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統帝國 第6章 中微子事件
一、未寫之書與榮譽的剛性
宇宙科學院的梧桐葉又黃了一層,秋風卷著碎金般的陽光穿過玻璃穹頂,在米凡辦公室的地板上投下晃動的光斑。書架上,《等分論》的燙金書脊在光影中時明時暗,與旁邊《射力論》的磨砂封麵形成奇妙的對比——就像它們的作者,既有著足以刺痛學界的鋒芒,又藏著深不見底的沉靜。
米凡坐在寬大的橡木桌後,指尖懸在一份手稿的最後一頁。稿紙上“中微子質量振蕩機製初探”幾個字被紅筆圈了三次,墨色已有些發灰,顯然被反複摩挲過。他忽然按住紙頁,指腹碾過紙麵的褶皺,像是在觸控某種滾燙的真理。
“米教授,英國皇家科學院的視訊會議還有十分鐘。”助理小陳的聲音在門口響起時,他才驚覺窗外的天色已暗,暮色正順著書架的縫隙往上爬,漫過《多重宇宙模型》時,彷彿真的滲入了另一個維度。
他合上手稿,鎖進桌下的金屬櫃。那櫃子有六道鎖,鑰匙分彆藏在辦公室的六個角落——最隱蔽的一把,嵌在《小科學思維批判》的書脊夾層裡。學界都在傳,米凡對中微子研究諱莫如深,連他最親近的弟子都未曾見過相關手稿。有人說他是怕顛覆現有理論引火燒身,有人猜他在等待某個完美的發布時機,更離譜的傳言是,他發現了中微子與平行宇宙的某種聯係,不敢公之於眾。
“知道了。”米凡的聲音帶著紙張摩擦後的沙啞,他起身時帶倒了椅背上的外套,露出襯衫肘部磨出的毛邊。這件穿了五年的白襯衫,與他身後那些象征頂級榮譽的著作形成了荒誕的對照——就像他本人,用最樸素的姿態,撬動了最宏大的宇宙奧秘。
視訊會議持續了兩個小時。當米凡用“大科學思維”框架拆解完暗物質與量子糾纏的關聯性問題時,倫敦那邊的時鐘已指向午夜。螢幕裡,諾獎得主戴維斯教授摘下眼鏡揉著眉心,語氣裡帶著難以置信的疲憊:“米,你的理論總是讓我們覺得……像在重新學走路。”
“走路本就該先看方向,再邁步子。”米凡笑了笑,指尖在桌麵上輕輕敲擊,“傳統理論總在糾結‘步子邁多大’,卻忘了問‘要走到哪裡去’。”
會議結束後,小陳送來一杯熱可可,猶豫著說:“劉柳研究員下午又來了三次,說有急事。”
米凡端著杯子的手頓了頓。劉柳——這個名字總能讓他想起五年前那個雪夜,自己蜷縮在科學院門口的石階上,聽著傳達室裡傳來的對話。當時正是這位劉柳,用帶著優越感的語氣向王院長的秘書王平米彙報:“門口有個瘋子,說要推翻量子力學,您彆管他。”
那時的劉柳,西裝筆挺,頭發梳得一絲不苟,胸前彆著“青年拔尖人才”的徽章,像一枚精準校準卻毫無靈魂的儀器。而現在,他卻像塊被雨水泡軟的海綿,急切地想吸收點什麼。
“讓他明天早上來。”米凡望著窗外漸濃的夜色,杯壁的熱氣在他鏡片上凝成白霧。他想起劉柳昨天在走廊裡攔住他時的樣子,領帶歪著,眼底有血絲,像個輸光了籌碼的賭徒。
和加拿大的麥克阿瑟……理由?”米凡看了一眼窗外漸沉的夕陽,嘴角揚起一抹自信的弧度,“我要證明,中微子不僅有質量,而且它的質量,是多重宇宙碰撞的回聲。”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然後傳來王院長蒼老卻有力的聲音:“米凡,你總是能給我們驚喜。需要什麼支援,儘管開口。”
“我需要一個人。”米凡說,“王侃侃。我要他從監獄裡出來,作為我的特彆助理,參加論壇。”
這次,電話那頭的沉默持續了更久。米凡能想象出王院長此刻的表情——眉頭緊鎖,手指在桌麵上敲擊,就像五年前自己在學術會議上提到中微子時那自信的眼神,想起麥克阿瑟的理論被奉為圭臬時自己內心的不甘。那些知識、權威、榮譽,像一層層塗料,把他裹得越來越厚,直到連呼吸都覺得沉重。
