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從鐵匠世家開始 第279章 鐵壕阻鋒,電傳軍令
青龍堡前的開闊地上,硝煙像厚重的幕布,遮住了清晨的陽光。複國軍步兵第三營的士兵們趴在土坡後,耳邊是呼嘯的子彈和遠處炮聲的悶響,眼前的景象讓他們心頭一沉,這座清軍據點,和之前拿下的任何一座堡壘都不一樣。
“連長,炮轟完了,衝不衝?”
新兵小李攥著步槍,指節發白。連長周剛放下望遠鏡,眉頭擰成了死結:“再等等,看工兵的探報。”
就在半個時辰前,複國軍的十二門線膛炮對著青龍堡轟了整整一刻鐘,炮彈落在堡壘牆體上,炸開的碎石飛濺,可硝煙散去後,堡壘的主體竟沒垮,更詭異的是,從堡壘兩側的矮牆後,突然冒出了清軍士兵,對著衝鋒路線開槍,他們不是從堡壘裡衝出來的,而是從地下的壕溝裡鑽出來的。
很快,工兵傳回了偵察結果:“連長!清軍這不是孤立堡壘!堡子和旁邊的白虎堡、黑風堡之間,挖了三道交通壕,寬兩丈、深一丈二,裡麵能藏人、能運彈藥,炮根本炸不到!”
周剛心裡咯噔一下,之前打歸德、宿州,清軍的堡壘都是“各自為戰”,炮彈轟塌牆體就沒了抵抗力,可現在,三座堡壘靠交通壕連成長城,炮火隻能傷其皮毛,根本斷不了它們的聯係。“傳我命令,暫緩衝鋒!向旅部發報,請求調整炮火策略!”
通訊兵立刻開啟背在身上的電報機,指尖在按鍵上飛快敲擊。“嘀嗒、嘀嗒”的電流聲在陣地上格外清晰,這份緊急報告,正以每分鐘兩百字的速度,穿過淮河平原的電線,傳向徐州大本營。
此時的徐州總督府內,電報室的紅燈亮個不停。趙羅站在掛滿地圖的牆前,麵前的木桌上攤著前線傳回的電報底稿,墨跡還未乾透。剛收到李銳發來的戰報:“青龍堡-白虎堡-黑風堡成三角防禦,交通壕縱橫交錯,線膛炮實心彈無法破壞,首輪衝鋒傷亡137人,攻堅受阻。”
話音剛落,另一台電報機又響起,是水師陳璘的訊息:“澮河沿岸清軍增設岸防炮,剛才攔截到一發炮彈,落地後炸開,傷我水兵5人,疑似西洋開花彈。”
“開花彈?”
趙羅接過陳璘的電報,目光銳利起來。之前清軍隻有實心彈,靠衝擊力砸毀目標,而開花彈(榴霰彈)能炸開散彈片,對密集衝鋒的士兵威脅極大——這東西,要麼是荷蘭人送的,要麼是清廷仿製的,無論哪種,都意味著清軍的火力已經升級。
“給李銳回電。”
趙羅轉身對電報員下令,語速沉穩卻條理清晰,“第一,停止用線膛炮轟堡壘牆體,調三門十二磅迫擊炮前推至距交通壕百米處,用爆破彈轟擊壕溝連線處,切斷堡壘間聯係;第二,讓工兵營攜帶硝酸甘油炸藥包,組成‘破障隊’,跟在迫擊炮後麵,炸開交通壕入口;第三,步兵改用‘分組躍進’,每組五人,交替掩護,避免密集衝鋒。”
電報員的手指在按鍵上翻飛,不到一刻鐘,這份調整命令就傳到了李銳的前線指揮部。李銳看著電報,立刻召集軍官部署:“迫擊炮連跟我來,往左翼挪,對準青龍堡和白虎堡之間的壕溝介麵;工兵營帶足炸藥,等炮聲停了就上;各步兵連按五人組拆分,聽我號令衝鋒!”
