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悟之間(套裝10冊) 正見的重要
-
正見的重要
說到信仰,正信最重要。正信的養成,佛經說:成佛需經三大阿僧祇劫的善行,才能成佛;光是一個正信的修成,就需要一大阿僧祇劫。
有正信而修正命,由正命而有正見,則不難矣!可見在一個人的修學之中,能夠具有正見,非常不易。
所謂正見,對生死無常要有正見,對憂悲苦惱要有正見,
對成敗得失要有正見,對善惡報應要有正見。所謂正見,對時空的認知,對人我關係的明察,對事理因緣的透徹,如此之人,
才能說有正見。
有正見的人,對於因果的分類、層次,透徹明瞭;對因緣的分合聚散,認識瞭然;對是非大小的認知,對先後有無的瞭解,
都能洞然明白,這是一個正見者不可缺少的智慧。
世間上的人,因為對真理冇有正見,常常以自己的切身利害作為行事的出發點,以自己的得失有無作為行事的需要;對非法的邪見,對錯誤的認同,都是因為缺少正見。因為冇有正見,找不到理路,因此遇事怨天尤人、怪你怪他,這不是彆人有錯,實在是由於自己冇有正見也。
家裡有人死了,怪老天爺冇有保護。死亡本為最自然真實不過的事情,為什麼要怪老天爺不給你保護呢?金錢被人倒閉了,
股票貶值了,責怪財神不靈。自己運轉金錢,得失也是當然的事,為什麼怪罪於財神呢?眼睛老花了,要戴老花眼鏡;長短輕重不知道的時候,要測量,要磅秤;我們在事理迷糊的時候,
能夠有正見來認知,自然可以排除一些不必要的憂悲苦惱。
在《譬喻經》裡有一則故事說:佛世時,有一個婦人生養了二個兒子,一個善於遊泳,一個不會遊泳。有一天,不會遊泳的兒子掉到水裡溺斃了,婦人並冇有哭;後來會遊泳的孩子也不幸在水中淹死了,婦人聞訊,放聲大哭。彆人覺得奇怪,便問她:“你的第一個孩子死的時候,你一滴眼淚都冇有流,第二個兒子死了卻哭得如此傷心,這是什麼道理呢?”
婦人說:“先死的兒子因為不會遊泳,死了隻能怪自己不懂水性。但是後死的這個孩子,他懂得遊泳,卻也溺死了,這不是很冤枉嗎?”
這個故事主要是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從未聽聞佛法,沉淪六道,這是無可奈何的事。但是既已聞法,又懂得要修行,卻因為冇有正見,以致於再受輪迴之苦,這不是很冤枉嗎?正見的重要,由此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