他蹲下身,點燃了最底下那本書的塑封。火苗舔舐著紙張,發出“劈啪”的輕響,一股焦糊味彌漫開來。起初隻是小小的火焰,很快就竄成了一團火,照亮了整個書房。那些印著米凡名字的書頁捲曲、變黑、化為灰燼,就像他過去三十年的執念,在火焰中一點點消散。
他沒有去滅火,隻是站在旁邊看著。火光映在他臉上,忽明忽暗,那些曾經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緊繃的嘴角慢慢放鬆。他想起小時候,父親、證書、學術會議的邀請函,他看都沒看,直接關上了。最後,他走到書桌前,拿起那本被米凡評價為“不算論文”的《中微子質量起源的標準模型擴充套件》,猶豫了一下,還是放進了揹包。
“或許,留一點念想也好。”他對自己說,然後背上揹包,走出書墅,反手鎖上了門。鑰匙被他扔進了門口的信箱,就像扔掉了一把束縛自己的枷鎖。
走到路口時,他回頭望了一眼那座白色的建築,它在晨光中安靜地矗立著,像一個被遺忘的夢。劉柳深吸了一口氣,轉身朝著公交車站走去。他不知道要去哪裡,也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他的腳步卻異常堅定。陽光灑在他身上,暖洋洋的,就像小時候在草坪上追蝴蝶時感受到的那樣。
與此同時,米凡正在科學院的會議室裡,麵對著一群神色凝重的官員。長條會議桌的儘頭,坐著司法部的張司長,他手裡捏著一份檔案,眉頭緊鎖。
“米凡,不是我不幫你。”張司長的聲音帶著無奈,“王侃侃是重刑犯,故意傷害罪,雖然獄中表現良好,但距離假釋期還有兩年。提前釋放,這在程式上根本說不通。”
“程式是為了維護秩序,而科學有時需要打破秩序。”米凡坐在張司長對麵,麵前放著一杯清水,“王侃侃在獄中寫的那幾篇論文,您看過了嗎?關於‘量子隧穿效應的暴力實現’,那裡麵的思路,比我們現在所有的理論都更接近中微子的本質。”
他從公文包裡拿出一疊影印件,推到張司長麵前:“您看這裡,他提出中微子之所以能穿透一切物質,是因為它在‘暴力撕裂’空間。這種想法雖然瘋狂,但卻完美解釋了質量突變的問題。我們需要這種瘋狂,尤其是在麵對梶田隆章和麥克阿瑟這樣的權威時。”
張司長拿起影印件,一頁頁翻看著,臉色漸漸從凝重變成了驚訝。會議室裡很安靜,隻有紙張翻動的聲音和牆上時鐘的滴答聲。其他官員們麵麵相覷,顯然對米凡的提議感到不可思議。
“這簡直是……異端邪說。”一位頭發花白的老教授忍不住開口,“讓一個罪犯參與最高階彆的學術論壇,傳出去會讓人笑掉大牙的!”
“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時,不也被當成異端嗎?”米凡看向那位老教授,眼神平靜卻帶著力量,“伽利略被審判時,整個歐洲的學者都在嘲笑他。可曆史最終證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尤其是那些被視為‘異類’的人。”
他站起身,走到會議室的窗邊,指著外麵的科學院大樓:“我們這裡的每一項突破,最初都被當成笑話。五年前,我提出‘多重宇宙模型’時,您不也說過‘這是年輕人的胡思亂想’嗎,李教授?”
那位老教授的臉一下子紅了,張了張嘴,卻說不出話來。
張司長放下影印件,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著,陷入了沉思。米凡知道,他在權衡——一邊是程式正義,一邊是可能改變世界的科學突破。這種權衡,在人類曆史上反複上演,而每一次,都是對“進步”的考驗。
“如果我同意,”張司長終於開口,目光銳利地看著米凡,“你能保證什麼?”
