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悟之間(套裝10冊) 學會處眾
-
學會處眾
世間要學會的東西很多,學會處理家務,學會生活技能,學會各種語言等,尤其要學會“處眾”。
人是社會的動物,不能離群而獨居。如果你不懂得群居,不懂得處眾,就很難在社會上生存、立足。
“眾”,是由很多的不同所結合在一起。眾人裡麵,有種種的差異,例如有性格的不同、有語言的不同、有生活習慣的不同、有各種文化背景的不同,因為有很多的不同,所以“處眾”就不那麼容易了。
即以一個家庭而言,有年齡的差距、有性彆的不同、有思想觀唸的各異,所以要“一個鼻孔出氣”,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一個機關裡,有的人比較樂觀,有的人比較悲觀;有的人積極進取,有的人消極懈怠;有的人瞋心脾氣大,有的人溫和不亂髮脾氣;有的人慳吝貪取,有的人喜好公益。在很多的不同裡麵,我們要如何來處眾呢?
處眾的第一個觀念,要建立平等心。因為社會上有許多的智愚賢不肖人等,如果我冇有平等心,就會被人認為我很勢利;太過於分彆,最後就會失去了人緣。
花園裡,儘管開放的花朵有黃色、有紅色、有紫色、有白色、有藍色等五顏六色的不同,但是在我看來,一樣都是花。因為都是花,所以要共同平等地存在,這不是很好嗎?
處眾的第二個觀念,要有慈悲心。因為社會上的大眾,不一定人人都能合乎我的心、合乎我的意,甚至有很多還會違逆我的想法;如果我計較、討厭、排斥,那麼到了最後,不是你捨棄彆人,而是彆人捨棄你啊!
處眾的第三點,要注意隨和心。社會上的人,如果你希望人人都能如我、同我,這是不可能的,隻有用我去隨和他們;隻要不是邪道,我都應該有一個隨喜隨緣的心。現在的人常講團結,但都是要彆人來同我團結,而冇有想到我要去跟彆人團結。隨和也是一樣,不是我要人家來隨和我,而是我要去隨和彆人。
學習處眾的第四點,要有結緣心。隻要我肯跟彆人結緣,例如我以歡喜跟你結緣、以物品跟你結緣、以好的語言跟你結緣、以助成跟你結緣,我讚美你,助成你,你會不接受我嗎?
所以,平等心、慈悲心、隨和心、結緣心,都是處眾的方便。處眾學會了,處處有通路,處處都有助緣,人生何其美好呀!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