而此時的清軍陣營裡,青龍堡守將正靠在交通壕的土牆後,等著複國軍的下一輪進攻。他手裡攥著一封剛送來的信——是從北京騎馬送來的,信裡說“荷蘭顧問已到天津,開花彈仿製成功,先撥五百發支援前線”,可信送到時,複國軍的第二輪進攻已經快開始了。清軍的通訊,還停留在“騎馬送信”的階段,等他們收到前線求援的訊息,再調兵支援,至少要三天——這三天裡,複國軍的電報已經能往返傳遞十幾次命令。
“轟隆!”
複國軍的迫擊炮響了。這次的炮彈不是砸向堡壘,而是精準落在交通壕的連線處,炸開的泥土將壕溝堵死,青龍堡和白虎堡之間的聯係瞬間斷了。清軍士兵慌了,剛想從壕溝裡衝出去清理堵塞物,就被複國軍的步槍點射放倒。
“工兵上!”
李銳一聲令下,工兵營的士兵背著炸藥包,貓著腰衝向交通壕入口。“點火!”
導火索滋滋燃燒,工兵們扔出炸藥包,轉身就跑。“轟!”
壕溝入口被炸出一個大洞,裡麵的清軍士兵被炸得血肉模糊。
“衝!”
周剛帶著五人小組率先躍進,子彈從耳邊飛過,他們趴在地上,對著壕溝裡的清軍開槍。後麵的小組緊跟著衝上來,交替掩護,一步步逼近青龍堡。可就在這時,清軍陣地上突然傳來一聲異樣的炮響——一枚圓滾滾的炮彈飛來,落在複國軍衝鋒的隊伍旁,“砰”的一聲炸開,鐵渣子四處飛濺,兩名士兵當場倒下。
“是開花彈!”
周剛大喊,“臥倒!找掩護!”
士兵們紛紛趴在地上,抬頭看向清軍堡壘的炮位——那裡架著一門粗糙的鐵炮,炮口還冒著煙。一名老兵撿起一塊炸開的彈片,上麵有明顯的鑄造紋路,邊緣凹凸不平,顯然是仿製的,可殺傷力一點不含糊。
“快,把彈片送回指揮部!”
周剛喊道。很快,這塊帶著鐵鏽的彈片被送到李銳手中,他看著彈片上的刻痕,臉色凝重——清軍不僅有了交通壕防禦體係,還用上了仿製開花彈,這場仗,果然和之前的都不一樣。
他立刻給趙羅發去電報,末尾加了一句:“清軍仿製開花彈已投入實戰,雖工藝粗糙,但對步兵威脅極大,疑有外部技術支援。”
徐州大本營裡,趙羅看著這封電報,手指輕輕敲擊桌麵。攻堅受挫是意料之外,卻也讓他看清了清軍的新動向——鼇拜顯然在荷蘭人的幫助下,改進了防禦和武器。但複國軍也有自己的優勢,電報係統帶來的指揮效率,就是清軍望塵莫及的。
“給周嶽發報。”
趙羅下令,“讓安全域性的人立刻查天津造械局,摸清清軍開花彈的仿製規模和荷蘭顧問的動向;再給軍工工坊發報,加快咱們的榴霰彈量產,要比清軍的精度高、威力大。”
電報機的嘀嗒聲再次響起,穿越平原和河流,將命令傳遞到各個角落。青龍堡前的戰鬥還在繼續,複國軍雖然暫時受挫,但調整後的戰術已經開始起效,工兵正在逐個破壞交通壕,步兵的分組躍進也在穩步推進。
夕陽西下時,青龍堡的清軍終於舉起了白旗。可週剛和士兵們走進堡壘時,沒有絲毫勝利的輕鬆——地上的交通壕裡還殘留著炸藥的痕跡,角落裡散落著清軍丟棄的粗糙開花彈殼,這些都在提醒他們:接下來的仗,會越來越難打。
而趙羅站在徐州的地圖前,目光落在天津和台灣兩個方向。清軍的開花彈,荷蘭人的影子若隱若現;台灣的聯合艦隊還在籌備,清荷聯盟的威脅從未消失。這場攻堅受挫,不是結束,而是一場更殘酷戰爭的開始——但他有信心,靠著電報帶來的高效指揮,靠著軍工的快速迭代,複國軍終能撕開清軍的防線,走向最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