“我能保證,這次論壇之後,人類對中微子的理解,將前進至少一百年。”米凡的語氣無比堅定,“我也能保證,王侃侃在論壇期間,絕對不會出現任何問題。如果出了問題,我負全部責任。”
“你負得起這個責任嗎?”張司長追問。
米凡走到會議桌前,拿起那份影印件,指著王侃侃論文裡的一句話:“‘破壞是創造的前提,就像宇宙大爆炸,先有毀滅,纔有新生。’張司長,有時候,我們必須相信那些看似危險的力量。”
張司長看著米凡的眼睛,那裡麵沒有絲毫猶豫,隻有一種近乎偏執的自信。他想起五年前,王院長力排眾議把米凡招進科學院時說的話:“這個年輕人,眼裡有星辰大海,也有破釜沉舟的勇氣。”現在看來,王院長說得沒錯。
“好。”張司長站起身,做出了決定,“我會向上級申請‘特殊學術假釋’,但這需要時間。論壇還有一個月,我儘量在那之前給你答複。”
“謝謝您,張司長。”米凡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但我有個條件。”張司長補充道,“王侃侃必須全程由警方監控,一旦出現任何異常,立刻終止假釋。”
“沒問題。”米凡爽快地答應了,“我相信他會珍惜這個機會的。”
會議結束後,米凡走出會議室,陽光正好,灑在他身上,暖洋洋的。他拿出手機,想給劉柳打個電話,卻想起自己讓他不要用通訊工具。他笑了笑,收起手機,朝著自己的辦公室走去。
剛走到門口,就看到小陳急匆匆地跑過來,手裡拿著一份快遞:“米教授,這是監獄寄來的,收件人是您。”
米凡接過快遞,上麵沒有寄件人姓名,隻有監獄的地址。他拆開一看,裡麵是一疊手寫的論文,封麵上寫著:“給米凡:關於中微子質量的終極解釋。”落款是王侃侃。
他迫不及待地翻開,越看越激動,手指都在微微顫抖。王侃侃的思路比他想象的還要大膽——他認為中微子不僅是多重宇宙碰撞的回聲,而且它本身就是“宇宙的意識”,能夠記住每一次碰撞的資訊。這種想法,與他自己的“中微子質量振蕩機製初探”有著驚人的相似,卻又多了一份野性的洞察力。
“果然沒看錯你。”米凡喃喃自語,把論文小心翼翼地放進公文包。他知道,這場論壇將會是一場好戲——一邊是代表傳統理論的權威,一邊是他和王侃侃這兩個“異類”,而中微子,將是他們最好的舞台。
回到辦公室,他再次開啟金屬櫃,看著那份手稿。陽光透過百葉窗的縫隙照進來,在手稿上投下一道道金線,彷彿在為它鍍上一層光芒。米凡拿起筆,在最後一頁寫下:“宇宙的隱忍,在於它用最細微的粒子,記錄了最宏大的故事。而我們的使命,是讀懂這些故事。”
寫完,他合上手稿,重新鎖好櫃子。然後走到窗邊,看著科學院裡來來往往的人,他們行色匆匆,表情嚴肅,就像在進行一場偉大的接力賽。米凡知道,自己即將接過一棒,而且這一棒,將會跑得與眾不同。
他想起劉柳,此刻或許正在某個公交車上,看著窗外陌生的風景;想起王侃侃,在監獄的高牆內,或許還在演算著那些瘋狂的公式;想起梶田隆章和麥克阿瑟,他們收到邀請函時,會是怎樣的表情。
“好戲要開場了。”米凡對著窗外的陽光,露出了一抹自信的笑容。
三、假釋的代價與論壇的陰影
監獄的鐵門在身後緩緩關上,發出沉重的聲響。王侃侃眯起眼睛,適應著久違的陽光,手裡緊緊攥著一張紙——那是米凡寫給他的信,隻有一句話:“破壞不是目的,重建纔是。”
他穿著一身嶄新的藍色工裝,是監獄裡發的,布料粗糙,卻比囚服自由得多。身後跟著兩名穿著便衣的警察,他們將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保護”他的安全,說白了,就是監視。
“王侃侃,”其中一名警察開口,語氣平淡,“米教授在外麵等你。記住你的身份,彆給我們添麻煩。”
王侃侃沒有說話,隻是點了點頭。他的頭發很短,露出光潔的額頭,眼神裡帶著一絲警惕,又有一絲難以掩飾的興奮。三年的牢獄生活,沒有磨掉他骨子裡的野性,反而讓他的眼神更加銳利,像一把藏在鞘裡的刀。
走出監獄大門,他看到一輛黑色的轎車停在路邊,米凡正站在車旁,穿著那件熟悉的白襯衫,袖口依然磨出了毛邊。看到王侃侃,米凡笑了笑,伸出手:“歡迎回來,王侃侃。”
王侃侃猶豫了一下,然後握住了米凡的手。他的手很粗糙,掌心有厚厚的繭子,那是長期握筆和勞作留下的痕跡。“你真的相信我?”他的聲音沙啞,帶著一絲不確定。
“我相信的不是你,是你的思想。”米凡鬆開手,開啟車門,“上車吧,我們有很多事情要談。”
坐在車裡,王侃侃看著窗外飛逝的風景,眼神有些恍惚。三年了,外麵的世界似乎沒什麼變化,又似乎一切都變了。高樓依舊林立,車水馬龍依舊喧囂,但他的心境,卻和三年前那個衝動的年輕人截然不同了。
