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從鐵匠世家開始 第280章 夜襲鐵壕,新兵淬火
青龍堡的硝煙尚未散儘,複國軍的工兵營已扛著鐵鍬、鎬頭,在李銳的指揮下,朝著清軍下一個據點,鷹嘴崖方向展開。地麵被前幾日的炮火翻耕得鬆軟,工兵營營長王鐵牛蹲下身,用手指量了量土層厚度,又從懷裡掏出個黃銅製的簡易水平儀,放在地上除錯:“按大都督的法子,挖‘之’字形壕,每五十步拐個彎,深一丈二,寬八尺,壕壁拍實,每隔三丈挖個防炮洞!”
士兵們立刻分工:力氣大的用鎬頭刨土,靈活的用鐵鍬鏟土,將泥土堆在壕溝兩側,拍打成半人高的胸牆;還有人扛著預製好的木框架,往防炮洞裡塞,這些框架是軍工工坊提前做好的,用兩根粗木當梁,中間釘上細木條,塞進壕壁後再填沙袋,能扛住清軍實心彈的衝擊。步兵連的士兵也沒閒著,他們背著捆好的木樁,在壕溝前方五十米處釘出三排“鐵絲網”,其實是削尖的硬木柱,間距三尺,傾斜四十五度,柱頂還裹著碎鐵皮,陽光一照,閃著冷光。
“連長,這木樁子真能擋住清軍衝鋒?”新兵王小六一邊釘木樁,一邊偷偷問周剛。他才十六歲,臉上還帶著稚氣,青龍堡一戰時嚇得腿軟,現在握著錘子的手還在微微發抖。周剛拍了拍他的肩膀:“等晚上你就知道了,清軍衝過來,要麼被木樁絆倒,要麼被咱們的槍打,想靠近壕溝?難!”
夕陽西下時,第一條“之”字形塹壕已初具規模。壕溝裡,士兵們在防炮洞旁搭起簡易棚子,鋪上油布;壕溝外,三排木樁像獠牙般對著清軍方向;遠處的高地上,兩挺“複興”式機槍架在臨時築的機槍巢裡,槍口對準塹壕兩側的開闊地——這是複國軍的第一道前沿陣地,像一把楔子,釘在鷹嘴崖前。
入夜後,陣地上隻剩下篝火的微光和士兵的輪崗聲。王小六被分到第二班崗,他抱著步槍,縮在防炮洞裡,聽著遠處清軍陣地傳來的隱約號角聲,心臟砰砰直跳。突然,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從黑暗中傳來,伴隨著金屬碰撞聲——清軍來了!
“敵襲!”
崗哨的喊聲劃破夜空。王小六猛地站起來,卻被身旁的老兵張鐵一把按回防炮洞:“慌什麼!蹲下,瞄準!”
他順著張鐵指的方向看去,黑暗中湧出密密麻麻的清軍士兵,舉著刀槍,朝著塹壕衝來。
“打!”
機槍巢裡的槍聲率先響起,“噠噠噠”的火舌在夜色中劃出兩道紅光。清軍士兵像被割倒的麥子,成片倒下,可後麵的人還在往前衝,很快就衝到了木樁陣前。有人被木樁絆倒,有人試圖爬過去,卻被木樁上的鐵皮劃破手掌,慘叫聲此起彼伏。
“瞄準胸口,扣扳機!”
周剛的聲音在壕溝裡回蕩。王小六顫抖著舉起步槍,對準一個衝在最前麵的清軍士兵,手指一扣——“砰”的一聲,那名清軍晃了晃,倒在地上。王小六愣住了,他第一次打死敵人,胃裡一陣翻湧,可沒等他緩過來,張鐵又喊道:“下一個!彆停!”
清軍的衝鋒一波接一波,他們試圖用梯子越過木樁,用炸藥包炸開壕溝,可複國軍的塹壕體係像銅牆鐵壁:機槍封鎖兩側,步槍手在防炮洞後精準點射,偶爾有漏網的清軍衝到壕溝邊,也被士兵們用刺刀捅下去。更關鍵的是,“之”字形壕溝讓清軍的炮火失去了目標——他們的炮彈要麼落在壕溝的拐角處,要麼被胸牆擋住,根本傷不到壕溝裡的士兵。
激戰持續了兩個時辰,天快亮時,清軍終於退了。陣地上一片狼藉,木樁陣前堆滿了清軍的屍體,壕溝裡的士兵們渾身是泥,卻沒人喊累。王小六坐在地上,手裡還握著步槍,剛才的恐懼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莫名的鎮定——他知道,自己再也不是那個會腿軟的新兵了。
“不錯啊,小六,打死三個!”
張鐵拍了拍他的肩膀,遞過來一塊壓縮餅乾。王小六接過餅乾,咬了一口,突然笑了——這仗,好像也沒那麼可怕。
天亮後,李銳來到陣地視察,看著滿地的清軍屍體和完好的塹壕,滿意地點頭:“給趙大人發報,鷹嘴崖前沿陣地頂住清軍營級反撲,殲敵427人,我軍傷亡僅31人,塹壕戰術有效!”
電報機的嘀嗒聲再次響起,將這份勝利的訊息,傳到了徐州大本營。