮的說:
“不累,我喜歡弟弟妹妹。”
“等他們長大了,我還要帶他們一起去學校讀書。”
“我還會保護他們。”
“可是,如果這樣的話,那你就沒有更多時間去玩了,你不覺得可惜嗎?”李青峰故意逗他。
小家夥卻很認真的回答:“不會啊!我照顧弟弟妹妹,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才能專心去做彆的事情。”
“爺爺說,要是沒有我幫忙照顧弟弟妹妹,他們也沒有那麼多時間賺錢。”
“所以,家裡能賺錢,也有我的功勞呢。”
很顯然,康康說話比同齡人更早熟一些。
這大概就是被死亡之神光顧過的孩子。
因為經曆得多,所以心智也成熟得多。
相比起來,康康可能比子衡還要成熟一些。
看到這麼小一個孩子有著非比尋常的成熟心態,李青峰自是心疼。
他摸摸康康的腦袋,柔聲道:“康康真棒!康康喜歡讀書對嗎?”
“對呀,爸爸說,讀書才能改變命運。”
“那等你病好了,就可以去學校讀書了。那時候,你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要忘了自己現在說過的話,知道嗎?”
“嗯嗯,我知道!叔叔,我真的會好嗎?”
“當然會好!叔叔從來不騙人!”
康康笑了。
康康奶奶的老母雞很快燉好了。
滿院子都飄著肉香味。
雖然還沒到午飯時間,可為了照顧李青峰跟包淵的時間,眾人還是圍坐在一起開飯了。
康康是真的乖巧懂事,自己吃飯的時候,還不忘給弟弟妹妹夾菜。
包淵看了都忍不住誇他:“康康真的太乖了。”
康康爺爺則是一臉心疼:“是啊,彆看他年紀不大,但懂事是真懂事。”
“可我就怕他懂事習慣了,以後會委屈了自己。”
越是懂事乖巧的人,越容易受委屈。
委屈受多了,就成了習慣。
包淵道:“彆想這麼多,康康是個有造化的。”
“這次我們可不單單是給康康送了藥來,還有彆的好訊息。”
“彆的好訊息?”眾人疑惑。
“對,我們慈善基金會已經決定在各個鄉鎮成立公益幫扶辦公室,以後孩子們如果有什麼困難,可以去尋求幫助。”
“不管是學習上的,還是生活上的,隻要有困難,都可以去尋求幫助。”
一家人聞言先是有些疑惑,隨即就是感激。
雖然他們或許因為文化不高的緣故而不懂所謂的幫扶辦公室是乾什麼的。
但聽到隻要有困難就可以去尋求幫助,一家人還是十分感激。
康康爺爺更是抹淚:“要是能早點兒遇到李師傅就好了。”
“要是能早點兒遇到李師傅......”
他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要是早點兒遇到李師傅,家裡前麵兩個孩子或許也不會早早的離開這個世界。
雖然他的話沒能說出口,可家裡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一時間,眾人都因著康康爺爺的情緒低落而低落。
李青峰也不好受。
他雖然有點兒本事,可到底獨木難支。
即便他想幫助危難中的人,可他卻無法精準的救治這世上的所有苦難。
有些時候,他也會自私的想著,任何人都沒有自己的孩子重要。
所以,在扶危救難的前麵,還排著他的孩子。
他需要先考慮自己的孩子,然後才能去考慮彆人的孩子。
他並不覺得這有什麼。
同樣的,他也不打算改。
他並沒有那種犧牲自我以拯救世界的覺悟。
世界本就病入膏肓了,即便他真的犧牲自我,也救不過來。
包淵見眾人情緒不佳,就道:“都看開一些,以後家裡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況且,兩個孩子要是在天有靈,肯定也不希望你們難過。”
“孩子都是天使,他們肯定希望你們開開心心的。”
兩個老人都抹淚了。
康康爸爸則是愛憐的看向剩下的三個孩子,眼中的愁緒怎麼也化不開。
雖然康康的病有治癒的希望,可家庭的貧困潦倒並不會因此而改變。
他們家看似有四個勞動力,可他隻有一隻手。
妻子也不是個會乾重活甚至腦子不是很靈光的女人,不然當初也不會嫁給他。
父母則是年事已高,就算現如今還能乾幾年,可養活這一大家子,顯然也不容易。
況且,二老大字不識幾個,除了臟活累活,其他工作基本乾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