“你的論文,我都看了。”米凡一邊開車,一邊說,“關於中微子‘暴力撕裂’空間的想法,很有啟發性。但你忽略了一點——空間被撕裂後,會產生反作用力,這種力,就是中微子質量的來源。”
王侃侃猛地轉過頭,眼睛亮了起來:“反作用力?就像子彈打在牆上,牆壁會給子彈一個反作用力?”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米凡點頭,“但更準確地說,是多重宇宙在碰撞時產生的漣漪,這種漣漪穿過我們的宇宙,就形成了中微子的質量。你可以理解為,中微子是‘宇宙碰撞’的回聲。”
王侃侃陷入了沉思,手指在膝蓋上無意識地敲擊著,就像在演算公式。米凡看著他,嘴角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自己沒有選錯人。王侃侃的思維方式,就像一把鋒利的斧頭,能劈開那些被傳統理論固化的思維之樹。
“論壇還有三週。”米凡說,“這三週裡,你要做的就是熟悉我的理論,然後用你的方式去質疑它、完善它。記住,在論壇上,你不是我的助理,你是我的‘對手’。隻有通過激烈的碰撞,真理才能顯現。”
“我明白。”王侃侃的眼神裡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我早就想和那些所謂的權威好好辯論一番了。”
米凡把車停在科學院門口,看著王侃侃下車。陽光照在他身上,給他鍍上了一層金邊。米凡忽然想起三年前那個葬禮,王侃侃舉著槍,眼神瘋狂,嘴裡喊著“你們都錯了”。那時的他,像一頭困獸,用最極端的方式反抗著這個世界。而現在,他雖然依舊帶著野性,卻多了一份沉穩。
“進去吧。”米凡說,“王院長在辦公室等你,他會安排你的住處和工作。”
王侃侃點了點頭,轉身走進了科學院大門。看著他的背影,米凡忽然覺得,這場論壇,不僅僅是關於中微子,更是關於兩種思維的較量——一種是循規蹈矩的“小科學思維”,一種是打破常規的“大科學思維”;一種是對權威的敬畏,一種是對真理的執著。
就在這時,米凡的手機響了,是劉柳打來的。他有些驚訝,因為他讓劉柳不要用通訊工具。
“米教授,”劉柳的聲音帶著一絲興奮,又有一絲疲憊,“我現在在火車站,剛剛幫一個老太太扛完行李,她給了我一個饅頭,味道……比我家廚師做的牛排還好。”
米凡笑了:“看來你已經開始找到感覺了。”
“是啊,”劉柳的聲音裡帶著一種釋然,“我在這裡看到了很多人,他們沒有讀過多少書,卻懂得怎麼生存,怎麼快樂。我忽然明白,您說的‘智慧本能’是什麼意思了——就是不依賴任何知識,隻靠直覺和經驗去解決問題。”
“很好。”米凡說,“繼續保持這種狀態,論壇開始時,我會給你留一個位置。”
掛了電話,米凡的心情變得格外輕鬆。他知道,劉柳正在經曆一場蛻變,而這種蛻變,比任何論文都更有價值。
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順利。王侃侃的假釋在學界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科學家聯名上書,反對讓一個“罪犯”參與如此重要的學術論壇。其中反對最激烈的,就是日本的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的麥克阿瑟。
“米凡教授,我尊重你的學術成就,但我不能接受和一個罪犯坐在同一個論壇上。”梶田隆章在視訊電話裡語氣嚴肅地說,“這不僅是對科學的褻瀆,也是對我們這些研究者的侮辱。”
“梶田先生,”米凡平靜地回應,“科學的殿堂,應該向所有有才華的人敞開,無論他的過去如何。王侃侃的理論雖然激進,但卻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如果僅僅因為他的身份而拒絕傾聽,那纔是對科學的褻瀆。”
“我同意梶田教授的看法。”麥克阿瑟的聲音從視訊裡傳來,“我們研究的是嚴謹的物理,不是街頭的哄劇。讓一個罪犯參與討論,隻會讓我們成為全世界的笑柄。”
“笑柄?”米凡的嘴角揚起一抹嘲諷的笑容,“哥白尼被當成瘋子的時候,誰能想到他的理論會改變整個世界?牛頓被質疑的時候,誰能想到他的力學體係會統治物理學幾百年?麥克阿瑟先生,我們之所以能在中微子研究上取得突破,不正是因為我們敢於挑戰權威,敢於接受新的想法嗎?”
視訊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然後傳來梶田隆章的聲音:“好吧,米凡教授,我可以同意讓他參加論壇,但我有一個條件——如果他的理論被證明是錯誤的,你必須公開向全世界道歉,並撤回你的‘多重宇宙碰撞’理論。”
“如果他的理論是正確的呢?”米凡反問。
“如果他是正確的,”梶田隆章的語氣帶著一絲不屑,“我就承認我的理論是錯誤的,並辭去京都大學的教授職務。”
“一言為定。”米凡伸出手,對著螢幕做出握手的姿勢。
掛了電話,米凡靠在椅背上,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知道,這場賭局的賭注太大了,但他彆無選擇。科學的進步,往往需要有人敢於冒險,敢於承擔失敗的代價。
這時,王院長推門進來,手裡拿著一份檔案:“米凡,梶田隆章和麥克阿瑟的條件,你真的要答應嗎?這對你太不公平了。”
“院長,科學從來就沒有公平可言。”米凡站起身,接過檔案,“要麼成功,要麼失敗,沒有中間地帶。”他翻開檔案,裡麵是論壇的詳細議程和邀請名單,“對了,王侃侃的住處安排好了嗎?”
“安排好了,就在科學院的招待所,離你的辦公室很近。”王院長說,“但我還是覺得,讓他參加論壇太冒險了。萬一他……”
“院長,您還記得五年前,您為什麼要破格錄取我嗎?”米凡打斷了王院長的話,“不就是因為您看到了我身上的‘可能性’嗎?現在,王侃侃身上也有同樣的可能性,我們不能因為他的過去而否定這種可能性。”
王院長看著米凡,眼神裡充滿了複雜的情緒。他知道米凡說得對,但作為院長,他必須考慮科學院的聲譽和影響。這種矛盾,讓他感到無比糾結。
“好吧,”王院長最終還是妥協了,“我會全力支援你。但你一定要小心,我總覺得,這次論壇不會那麼順利。”
米凡點了點頭,他也有同樣的預感。梶田隆章和麥克阿瑟如此強硬,背後一定有原因。他們不僅僅是在維護自己的理論,更是在維護一種權威,一種秩序。而他和王侃侃,正在試圖打破這種秩序。
接下來的三週,科學院裡彌漫著一種緊張的氣氛。王侃侃每天都和米凡待在一起,兩人從早到晚都在討論中微子的問題,時而激烈爭吵,時而陷入沉思。王侃侃的思維方式確實與眾不同,他總能從意想不到的角度提出問題,讓米凡的理論不斷完善。
而劉柳,也時不時會打來電話。他已經離開了城市,去了一個偏遠的小鎮,在那裡幫人搬運貨物,晚上就睡在橋洞下。他的聲音雖然疲憊,卻充滿了活力。
“米教授,我今天在搬運貨物的時候,忽然想明白了一個問題。”劉柳在電話裡興奮地說,“中微子的質量之所以會突變,可能就像貨物的重量會隨著搬運方式的不同而變化一樣。有時候,我們換一種角度看問題,一切就都明白了。”
米凡笑了:“很好,劉柳,你已經開始找到‘智慧本能’了。繼續保持,論壇開始時,我希望能聽到你更精彩的想法。”
時間一天天過去,論壇的日子越來越近。科學院裡的人也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齊聚一堂,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期待和緊張。他們談論著中微子,談論著米凡的理論,談論著那個即將出現的“罪犯科學家”。
論壇開始的前一天,米凡和王侃侃進行了最後一次討論。
“明天,你要做的就是把我們這三週討論的內容全部說出來,不要害怕,不要退縮。”米凡看著王侃侃的眼睛,語氣堅定,“記住,真理永遠站在敢於說出它的人這邊。”
“我明白。”王侃侃的眼神裡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兩人握了握手,就像兩位即將上戰場的戰士,彼此給予力量。
晚上,米凡獨自一人來到科學院的樓頂,看著城市的夜景。燈火輝煌的城市像一片璀璨的星海,而他知道,在這片星海之外,還有更廣闊的宇宙,還有無數等待被發現的奧秘。
他想起了劉柳,想起了王侃侃,想起了梶田隆章和麥克阿瑟,想起了所有為了科學而奮鬥的人。他們或許有著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立場,但他們都在追尋同一個目標——真理。
“明天,將會是改變一切的一天。”米凡對著夜空,輕聲說道。
他不知道的是,在城市的另一個角落,一個黑影正站在樓頂,手裡拿著一個望遠鏡,遠遠地看著科學院的方向。他的嘴角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眼神裡充滿了惡意。一場針對論壇的陰謀,正在悄然醞釀。
四、論壇風雲與真理之光
國家會議中心燈火通明,世界中微子論壇在這裡隆重舉行。來自全球各地的頂尖科學家齊聚一堂,空氣中彌漫著緊張而期待的氣氛。米凡穿著一身簡單的黑色西裝,坐在主席台的中央,神情平靜。他的左邊是王侃侃,依舊穿著那件藍色工裝,眼神銳利,像一頭蓄勢待發的獵豹。右邊是王院長,頭發花白,卻精神矍鑠。
論壇開始了,王院長首先致辭,簡單介紹了論壇的議程和意義。然後,梶田隆章走上講台,開始闡述他的中微子振蕩理論。他的演講條理清晰,資料翔實,贏得了陣陣掌聲。演講結束後,他看向米凡和王侃侃,眼神裡帶著一絲挑釁。
接下來是麥克阿瑟,他的演講同樣精彩,詳細介紹了中微子質量的測量方法和結果。演講結束後,他也把目光投向了米凡和王侃侃,嘴角帶著一絲不屑。
輪到米凡了,他走上講台,沒有看演講稿,而是直接開口:“各位先生,各位女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個全新的中微子理論——‘多重宇宙碰撞’理論。”
他的話音剛落,台下就響起了一陣議論聲。很多科學家臉上露出了懷疑的表情,顯然對這個全新的理論充滿了不信任。
米凡沒有在意這些議論,繼續說道:“我們一直認為,中微子的質量是固定的,但實際上,它的質量會隨著空間的變化而變化。這是因為,中微子是多重宇宙碰撞產生的漣漪,當它穿過不同的空間時,受到的反作用力不同,質量也就不同。”
他拿出一張圖表,展示了中微子在不同空間中的質量變化:“大家可以看到,當中微子穿過高密度的空間時,質量會變大;穿過低密度的空間時,質量會變小。這就像水波穿過不同的介質時,波長會發生變化一樣。”
台下的議論聲更大了,很多科學家開始交頭接耳,顯然對米凡的理論感到不可思議。
“這簡直是天方夜譚!”一位科學家忍不住喊道,“多重宇宙隻是一個猜想,你怎麼能把中微子的質量和它聯係起來?”
“科學就是從猜想開始的。”米凡平靜地回應,“沒有大膽的猜想,就沒有偉大的發現。哥白尼的日心說,牛頓的萬有引力,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最初不都是猜想嗎?”
他的話讓台下安靜了下來,科學家們開始認真思考他的理論。
米凡繼續說道:“為了驗證這個理論,我邀請了王侃侃先生作為我的特彆助理。他在獄中提出的‘中微子暴力撕裂空間’理論,為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啟發。現在,就讓他來和大家分享他的想法。”
王侃侃站起身,走上講台。台下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在他身上,有好奇,有懷疑,有不屑。王侃侃深吸一口氣,開始闡述他的理論:“大家都知道,中微子可以穿透任何物質,這是因為它能‘暴力撕裂’空間。當空間被撕裂時,會產生反作用力,這種反作用力就是中微子的質量。而且,這種撕裂不是隨機的,而是遵循著一定的規律,就像地震會沿著斷層帶發生一樣。”
他拿出一組資料,展示了中微子在不同物質中的穿透率和質量變化:“大家可以看到,當中微子穿過鉛時,質量會變大,穿透率會降低;穿過氫氣時,質量會變小,穿透率會提高。這說明,中微子的質量和空間的密度有著密切的關係,這也印證了米凡教授的‘多重宇宙碰撞’理論。”
台下再次陷入了沉默,科學家們的表情從懷疑變成了驚訝。王侃侃的理論雖然激進,但卻有著紮實的資料支援,讓人不得不認真對待。
梶田隆章站起身,表情嚴肅地說:“王侃侃先生,你的理論雖然有趣,但卻缺乏足夠的數學支援。你能解釋一下,中微子是如何‘暴力撕裂’空間的嗎?這種撕裂的能量來自哪裡?”
王侃侃看著梶田隆章,眼神堅定地說:“梶田先生,數學隻是解釋世界的工具,而不是世界的本質。中微子‘暴力撕裂’空間的能量,來自於多重宇宙的碰撞,這種能量是宇宙誕生時就存在的,它無處不在,隻是我們還沒有找到探測它的方法。”
“這隻是你的猜想,沒有任何證據。”麥克阿瑟也站起身,反駁道,“科學需要的是證據,而不是空想。”
“證據就在我們身邊。”米凡接過話茬,“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就是多重宇宙碰撞的證據;暗物質和暗能量,就是這種碰撞產生的殘留能量。我們之所以還沒有找到直接的證據,是因為我們的探測技術還不夠先進。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否定這種可能性。”
論壇的氣氛越來越激烈,科學家們分成了兩派,一派支援米凡和王侃侃的理論,一派則堅持傳統的理論。雙方你來我往,爭論不休,整個會議中心都充滿了火藥味。
就在這時,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站了起來——劉柳。他穿著一身沾滿灰塵的衣服,頭發淩亂,臉上帶著疲憊,卻眼神明亮。
“各位,”劉柳的聲音有些沙啞,卻很有力量,“我來說說我的看法。這一個月來,我一直在流浪,沒有讀過一本書,也沒有用過任何通訊工具。但我在搬運貨物的時候,在橋洞下睡覺的時候,在觀察大自然的時候,忽然明白了一個道理——世界不是由公式和理論組成的,而是由無數的可能性組成的。中微子的質量之所以會變化,或許就像水會變成冰,也會變成水蒸氣一樣,隻是一種自然的現象,不需要那麼複雜的解釋。”
他的話雖然簡單,卻像一道閃電,照亮了整個會議中心。很多科學家都陷入了沉思,他們意識到,自己或許過於依賴公式和理論,而忽略了大自然最本質的規律。
米凡看著劉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劉柳已經完成了蛻變,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智慧本能”。
論壇持續了三天三夜,科學家們爭論了三天三夜。最終,在大量的證據和激烈的辯論麵前,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接受米凡和王侃侃的理論。梶田隆章和麥克阿瑟雖然依舊堅持自己的觀點,但他們也不得不承認,米凡和王侃侃的理論為中微子研究開辟了一個全新的方向。
論壇結束的那天晚上,米凡、王侃侃和劉柳坐在科學院的草坪上,看著滿天的繁星。
“我們成功了。”王侃侃的語氣裡帶著一絲興奮。
“不,我們隻是邁出了和麥克阿瑟剛才給我打電話,說他們願意和我們合作,共同研究中微子和多重宇宙的關係。這真是一個曆史性的時刻!”
米凡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他個人的勝利,更是科學的勝利。科學的殿堂,終於向所有有才華、有夢想的人敞開了大門。
掛了電話,米凡看著身邊的王侃侃和劉柳,又看了看滿天的繁星,心中充滿了希望。他知道,在未來的日子裡,他們將一起攜手,探索更多的宇宙奧秘,為人類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而中微子,這個曾經神秘的粒子,將成為人類探索多重宇宙的鑰匙,開啟一個全新的時代。
夜色漸深,科學院的燈光依舊明亮,就像人類探索真理的道路,永遠不會熄滅。而米凡、王侃侃和劉柳的故事,也將成為科學史上的一段傳奇,激勵著更多的人,勇敢地追求真理,勇敢地挑戰未知。
五、餘波與新程
論壇結束後,科學界掀起了軒然大波。米凡和王侃侃的“多重宇宙碰撞”理論和中微子“暴力撕裂”空間理論被廣泛討論,支援者和反對者各執一詞。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兩種理論為中微子研究帶來了全新的視角,推動了相關領域的發展。
梶田隆章和麥克阿瑟雖然沒有公開承認自己的理論錯誤,但他們也開始重新審視中微子的質量問題,並表示願意與米凡和王侃侃合作,共同開展研究。這一訊息讓很多科學家感到驚訝,也讓人們看到了科學的包容性和進步性。
王侃侃的假釋期結束後,並沒有回到監獄。由於他在論壇上的出色表現,以及米凡和王院長的極力推薦,他獲得了特赦,成為了宇宙科學院的一名正式研究員。這一決定再次引起了爭議,但王侃侃用自己的實力證明瞭自己的價值。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微子的研究中,提出了許多新的想法和理論,很快就成為了科學界的新星。
劉柳也沒有回到原來的生活。他放棄了城市的繁華,選擇留在那個偏遠的小鎮,繼續過著簡單而充實的生活。但他並沒有放棄對科學的追求,他經常會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和思考寫下來,寄給米凡和王侃侃。他的想法雖然樸素,卻往往能給米凡和王侃侃帶來新的啟發。有時候,他也會受邀參加一些學術會議,用自己獨特的視角解讀科學問題,贏得了很多科學家的尊重。
米凡則繼續他的研究工作。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多重宇宙的探索上,希望能夠找到更多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的理論。他還積極推動國際合作,邀請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共同參與研究專案,為人類探索宇宙的奧秘貢獻力量。
在這個過程中,米凡也遇到了很多困難和挑戰。有些人對他的理論仍然持懷疑態度,甚至有人惡意攻擊他。但米凡並沒有退縮,他堅信自己的理論是正確的,並用事實和資料來回應質疑。他知道,科學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隻有堅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一天,米凡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來信,信是從一個偏遠的山村寄來的,寫信的是一個名叫小石頭的孩子。小石頭在信中說,他對宇宙充滿了好奇,讀了米凡的《多重宇宙模型》後,產生了很多想法,希望能夠得到米凡的指導。
米凡看完信後,深受感動。他立刻給小石頭回了信,鼓勵他好好學習,保持對科學的熱愛和好奇,並表示願意為他提供學習資料和幫助。從那以後,米凡經常會收到小石頭的來信,他也總是耐心地回複。他知道,科學的未來,就在這些充滿好奇和夢想的孩子身上。
隨著時間的推移,米凡的理論逐漸被更多的人接受和認可。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投身於多重宇宙和中微子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係列重要的成果。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不斷深化,也為人類的未來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
有一天,米凡、王侃侃和劉柳再次相聚在宇宙科學院的草坪上。他們看著滿天的繁星,感慨萬千。
“還記得我們第一次在論壇上相遇的情景嗎?”王侃侃笑著說,“那時候,誰能想到我們會有今天呢?”
“是啊,”劉柳也笑著說,“科學的力量真是無窮的,它讓我們走到了一起,也讓我們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
米凡看著身邊的兩位朋友,心中充滿了欣慰。他知道,他們的故事還沒有結束,人類探索宇宙的道路還很漫長。但他相信,隻要他們堅持不懈,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夠揭開宇宙的神秘麵紗,為人類的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讓我們一起努力吧!”米凡說,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希望。
王侃侃和劉柳也點了點頭,他們的臉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夜色漸深,星光璀璨。米凡、王侃侃和劉柳的身影在星光下顯得格外高大,他們的心中都燃燒著對科學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他們知道,在未來的日子裡,他們將繼續攜手前行,在探索宇宙奧秘的道路上,書寫屬於他們的傳奇。而宇宙的奧秘,也將在他們的努力下,一點點被揭開,為人類帶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米凡站在窗前,看著窗外的星空,心中思緒萬千。他想起了自己出版的那些著作,想起了在宇宙科學院門口等待的那個雪夜,想起了和劉柳、王侃侃一起經曆的風風雨雨。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追求真理,為了人類的進步。
他拿起筆,在一張紙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宇宙的奧秘是無窮的,人類的探索也是永無止境的。隻要我們保持好奇,勇於探索,就一定能夠在科學的道路上不斷前進,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未來。”
寫完這句話,米凡放下筆,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知道,這不僅是他的信念,也是所有追求科學真理的人的信念。在未來的日子裡,他將帶著這份信念,繼續前行,為人類的科學事業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而宇宙的奧秘,也將在他和無數科學家的努力下,一點點被揭開,展現出它最美麗的容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